第82章 做媒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2970
  “雲台兄,我給你介紹的李老板實力如何?”

  “資金實力不論,能力很出色。”

  隨著立憲運動的高漲,張學文也非常活躍。張學文是湘潭張家的長子嫡孫,在張學文的父親不怎麽出來活動的情況之下,張學文就是張家的代表。

  加上張學文剛剛和龍家女訂婚,是龍家的乘龍快婿。

  因此張學文憑借著這個身份和湖南不少士紳關係打得火熱。當然那些想要立憲的地方士紳,也不可能放過張學文這樣的實力派人物。

  不管是學界領袖還是商界名流,他們也都願意和張學文搞好關係。

  他們都認為張學文現在是代表張家,張學文也是一個支持立憲的人物。所以張學文本人雖然不參加立憲運動,但張學文在立憲派當中也算是名聲鵲起。

  張學目前文也算是湖南一個風雲人物。隻不過張學文現在是湖南巡警道,是有官職在身。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在全國改革官製,清政府民政部奏擬承認巡警道官製,將所有省原設巡警等局歸並辦理,專營全省巡警、消防、戶籍、營繕、衛生事務,光緒皇帝很快批準了這個奏議。接著頒發了《巡警道官製並分課辦事細則》。

  因此湖南巡警總局,也變成了湖南巡警道署,張學文也順勢成為了湖南巡警道,正四品。其實和之前的湖南巡警局的總辦是一個意思,隻是名稱變了而已。

  但是隨著改革,湖南巡警的實力是進一步增強。

  正因為張學文還是正四品的官員,所以不好直接出麵成為立憲派。可是一點沒有耽誤張學文和各大立憲派,各大士紳階級接觸。

  目前和張學文喝茶的人叫聶其傑,字雲台。

  此人的家族在湖南甚至是整個中國都是大名鼎鼎。聶其傑是曾國藩的外孫子,他的母親是曾國藩最小的女兒。聶其傑的父親是聶緝椝。

  聶緝椝是湖南衡山人,出身望族,其家族以“三代進士,兩世翰林”著稱一時。是曾國藩最小的女婿,又是李鴻章在滬大辦洋務時的得力幹將。曆任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會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總辦、蘇鬆太道台(上海道台)、浙江按察使、江蘇布政使、江蘇巡撫、湖北巡撫、安徽巡撫、浙江巡撫。

  聶家絕對也是湖南名門望族。

  聶其傑是聶緝椝的第三子,今年才二十八歲。但這可不是靠著父輩吃飯的紈絝,而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實業家。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十三歲的他回湖南參加童試,中秀才。隨即跟外國人學英語、電氣、化學工程等新學科。後赴美國留學。

  他並沒有進入仕途,而是開始做生意。信奉實業救國。

  1904年聶緝椝以低價租借華新紡織新局,這是一家紗廠。是當年李鴻章成立的官商合辦的企業,成立的時候就有聶家的股份。不過這幾年經營不善,所以直接就交給了聶緝椝。而聶緝椝則是把這個紗廠交給自己的三兒子,也就是聶其傑。

  現在租借期快到了,聶其傑想要把這家紗廠拿下,成立一個中國最大的紗廠。

  不過他一個人吞下這家紗廠有些困難,因此邀請其他商界人一起。張學文給他介紹了李燮和。李燮和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很強,更重要的是他的後麵有一個同盟會這樣的組織。

  以同盟會湖南分部目前在湖南的實力,從官麵上就有很多好處給李燮和的公司。就如其他的人想要做生意,他們的貨物要交的稅很多,厘金更多。

  但是李燮和就沒有這方麵問題。

  因為那些收稅的、收厘金的,都要給張學文這個巡警一把手給足夠的麵子。如果張學文不高興了,雖然大家不是一個係統的,但收拾幾個小嘍囉輕而易舉。所謂的官商勾結,就是李燮和和張學文這種。李燮和的公司發展就是如此。

  因此短短幾年之內,李燮和控製的資本膨脹越來越快,完全是幾何倍數增長。成為了整個湖南都數得上號的頂級商界老大。

  湖南那些實力派人物都知道,李燮和背後有張學文的支持。而且支持李燮和的不僅僅是張學文,還有龍家這樣的士紳,以及仇亮這些軍方人物,反正軍警各界都有。

  聶其傑和李燮和談完之後,一見如故。雙方很快就準備合作拿下華新紡織新局,成立一個中國最大的紗廠。

  “雲台兄,我們能否抵禦得住外商的衝擊。”

  “我不清楚。但就算不能抵禦,我們最起碼應該要努力。”

  聶其傑說的很是悲壯。

  真的是如此。麵對歐美商人的低價傾銷,中國的商人都很難抵擋。其實這就是工業的差距。外國的紗廠都用機器,成本很低。加上現在海關都在外國人手上,國家也無法保護民族工業,因此麵對他們的低價傾銷,很多民族工業都是岌岌可危。

  “是啊。”

  張學文也是歎口氣。

  現在的中國落後太多,想要趕上歐美就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努力。特別是一戰、二戰,都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時間,中國絕對不能浪費這個時間。隻有不浪費這些時間,未來中國才能夠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

  可是哪裏是那麽容易的。

  如果真的像玩紅警那樣該有多好。可惜這是現實,不是遊戲。

  “哎呦,可惜了。”

  “怎麽?”

  聶其傑忽然看著張學文歎口氣。

  張學文莫名其妙,明明談的很好,不知道聶其傑怎麽會歎口氣。

  “我是生氣,認識你有些晚。如果早一點認識你,那就好了。”

  “這有什麽區別。”

  “你不知道。我有一個妹妹,今年都已經是二十多了,還沒有出嫁。我父親是千挑萬選,反而耽誤了我妹妹的終身大事。太可惜了。”

  “哦,還有這回事情。”

  張學文比較驚訝。

  聶家是湖南官宦世家,是湖南望族。聶其傑的母族更是曾國藩家族,在湖南最頂尖的家族。這樣的家族竟然還有二十多歲沒有出嫁的,簡直是太過稀奇。其實現在這個時代一個女人如果二十歲都沒有出嫁,那麽很難再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婚姻,一般隻能是找一個二婚的。

  連男人二十多歲結婚都已經是非常晚,更何況是女人二十多歲都沒有出嫁。

  “那是聶公太挑剔了。”

  “是啊。其實當時來我們家提親的並不少,就連那些尚書侍郎家的少爺也有。可是我父親左右都看不上那些紈絝子弟。我父親希望找到一個頂天立地的奇男子當自己的女婿,希望找到一個國士配給我妹妹。可是這樣的人哪裏是那麽容易找的。”

  張學文也隻能是跟著笑笑。

  的確是如此。

  哪裏有那麽多奇男子。就算真的有,那些人很早就肯定已經是名花有主,哪裏輪到讓人慢慢挑。不然也不會有國士無雙這樣的話。不過這個時候張學文忽然想起來一個人。

  越想越感興趣。

  因此試探性的道:“雲台兄,如果這個人結過婚,聶公能否看得上?”

  “結過婚?”

  聶其傑皺了皺眉。

  他倒不會認為,張學文要讓自己的妹妹去當小妾。畢竟那可是自己聶家的千金,不要說地方總督,就是滿清的王公貴族也沒有資格讓她當妾。

  聶其傑明白張學文的意思。應該是取過親,但是結發妻子死了,想要續弦。

  “人如何?”

  “雲台兄,我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他。在某些人眼中,他可能是一貧如洗,可能是傻瓜一樣。但他絕對是奇才,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國士無雙,他絕對有資格稱為國士無雙。”

  “是誰?”

  “隸屬中路巡防營,現在是長沙巡防營統領張其鍠。”

  對,張學文介紹的就是張其鍠。張其鍠的發妻幾年前去世,這幾年張其鍠都是一個人。

  張學文回到長沙之後,開始給張其鍠大造聲勢,很快讓湖南官府重視。這個時代讀書人就是需要名聲,做官也是需要造勢。

  特別是張其鍠在芷江消滅土匪讓湖南官府最滿意。

  連張學文都沒有想到,湖南官府竟然是讓張其鍠棄文從武,任命張其鍠為湖南中路巡防營當中的長沙巡防營統領。手底下可是擁有十個營的人馬,當然張其鍠隻是名義上成了老大,想要收服這些人還需要時間。

  但張學文相信張其鍠的能力。

  隻要給他一點時間,這些人馬一個都跑不掉。

  “張其鍠?”

  “雲台兄,實不相瞞。張其鍠是我八拜之交的大哥,但我絕對不是吹牛的。你完全可以去打聽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