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誘因
作者:空長青      更新:2022-04-23 12:38      字數:2751
  【叮!您的吱付寶到賬500萬元。】

  看著手機上傳來的到賬提示,高媛有些無語。

  “我說,你們組織打錢,都是這種風格嗎?會不會太隨意啊?”

  前後加起來都1000萬了……

  這500萬是孟浪打過來的啟動資金,專款專用,用來注冊所謂“孟山牧業”的。

  雖說人家是正式成員,自己隻是個預備役, 有那麽點上級給下級打錢的意思。

  但你連個憑據都不留,這到底是對自己有多信任啊……

  不過孟浪誤會了她的意思。

  “嗯!1000萬以下的轉賬沒什麽保密需要,這錢也是幹淨的,等你什麽時候需要大額轉賬了,我們會切換風格的。”

  主要他正常賬戶裏也就隻有一千多萬,這500萬投下去, 卡裏餘額跌到200萬以下了。

  “我是在說保密的問題麽……”

  高媛心裏吐槽, 嘴角卻是漸漸勾起一抹弧度。

  這種被毫無保留信任的感覺……還不賴。

  事實上,孟浪也隻是下意識的按照書中的評價來判斷高媛這個人。

  【25年的合作生涯告訴我,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不論是對方的能力,還是對方的人品……】

  這一份超前25年的征信記錄,就問你對放款還有什麽疑問?

  某種意義上,孟浪不僅能夠看到一個人的潛力,還能看到一個人的“忠誠度”。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時間,是絕對不會騙人的!

  數百億都能合作愉快,對方不至於為了區區1000萬就坑自己,這就是孟浪簡單而直接的判斷方式。

  嗯!非常直接!

  隻不過他並不知道,這種下意識的理所當然,無形中也觸發了信任度加成。

  有句話叫:使一個人值得信任的唯一方法就是信任她。

  你越是信任她,她往往就越是值得信任!

  反之,你若一開始就不信任一個人,那麽自己也很難得到對方的信任, 陷入惡性循環。

  孟浪無意中踐行了這一信條。

  越是瀏覽高媛的生平, 對她的為人就越是信任,對她越是信任, 對方反饋的好感度就越高,就會在下一集裏的合作更加愉快,進一步導致孟浪對她更加信任……

  一個在時空中輪回的良性循環。

  嗯……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故事。

  這是一隻小母雞不停下蛋的故事……

  “對了,我最近收到了一些消息,是有關許氏集團的。”孟浪突然道。

  高媛腳步一頓。

  “他們接下來可能會對長青生物有些動作……”

  ……

  放下手機,孟浪忍不住感歎。

  有個傳奇級的幫手就是省心。

  嗯!你們負責衝鋒陷陣,我負責查缺補漏,完美!

  解決完“孟山牧業”的托管,孟浪再次翻開自己的《煩惱》,查看這一次偷渡過來附錄。

  這兩天的技術麵收獲,包括《背影》中的《神經係統數模初構》,以及《狂人日記》中一篇很令人在意的的《X病毒加速大腦萎縮作用機理的研究分析》。

  短時間來看沒什麽作用,但是每一篇都能加速長青生物的技術攻關,它們的影響,是“未來式”的。

  而這一次……

  《狂人病猜想》,署名林小雨。

  【假設存在某種誘因,觸發令人‘喪失理智’的所謂狂人病,發病人群為老年人,發病範圍超過一千公裏,且擁有刺激身體力量增強的附帶效果。

  基於某大叔毫無根據的臆想,在此進行技術性討論,不做公開發表。】

  某大叔?

  看來是自己曾經與小雨討論過這個問題?

  嗯……這倒是個好方法,外事不決問高媛,內事不決問小雨。

  孟浪繼續往下看。

  【大腦和神經係統以及他們所產生的物質,一直都滲透在我們極其複雜又微妙的人體係統中。

  情緒、觀念、衝動這些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東西,其實都是由我們的生理條件所激發的。

  正如心理學家們所說,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生理活動。

  例如,當聽到一聲巨大的驚雷,大腦如同台風一樣迅速釋放大量的化學物質,造成“呆若木雞”的效果。

  這些化學物質操控著我們的行為模式,破解了它們操控人類的密碼,就能操控人類的行動。

  所以,令人喪失理智,變得瘋狂的方法,理論是存在的!】

  嗯!開篇便是一個肯定。

  【人類的大腦十分精密,它用各種化學物質,構築了一堵嚴密的防火牆。

  假設狂人病確實在某一時刻被同時大範圍觸發,那麽存在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某種能夠大範圍擴散的聲、光、味道,甚至是失重等影響五感的外部變化。

  它刺激大腦中樞瞬間釋放大量某種化學物質,直接擊潰了大腦防火牆,使人陷入癲狂。

  理論上,大腦活躍度更強的人,對這種刺激的抵抗能力越強,符合發病人群多為“老年人”的假設條件。

  考慮到發病範圍高達上千公裏,聲、光一類傳播速度更快的外界變化可能性更大。

  但自然條件下發生概率無限趨近於零。

  第二種可能性:病毒、細菌、毒素等內部刺激因素。

  例如du品等致幻劑,能夠對大腦發起進攻,進而影響人類行為模式,喪失基本判斷。

  但基於大範圍同時爆發的條件,基本可以排除。

  細菌和病毒猜想:

  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共生體,存在某種細菌或者病毒長期與人共存的現象。

  人類的腸道有多種微生物,消化、吸收、血糖、血脂和人類的胖瘦都受到腸道微生物活動的製約,與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信號分子或多或少產生相互作用。

  例如,腸道微生物合成維生素K,被人體吸收,合成受阻會導致人體缺乏維K從而影響凝血功能。

  而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差異直接會影響到個體對食物的選擇。

  從這種意義上說,細菌在某種程度上“控製”了我們的大腦,使得我們的反應和腸道細菌的健康互利關係得以維係。

  細菌是一類有意識的生物,目的是從宿主那裏獲得最大的利益,與宿主共存,通常不會存在異常激烈的變異反應。

  病毒雖不是生物,但也是有意識的。

  而且相對來說,它對人類的影響更加長遠,甚至想把自己的遺傳物質留在宿主的基因組當中,世世代代的與宿主一起生存下去。

  某新興學派認為,人類基因組中40%~80%都與遠古病毒的入侵有關。

  從這個角度,病毒可能是加速人類進化的一個工具,也可能是打開人類基因鎖上的一把鑰匙!

  人類的進化過程,除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受到了病毒對人類的基因幹預,甚至是有目的的直接重組。

  人為什麽會死?神經係統為什麽會萎縮?

  這是2040年人類生命科學最為巔峰的自問。

  從細胞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因為人類細胞的增值有一個海福列克極限。

  人的正常細胞,它在停止分裂之前,所分裂的次數是有限的,這個限製就叫海富列克極限。

  如果突破這個極限以後會有兩個結果,一是癌症,二是細胞永生。

  自1951年開始持續分裂至今的海拉細胞(HeLa cells),便是感染了一種HPV病毒,這個病毒的基因在細胞當中得到表達,瞬間打開了永生基因的開關。

  利用病毒的這種作用機製,注入特定RNA片段,改善神經係統活性,從而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這同樣是長青生物實驗室最前沿的課題之一。

  綜合來說,病毒對神經係統,乃至人體的影響,比細菌更加隱秘而深遠。

  但,基於大範圍同時爆發的先決條件,沒有任何廣泛存在的自然病毒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結論:適度yy有益身心健康。

  如果想要找出狂人病的發病機理,關鍵……在於找出那個誘因!

  你可能需要一部光譜儀或聲波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