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經濟部門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7      字數:3254
  “譚老,你有什麽事情派人告訴我,我就去找你了。你何必親自到來。”

  譚人鳳是目前同盟會湖南分會最年長的人。

  而且這麽多年致力於革命,威望很高。他不僅僅是在湖南革命黨當中資曆很老,包括湖北、江浙、甚至兩廣地區都有很多人脈。

  目前的湖南革命黨當中,認識黃興和宋教仁的很多。但是認識孫中山的就不多。但譚人鳳不僅僅是認識孫中山和黃興,還和他們的私人關係也非常好。

  “子清,我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找你。”

  “譚老,屋裏說話。”

  等到譚人鳳進入屋裏,張學文就給譚人鳳泡了杯茶。現在才三月份,長沙的溫度還是比較低的。

  “譚老,有什麽事情你吩咐。”

  譚人鳳很滿意張學文這種態度。

  人年紀大了,就開始有些架子。看著年輕人總是有一些不滿意的。就怕年輕人一朝得誌,就會猖狂。

  譚人鳳認識孫中山,認識黃興,認識宋教仁,同盟會的頭頭腦腦他幾乎都認識。

  但是譚人鳳最佩服的當屬禹之謨了。

  禹之謨此人豪爽、幹練,在整個湖南商界、學界號召力都是驚人的。就算是黃興他們在湖南的時候,也是相當倚重禹之謨。很多人在評價黃興的時候,說黃興是實幹派。

  但禹之謨相比黃興,也是一點不遜色於他,是真正的實幹派。

  在目前的湖南禹之謨跺跺腳都能夠影響商界和學界。

  但是這個老資曆、和黃興又是關係很好的禹之謨,竟然是被東京派來的小毛孩子占據了會長的位子,心中是有些不滿意的。隻是看禹之謨和胡元倓沒有反對,所以他也就沒有出頭。

  當時如果禹之謨和胡元倓稍微露出反對的苗頭,譚人鳳也一定會反對張學文成為分會長。

  不過現在看張學文的態度,心中的怒氣也是消失大半。

  畢竟張學文也算是有些才華的。

  特別是在會議結束之後,禹之謨對於張學文是好一頓表揚。禹之謨最喜歡的就是張學文的紀律文件。

  “上次我們會議當中經濟部的議題被擱置了。我後來左思右想,我們想要辦大事的確是需要龐大的資金。需要屬於我們自己的資金。我這些日子左思右想,我們同盟會當中論起掙錢、論起管理錢,除了稽亭之外,就隻有一個人最合適。”

  稽亭就是禹之謨的字。

  禹之謨此人有些傳奇。他是湖南實業救國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在商場的成就很高。而後來他致力於學界,成績也是斐然。以至於他在湖南商界、學界都是有著極高的號召力。

  “誰?”

  “李柱中。”

  張學文沒有聽過這個名字。李柱中?何人?

  “他名字叫李燮和,字柱中。此人口才甚好、而且理財能力更強。任何賬目經過他的手,就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華興會籌款,他也是主要人物之一。”

  李燮和,沒聽過。

  但是譚人鳳此人是知道的。譚人鳳絕對不是那種信口開河之人。既然說李燮和此人很強,那麽他必然有過人之處。

  “他是我們同盟會的同誌嗎?”

  “嗯。他曾經是華興會的會員,這次也是順理成章成為了同盟會的同誌。他現在就在省城師範學堂當教師。本來他準備去日本,可是被我留了下來。”

  張學文點點頭。

  “譚老,既然如此,我們就見見他。這畢竟是我同盟會湖南分會當中的一個重要部門,而且是掌管我們的後勤部門。我一個人無法決定。還要幾位委員一起開會討論,您覺得如何?”

  譚人鳳大喜。

  “該當如此,該當如此。”

  譚人鳳高興地不是張學文同意考慮自己的人選。譚人鳳高興的是張學文表現出來的民主,而不是獨斷專行。譚人鳳很早就認識孫中山,但是他本人對於孫中山卻沒有多少喜歡。

  最大的原因就是譚人鳳認為孫中山太過獨斷專行。有時候聽不進大家的勸告。

  …………

  “子清,給你介紹一下。這就是李燮和字柱中。柱中,這是我們同盟會湖南分會的會長。”

  經濟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這個人選張學文絕對不能任人唯親,但是這個部門最容易滋生腐敗。所以選擇這個部門的領導人一定要慎之又慎。

  “柱中兄,你好。”

  “你好。”

  李燮和此人很瘦,特別是臉部消瘦。眼睛也不算很大,但是眯著的眼睛當中卻是閃閃發光。

  今天這是同盟會湖南分會的一次高層會議。

  張學文、禹之謨、仇亮、胡言談、寧調元五個分會委員,然後就是譚人鳳和李燮和,總共七個人了。

  大家討論的問題很簡單。

  就是上次沒能夠決定下來的經濟部的負責人。

  “柱中兄,我想問問你對於起義當中的後勤問題是怎麽考慮的。”

  李燮和知道眼前幾個是同盟會湖南分會的幾位領導。他和譚人鳳的關係非常好。兩個人曾經一起準備聯絡會黨起義,來響應黃興等人的長沙起義。可惜長沙起義沒開始,就結束了。

  他本來準備繼續籌劃起義,但是接到了湖南同盟會分部成立的消息。他當年在華興會也是有一號的人物,就是黃興、宋教仁、劉揆一他們也都重視李燮和的意見。在目前留在湖南的革命黨當中,李燮和的地位不低。因此重新進入同盟會當然不可能是無名小卒。

  這一次他通過譚人鳳,要進入同盟會湖南分會的高層。

  “就算是當年的冷兵器時代,也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而現在是熱兵器時代,打仗用的槍炮都是錢。所以後勤是起義成敗的關鍵。我反對臨時性的籌錢。我們平時就應該有足夠的後勤能力,這樣在起義的時候我們不會手忙腳亂。”

  然後李燮和開始說起如何籌錢、如何籌款等等。

  李燮和的確是能說會道,應該說他的思路還是很清晰。如何保障後勤,如何在起義當中滿足前方,這方麵來說李燮和的想法非常出色。在起義當中,如果能夠擁有李燮和這樣的後勤部長,絕對是相當好的事情。

  不過李燮和也有自己的問題。他的很多說法依舊是和孫中山他們沒什麽兩樣。都是靠著募捐,從同情革命的商人當中籌錢。不過對於如何籌錢,如何轉化成革命經費,李燮和的認識倒是很深。

  如果簡單評價的話,李燮和是一個很出眾的後勤專家。

  “柱中兄,光靠募捐,遠遠不夠。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僅僅靠著募捐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有那麽多的錢。我們的意思是我們同盟會湖南分會必須要有自己的產業,屬於自己的經濟來源。這樣我們才能夠最快速的聚攏資金,也不會有後顧之憂。這方麵你有什麽看法?”

  李燮和之前真是沒有想到的。

  他直直的看著在做的幾個人,這些人的確是想的夠遠。

  因此李燮和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這當然更好。畢竟一旦開始籌錢,很難不露出風聲,肯定會被官府知道。如果我們有自己的產業,那麽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覺當中籌集到起義的資金。”

  李燮和突然之間滔滔不絕的說起自己的想法。

  “一旦我們有產業,還能夠組織護商隊,這也是一個武裝。我們還能夠在湖南商界結交到朋友。”

  李燮和的很多說法的確是看出他的思路非常明確。

  但是僅僅這樣聽一兩句是很難判斷他的能力的。不過現在是譚人鳳推薦,而且現在實在是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其實禹之謨是最好的人選,但是讓禹之謨僅僅掌管一個部門太屈才了。

  而且李燮和的資料大家都看過,這是一位革命前輩。資曆比張學文老多了,而且也有很多經驗。說起來目前來說的確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李燮和講完了之後,就離開了會議場所。

  “大家覺得怎麽樣?”

  “柱中兄,我也認識。”寧調元率先開口。“他的能力和操守我認為非常合適這個職位。”

  “我也沒有什麽意見。”

  禹之謨也是讚同。

  李燮和在湖南多年,在湖南革命黨當中關係也很深。因此大家並沒有太多的反對。

  張學文看了看仇亮和胡元倓,看到他們都沒有反對的意思。

  “好,那麽李燮和就成為經濟部的總幹事。我們目前分會當中還沒有資金,我作為會長拿出三千銀元作為我們的組織經費。”

  組織的運行可是非常需要錢的。

  建立那些交通站,都是需要一個身份去掩護。或者是開個小貨站、開個客棧都是需要錢的。張家作為巨富,張學文雖然還沒有拿到財產,但還是能夠運作不少資金的。

  “子清都如此豪爽,我也不能落後。我也拿出兩千銀元。”

  禹之謨也是很大方。

  在目前的五人當中,就張學文和禹之謨有錢。其他人胡言談、仇亮、寧調元雖然不愁錢,但錢也不多,拿不出多少錢。

  但是隻有張學文和禹之謨,就已經是拿出了五千銀元。

  作為剛剛成立的同盟會湖南分會來說,組織已經是算不上缺錢。

  “稽亭兄,我們應該開設什麽產業,就需要你幫忙了。你可一定要找一個賺錢的行當,讓我們的投入錢生錢。再有一個,等到我們組織的錢夠了之後,這筆錢就會轉成黨產,屬於我們湖南同盟會的資產。他不屬於任何個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