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士庶天隔
作者:雨落未敢愁      更新:2022-04-15 23:24      字數:2200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眾人喝得都有些頭暈暈的了。

  尤其是劉肇,被輪番灌酒之下,麵色潮紅,將倒未倒,偶爾還會說幾句胡話。

  至於趙越...

  說實話,這個時代的黃酒,沒有這麽高的度數,加之趙越喝酒,淺嚐輒止,不會如劉肇一般一飲而盡,是故現在雖然滿臉通紅,一副裝醉的模樣,但他的頭腦可是清醒得很。

  庾亮與庾翼對視一眼,皆是覺得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二位才俊,若是醉了,不若去內府飲杯解酒茶解醉。”

  “醉?”

  劉肇撐著食塌起身,連忙說道:“中書令,我沒醉,我還能喝!我還能喝!”

  然而...

  這說著說著,整個人就倒下去了。

  庾亮搖了搖頭,看著劉肇的模樣,眼底深處露出一絲不可察覺的鄙夷之色。

  寒庶子弟,便是寒門賤籍,泥腿子一般,若非是看在你背後的軍權上...

  我不至於賠個女兒進去。

  “劉郎君醉了,將他送入客房歇息。”

  馬上有兩位青衣小廝將劉肇扶走。

  “放下下來,小郎我沒醉,沒醉,還能喝!”

  然而這神態昏昏,有氣無力的呼喊,與醉死也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待劉肇被扶走後,趙越緩緩起身,對著庾亮行禮告謙道:“中書令,小子酒醉,怕行止不端,辱沒了家門聲譽,還是告辭為好。”

  “郎君且慢。”

  庾亮似笑非笑的打量著趙越,說道:“你方才酒喝得不多,何來酒醉?”

  “坐下罷。”

  趙越知道這劉肇走了之後,這重頭戲才會上來,因此也就老老實實的做下去了。

  “泉陵公不過寒庶出身罷了,劉肇雖不是賤民,但也至多將門出身,此等寒族,平素間我是羞與其為伍的,然時局變換,卻也不得不屈身而行,唉~”

  你這是在跟我掏心窩子?

  關鍵是...

  咱兩也不熟啊!

  “天水趙氏乃門胄高族,我潁川庾氏乃貴勢名族,雖比不上琅琊王氏家世衣冠,但也可稱是世兩千石之家,可是?”

  “庾氏乃帝戚貴族,比之琅琊王氏,亦是不逞多讓的。”

  “士庶之分,士庶之異,小郎君可知?”

  知?

  我當然知道了。

  不過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排擠他人的名頭罷了。

  也正是這所謂的士庶之分,士庶之異,才讓異族人有機可乘,天下分崩離析。

  不過...

  作為既得利益者,此時趙越的還是與庾亮站在同一陣線的。

  這天下的蛋糕就這麽大,官位就這麽多,我世家高門都不夠分,你寒庶泥腿子過來分作甚?

  滾滾滾!

  “士庶之辯,早便有之。”

  西漢末開始出現的大族、豪強,到東漢發展成家世衣冠”、”世二千石”、“著姓”、“族姓”,到曹魏、西晉演化為門閥士族。

  但其時的門閥士族尚處於形成過程中,高門的界限尚沒有後來那麽森嚴。

  當時門地顯赫者有兩種人,一種為出自東漢以來的“家世衣冠”、“族姓”,即所謂的“漢魏舊門“。

  另一種來自曹魏、西晉時新產生的高官門第,即所謂的“勢族”。

  二者相較尤以後者的門地為顯赫,故其占據了鄉品二品與選官上的優勢。

  入東晉後,漢魏舊門與勢族合流,門閥政治遂根深蒂固。

  並且由之形成了一套森嚴的等級製度以及清晰門閥劃分。

  高等門第,有以“門”來稱謂的,如高門、舊門、盛門、名門、門戶、門地、門望等等。

  有以“姓”來稱謂的,如舊姓、右姓、大姓、著姓.郡姓、吳姓、僑姓、虜姓等等。

  有以“族“來稱謂的,如士族、世族、貴族、冠族、舊族、勢族、右族、高族、甲族、名族等等:

  其他稱呼尚有華宗、膏腴、華儕、貴遊、勢家、貴勢、門胄、閥閱等等。

  與之相對的低等門第雖然也有以族為稱謂的,如寒族、賤族,但較少見,即使稱“族“也僅為小家族、小宗族。

  有稱“門”的,如寒門、將門、單門、吏門、卑門、役門等等。

  有稱“姓”的,如寒姓、吏姓等等;有稱“戶”的,如編戶、露戶、役戶等等。

  有稱“家”的,如單家等;有稱“人”的,如寒人、寒士等等。

  魏晉南北朝宗族的膨脹和延續,是以門閥士族的經濟、政治、軍事力量為後盾的,而寒門缺乏這種力量,故其宗族易於支離破碎。

  這也是為何寒門難起,世家昌盛的原因。

  庾亮在這個時候說這個士庶之辯,說的是士庶,其實是要他表態而已。

  畢竟,蘇峻,陶侃都是寒庶出身,而天水趙氏與潁川庾氏卻是高門大族,你得明白你的站隊。

  “世家高門,不在門楣寬高,而在學識淵博,見識深遠,行事有禮,心性淳樸,身侍皇室。”

  趙越看著庾亮的表情變化,繼續說道:“譬如邵陵郡公在廣陵名聲便不好,其族人軍士常常劫掠鄉民,欺男霸女,為禍一方,此寒庶出身,為單門也。征西大將軍雖然戰功累累,然不聽中樞調度,行事倨傲,非為人臣所像,況羊祜、劉弘在荊州勸課農耕使生產發展,頗得民心,遂為征西大將軍所嫉,此雖身居高位,但也為寒族,與我等猶如天隔。”

  其實...

  趙越這是在硬黑了。

  你說蘇峻在廣陵名聲不好,劫掠鄉民,欺男霸女,為禍一方,那麽其他高門大族,難道不也是這樣?

  甚至有玩得更過火的!

  陶侃身居微末,在打壓中依然奮力直上,說他不聽中樞調度...

  其實他聽了。

  你要他去廣州,他就去廣州,你要他去交州,他就去交州。

  還要他怎麽樣?

  至於羊祜、劉弘在荊州勸課農耕使生產發展,頗得民心,人家也隻是不爽而已,並沒有做出什麽事來。

  如此之人...

  比那些為爭權柄蠅營狗苟,甚至不惜賣國賣民的高門大族來說,其實好到天邊去了。

  可歎這世家門閥政治,讓多少人抱負不得舒展?

  趙越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庾亮想要聽趙越說的話,趙越便說給他聽了。

  果然...

  聽完趙越一席話的庾亮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出來了。

  “英雄所見略同,然..時局敗壞啊!”

  “唉~”

  庾亮又是深深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