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壓製和反壓製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2461
  “萸溪兄,是不是告訴稽亭兄,這次的事情不要鬧得太大。”

  譚延闓猶豫著道。

  這段時間鬧得風波太大了。譚延闓受到了湖南巡撫龐鴻書和湖南新任按察使莊賡良的警告。譚延闓算不上是革命黨,頂多就是同情革命黨。或者說他對於目前滿清朝廷不滿,主要是因為他認為他們這些士紳的權利不大,而不是真心的支持革命黨。現在受到了湖南官府的警告之後,就有些搖擺不定。

  譚家,是湖南大族。

  譚延闓的父親更是曾經的朝廷重臣。譚延闓的父親譚鍾麟幾乎把清朝的地方總督輪流做了一遍,陝甘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到最後做到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也因此譚家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家族。

  但是譚延闓不願意冒險。

  今天二十六歲的譚延闓有些擔心,擔心受到龐鴻書和莊賡良的怒氣。到時候龐鴻書和莊賡良會不會把氣撒在自己家身上。

  這是譚延闓最擔心的。

  因此譚延闓把自己的擔心和龍紱瑞說了一下。也是想建議一下龍紱瑞,這次的事情是不是不要弄得太大。

  龍紱瑞表麵上沒有說什麽,隻是點點頭。

  “我回去跟我大哥商量商量。”

  不僅是譚延闓一個人,幾乎所有的湖南士紳都受到了官府的警告。別看這些士紳平常都牛氣哄哄的,一旦真的受到官府警告之後,誰也不願意真的做出頭鳥。

  他們的確不怕一般的官員。

  但是現在可是涉及到了陳天華。陳天華是朝廷掛了號的革命黨,為了這麽一個人和官府爭鬥,很多人覺得得不償失。畢竟他們是可以壓製住湖南官員,但是現在還是大清的天下。

  要是朝廷真的怒了。

  不再顧及這些湖南士紳的影響力,想要來個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誰也不願意做那個倒黴的雞。

  就連譚延闓此等人物都有一些退縮,何況是其他的那些士紳。

  …………

  “哼。大哥,祖安平常看起來很是豪氣,到了重要時刻,卻想做一個縮頭烏龜。真是看錯他了。”

  龍紱瑞是不滿意譚延闓的畏首畏尾的。

  現在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哪裏還能往後退。隻要往前繼續推下去,他龐鴻書還能怎麽辦。這麽多的湖南學生參加、這麽多的湖南商界的人參加,龐鴻書不動這些人,難道還敢動湖南士紳不成。

  除非龐鴻書是不相幹了。

  湖南士紳任何一個家族拉出來,的確是無法抗衡一位巡撫。

  但是湖南士紳很多都是聯絡有親,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什麽事情的時候,他們都願意形成一個力量對抗。到時候不要說是龐鴻書一個巡撫,就算是滿清朝廷也要考慮後果。

  譚延闓太懦弱,哪裏有平常的豪氣。

  真是看錯他了。

  龍紱瑞很生氣。

  龍家和譚家在上一輩當中也是聯姻過的。所以兩家一向很近,而且龍紱瑞和譚延闓兩人的很多觀點也相同,所以一直關係都很好。可惜這次譚延闓有些動搖,讓龍紱瑞非常不屑譚延闓。

  龍璋現在想的也多。

  因為龍家一樣受到了官府的警告。當然他們是不會明目張膽的警告龍家、譚家這些湖南大家族。他們是婉轉的告訴這些家族,不要太過分。

  告訴他們,現在還是清朝天下。

  “萸溪,你不懂。一個人最厲害的本事就是忍。”

  龍璋笑了笑。

  龍璋心中也是討厭譚延闓這種顧首顧尾,毫無魄力的樣子。但是龍璋同樣認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亂世中活的最久。自己家的這個老八,學問很好、也很有勇氣、也非常重義氣,可是他僅僅適合做一名教書匠。

  他或許能夠得到很多人的敬重,能夠讓很多人當成是朋友,但他是不適合做官的。

  相反譚延闓那樣才是做官的好材料。

  “大哥,你是什麽意思?”

  龍紱瑞不明白龍璋的想法。

  “我們是同盟會的人,當然應該要聽上麵的意思了。你去問問張子清的意思。他什麽意思,我們就怎麽做?”

  龍璋眯著眼睛想了一會,笑著對龍紱瑞道。

  …………

  離陳天華和姚宏業的靈柩反湘的日子越來越近。

  長沙的氣氛也是越來越緊張。

  龐鴻書和莊賡良的壓製看似成功了。很多起初叫囂的那些湖南士紳很多都息了聲。連當初最支持禹之謨的譚延闓都縮了頭,很多人認為這次的較量當中禹之謨是徹底的失敗了。

  時間慢慢的到了1906年5月29日。

  從上海到湖南,兩位的靈柩從水路走了兩個月。終於到了。

  當所有人都認為湖南不會出現大問題的時候,當龐鴻書和莊賡良都稍微放下心的時候,事情就像是突兀而來一樣,震驚了整個湖南,震驚了整個中國。

  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學生在一瞬間就像是軍隊一樣,從各個學堂走了出來。學生都統一戴草帽,手執白旗,腳蹬布鞋,身穿白色製服,隊伍非常整齊。全長沙的學生幾乎全部出動,人數竟然是超過了萬人。

  不僅是學生,還有老師,還有一些其他人都加入了這個行列當中。

  莊嚴浩蕩的送葬隊伍綿亙十餘裏,觀者傾城塞路,自長沙城中望去,全山為之縞素。

  他們舉起了一個大大的挽聯。

  這是禹之謨親自為陳天華和姚宏業寫的挽聯。:“殺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事,應首湖南,誌士竟捐軀,雙棺得贖湖南罪;兼夷狄成漢族,奴夷狄不成漢族,痛滿酋入關,乃亡漢族,國民不畏死,一舉伸張漢族威。”

  最前麵的人高舉著這個挽聯。

  隊伍是越來越大。

  整個長沙都震動了。

  俞浩慶大驚、莊賡良大驚、龐鴻書大驚。

  甚至整個湖南士紳都是大驚失色。

  陳天華可是反賊,可是朝廷通緝的革命黨。卻在長沙造成了如此的影響。

  而到了這一天,不僅是長沙的學生。很多其他城市的學生也是跋山涉水的來到了長沙,這批人也是源源不斷的加入這個送葬隊伍當中。隊伍人數繼續增大,一直到了離開長沙的時候已經是三萬多人。

  禹之謨他們要把陳天華和姚宏業葬在嶽麓山上。而去嶽麓山上要過湘江,湘江沒有任何的橋。禹之謨之前是動員了千艘船,但是因為人數的不算增加,禹之謨緊急增加了兩千艘船。

  整個湘江是千船齊發,轟轟烈烈。

  但是因為人數太多,無法從一個地方渡過。所以禹之謨和寧調元兩個人分了兩個地方開始過去。

  一直用了幾個小時,所有人才渡過了湘江。

  而旁邊原來是為了壓製今天活動的清朝官員都愣住了。龐鴻書、莊賡良、俞浩慶等人帶領警察是親自到了現場,但是看到這超過十裏的隊伍,看到幾萬人的隊伍,愣在那裏根本就不敢管。

  他們甚至連反對的聲音都不敢出。

  因為這個隊伍有一種肅殺之氣,每個學生都像是一個憤怒的炸彈一樣。誰也不敢去幹擾他們。

  幾個小時之後他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嶽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