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橫濱開會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7      字數:3166
  “少爺,劉少爺和表少爺找你。”

  張遠輕輕地敲了敲張學文的房門。

  “你讓他們先等著,我馬上出去。”張學文舒展了一下胳膊,昨天晚上很晚才睡覺的。到了東京之後,這些日子以來張學文什麽事情都沒有幹。就是每天都參加湖南同鄉會。

  湖南留學生在東京很多。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留學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超過了三千人。而當中光是湖南留學生就超過了八百人,占據所有留學生的四分之一。超過了兩廣和江浙地區的留學生。當然這些是有統計的留學生,這個年代還有很多沒有統計的,加起來湖南留日學生在一千人上下。

  當劉道一、張學文、王亮這些華興會會員來到東京,受到了湖南留學生一致的歡呼。

  特別是宋教仁已經老早就來到了東京。

  華興會在湖南準備起義的消息也被日本留學生知道,大大漲了華興會在湖南留學生當中的地位。應該說是大大漲了湖南留學生在其他留學生的地位,導致華興會在湖南留學生當中也提高了地位。

  所以雖然華興會起義的時候,張學文、王亮都沒有參與,但是依舊受到了很多湖南留學生的追捧。而到了東京之後,張學文明白了一點。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種領袖氣質。

  黃興、宋教仁原來都是名氣很大的前輩。所以宋教仁來到了日本之後,受到很多留日學生的追捧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劉道一和王亮都是和張學文一起到日本的。可是在湖南留學生當中,豪爽的劉道一和王亮遠比張學文吃香。這個時代選擇留學的留學生,他們都是一些敢於衝破枷鎖的人。他們都喜歡那種勇敢的人。因此很短時間之內,像劉道一、王亮這樣帶有俠氣味道的人,非常受歡迎。在湖南年輕的留學生團體當中,劉道一已經是成為了無可爭議的領頭之一。

  這一點有些斯文的張學文完全無法比擬。

  張學文也感歎。

  不是說有後世的記憶,就能夠混得開的。劉道一在華興會就是組織幹事,來到日本之後,組織這些留日學生更是得心應手。

  張學文穿好了衣服開了門。“小遠,我不是說了不要叫我少爺。你以後也跟著他們叫我一聲二哥就可以了。”

  這次留學日本張學文從家中隻帶了一個人,那就是張遠。

  張遠從小就很聰明。

  作為張學文的書童,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張學文不希望張遠因為身份的原因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張學文更希望張遠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知道了,少爺。”

  張學文無奈的笑了笑。從小的東西想要改口實在是不容易。甚至說很多從小接受的東西,讓他改變也很困難。不管張學文怎麽說,對於張遠來說,張家是自己的東家、張學文就是自己的少爺。

  “小遠,在日本好好學習。這幾天我聯絡好了學校,我們兩個就一起上學。”

  “是。”

  張學文簡單的洗漱一下,然後走到了客室。“炳生、易宗,你們精力真是不錯。怎麽這麽早就過來找我了。”

  這兩人遠比張學文忙。

  張學文總是感覺那些在這裏高談闊論的人全是隻知道吹牛,不會幹實事的人。所以接觸一下之後,就不願意和他們繼續交流。那些人也不是笨蛋,能夠感受到張學文的不耐煩。

  因此他們也自動的疏遠張學文。

  張學文又沒有什麽名氣,那些人也不在意張學文。

  但是劉道一和王亮兩個人則是完全不同。這兩人激情四射,很符合現在的風潮。現在的日本留學生張口閉口都是革命,劉道一和王亮的這種勇往直前的性格非常合他們的胃口。

  所以他們幾乎天天都忙。忙著認識人,忙著宣傳革命。

  “子清,今天我帶你去認識一些人。”

  劉道一根本沒等張學文同意,就直接拉著走。

  “炳生,你知道我不耐煩他們天天坐而論道。”張學文輕輕地拉了拉劉道一。對於那些人天天喊民主、天天說共和,但是什麽是共和、什麽是民主卻一點都不懂的學生,張學文真的不耐煩應付他們。

  “哎呀,子清。今天這幾個人你必須去見見。有幾個人是興中會的人,是孫先生派來的人。”

  “孫文?”

  “嗯。馮自由、梁慕光,就是興中會的人。”

  張學文點點頭。

  梁慕光倒不是很清楚,張學文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馮自由卻是大名鼎鼎。在現在的廣東籍留學生當中,馮自由的名氣也是響當當的。甚至馮自由算得上是廣東留學生的一麵旗幟人物。

  重要的是馮自由是十年前就已經是興中會會員了,算得上是興中會的老會員。

  張學文來到日本已經近一個月了。但是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孫中山此時不在日本,卻是在歐美大環遊。他要在歐美華人當中宣傳革命,還要得到歐美各國的支持。

  孫中山名氣很大。

  可以說現在論革命的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孫中山。但是到了日本之後張學文才發現孫中山對於這一批留日學生沒有什麽興趣,也沒有在留日學生當中發展興中會。甚至應該說孫中山對於這些學生興趣不大,他更感興趣的是那些會黨。

  這個和張學文原來的想法完全不同。

  如果孫中山真的很重視留日學生,那麽以孫中山的名氣在日本發展一大批的興中會不會成為什麽問題的。甚至留日學生,以孫中山的名望完全可以一網打盡,全部吸收進興中會當中。

  可惜。

  劉道一和王亮他們到了日本之後,最想見的就是孫中山。但孫中山不在日本,讓他們是大為失望。

  “他們是什麽意思?”

  “我已經和他們接觸過了。馮自由的意思是孫先生希望在我們留學生當中成立一些革命團體,所以這次是去見見他們,聽聽他們的想法。關於這方麵你比我們都擅長,我一下就想到了你。別拖了,還有其他人。快走吧。”

  劉道一繼續拉著張學文往前走。

  “我有什麽擅長的。我可是聽說了,在華興會你都是擅長組織,都說你膽大心細。”

  “子清,你這是笑話我了。不說這些快走吧。可別遲到了,讓他們瞧不起我們湖南人。”

  …………

  原來他們不是在東京開會,而是要在橫濱開會。

  橫濱離東京很近,沒有多長時間幾個人就到了會議地點。當張學文跟著劉道一和王亮進入房間,發現已經有了六七個人,而且他們中間竟然還有一個女人。

  雖然現在也有女人到日本留學,但絕對是少數。在目前的留日學生當中,女留學生估計不超過十個。而能夠參加這樣會議的女人更是少之又少。

  “炳生、易宗你們到了。”

  一個身材不高、留著平頭的年輕人說著一口很別扭的話。裏麵帶有很濃的粵語口音,雖然他已經盡力的說著讓大家聽懂的話,但是聽著依舊很別扭。張學文知道現在雖然也有官話,但還不像後世那樣普及普通話,要交流還是有些困難的。

  “健華兄,我們來晚了。”

  看起來幾個人已經是很熟了。

  “這位是?”

  馮自由看著王亮後麵的張學文,帶有一絲疑問的道。雖然這個不算是什麽特別秘密的會議,但是也不可能貿然帶著陌生人。

  而且這一次的會議人選馮自由都是有考慮的。並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夠來到這裏的。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華興會的會員張升,字子清。子清,這位是興中會的馮自由,字健華。”

  張學文到了日本之前已經是把名字改了。雖然日本留學生高喊革命太多,清朝政府管都管不過來。但是張學文畢竟後麵還有一大家子,不可能用原名去拋頭露麵高喊革命。

  很多留學生現在都是把名字改了,就是為了不連累家裏。

  “子清兄,歡迎。”

  “健華兄,久仰久仰。”

  對於馮自由,張學文的確是久仰大名。隻是沒有想到馮自由竟然是如此的年輕。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年齡,但是張學文能夠判斷出來馮自由的年紀絕對不會超過二十五歲。看起來也隻是二十二三歲的年紀。

  聽聞馮自由十年前就加入了孫中山的興中會,張學文實在是想不出來他當年加入興中會的時候會是幾歲。

  雖然對於張學文的到來,馮自由不是很高興。但既然是劉道一和王亮帶來的,他也就沒說什麽。甚至臉部表情都沒有絲毫的變化,臉上依舊是掛著淡淡的微笑。

  “來,我給幾位介紹一下。”

  馮自由的確是聞名不如見麵,這麽小小的年紀說話滴水不漏,而且說話溫文爾雅、恰到好處。聽著他的口音雖然有些別扭,但是依舊能夠讓人如沐春風。

  有才!

  這是張學文最大的感觸。

  而隨著馮自由的介紹,張學文也一個一個的認識他們。

  從梁慕光開始、有仇亮、龔寶銓、王時澤,一直到了唯一一位女人麵前。說出了一個讓張學文都敬佩不已的名字。

  “這位是巾幗英雄,秋瑾字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