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聯合會議(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2734
  在外門的時候,隻有仇亮一個人。等到進入內門的時候,同盟會湖南分部的幾個負責人都是站在那裏。再怎麽說來的都是鄰省的革命同誌。

  該給的尊重是必須要給的。

  “這幾位是同盟會重慶支部的幾位負責人。楊庶堪,字蒼白。熊克武,字錦帆。張培爵,字列五。朱之洪,字叔癡。”

  仇亮已經先認識了幾個人,然後給同盟會湖南分部介紹客人。

  等到介紹完了之後,仇亮開始介紹同盟會湖南分會的人。

  “幾位,這是李燮和,字柱中。寧調元,字仙霞。”

  仇亮從李燮和開始介紹,然後是寧調元。緊接著就是譚人鳳,介紹道譚人鳳的時候,楊庶堪他們已經是非常驚訝。寧調元很有名氣,在日本的時候就很有名氣。因為寧調元在日本的時候,主持過不少報紙。在日本絕對是非常知名的筆杆子。

  還有當初組織宣傳陳天華送葬的時候,寧調元因為是負責宣傳,進入了清政府的通緝名單當中。當時因為這件事情勸退的老師、學生都很多。

  不過真正進入清政府通緝名單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禹之謨,另外一個就是寧調元。其他人就算被通緝,也都是附帶的。

  因此就算是不認識寧調元的人,也聽說過他的名字。

  然後是譚人鳳。

  譚人鳳不用說,這位年紀大、名氣也大。革命黨當中的資曆很老,哥老會當中的地位也很高。在革命黨內名氣不小。在南方省份,名氣更是很大,是革命黨真正的前輩人物。

  “劉道一,字炳生。”

  劉道一不用說。

  同盟會剛剛成立,劉道一就是同盟會東京本部的書記。而他的親哥哥劉揆一以前是華興會副會長,期初是拒絕加入同盟會。可是在他決定加入同盟會之後,立馬就成為了同盟會臨時庶務,處理同盟會東京本部的日常事務。上一次陶成章他們逼宮孫中山,孫中山能夠保住總理位置,黃興和劉揆一的貢獻最大。

  除了這些,劉道一是萍瀏醴起義的直接領導。到現在同盟會已經策劃了好多次的起義,規模最大的、影響力最大的依舊是萍瀏醴起義。

  以至於劉道一在清政府的懸賞金額當中,是和孫中山、黃興持平的。

  “禹之謨,字稽亭。”

  這也足夠大牌。

  當初陳天華送葬事件,不比劉道一領導的萍瀏醴起義影響力小。而當時那個轟動全國的送葬事件就是禹之謨一手策劃、一手領導的。

  而且禹之謨此人在湖南商界、學界一呼百應,這些連四川革命黨都知道。

  名氣是一個比一個大。

  因此楊庶堪他們直直的看著張學文。中國人有個習慣,最後出場的、最後報名字的絕對都是壓軸人物,也肯定是同盟會湖南分部地位最高的人。

  因此他們很好奇。

  最後一個年輕人是誰。仇亮沒有空理會他們的想法,繼續介紹道:“張學文,字子清。我們同盟會湖南分會的負責人。”

  反應奇怪。

  張學文,這是誰?

  無名小卒。真的是無名小卒,張學文本來資曆就淺,當年也不是什麽學界領袖,可以說張學文在革命黨內是真正的無名小卒。在全國革命黨內地位真的不高,名氣也不大。

  因此聽到張學文是同盟會湖南分部的負責人,幾個人非常驚訝。一個像張學文這樣的無名小卒,是怎麽控製同盟會湖南分部這麽多大名氣的人。

  他們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到張學文到底是何方神聖。隻有熊克武皺了皺眉,想到了一些東西。

  “幾位,裏麵請。”

  張學文是主人,笑著邀請幾個人。

  為了今天的見麵,張學文不知道努力了多少。讓張本剿匪,把湘潭鬧得是天翻地覆。同樣張學文以坐鎮湘潭,調動巡警部門保持地方安穩為借口,來到了湘潭。

  還調動了大批的巡警。

  看起來這個時候的湘潭為了剿匪弄到很亂,其實完全都在張學文的掌握當中。

  看著眼前幾個人,張學文就不停的在回想他們的資料。這幾個人當中,張學文在曆史上其實隻認識熊克武一個人。倒不是很清楚熊克武的一生。

  隻知道曆史上朱德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對於辛亥革命之後的中國情況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一個熱血青年是如何慢慢的變成了軍閥,那個例子就是熊克武。

  現在的熊克武才二十二歲,還是屬於熱血青年。

  “幾位,邀請幾位來到這裏,是因為我們湖南和四川相鄰。一省一地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抵禦不住滿清的反撲。因此我們認為,隻有大家合作,緊密的聯係才可以。所以才會邀請幾位一起商量合作的事宜。”

  開門見山。

  “這一點我們也沒有異議。”

  楊庶堪點點頭。

  四川這邊的革命黨日子過的比湖南革命黨困難很多。四川本身革命氛圍比不上湖南,四川支持革命的士紳也比不上湖南。四川說起來最活躍的是哥老會,這裏各種會黨非常多。因此四川革命黨隻能是倚重那些袍哥。

  四川的革命黨幾乎是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脈。

  不然四川革命黨幾個頭頭也不會親自來到湖南。他們也是非常想和湖南革命黨合作,希望從他們這裏拿到一些經濟支援、軍火方麵的支援。

  “隻要沒有異議,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就是如此。

  不管分歧有多嚴重,隻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麽很多分歧是能夠解決的。現在湖南革命黨這邊也好、四川革命黨這邊也好,都有合作的意向。

  這樣事情就好辦很多。

  當然因為這一次是第一次的合作談判,所以雙方保留不少。但就算是如此,雙方達成了很多的合作協議。首先就是雙方決定,一旦某一方起事,另一方立馬呼應。

  不過張學文要求四川同盟會,不能隨隨便便的起義。要有足夠的準備之後,雙方進行協商之後,一起動作。為了雙方的聯絡,任命譚人鳳和朱之洪為川湘聯絡官。

  以他們兩位為主,組建一個雙方的聯絡機構。雙方之間隨時進行聯絡,保持信息的通暢。

  而且為了保持誠意,張學文給四川同盟會一份大禮。

  願意支援他們兩百杆槍。

  目前的四川同盟會實力大部分都集中在重慶一帶,主要是因為重慶那裏哥老會組織很多,容易和會黨接觸。四川同盟會不少人都和會黨關係很深,所以在這裏他們的勢力很大。

  可是他們普遍缺乏武器。

  張學文願意支援他們武器,他們當然是非常高興。

  這是為了這次合作的誠意。

  不僅僅是如此,這次的會議還有一個很大的成果。那就是雙方為了推動川湘革命,願意成立一個川湘同盟會臨時指揮部。

  以張學文、禹之謨、劉道一、楊庶堪、張培爵為臨時指揮部的委員。

  本來按照張學文的意思是讓仇亮進入這個委員會,可是仇亮早就跟張學文推辭。仇亮的意思很簡單,比起他劉道一更適合這個位置。

  因為劉道一、禹之謨都是全國知名的革命者,在同盟會的名聲很大。像劉道一可是指揮過萍瀏醴起義,至今為止影響力比孫中山和黃興領導的暴動大多了。

  然後為了指導川湘兩地的軍事運動,也成立了一個臨時的軍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就有張學文、仇亮、林德軒、熊克武四個人。

  雖然都隻是臨時的合作模式,但張學文已經是非常高興。

  因為憑借著這次的合作,川湘兩地的革命黨算是開始了合作。而且不是簡單地合作,而是已經開始嚐試組織上的聯合。準備一個統一的領導機關。

  張學文雖然一直沒有說,但是張學文的目標是非常明確地。張學文要在辛亥革命之前,吞並四川的同盟會組織。用一個統一的組織,把四川革命的主導權給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