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劉複基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3360
  “堯徵兄,這件事情我想應該還是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劉複基。

  雖然張學文他們已經做出了決定,但張學文還是過來見見劉複基。

  因為劉複基此人很厲害,張學文非常欣賞。

  劉複基此人比張學文小一歲,今年才二十二歲。但卻是湖南老牌革命黨。劉複基和宋教仁是密友,十六歲的時候就和十九歲的宋教仁關係莫逆。

  也是因為宋教仁的原因,他也加入了華興會。

  在1904年華興會準備暴動的時候,劉複基才十九歲,卻負責常德這邊的暴動。因為劉複基在常德社會關係很複雜,在這裏的地位很高。

  劉複基十八歲的時候,還在高等小學堂上學。後來跟著父親來到了常德。但年僅十八歲的劉複基,性格豪放剛毅,目光炯炯,聲音洪亮,很有酒量,深受哥老會眾的敬重,擁戴他擔任了湘西哥老會金鳳山刑堂。

  在常德的會黨當中,劉複基年紀輕輕就跟那些常德會黨大佬都是稱兄道弟。

  而劉複基十九歲的時候去了日本,加入了同盟會。

  在陳天華送葬組織當中,劉複基就是寧調元的副手,宣傳策劃做的相當漂亮。不僅僅是幫助寧調元做宣傳,更幫助禹之謨組織活動。事情辦得井井有條,沒出現任何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的能力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讓所有的同盟會湖南分部的高層都刮目相看。

  因此後來同盟會湖南分部開設了幾份報紙,都是劉複基在負責。這幾份報紙做的非常出色,既不會變得很激烈讓官府查封,也不是老式報紙,成為了湖南學生、湖南士紳最喜歡的報紙。慢慢的成為了寧調元在同盟會湖南分部宣傳當中最大的幫手。

  而他出色的組織能力,讓仇亮看中。仇亮一直在努力,希望讓劉複基去軍事部,幫忙做新軍的動員工作。陳作新很有鼓動性,宣傳能力很出色。但是在組織能力上是就差了劉複基很多。

  可是寧調元根本不讓步。

  正是因為如此,張學文才親自和劉複基談談。

  “子清兄,我服從決定。你其實用不著如此,我很讚成我們湖南分部目前的製度。這一次孫先生和黃公的確是做錯了。鈍初兄整天研究憲政,卻沒有好好研究現代政黨的組織能力。”

  “堯徵兄,你真是這樣想的?”

  “恩。”

  張學文和劉複基接觸不算很多。是從劉複基在陳天華送葬活動當中表現出色,才會跟他有麵對麵的接觸。和其他人一樣,張學文對於劉複基也是相當欣賞。

  因為此人的能力非常出色。甚至在張學文看來,劉複基未來必定是同盟會的支柱人物。

  “子清兄,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和鈍初兄的關係。可是我卻非常不認同孫先生和黃公選擇在兩廣地區革命,也非常不認同同盟會現在的情況。”

  “堯徵兄,我現在可是同盟會湖南分會的會長。”

  張學文微微一笑。

  說起來張學文真的不認識劉複基,以前學曆史也沒聽說過劉複基的名字。不過劉複基有一個好友,對於那個人張學文倒是如雷貫耳。

  劉複基有一個好友,目前也在湖南。和劉複基一起管同盟會湖南分會的報紙,在宣傳口工作。

  那個人的名字叫蔣翊武。

  對於蔣翊武,張學文絕對是如雷貫耳,因為張學文當年上學的時候在曆史書上看過蔣翊武的名字。武昌起義的“三武”之一。雖然在武昌起義當中,蔣翊武具體有過什麽功勞,張學文不是很清楚。但此人很牛是知道的。畢竟是武昌首義的重要人物。

  任何能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曆史上的人,張學文都不認為他們是庸碌之輩。雖說是時勢造英雄,但如果本人沒有同樣的能力,是不可能抓住時勢的變化。

  因此張學文更關注蔣翊武,而不是劉複基。蔣翊武也的確很出色,特別是身上有一種英雄氣。當然這個時代很多革命者身上都有英雄氣。可是不少革命者的英雄氣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可是蔣翊武身上反而多了一些穩重,多了一些組織能力。讓張學文慨歎,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

  可是張學文沒有想到的是,劉複基此人能力太強,目前看來甚至是壓住了自己的好友蔣翊武的鋒芒。蔣翊武已經很強,但是劉複基目前看來比蔣翊武更讓人心動。

  這就不能不讓張學文關注劉複基。

  “子清兄,如果不是你,我現在早就離開湖南了。鈍初兄已經幾次邀請我,我都拒絕。因為同盟會湖南分會的一些舉措,我非常讚同。我反而更欣賞湖南分部,而不是同盟會本部。”

  “哪方麵?”

  被劉複基讚揚,張學文也想知道是什麽方麵。

  “保密。組織的紀律性,隻縱向發生關係,橫向不發生關係。這才是幹掉腦袋事情的組織應該擁有的。同盟會本部那些人,還以為造反是嚷嚷兩句就可以的。”

  “你讚同這些?”

  “當然。比我自己想的還要嚴謹周密。讓我很是佩服。”

  張學文很高興。

  其實張學文真的是曆史不好,所以不清楚劉複基在曆史上的功績。劉複基和蔣翊武兩個人都是武昌起義重要組織文學社的領導人。

  蔣翊武是文學社社長,劉複基則是評議部長。

  文學社的前身是振武學社。

  他們在新軍當中秘密發展社員,所有的社員幾乎都是新軍士兵。滿清朝廷幾次破壞振武學社,還有文學社。但是就算是遭到了打擊,甚至是領導機關也被滅過。這個組織從來也沒有真正的消失,反而是發展越來越快。

  因為他們的組織就是比起其他的革命黨組織,多了一個嚴密。

  到武昌起義的時候,文學社擁有近三千人的社員。

  能有三千多人,卻沒有像以前的起義那樣,讓所有人都知道。光是這種保密能力和組織能力,文學社就完爆同盟會,還有光複會這些同時代的其他革命黨組織。

  也可以看出蔣翊武和劉複基他們的能力。劉複基是文學社的核心人物,甚至是作用最大的人物之一。武昌起義的成功,文學社的貢獻是遠遠超過共進會的。隻不過劉複基沒能夠看到武昌起義,因為他在之前被捕犧牲。

  在武昌起義結束之後,黎元洪大肆排擠文學社的人。當時就有人歎息,如果劉複基沒有犧牲,以他的能力,文學社豈能那麽快就消失。

  蔣翊武有英雄氣,更有領袖氣質。而劉複基在文學社之內,就是組織的那個人。

  因此劉複基比誰都看重組織建設。

  “堯徵兄,有沒有想過去軍事部工作。”

  “軍事部?”

  劉複基一愣。

  其實現在同盟會組織關係非常混亂。大家進入同盟會的地方不同,這沒有問題。但是大家進入同盟會之後,有些人和同盟會有聯係,有些人和同盟會是不聯係。

  就如有些人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到國內之後就不跟同盟會聯係。地方同盟會組織,都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同盟會。

  但湖南這邊不同。

  張學文的做法很簡單。

  如果是湖南籍的同盟會會員,他們隻要來了湖南,張學文就會派人和他接觸。你要是加入同盟會湖南分部,那麽必須要接受同盟會湖南分部的領導。

  就算是想要換工作、留學,都需要組織的同意。

  不然底下的同盟會會員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整個同盟會早就散架了。當然同盟會本部已經基本上散架了。如果不願意加入同盟會湖南分部的會員,組織立馬就會屏蔽他。就是整個湖南同盟會組織都不跟他聯係。就算是以前的舊識,也不能和他接觸。

  不僅僅是湖南同盟會,就算是其他地方的同盟會人員想要到湖南落腳,要麽進入同盟會湖南分部,要麽在湖南根本就不可能開展工作。

  劉複基當時是選擇加入同盟會湖南分部。

  因此他對於這裏的一些規則也了解,不發生橫向關係。自己和軍事部完全是不搭邊的。

  “是。堯徵兄,軍事部那邊非常缺人手。特別是動員新軍那裏,需要一些組織能力強的人去工作,去團結基層軍官和士兵。軍事部那邊好幾次都想要調你過去,都被仙霞兄給頂了回去。我想聽聽你的意思。”

  劉複基沒有立即回答。

  既然寧調元幾次反對,但張學文親口問劉複基,劉複基就已經明白張學文的意思。張學文肯定是同意自己過去,才會問自己的意見。

  軍事。

  劉複基慢慢的點點頭,道:“子清,如果上麵同意,我願意去新軍工作。”

  “太好了。”

  劉複基的事情,張學文和仇亮談過很多次。現在的新軍的確需要一個組織能力強的人,一個能夠把握全局的人,去把目前比較散落的新軍革命黨組織在一起。

  本來張學文是考慮林祖坤的。

  可林祖坤是一個軍事人才,張學文對於林祖坤的期待很大。張學文希望林祖坤未來成為一代名將,希望他更專注於軍事方麵。並不希望這些事情絆住他的腳。因此才會想到了組織能力很強的劉複基。

  “堯徵兄,我會找關係安排你的位置。太高的位置沒有可能,畢竟你不是軍校畢業生。但是哨長差不多應該沒有問題。”

  張學文回國已經一年多時間,在湖南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憑借著張家原有的人脈,加上同盟會現在的勢力,安排一個人成為新軍哨長倒不是什麽大問題。

  “不。”

  劉複基搖搖頭。

  “子清,不要為了我的事情瞎忙。我不需要當官,我直接加盟新軍,當大頭兵。隻有最底層的士兵才能夠跟士兵有更多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