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縣令來訪
作者:空留      更新:2022-03-26 16:18      字數:2114
  次日將近午時,馬車領著幾輛騾車進了村,等得心浮氣躁的梅序忙迎上前去:“宋隊長,您來了。”

  宋隻點點頭:“你們把野豬肉過了秤放到後邊的板車上,再用油布蓋上兩層,我去見沈先生。”

  梅序不敢多問,忙應是,目送馬車走遠了手臂拱了喬老哥一下低聲問:“什麽情況?”

  老族長沒有說昨日在田裏之事,引著牽著騾車的人往前走。

  那邊馬車在喬雅南家門口停下來,宋隻跳下馬車敲響院門:“沈先生在家嗎?”

  “在家。”沈懷信放下《致和思》,對那邊打開門要出來的喬姑娘道:“你不用出來,我來處理。”

  “那我就不理會了?”

  “恩,把門關上。”

  喬雅南也不管他看不看得懂,握拳做了個加油的手勢把門關上。

  沈懷信學了一下,想到屋裏還有個修成在,輕咳一聲囑咐道:“把門關上。”

  喬修成起身關門,看著沈大哥的背影都覺得沒那麽高大了。

  走出堂屋,沈懷信看著進來的人並不意外。

  一身便服的衛清源拱手行禮:“大人。”

  沈懷信回了一禮:“寒舍簡陋,衛大人不嫌棄的話進來喝杯粗茶。”

  衛清源見著他這態度懸著的心放下來一半,他是真怕這位年輕的督察大人直接上表督察院,那他就全完了。

  沈懷信很有主家自覺,讓衛大人先坐,他去灶屋泡了兩碗茶出來,衛清源哪敢坐,見還有茶喝忙上前雙手接了,這心又安穩了些。

  “宋隻昨日帶回來的稻穗下官見著了,是青粉病沒錯。”衛清源在對方的示意下坐了,盡量讓自己看起來有在這事上用心:“之後立刻派人去往其他地方查看,就目前收到的訊息來看,常信縣轄下恐怕無一幸免。”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沈懷信點點頭:“衛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下官仔細問過戶曹,他說青粉病是稻田裏的大病,處理不好還會影響下一年,不過他說這一季已經來不及了,下官已著令他就此事拿出章程來。”

  沈懷信示意他繼續說。

  “下官會盯緊糧食價錢,一定不讓糧商大幅漲價賺昧心錢。”

  “下官會放鬆對山林的管製,允許村民進山謀生計。”

  “下官會督促富商、鄉紳大族等行善舉。”

  沈懷信伸手阻止,聽他說了這麽多,完全沒有要往上報的意思,雖然早有喬姑娘提醒,此時確定了這一點,他仍覺得心裏很不是滋味。

  可知曉了原委,他無法把這怪罪到縣令身上,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麽比評等更重要,這個問題的源頭不在縣令,在評等的評定標準上。

  “督察使隻能行使監督之權,這一點我始終謹記,不敢僭越。”沈懷信看向門外笑了笑:“我年紀尚輕,閱曆不夠,有時難免會形於色,言於表,昨日對宋隊長過於疾言厲色了些,是我之過。”

  宋隻連道不敢。

  衛清源不知他接下來的話要如何拐彎,心又提了起來。

  “此事不是哪一個人之錯,我不會上表,衛大人隻管放心。隻是也請衛大人將百姓放在心上,父母官應該是百姓的依靠,而非隻起震懾之用。”

  衛清源連連應是。屋裏的喬雅南笑彎了腰。

  沈懷信端起茶碗喝茶。

  衛清源見狀忙將碗裏的茶喝完,放下碗起身道:“下官多謝大人體恤,這便告辭。”

  “衛大人慢走。”

  上馬車時衛清源往後瞟了一眼,見那督察使站在堂屋門口相送,剛才態度也一直和善,心緩緩落回原地。轄下有這麽個人物在真是頭疼,也不知還要呆多久。

  “大人,裏長在前邊。”

  “你應付一番。”

  “是。”馬車駛到等候的一眾人麵前,宋隻看了眼那邊滿載的騾車笑道:“都弄好了?結錢了嗎?”

  “是,結過了。”裏長手掌朝下往前遞,宋隻嚇了一跳,他哪裏敢伸手,忙退後一步上了馬車:“結清了就好,還有事忙,我先行一步。”

  裏長將手收回袖中,待將一行送出村,老族長輕聲道:“馬車上有人。”

  “認得嗎?”

  “沒看清,衙門我又見過幾個人。”老族長眼睛微微眯了起來:“能讓宋隻趕馬車的也就那幾個人。”

  兩人心裏有了猜測,對望一眼沒有說穿。

  老族長掩嘴咳了幾聲:“天還早,我去三老那裏,你去嗇夫、遊徼那裏。”

  “從昨兒就聽你咳嗽,病了?”

  “小事。”老族長歎了口氣:“不管別地兒怎麽樣,今年咱們桂花裏是能熬過去的,萬幸。”

  沒有了一季的收成,沒地兒變錢出來,今年的丁稅就能把百姓手裏存了數年的老底掏空,裏長也歎氣:“粟米沒出問題,這也是萬幸。”

  兩人對望一眼,皆是苦笑,這一年年的,不過是熬得容易點和熬得難一點的區別。

  那邊聽著動靜的喬雅南打開門,靠著門框打趣:“聽起來很在意我那麽形容父母官。”

  “我在意父母官竟然隻能起到那樣的作用。”沈懷信靠著大門的門框和喬姑娘說話:“你說得一點都不錯,他完全沒打算報與府衙知曉。”

  “這是一種慣性,長期以來這些事就是不必要告知的,你不能指望他突然就變得那麽有覺悟。”想了想有些話是不是有說的必要,但想到眼前這是懷信,喬雅南也就覺得沒必要顧忌,繼續道:“各級之間脫節得有點嚴重,但是大家好像都很習慣這樣的脫節。”

  “你說的脫節是指……縣衙和府衙?”

  “不止,裏與鄉,鄉與縣,縣與府衙,府衙與朝堂,這種級與級之間的關係太鬆散了,完全就是在各幹各的,那些他職責範圍內的事無人監督,評等看似將這些都囊括在內,可實際上給他上等和下等和這些又完全無關。無人監管之下,你想讓他們有多鞠躬盡瘁。不要說督察院,恒朝多大,督察院能有多少人,他們又去得了多少地方。”

  這需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機製啊,喬雅南在心裏呐喊,有的時候站在巨人肩膀上也是件很痛苦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