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家都在關心啥
作者:風卷紅旗      更新:2022-03-25 13:24      字數:1796
  我叫林千軍,我是國家“獵狐行動”特情專案組的一名核心組員,這是一個臨時性的辦案機構,屬於四無單位,無機構編製,無財政預算,無主管部門,無存在痕跡。

  在任何檔案資料中,都沒有關於這個機構的記錄,對外的材料中,這個組織是隱藏在公安部組織的“3·15”謀殺案專案組身影的背後的。

  “3·15”謀殺案就是原來一辦的工作人員周香蘭失蹤的案子。她已經死了。

  所以從失蹤案升格成了謀殺案。

  她的屍體已經被找到,確認已經死亡,凶手則不知身份,不知去向,也帶走了“蝴蝶”的第一封信。

  在非常小的範圍內,“蝴蝶”也是不存在的,而是用狐狸來代替的,而且狐狸的身份也有很多個版本,最流行的說法是其實這是一個戰略情報欺騙計劃的核心部分,狐狸的存在其實是虛構的,他的身後其實是大陸龐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戰略研究部門的集體智慧和戰略推衍,然後故意透漏出錯誤信息,誤導敵對的國家。

  目的是:

  擾亂各方視線,掩護我國之方略企圖,或者引導國內外輿論,是我國極其重要的情報作戰計劃。

  基本原則是:

  除了已經曝光的,其餘一切沒有。

  即將有的一定沒有。

  已經有的還是沒有,以後可能會有。

  據說CIA的高官中就有人始終堅持這種看法,他是名中國通,從《孫子兵法》中受到了啟發,認為這個計劃實際上從剛建國那個時代就已經開始實施了,是核心層在親自抓這項浩大的工程,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從海峽對岸傳過來的消息,他們認為狐狸其實是一個隱世流派中不世出的一名世外高人,是一個算命的。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和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我的組織關係還掛在x部門軍情局,從將來我的任職經曆和檔案上來看,這段時間我是抽調到公安部的“3·15”謀殺案專案組(簡稱三組)協助工作,其實我是在“獵狐行動”特情專案組裏上班,因為第一封信的關係,三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必須隨時向我們進行匯報,算是我們組的一個外圍組織和身份掩護。

  我們組的核心組員不多,隻有7個人。

  我們的辦公場所是在西山附近的一個兵營裏的一個機密的戰時指揮所的一小部分設施。

  統一住在一座紅牆綠瓦、綠樹環繞、鳥語花香的小樓裏。安保係統十分地嚴密,除了因公外出以外,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我們的組長是一辦來的李晨風,據說是特勤的老人。過往成迷,級別不知。

  副組長暫缺。

  還有就是從公安部抽調的沐雨塵,這是一位刑偵和痕跡方麵的專家,原來在基層工作過,又在公安院校教過書,而且他有一個特長,就是過目不忘,隻要是他見過的東西,哪怕隻是驚鴻一瞥,都能夠被牢牢記住。他傳得最厲害的一個故事就是他在鄭州火車站出站口站了一天,就認出並抓住了3個通緝犯。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明的就是,他就是桂北省楊城市人。

  來自密保係統的陳觀水,是紅二代,以前終日在各種大院裏廝混,交遊廣闊,為人四海,敢打敢衝講義氣,闖下了老大的名聲,親朋故舊遍布京城。

  同樣來自密保係統的柳子元。

  還有來自國家機要局負責機要工作的章天橋(女),來自中聯部的譚燎原,來自密保局的白泉益。這些人的具體情況對我來說,都是一個謎。

  再就是我,來自軍情局的林千軍。他們都是團處級或以上的幹部,都是行業精英,隻有我還是個剛剛火線提拔的小營級參謀,是個微小的存在。

  還有一個編外的家夥,章天橋把她家裏養的一隻大肥花貓也帶了過來,組長也沒有吭一聲,更增添了我對這個女人的背景深不可測的判斷。

  我們來自情報部門的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

  進到組裏,我就感覺到了牽頭實施單位的焦急迫切的辦事效率和孤注一擲的工作方法,從材料上顯示,他們曾經準備全麵動員,舉部門之力,協同各兄弟單位,動用軍方力量,打一場尋找“蝴蝶”的大會戰,從桂北省楊城市開始,直至輻射全國,隻要是嫌疑對象,人人要見麵,個個要審驗筆跡。

  其規模聲勢之浩大,財力物力之花費,讓人瞠目結舌,不敢直視。好在第一時間就被否了,他們也就是個態度,不會真正實施。

  係統高層在創建之初,就被曝即將出現大叛徒,而誰會是叛徒,信裏沒寫,所以他們急瘋了,一方麵在內部已經開始排查“鼴鼠”和“動搖者”,一方麵急著要在“獵狐行動”中有所建樹,盡快地找到寫信的“蝴蝶”,以查明真相。

  據我觀察:

  密保現在最關心的是誰是叛徒。

  軍情現在最關心的是未來的軍事發展。

  中聯現在最關心的是未來的國際形勢。

  公安現在最關心的是完成上級任務。

  中央現在最關心的是未來的國家走向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