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養殖
作者:禦井烹香      更新:2022-02-18 13:18      字數:5205
  “居然連海帶都做成了鹵味!”

  一桌子菜都是有滋味的,仿佛額外比許縣的吃食要鮮一些,鴨湯這也是常吃的,許縣的鴨湯比起來難免就多了一點騷味,臨縣的鴨湯色清味鮮,濃淡適宜,張老丈由不得就喝了兩碗,各樣菜又都嚐了嚐,仿佛一天的勞累都在這洗浴和美食裏化開了,這才有興致點評,“臨縣的日子好過呀,親家。”

  “海帶現在便宜得很!”

  又是一樣海貨在臨縣賣跌了價錢,臨縣似乎什麽東西都便宜得很。連海帶也是一般——海帶,當然說不上多麽罕有,但自古以來都是野生,產量並不算穩定,而且因為是難得幾樣可以自行曬幹販往內地的海貨,價格其實一直不太低。

  這些海貨的價格,和漁民是否興旺息息相關,自從朝廷開始禁海,海帶也就更加金貴起來了。不論如何,張老丈還記得小時候未禁海的日子,那時的海帶也說不上便宜。

  但買活軍這裏不同,“買活軍會養海帶。”

  徐地主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兒媳婦和四個孫子孫女,能上桌陪客人的是三個兒子,雖然老丈人來了,但兒媳婦也隻能在裏間,她那一桌菜也要少些,紅燒雞和冬筍炒五花肉是沒有的。張老丈看徐地主一家人下筷子的頻率就了然於心,他也不怎麽吃這兩樣菜,省下來第二頓便可勻到裏間去一些。

  大兒子口齒最便給,繪聲繪色地和張老丈說,“他們已經占了雲山縣好幾年了,不但出海打魚,開了私港做生意,而且還在近海沙灘邊上養海帶,一片一片都是海帶田。是以我們這裏現在都吃海帶,六姐說人要吃些海帶不容易得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是很常見的,山裏人時常有得,藥方也早是大家都曉得,就是要多吃幹海帶泡水。但從前幹海帶對山裏人也是名貴的海貨,是藥的一種,如何能吃得起呢?如今倒好,臨縣的海帶到處都是,海帶泡水的湯拿來煮菜,菜都要比往常更鮮美得多。

  自從進了臨縣,六姐這兩個字就不絕於耳,張老丈也覺得臨縣的改變實在太大,他問徐大郎,“你怎麽知道有海帶田,你可曾去過雲山縣?”

  “我未去過,我如今在鄉裏教識字班,老三去過,老三現在專門跑雲山、彬山兩地運貨。”

  識字班?

  這識字班又是新鮮東西,但在臨縣非常重要。“現在滿縣裏到處都開著,冬日活不多,所有做工的,都是半天活半天班,若是考不過,工錢一日便要比旁人少五文,考到頭等還獎籌子。”

  “考完了怎麽辦呢?”張老丈不但膽子大,而且腦子也是好用的,很快意識到這個班不可能永遠上下去,“餘下的半天空閑做什麽?”

  “哪裏有餘下的空閑!”大家都笑了起來,二兒媳從裏間出來,扒著門說,“爹,那是初等班,倘若考過了,便要去上中級班,中級班學成出來,一日工錢能漲十文,然後接著上高級班——我聽說若是高級班也畢業了,便可以做官。”

  “做官?!”張老丈很驚訝,“縣衙裏原本的官吏呢?”

  他原以為會得到一個血腥的答案,不料卻是荒誕又實在,“都在拚命上課呢,六姐說了,待第一批高等班畢業生出來,若他們不在其中,便做不了官了。”

  世道已經不太平很久了,許縣在十幾年前的義軍作亂——平叛這循環裏也是損失慘重,張老丈是經過事情的人,他還以為不會有什麽壞消息能動搖他的意誌,也不再會有什麽新鮮事超出他的見識,但臨縣和雲山縣、彬山發生的一切讓他始終感覺自己在做夢。他對謝六姐終於發生了很大的興趣,不再限於欺男霸女、裝神弄鬼的礦霸之女。“親家呀,你這實在不分輕重,臨縣發生了這許多大事,連官也不像是和以前那樣做了,你卻隻和我說那些農具!”

  徐地主很委屈,為自己喊冤道,“這如何說得清楚!再者不管怎樣,也都是臨縣自己的事情,和許縣有關的不就是那些農具,還有鹽,或許還有米,還有海帶,還有、還有……”

  說到這裏,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眼界的確是小了,訕訕然道,“也實在是太多了,一時說不盡的,不如你問二媳,她倒伶俐,我們家這幾個人,她第一個考到中等班去,幾次考分也是最高,說不準下回來就讀高等班了。”

  張老丈又要暈過去了——原來女子也跟著一起上學的麽!

  一頓飯中接受的信息量實在太大,張老丈吃完很久都沒緩過來,但走了一天也實在困倦,和女婿女兒在客房說了幾句話便吹燈睡了,第二日起來,他女兒已來取走官房去倒了,熱水也燒好了一大鍋,舀進來痛痛快快擦頭擦臉,厚布往頭上一擦,熱乎乎的人一下精神起來,倒是比長發更清潔,張老丈漸漸回味出好來。

  他站在玻璃窗前端詳著曙光,望著一家家的炊煙升起——這炊煙多是燒的蜂窩煤,沒什麽人燒柴火了,所以煙氣就沒有燒柴火那樣重,又不像是燒煤餅那樣多飛灰,蜂窩煤他剛才取水時看過,燒火實在好,便宜清潔……臨縣的日子實在是比以前好過了許多!

  原本想著在流民礦霸手底下討生活,被盤剝得隻有更重,親家連地都沒有了,做生意也隻是死中求活苟延殘喘而已,張老丈是想著要麽就把女兒女婿接走,但才住了一晚,便知道自己是多慮了,許縣這些年也是半死不活,全都靠那幾畝薄田吃飯,要不是買活軍那裏賣的好鹽,恐怕還要多死幾個人。買活軍雖然是亂黨,但不殺人、不盤剝,有鹽,有鐵,有好稻種,會修路,會調這神奇的水泥,會種海帶,還要教所有人識字,說是天兵天將都不為過。那謝六姐怕不就是媽祖觀世音菩薩轉世,專門救苦救難來的。

  張老丈從來是不信這些的,他也拜佛拜神,但心中自知,倘若真有神佛,天下間眾人怎會過這般的日子,但如今真不由他不這樣想。謝六姐圖什麽?她圖什麽?她還會什麽?她想要做什麽?

  許縣……許縣有煤礦,謝六姐是想要拿下許縣的,張老丈低頭沉思,謝六姐能拿下許縣嗎?她拿下臨縣大半年了,路修好了,臨縣人已有些樣子了,滿嘴謝六姐,已經不曉得皇帝是誰了。其實張老丈也不曉得,皇帝不就是遙遠的北方京城,那遙遠的皇宮裏一個遙遠的人嗎?他們做地主的最多和縣老爺打交道,隨著時局越來越亂,縣老爺也就越來越沒有了權威,倘若要他來選,他絕對不會為了維護那個遙遠的人的尊嚴,和買活軍做對。

  就算買活軍最後會覆滅又怎麽樣?天下已經很亂了,說不準什麽時候流民又要打過來,張老丈十幾年前死了兩個兒子,三親六戚裏一半沒了。他年紀不小了,孫子卻沒幾個,因為十幾年前那段時間就沒養活過幾個。就算買活軍隻能經營個四五年,待到朝廷注意到了撥兵來剿,那又如何,至少也是過了四五年的好日子。

  想到昨晚那澆淋上來的熱水——是了,謝六姐還會修浴室,還有那個古怪的蓮蓬,買活軍叫那個做淋浴,很形象——還有今早可以隨意洗臉洗手擦頭的感覺,在躺椅上用茶的滋味,那鴨湯的鮮美……張老丈一時不由癡了,他在窗前站了很久才被叫走去吃早飯,早飯是昨晚的鴨湯下的麵,雪裏紅冬筍回鍋炒了,更有滋味,這本來就是一道多次回鍋味道更好的菜,隻要舍得放油,越炒越香。

  張老丈很久沒吃麵了,在南方而能吃到稀罕的麵食,不論手藝如何,已證明主人在盡力招待他。他現在倒也不驚異於臨城縣居然有麵粉了,臨縣什麽沒有呢?他大口大口地喝著鴨湯,又把肉挑給桌上的小孫子,昨晚家宴之後,如今早飯也就不分桌了,徐家人多,一批批地吃,小一輩都出門做事去了。徐大郎在附近的村子裏給識字班上課,這時候走過去正好。

  這一家人現在除了徐地主和太太以外,都在外做事,小孩子也要去上課,徐地主原本也被安排了差事,但因為田地被買了,打擊很大,在家歇息了一陣子,如今他也有事做,要和夥計們去算賬,吃完飯也趕緊走了。家裏家外的事情由親家母先做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剩下的等孩子們回來了幫著做,家裏白天是很空的,沒幾個人,張老丈也沒什麽架子,吃完飯幫著將碗筷都用熱水和草木灰一起洗了。又感慨一番,這冬日能用熱水洗碗實在是很幸福的。隨後便問親家母能不能上街走走,他覺得是可以,但也要提防臨縣規矩嚴厲,不許外鄉人亂走。

  徐太太說臨縣是很自由的,連城門都可以隨意進出,不收城門稅。張老丈便放下心來,袖著手從院子裏溜達出去,他發現臨城縣真的沒幾個閑人,以往那些幫閑、乞丐,全都不見了,街上走的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目的,過了幾條巷子便是書聲不斷,隻是念誦的並不是三字經,而是一些奇怪的聲韻母。

  他一時便好奇起來,湊近了想看,背後又有人叫他,“喂!那個許縣的!”

  是和他們同去許縣的買活軍,青頭,生得又胖又大,聲若洪鍾,一看就知道常放開了吃肉,深色的臉膛,滿麵的紅光,透著那麽的快活,但一張口卻很文雅,絲毫沒有髒話,而且張老丈已發覺他們個個能書會寫,極有見識,非常聰明。

  他們大概都已是中級班畢業了罷!

  謝六姐手下這些買活軍雖然口氣不怎麽軟和,但卻從不欺負人,這個買活軍也不是來找麻煩的,“正要來找你,你說來探親,可還有別的事?”

  張老丈心裏自然是有些事的,而且是大事,但這麽大的事總要觀望個幾日,好好想想清楚,是以他唯唯諾諾的,並不吐口。買活軍也不在乎,道,“若無別的事,就去上課,你們家白日裏也沒人,就一個老親家母,探的什麽親。白日上半日課,下課再回去和女兒一家團聚。”

  這話也是在理,且正搔到癢處,張老丈便欣然從命,跟著買活軍到了城門口一處屋舍裏,那裏已坐了零星十幾個許縣村裏來尋工的年輕人,一個小姑娘站在台上,看著不過是十三四歲的年紀,板著一張臉,竭力顯示出老練的樣子,道,“你們若瞧我是個女娘,便不認真上課,到時縣裏統考,你們過不得,一日少了五文錢,那也是你們自家吃虧,可曉得其中的道理?”

  那些年輕人本就是村裏來的,在縣裏人麵前平白就覺得自己矮了一頭,哪敢看不起女娘,都唯唯地應著,那女娘便發下書本和筆、冊來,還有沙盤,“那現在開始上課!先告訴你們為什麽要學這兩門課,首先說語文——”

  要學語文,就是為了認字,為了認字,要先學拚音,買活軍的告示都標注了拚音,隻要學會拚音,就可以拚出告示,念出來。念出來以後,大約便可曉得其中的意思,因為買活軍的告示寫得都是很白話的,並不難懂。會讀告示,便不會吃虧,而且可以拚懂自己簽的契約,就不會是睜眼瞎。

  要學數學,便是為了算賬,算賬的重要自然不必多說了,買活軍是給籌子算酬勞的,吃什麽做什麽都要用籌子來抵,每天算賬時若是自己不會算數,那就或許要吃虧。所以初級班就是要學會拚音、算數,認一些常用字,初級班畢業之後,做工一日最少是25文,這些外地來尋工的小年輕,一日住宿是一文,吃飯豐儉由人,吃食堂大約要三四文,洗澡是兩文,一日能結餘16文,倘若是初級班畢業,一日便可結餘21文。

  冬日農閑,能找到一個有吃有住,有暖有熱水的活兒,哪怕是沒有結餘,對家裏也是有益的,至少省了糧食。更何況一日做工所得能結餘四分之三呢?更何況臨縣的東西比外頭便宜了許多呢?幾個小夥沒有不願學的,他們上半日學,做半日工,根本也算不得多辛苦。

  第一日語文學的就是幾個韻母,數學學的是全新的數字寫法,還有每日裏結餘的加減帳。張老丈識得二三百字,百數以內的加減也是會心算的,而且對於這種全新的數字接受良好,就當是一種新式的蘇州碼子,或者叫六姐碼子,課間歇息時他已開始往下自學,那個叫金逢春的小姑娘便著重表揚了他,且特許他將課本帶回家去,張老丈宛若受到表彰,不由洋洋得意起來。一上午的課上完了意猶未盡,但也沒得繼續了,下午那幾個小夥子要做工,而金逢春要回去上課,今早的識字班就是她的工作,她一上午賺30文錢——這份工錢不低!

  張老丈閑來無事,下午在各處擠著試著去拚告示上的拚音,對照著教材和他本就會的幾個字,進益很快,他覺得數日下來學會生母韻母不成問題,很可以往下去學第二冊,不知為什麽很是興致勃勃,幾乎忘了要在城裏多繞繞,甚至設法去雲山和彬山看看,不過他學到下午暮色下來時也就擱筆了,一來看不太清了,二來家裏人陸續回來,招呼著,“洗澡去了!”

  是呀,是呀,連金逢春那樣的小姑娘一日都掙三十文呢,徐家掙工錢的五個人一日一百多文,花個十文洗澡如何就奢靡了?孩子洗澡隻花一桶水,收一半的價錢,且女人的頭發也都剪得很短——張老丈的女兒頭發又黑又多,居然也剪短了,他看著很是心疼,但女兒一點不留戀,如今他也覺得短發好,短發常常洗也不怕受涼。就算每天洗澡又如何呢?

  在冬日,每天能洗一個澡,吃過晚飯還能用熱水再擦擦臉,潔潔淨淨地上床睡覺!

  張老丈第二日上完課便問著人,來到縣衙求見謝六姐,“聽聞六姐想要許縣的煤?”

  ※※※※※※※※※※※※※※※※※※※※

  更新了,大家久等了,一會給大家發上一章的紅包

  我真是喜歡看這種小人物的小生活,看別人寫的津津有味,自己寫起來也是倚馬千言?

  也發??2章了,大家喜歡這本文的風格嗎?

  。感謝在2021-12-24 12:06:58~2021-12-25 12:06: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雨過天? 2個;茶茶46、夜色如墨、遲曦、lena2100、風吹雞腿子、荔枝書荒了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吧唧一? 60瓶;2333 30瓶;半畝方塘、YUN靜YI、hefef 20瓶;zmd 14瓶;51801716、yofun、悄咪咪摸魚、路人甲改名字了、益生的大菌菌、我是包 10瓶;柚梧、slash、sideh、昔?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