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上宮闕
作者:我是森林木      更新:2022-02-17 19:28      字數:1889
  當晚,水晶宮正式開業。

  貴客盈門。

  幾乎金陵城中的達官貴人們都來了。

  水晶宮內外,一盞盞琉璃彩燈高高掛起,在大塊的玻璃映照反射下,形成星星點點的光芒,宛如天上的繁星落入人間。

  六座建築之間,以飛橋相連,星光璀璨,遠遠望去如天上宮闕。

  尤其是層高最高的天上人間,如同一座星光燦爛的寶塔,輝映於秦淮河水中,遠遠的幾十條巷弄外,也能望得見它瓊樓玉宇般的風彩。

  天上人間足有六層,每層高度超過四米,最頂上一層,幾乎通體是由玻璃造就,人站在其上,直麵天空與四麵虛空,居高臨下,可俯瞰整個金陵城。

  此刻,最熱鬧的是至味樓和玉蘭樓。

  至味樓中,各種食物香氣散發出來,勾出人們的食欲,引得一位位客人進入其中,隨後便再也忍不住腹中饞蟲,找座位或包廂坐下點菜。

  玉蘭樓外,更是人聲鼎沸,因為今日不僅有花魁表演,還有一出大戲《牡丹亭》上演。

  關於牡丹亭,朱武早就著人宣傳,不少人是抱著好奇而來的,想看看這位總能搞出新奇玩意兒的朱先生,能寫出什麽樣與眾不同的戲本來。

  劇場裏坐得滿滿當當,但是人其實並不是很多,這玉蘭樓開業典禮可不是什麽人都可以前來圍觀的,有錢都不行,沒有收到邀請函的恕不接待。

  之所以顯得客人太滿,是因為那一張張圓桌占了很大的空間。

  一個個小廝腳步如飛地在桌子間穿梭,把一碟碟精美的菜肴、糕點送到各位客人的桌上,這些都是至味樓大廚親手製作的美食,但此刻卻沒多少人將心思放在美食上,而是以新奇的目光打量著前方的舞台。

  傳統的花魁表演很快結束。

  話劇《牡丹亭》表演開始了,兩片巨大的暗紅色幕布在轟隆隆的雷聲中徐徐拉開,一片雨霧從舞台頂端落下,台上居然藤蘿怪石,小橋亭台,遠山近影交織在一起,一派江南園林的自然景像。

  客人們一下子呆住了,他們見多了中規中矩的表演,不過是舞台上幾個人唱跳,幾時見過戲劇可以這樣表演的?

  明明是晴空萬裏,樓外正是繁星滿天的時候,哪來的雷聲?哪來的如此飄搖的雨霧?台上怎麽是怎麽將園林搬上去的?

  坐在頭幾排的客人們不敢置信的摸了摸臉,手中傳來濕潤感,這是真的雨霧!

  許多人勾著脖子往舞台上方看去,卻並未看到有人藏在上麵,那這些水霧是誰灑下來的?

  “妹夫,你這玩意兒搞得有意思啊!”

  坐在樓上包廂裏的沈萬三也伸手向前撈了一把,目光中滿是驚訝。

  同桌的沈玉蓮也是一臉的震駭,看著舞台上的布景,暗道這演一次戲竟然還造了個園林,這花的代價也太大了吧?

  至於方方和圓圓,早就張口結舌,說不話來。

  順便一提,這兩位如今也是朱武的侍妾,算是遂了她們永遠和小姐在一起的願望。

  坐在一旁的朱武有些得意,這些東西看著新奇其實隻不過是後世常見的舞台搭景和機關而已。

  上方的雨霧其實是一根根中空的銅管,銅管下是密布的細孔,人藏在舞台兩邊的閣樓裏,不斷往銅管裏倒水,水再從細孔裏飛灑而出,便形成了細密的水霧。

  而雷聲、雨聲、風聲則是後台口技師傅們的傑作,他們透過後台窺孔看著前方舞台上的情景,到了指定的時刻便發出合適的聲音,再透過鐵皮製作的擴音筒傳遞出去,便形成了這般與舞台表演同步的各類聲音。

  至於園林,更是簡單。

  假山怪石是木頭雕刻的,花花草草則是用絹布造的假花假草,亭台樓閣也是木頭搭建,下方裝了可以鎖死的銅滑輪,搬上舞台並不費事,還可以重複利用。

  至於遠處的天空、森林、山巒則是以透視畫法畫在幕布上的立體背景,再利用燈光加深層次分明的立體感,足以以假亂真。

  至於透視畫法的創始人,自然也是他朱武朱大老板了。

  表演開始了,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這種苦情戲,如今頗為少見,而且朱武雖然將其改編成了話劇,但也保留了一些必要的昆曲唱腔,更顯得淒婉動人。

  當演到杜麗娘逝世時,台下不知多少觀眾潸然淚下,包廂裏的沈玉蓮三女也都哭成了個淚人兒。

  最是直爽的方方氣憤地道:“老爺太過分了,為什麽要把杜麗娘寫死,為什麽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說著還橫了朱武一眼。

  朱武無語的在她身上某處拍了一下,“啪”一聲脆響,說道:“急啥,看下去就知道老爺我過不過分了!”

  “難道後麵還有轉折?可是人都死了?”這次問的是沈玉蓮。

  圓圓膽小,不敢凶老爺,隻是眼巴巴的看著朱武。

  朱武無奈的一撫額頭,“我這不能劇透啊,否則就沒意思了,反正我隻告訴你們,最後的結局是好的。”

  三女聞言,頓時精神一震,昂著脖子帶著期待繼續看了下去。

  便是一旁豎著耳朵的沈萬三,也不免露出了欣慰之色。

  這有情人,還是要終成眷屬的好啊!!!

  (兄弟們,鮮花、收藏、打賞走起,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