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有理有據
作者:北天      更新:2021-04-15 18:48      字數:3309
  入夜,相府書房內。

  童南天愁眉不展,外頭全福送來了一盅參茶,寬慰道,“相爺,先喝口參茶吧,連著好幾日您都沒怎麽合眼。一直下去,心氣不順會傷了身子。”

  “知道了,你先出去!”童南天歎著氣,無力的擺了擺手。

  全福見此,頓了頓,瞥了一眼桌上那盅茶,倒也沒再說別的。

  待人出去了,童南天好幾日不怎麽吃喝,嗅到茶盅內隱隱傳來茶香,興許是不進食許久,這才格外想喝。

  喝完茶一炷香。

  童南天氣血開始翻湧,心裏的內火難捱。

  眼前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隻感覺滿腔怒火占據了胸腔,憋屈至極。

  隨而拿起了劍架上的長劍,拔劍而出,直接斬斷了平日辦公的長案。

  外頭的人聽見書房裏傳來的動靜,站在原地深緩了一口氣,這才邁開步伐離去。

  看來風神醫,果然名不虛傳!

  寂靜的深夜,從書房處陡然傳出動靜,一聲大過一聲。

  作為童南天身邊的心腹管家全福,忽傳喚了眾多護院,“不好了,相爺瘋魔了,快攔住相爺。”

  護院得令進院子,還未看清楚,一道黑影雙目赤紅,手持長劍,直朝他們刺過來。

  不是旁人,正是相爺童南天。

  整個相府變得燈火通明,不出半刻就已血流成河。

  “快,我先攔著相爺,大家都避一避,另外立刻派人去通知大理寺的人,就說相爺得失心,大開殺戒,無人攔得住!”

  全福交代一聲,很快有腿腳快的趕緊去大理寺一趟。

  童南天的身手不差,他當年可是在童氏本家極為嚴苛的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旁支家主。

  靠的不僅足智多謀,還有一身強勁的武藝。

  現在人失了心智,大肆開殺,全福是抵擋不了多久的。

  童家兩位嫡係少爺,聞訊趕來,看到自家父親莫名動手,忍不住開口勸道,“爹,您這是怎麽了?”

  “爹,這裏是相府,您怎麽能這樣濫殺?”

  人都已經瘋了,哪裏還分得清身在何處,麵前的人又是什麽人。

  他們一開口,倒吸引了童南天的注意,停頓下來,朝這邊看了過來。

  長子童桂以為是勸說住了,可誰知,接下來的話還未出口,便被自己父親手中的長劍刺穿了身軀。

  整個人愕怔,緩緩垂下眼簾,看著穿透胸膛的長劍,滿眼的不可置信。

  “大哥!”童原震驚地看著這一幕,正要敵退自己的父親,另一側的全福急忙過來拉走他,“二少爺,您快別愣著了,相爺他瘋了,根本不認人。”

  “全叔,到底是怎麽回事,我爹怎麽會變成這樣?”

  童原哪能緩得過來,相府這些日子喪事多,他喪母之後悲痛難捱。

  但自己的父親一貫沉穩,並不會因為母親的死而悲切過度。

  說話間,已到了另一個院子。

  屆時全福停下了步子,那張方正的臉上收起了急切之色,神色冷然地看著童原,回答道,“相爺怎麽會無端端的瘋魔呢,自是老奴動了手腳,給他服了些藥罷了。”

  “什麽?”這話聽得童原惱怒,剛轉過身欲嗬斥。

  話沒機會說出口,一把鋒利短匕,深深地刺進了他的胸膛。

  “你....”童原怒不可遏,痛苦地腳下踉蹌幾步,麵色煞白,“你敢....對我動手....”

  “有何不敢?”看著他時,全福通紅雙眼裏帶著濃濃的恨意,“二少爺或許忘了,十年前年少氣盛,淩辱了一個小姑娘,又打死了她娘親。”

  “那是老奴的至親,老奴為相爺鞍前馬後多年,卻連自己至親都保不住。為等到這一日,足足等了十年!可真叫老奴好等。”

  十年.....

  若非當年攝政王點醒他,怕是等不到為自己親人手刃仇人的機會。

  時至今日,相府氣候終於崩解,天啟童氏將迎來新的掌家人,他也是時候換個新的主子了。

  夜裏丞相府燈火通明,慘叫聲不絕於耳。

  此事驚動了大半個京城,大理寺卿常大人親自率人前往相府,到時童南天在院子裏已瘋癲成魔,目不識人。

  手中長劍沾滿了鮮血,追著人大肆虐殺。

  “來人,立刻將丞相控製住!”

  見到這一幕,常大人來不及多想,即刻下令讓身邊武藝高強的隨從緝拿童南天。

  童家連日來的噩耗,讓童南天瘋魔到連嫡親血脈都殺。

  待緝拿住童南天押進大理寺,常大人連夜入宮稟報此事。

  禦書房內,宇文複聽完,眼裏掠過驚愕之色,“丞相乃天啟重臣,曆經風浪時數變遷,一向倚重,為何會無端端的突然失了心智?”

  “回陛下,臣以為是近日童丞相喪妻喪子,心中悲戚難捱一時想不開,這才走上了絕路。”常大人跪地回話,俯首垂頭,不敢過多置喙。

  作為多年朝臣,懂得審時度勢。

  先前趙將軍被抄家,童家一脈升官加爵,像是陛下極為看重童丞相,特意提攜了童氏。

  接著委以重任,由丞相處置一幹罪臣。

  看似一樁立政功績,卻是個得罪滿朝文武的差事。

  如此一來,陛下是真看重童丞相,還是處心積慮的要除掉童家,一目了然!

  再者,童家與攝政王府的姻親,容廉頻頻拉攏童南天,兩家關係日漸親厚。

  這等結黨私營之事,陛下豈能容忍?

  童家的遭遇,想必隻是陛下殺雞儆猴罷了....

  常大人所思,亦是其他朝臣所想,隨著童家一而再的出事,讓他們心驚膽戰、人人自危。

  隻不過,這事不是宇文複的手筆,他確實想要對童家發難,還沒找到合適的法子。

  就算是想到了穩妥之策,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動手。

  倒好,他還沒發落,便有人下手了。

  此事看上去對他這個陛下百利無害,可若不弄清楚背後的人是誰,誰知曉究竟是有益還是無益?

  待常大人稟報了丞相府一事離去,太後聞訊來了禦書房。

  丞相府今夜變故,太後有另一番見解,“攝政王容廉看重童家,費盡心思拉攏童南天,童家之事來的快,這個時候他才是最為心急的。”

  “那母後的意思,這事確實並非他所為了?”宇文複頭一個懷疑的就是容廉,總覺他先前明目張膽地拉攏童南天,不符昔日作風。

  即便聽太後這麽說,他任然有所猜疑道,“但除了容廉,兒臣著實想不出第二個能有此等手腕,還這般毫無顧忌下手的人!”

  見自己兒子依舊沒明白,太後無奈地睥了他一眼,“童南天近來得罪的人不少,唯獨沒得罪過攝政王。你覺得,容廉為何要除掉他?”

  “何況,童南天得罪不是旁人,而是滿朝文武!”

  “常言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或許眾多朝臣中任意一人都沒有這般精心謀算,可若人多了,縱是腐朽亦成材。”

  此番話,聽得宇文複愣怔片刻,想明白過來,心裏寬鬆許些,“母後所言極是,這麽看來,確實不是容廉設局。”

  說著,又想到此事是百官布局所為,心頭為之一振,不悅道,“這幫朝臣真是好大的膽子,敢在背地裏如此沆瀣一氣!”

  “今日能謀劃除掉丞相,豈不是來日就能謀權篡位?”

  “皇帝能知曉就好,眼下當務之急是查出帶頭之人,將人找出來處置了才能鎮壓百官。”太後不怎忌憚滿朝文武,這些臣子不像童氏跟攝政王的容氏有三陸七洲的根基,處置起來算不得棘手。

  母子二人,深思了這事,一番推論有理有據。

  這恰恰也是容廉給他們安排好的結果。

  至於他們接下來要找的帶頭之人,自是已準備好了名單,稍查就能輕而易舉的查到。

  而此次的布局,與容廉在幾個月前謀劃出入甚大。

  原本他不必大費周折除掉童家,從新娘進入攝政王府的第二日,就童家這些年所有罪責公之於眾之時。

  推翻這一切的,是因新娘活了下來。

  計劃故而有變,童家的罪責不再張揚,童南天的死僅以失心智定論。

  所有安排,隻為讓童心順理成章成為童家重要的一顆棋子罷了!

  今夜風雲過後,第二日便是雲列使臣離去的日子。

  童家變故並未耽擱雲列使臣行程,作為使臣又雲列旁支家主的童雲峰,是不是要插手定奪,還得傳了消息回本家才能知曉。

  何況這事,對外是童家的事,對內卻是天啟朝政。

  這會兒,天啟新帝率領朝臣送雲列使臣離京。

  使臣車隊離開出城不遠,見到了早早等候在此處一輛簡樸的馬車。

  馬隊漸行漸快,童雲峰知曉童心會來,便示意人稍稍作停。

  剛停下,便聽見路側馬車內傳來女子輕靈的聲音,“童心代天啟童氏,恭送童大人一路好走。”

  今日她來送行,就意味著天啟童家除了她之外,再無旁人。

  昨兒個夜裏童家出了極大的禍端,童南天失智殺人,鋃鐺入獄。其兩個兒子皆死在他自己手裏,宮中雖還有皇貴妃在,也無法來送行。

  且,童家都沒了,她那皇貴妃還能風光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