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三、榮辱興衰是人生的必修課
作者:肖遠征      更新:2022-02-18 18:07      字數:1785
  也許是應了一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話,應該說,夏天離開市民銀行後,有順的地方,但也不是事事順心。

  首先,他的小孩在標榜小班教育的亞太國際學校讀書,因為這個學校是民辦機製,先天不足,原來是靠學生家長繳付教學儲備金的押金,再將錢用於購買國債、存定期等金融產品產生的收益,然後將這些收益用於支付學生費用的辦法籌措辦學經費。一段時期以來,因為國家利率多次下調,無法從本金生利產生足夠的辦學經費,學校的股東單位便將一部分資金轉投房地產項目,導致巨額資金一時難以收回。恰恰在這時,省裏開始注意到民辦教育靠儲金費押金支撐局麵的風險,正在踩刹車,要求全省用五年的時間解決返還原有儲金費押金問題。這樣,該校經費不足和師資不穩定的問題便逐步顯現,表現在教學上便是對學生虛以應付,短期行為突出。

  市政府看到這間學校的問題不解決,勢必影響社會的穩定,便要求教育主管部門製定接收方案。

  就這樣,一來二去,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從全國各地來到這間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一年簽一次用工合同的臨時老師,他們知道要接管了,紛紛尋退路、找工作而無心教學,而處於關鍵學習階段的初中二、三年級乃至高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則仍然不明不白地還在讀著書。等到家長被教育局找去開會,商量逐年清退教學儲金費押金的事,順便如實介紹這間學校管理上的問題時,也就到了俗話說的:黃花菜都涼了——想求變為時已晚。

  所以,當初望子成龍心切,把小孩送到高學費、高待遇,但是沒有文化沉澱、不確定性成份太濃的剛成立的民辦學校讀書的家長,活靈活現地做了一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

  這事著實讓夏天夫婦後悔不已。夏天總結出來的說法是:“多難興邦,哀兵必勝。像樣的讀書郎不應該有太好的生活條件。”

  其次,夏天反複推敲作為多方留退路的措施之一的用銀行按揭購買的商鋪,也沒有像原計劃那樣,當月以租金抵交了按揭款後,能夠剩餘一千多元補貼家用。實際操作的結果,每月反而要多拿出一千多元,才能把按揭款繳清,這是不小的壓力。究其原因,是房地產發展商改變了按揭銀行,將十五年的按揭期限,壓縮至十年,這樣,便無端端生出這一變故來。

  第三,因為夏天夫婦已經完全從事私營經濟,用於保障生老病死的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便由個人全額支付,隨著深圳員工平均工資基數的逐年提高,支付的金額也從當初的微不足道,到幾年後甚感壓力。幾年間,不知不覺已經為此支付了近十萬元了。而到可以退休的年齡還有一段時間,這錢還得花。

  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夏天有時想起四十掛零了被迫離開市民銀行,不免聯想起徐東海說的話:“不能在一個單位太執著。”而有的時候,耳邊又好似回想起胡輝說的話:“人不能在一個單位呆太久……”。據此,夏天也會時不時檢討自己:是不是還不適應深圳這種高度發達的商品社會?是不是還有內地帶過來的痕跡?

  要說夏天獨自的思慮之情,他寫的一首詩描寫出了個中端倪: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夢裏盡憶過往事,醒後還添眼前愁。

  有時,夏天又想得開:甜酸苦辣是自然界的個中三昧,榮辱興衰都是人生的必修課,一生大要自有天定。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草木不會因為自己的茂盛而感謝春風,樹木也不會因為落葉凋謝而埋怨秋天。你看,李白的《日出行》寫得多好:

  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一天,夏天翻開一本雜誌,寫著養生秘訣。他戴起老花眼鏡大聲讀道:

  心寬不知愁,三餐不吃夠;

  是非少開口,笑看狗咬狗。

  老婆長得醜,飯後百步走;

  小孫常逗逗,睡前甩甩手。

  無憂又無慮,壽年九十九。

  雜誌的長壽經雲:“豁達:老人除了生活上要自尋情趣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自己要看得開,放得下。人生沒有什麽不能解決的問題,恩怨情仇、權利、義務、財產、債務,甚至子孫,都用不著記掛在心。日本的一個老齡協會總結出高齡者幸福生活的三大秘訣是:忘記死亡,忘記錢財,忘記子孫。”

  有首詩寫道: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沉為誰功?

  田也空,屋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握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走東,人生猶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夏天合上雜誌,嘴上喃喃地說:“忘記死亡?忘記錢財?忘記子孫?若是把子孫這茬不應該忘記的都忘掉了,苟延殘喘偷生於世還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