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是敵是友(上)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2462
  “振民兄,聽聞陳先生自殺了。”

  這是新軍宿舍之一。十來個人在宿舍當中,他們都圍繞著一個人。

  “是啊。去年投海了。這都是因為滿清朝廷對外卑躬屈膝,對內鎮壓有關。他們聯合日本政府,發布了歧視、監視我們留學生的取締規則。陳先生就是為了抗議,所以才投湖的。”

  說道這裏,他開始聲情並茂的讀起了陳天華的《絕命書》。

  此人讀起《絕命書》滔滔不絕,竟然是一字不差,從頭開始倒背如流。讀到悲憤處,他是淚流滿麵。而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哭著聽他讀完《絕命書》。

  他就是陳作新。

  陳作新絕對是一個天才。不僅能寫能畫,而且記憶力也驚人。陳作新是一位天生的演說家,在他的鼓動之下甚少有人不激動。

  仇亮動作很快。

  把陳作新安排進了新軍。陳作新本人在新軍當中影響力不低,特別是在一些低級軍官當中。因為他曾經也在湖南陸軍小學堂的前身湖南武備學堂讀過書。

  因此進入了新軍之後成為了湖南新軍第二十五協四十九標左隊排長。

  他這個人膽子很大。

  在剛剛進入新軍不久,竟然就能在新軍士兵當中開始宣傳革命。而且很快他身邊就聚集起了一大堆的官兵。本來新軍的官兵就都是有一些知識功底的人。

  如果說其他地方的讀書人,都是恥於加入軍隊。包括那些新軍。但是在湖南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因為當年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有不少讀書人都是靠著軍功,成為了一方大員,或者是一方富豪。所以在湖南有不少讀書人,在看不到讀書上升空間過程之後,會選擇投筆從戎,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撈軍功。

  因此湖南新軍讀書人非常多,甚至還有不少秀才功名的人。他們的思想也非常激進,很多都受到過革命的宣傳。

  因此陳作新就在官兵宿舍當中給大家宣傳革命。他們也非常欣賞陳作新。

  這是一個才華極高、膽子也很大的革命者。

  《絕命書》威力很大。

  陳作新進入新軍之後最大的動作就是開始在新軍當中傳播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鍾》。這當然是同盟會湖南分會在後麵支持陳作新。但是更重要的是陳作新可是能夠對於陳天華的一些文章完全是倒背如流。

  陳天華的投海影響力開始在國內也顯現出來。

  當新軍底層官兵被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鍾》調動起了革命力量之時,卻聽到了陳天華投海的消息。這是一種雙重的刺激,一下讓底層官兵們的情緒激動起來。

  “揚州七日、嘉定三屠,他滿清什麽時候把我們當成人了。從鴉片戰爭開始,洋人在我中華土地上橫行無忌。而我們的朝廷在幹什麽,麵對洋人奴顏婢膝。甲午年間,我堂堂中華竟然被三千島夷騎到頭上。這樣的朝廷我們要不要?”

  “不要!不要!”

  …………

  同盟會湖南分部成立以來,所有的動作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

  但是張學文這裏卻是出了事情。

  這段時間張學文在湖南巡警學堂沒有任何的動作。隻是一直在熟悉學堂上的事情,有時間就出來教教課。並沒有任何的大動作。

  而在此時,留學日本的兩名學生來到了巡警學堂。

  這一天張鶴齡這個學堂的總辦找張學文。

  張鶴齡是湖南按察使,是正三品官。掌管湖南一省的公檢法,可以說是湖南位高權重的大官。他一天的事情很忙,根本就沒有時間管巡警學堂的事情。

  因此一直以來張學文這個會辦是巡警學堂最高的官。

  隻是今天張鶴齡這裏還有兩個人。看他們的言行舉止,還有他們的頭發張學文就知道這兩人是留學生。

  “子清,這是日本警官學校畢業的留學生。朱德裳字師晦,王文豹字紹荃。師晦將任巡警學堂的教務,紹荃任巡警學堂的提調庶務。這是巡警學堂的會辦張學文字子清。”

  張學文心中大駭。

  自己在巡警學堂還沒有安插自己的勢力,隻是把張遠聘請到了巡警學堂當教員。

  張學文的各種步驟還沒有展開,沒想到卻等來了這樣的消息。

  教務和提調庶務是學堂當中僅次於會辦的重要位置。有這兩人以後就很難辦了。不過聽到他們是日本警官學校畢業的,張學文心中又有了一絲的期望。

  進入了二十世紀之後,清朝派往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很多。

  但是派到了日本的留學生是占據絕大多數。可惜這一批留學生不管是官派的、還是自費留學的,幾乎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革命黨,剩下的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也是支持革命的。可以說日本成為了培養革命黨的基地。

  看來還要好好地調查一下眼前這兩人才可以。

  張學文表麵上不動聲色。

  “歡迎兩位的到來。現在巡警學堂急缺教員,能有兩位的到來,真是太好了。”

  “謝謝張大人。”

  兩個人也是很客氣。

  但是他們心中也有一些不滿意。

  他們都是官派留學生,到日本是正經畢業於日本警官學堂。來到湖南是為了大展宏圖的。沒想到卻被打發到了湖南巡警學堂這樣剛剛成立的學堂當中。

  看看他們的會辦才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

  朱德裳今年三十二歲、王文豹今年則是三十三歲了。他們可都是經曆過當年的戊戌變法,經曆過新舊學派的爭鬥。也因此他們在湖南學界都是有一定的地位。

  他們當年在湖南學界嶄露頭角的時候,張學文還是一個小毛孩子。現在讓他們在張學文底下幹事情,他們怎麽可能會高興。

  “現在巡警學堂已經是招了兩批學生,不過我也知道現在巡警學堂還是很缺人的。特別是缺教員,這就需要三位精誠合作,讓巡警學堂盡快的完善起來。”

  “而且很快就是第三批學員招生,也需要你們三人把握。”

  張鶴齡簡單的說了說關於巡警學堂的事情。

  然後就揮揮手讓幾個人都離開。張鶴齡很忙,巡警學堂這點事情他可沒有精力管。

  “朱學政、王提調,我們巡警學堂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官嚴重不足。我最近在想我們巡警學堂聘請教員可否放寬條件。不要隻把目光定在那些警官學堂畢業的人,文化課程可以找其他的教官。”

  朱德裳和王文豹兩人都隻是微微點頭。

  他們剛剛來到巡警學堂還不了解情況。所以先附和著張學文。

  “好。那麽我就把我們的意見反映給張大人。”

  朱德裳和王文豹兩個人臉色陡然一變。因為張學文太霸道了,明明是自己的意見卻說成是三個人的意見。而且他們都相信,一旦在張大人那裏通過,張學文肯定是會在巡警學堂安插自己的人。

  朱德裳和王文豹都是剛剛回國。

  就算他們在湖南還有一些舊關係,想要重新建立也需要時間的。等到他們熟悉情況,估計這個學堂的教官都已經是張學文的人。

  “好了。兩位先去學堂熟悉一下學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