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異彩繽紛的發財夢
作者:肖遠征      更新:2022-02-18 17:59      字數:4990
  在湖貝金融服務社會議室裏,金融服務社的三個老總加上陳士清、夏天正在研究幾筆貸款。

  當夏天介紹到深圳順風工貿集團公司時,夏天說:“這個客戶是我們金融服務社開業那天,信貸部來的第一個客戶。當時說了很難聽的話,要做優惠貸款,結果走了。最近伍冬至又把它介紹來了。我看了他的資料,覺得公司的經營還可以,抵押也還行,於是報給老總們研究。”

  秦現虹問:“這個企業老總的為人怎樣?”

  夏天說:“他是潮汕人。大家知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潮汕人是我國南方比較吃苦耐勞的族群,隻要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全世界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樂園。根據我的經驗,他們當中大致分兩種人,一種是萬一有事了要抓去槍斃,他都二話不說頂上去的;另一種是跟你稱兄道弟,開始一次次打交道都沒有問題,最後一次騙得你一塌糊塗沒商量。我的老家是七十年代國家籌劃準備打仗的戰略後方,當時很多政治成份不好的潮汕人就疏散到我們那裏,他們確實是人之龍鳳,是些忠肝義膽之輩。但我也見過不怎麽樣的潮汕人。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我的家鄉盛產木材,在改革開放前期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很多潮汕老鄉帶著走私的收錄機送給我們縣的相關人員,購買木材時一次次交易都是很好的。但是,往往最後一兩車就出問題了,向他要錢找不到北。有一個糧管所的主任就更麻煩了,也是因為潮汕老鄉向他購買‘三超糧’。剛開始時,這些人要多好有多好,不但把糧食貨款先付給你,還把潮汕的工業品,如手表什麽的,和海產品,什麽魷魚呀、鹹魚、海帶呀往主任家裏送。但是,到了最後一次交易,掛帳了。開始,主任還不方便催款,兩三年下來,他要離任了,叫人到潮汕去收帳,對方說:‘我早就給了。’說完,拿出一個小本子,裏麵記著:什麽時候送了什麽,折合多少錢寫得一清二楚,這主任便混到頭了,來了個晚節不保。”

  莊宇聽得滿臉通紅,問道:“老夏,你看王豐收是哪種人?”

  夏天說:“我說不好。不過我聽了他在開業第一天的刻薄話,倒覺得他的貸款還是可以還的。”

  於是,湖貝金融服務社通過了他的公司的抵押貸款。

  這會開過的第二天晚上,夏天意外接到王豐收的電話,邀請他和歐忠誠到東湖海鮮酒家吃晚飯。

  夏天和歐忠誠如約來到酒家門口的時候,王豐收正在點一條龍蝦,準備“一蝦兩吃”。夏天看到他與酒家點定了龍蝦後,將這條龍嚇須紮斷,裝進自己的公文包裏。

  夏天覺得奇怪,問道:“王總,這龍蝦須還有什麽作用嗎?”

  王豐收“嗬嗬”笑道:“酒家可能有不新鮮的龍蝦,我怕他們換了,抓住這條龍蝦須,等一下吃的時候驗明正身。”

  夏天笑著說:“王總真是博學多才。佩服。”

  在酒桌上,當王豐收與夏天端起酒杯的時候,王豐收說:“我感謝夏經理光臨,給我麵子,我力爭做你說的第一種人。為了說話算話,我們一起幹了此杯。”

  夏天聽到他話中有話,無奈之中也幹了杯中酒。

  星期六,在人民銀行的下步廟的員工周轉房裏。

  晚上,陳作業與新婚妻子草草吃過晚飯後,推開向南的落地窗,向香港方向眺望著。看到那邊的點點漁火和高樓大廈的亮光,心裏想:“這漁火與我祖輩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一看到他就想起了自己辛勤勞作的父母。我和我的妻子什麽時候能真正有自己的像樣一點的家呢?上天給我機會了嗎?我抓住機會了嗎?”

  想著想著,他驀然回首自己的童年。

  陳作業出生在本省台山一個離島漁民家庭,祖輩靠打漁為生,世世代代都漂泊在小漁船裏度日。共和國成立後,父輩們算是翻了身,可以從漁船上下來,在陸地上居住生活。但是,在漁業生產隊裏,全家的生活還是捉襟見肘,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陳作業父母年輕的時候,國家並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夫婦倆一鼓作氣生了三個孩子。陳作業有三兄弟,他是老三,在他的上邊是兩個哥哥。由於兩個哥哥都不想讀書,實際上,他的家庭在當時條件下也繳不起三兄弟的學費,父親、母親都指望美滿仔陳作業能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於是,老三一出生便被他的父親取名“作業”。他父親是個沒有文化的人,所謂“作業”就是讀書,讀書才做作業。做好了作業就是讀好了書,就能出人頭地,就能光宗耀祖。

  在父母的不斷教育熏陶下,年少的陳作業十分聽話,讀書也很吃苦。雖然,他的底氣不是十分聰明,加上年少時營養不良,長得矮小瘦癟,但在讀書方麵確實比他兩個哥哥努力,作業也做得不錯。在他家鄉小島上的小學裏,同班十幾個同學中,還是排一、二名的。到了中學,他住宿在鎮上的學校,父母親每月要拿出不菲的費用支持他上學,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因此,他在初中階段更加努力學習,雖然不是班裏的第一、二名,而是退到了中遊狀態,但這個名次與小學時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高中的三年,算是陳作業的父母為了他讀書第一次負債經營:向鄉裏鄉親借了點錢,向台山中學交了擇校費,硬把成績達不到上縣中學的陳作業送到了縣裏讀起了高中。現在,每當陳作業想到這點,就對家裏心存感激的同時,摻雜著一些愧疚。激動和感激的是:父母有氣魄敢借債繳子讀書;而自己也不失父母所望,考取了國家公辦的財經學院,畢業後安排進了深圳特區工作,改變了命運。愧疚的是:參加工作幾年了,也拿不出多少錢來給家裏添磚加瓦,相反,安排工作後,交際、交友、結婚等活動一個接一個,還在叫家裏掏錢。

  陳作業想:“有些事我想做,但當時在人民銀行,一個月工資才六、七百元,真有點入不敷出,慢慢就成了有心無力之人。好不容易活動到了湖貝金融服務社當副總經理,工資一下子長了十多倍。當時,也覺得滿意了,但是,到了金融服務社發工資獎金的時候,每當看到作為自己下屬的部門經理工資和獎金加起來竟比自己多一倍還多,我的心裏又不平衡了。原來,弄錢發財也不難哪!”

  這時,他老婆走上前來,用自己的小手搭在老公的肩上,然後溫柔地問:“想什麽呢?親愛的,能否告訴我?”

  陳作業故作神秘地說:“我在想著我們買房的事。”

  陳作業慢慢將雙眼從窗外收進室內,心裏在盤算著日前龍崗職能局匯進來的大額存款:“這許科長真是‘許大馬棒’——棒槌一個!連同學都不會關照,進存款前先告訴我,不就行了?作為我引進的,我不就每月多增加一萬來塊錢嗎?現在要怎麽轉圜好呢?對了,首先要知道他們交易的內幕,問誰:許大馬棒?夏天?淩華?要說方便,還是問一下夏天方便一點。”

  於是,陳作業科了夏天的科機。但是,久久都沒有複機。他又科了第二遍、第三遍,仍是沒有複機。

  陳作業在心裏說:“作為我的部下,為什麽不複我的機呢?”

  “不能複。”——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鏡頭轉到夏天的家裏:夏天在老婆樊婷將科機拿給他看,也將大哥大一起拿給他要他複機的當口,對樊婷說。

  樊婷不解,問道:“這是你們金融服務社的副老總,不複行嗎?”

  夏天說:“他沒有什麽事的,現在跟我聯係,實際上就是為他一個同學的1500萬元存款的獎金問題與我交涉。這事星期一處理也不遲。大哥大不要開了。”

  第二天早上,陳作業仍然在科夏天,夏天仍然沒有複機。而是與侄子夏忠早早來到武警七支隊操場,學開汽車。

  差不多到了晚上五點鍾的時候,夏忠問:“你現在敢不敢上北環路?”

  夏天說:“你在旁邊坐著,我有什麽不敢的?”

  於是,小車上了紅嶺路,直上紅嶺北立交,然後,拐下向銀湖方向駛去。夏天把時速開至60公裏的樣子,夏忠全神貫注看著前方,生怕出什麽意外。二十幾分鍾後,到了科苑地段。那裏有一塊空地,很適合人們學車。夏天叔侄倆把車開進去,在這裏學習定點倒車、定點停車等科目。

  晚上八點多鍾,夏天開著轎車,充滿自信地往筍崗村開回。而這時的夏忠,已經對老叔的技術有了幾分讚許,他坐在前排副駕駛座位上,兩腿居然不安分地架上前車玻璃內側涼快起來。

  星期一,夏天到了辦公室,正好碰上陳作業上班。陳作業沒好氣地說:“你怎麽不複我的機?”

  夏天不好說什麽,問道:“有什麽事嗎?”

  “我是想問,你對龍崗職能局的存款是怎麽處理的。”陳作業說。

  夏天說:“這個存款是深汕公司聯係進來,他們內部怎麽處理,我們樂得不清楚。進到我們這裏後一年不動,就行了。”

  “那存款任務呢?”陳作業問。

  夏天說:“你看怎麽處理好?我的意見,雖然是深汕引進的,可以我和你每人一半分,我的幫信貸員完成任務。”

  陳作業沒有想到夏天這麽大氣,便說道:“可以。我也是管著營業部,我的部下完不成任務也就是我無能。我的那部分掛在譚飛燕名下。對了,淩華的電話是多少?”

  夏天將淩華的電話號碼寫給了陳作業。

  正是因為夏天提供了這個電話號碼,弄得陳作業的心癢癢的。於是,他打了幾個電話給淩華,後來去了一趟龍崗與“許大馬棒”見麵,做出了一樁糊塗事,差一點栽了兩個國家幹部。——這是後話。

  新來的營業部副主任譚飛燕正在金融服務社部門經理以上的周會上參加會議,忽然,裝在褲袋裏的科機振動得大腿癢癢的。她馬上用右手將科機從褲子裏拿出來,看是誰科的。隻見科機留言寫著:“譚主任:我是老鄉邵敏。請您馬上到南方大酒店二樓喝茶議事,不見不散。”

  譚飛燕看了科機,心神不定。

  也是藝高人膽大,過了一會兒,她靦腆而小聲地對莊宇說:“莊總,營業部有急事科我,我先下去一下?”

  莊宇說:“好。”

  於是,譚飛燕下得樓來,到了營業部放下筆記本,便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若漏網之魚,急忙向南方大酒店二樓跑去。上到二樓,她扶住樓梯扶手,喘著粗氣,一陣香汗彌漫在當場。見到邵敏——這位深圳凝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便撒嬌地說:“累死我了!老鄉。”

  邵敏是護花高手,看到這般景象,馬上伸出他的“鹹豬手”——左手摟著譚飛燕的細腰一拐一撐地走到自己的桌旁招呼坐下。接著,他熟練地用右手往自己左上胸的西裝口袋上按了一下,打開了善良人不知的微型錄音機。

  隨後,邵敏叫來茶點,請譚飛燕喝早茶。

  一會兒,邵敏說:“中國古代講的四大喜事中說什麽,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還有一個是什麽?”

  譚飛燕笑著說:“這種考狀元的題目,不要問我。老鄉麵前不怕說,我是飽食終日,無所用思的人。”

  邵敏說:“我實在是太興奮了,在深圳認識你,不就是他鄉遇故知嗎!我們兩個要是操作得好,想不發財都很難。”

  譚飛燕說:“願意聽邵總指教。”

  這時,隻見邵敏看了一下譚飛燕後說道:“有機會的話,我們聯手做資金生意,你提供線索也可以,真的存款進來了找信貸部也可以,你不要出麵,一切由我協調,你就得你應得的那一份。”

  譚飛燕說:“我那天與你說的500萬存款的利差,我是要七個點,也就是說一年42萬的利差,存款到帳後,你能拿得出來嗎?”

  “一般來說,要貸款出帳後才能搞清。”邵敏說。

  “我的意見是轉成定期時付清,但是你先付多少定金給我呢?”譚飛燕問。

  “先付五萬吧!”邵敏說。

  “我看先付30%。大約十五萬怎樣?”譚飛燕問。

  邵敏說:“你要考慮到老鄉的困難,可不可以先給七萬?”

  “七萬難聽死了,一口定,就給十萬定金。”譚飛燕盡顯溫柔的魅力,柔中帶剛地說。

  ……

  後來,譚飛燕果然弄來基地電子有限公司的500萬存款,交由邵敏與三個信貸經理協調處理配套貸款。當問到夏天時,夏天覺得利差處理得太複雜和神秘,不願意找貸款戶配套,最後由信貸三部的卜一定找了個貸款戶成就了“拉郎配”。

  令譚飛燕想不到的是,她這個老鄉“故知”就那麽在左胸上一摸,他們談話的聲音、吃糕點的聲音,乃至調侃的聲音便悉數收錄在他的口袋裏。他錄下這些不是為了好玩,而是他的工作和工作成績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他是要放出來或保存下來給人聽的。

  這就是日後夏天與汪洋到深圳凝風公司做貸後檢查工作,鍾凝風拉著夏天到另一個房間所聽到的錄音帶。誠然,當時對於鍾凝風來說,這幾卷錄音帶雖然讓夏天聽了,但它的功效還沒有發揮殆盡,還得留著。——這是後話。

  後來,這位不論在什麽場合,無論氣溫高低都喜歡穿一身筆挺西裝的湘西大漢,仍在深圳折騰了大半年時間。當然,他也算是在深圳曆險。在這半年多的深圳曆險中,他屢屢用右手不斷摸著他的左上衣口袋。好在他因為套取現金案被人民銀行記入黑名單,並屢屢案發。後來,他敏感地意識到,在深圳喪失了其生存基礎,因而很快離開了。不然,不知多少人會因為他的微型錄音機而招來官非,乃至被請進看守所。

  而譚飛燕確實運氣不壞。日後聽了這盤錄音帶的人,除了邵敏的同夥,就是在紀檢、監察和審計戰線經曆過洗禮的正人君子。他們十分平靜地以曆史的角度看待此事,甚至沒有告訴譚飛燕本人。以至她到現在仍保持著藝高人膽大的天性,繼續成就著她那“巾幗中須眉”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