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作者:冬沙      更新:2022-05-01 19:53      字數:3257
  同樣的問題康熙也想問胤礽。

  看著麵前嘮嘮叨叨的胤礽, 康熙是廢了好大的勁兒,不斷的在心底裏告訴“自己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這才沒有沒有嫌他煩嫌到直接翻臉走人。

  真的, 這也忒煩人了吧

  再說了, 他是長輩還是小弘景是長輩他帶他的大孫子出門, 他兒子為什麽逮著他大孫子叮囑他出門在外要好好照顧他這個皇瑪法

  “你皇瑪法向來勤於政事,你得看著他,不許他太操勞了。”

  “到了該用膳該歇息的時候就得提醒他進食和休息。”

  “對了,記得別讓你皇瑪法用眼過度。”

  “南方氣候與咱們北方不同, 比較潮濕炎熱, 你皇瑪法一苦夏就不愛用膳, 你別由著他,讓禦廚給他做些比較爽口的小菜。”

  看著一個在認真講,一個在認真聽的胤礽和小弘景,康熙“”

  他以前怎麽不知道他寶貝兒子還有這麽囉嗦的時候

  他堂堂大清皇帝難道不要麵子的嗎

  “你再嘮叨下去, 天黑了我們也別想出城了。”康熙忍了忍, 最後實在是沒忍住,打斷了胤礽的絮絮叨叨。

  他怎麽感覺他兒子自從當上阿瑪之後,越來越有爹味了

  雖然說有爹味並不是什麽壞事,但是他衝他這個皇阿瑪散發爹味是幾個意思

  想當他爹嗎

  胤礽“”

  也不是第一次了。

  得虧康熙不知道胤礽的想法, 要不然得知自己不知不覺中當了幾回自己兒子的兒子, 他怕是拚著天黑都出不了城也要先揍胤礽一頓。

  胤礽突然變得這麽囉嗦, 很難說這其中有沒有因為舍不得的緣故。

  畢竟康熙雖然經常外出, 但是小弘景卻是第一次。

  去年胤礽和幼雙他們一塊去蒙古,離開京師的那幾個月確實是和小弘景分開了,但是那時候是他們在外麵,而小弘景還在宮裏的。

  現在情況反過來, 胤礽對他的擔心和不舍隻會有增無減。

  畢竟在外麵可沒有在紫禁城裏那麽安全,雖然胤礽自個兒也知道有康熙在,他這個做皇瑪法的肯定不會委屈了小弘景,但是誰讓他是當爹的呢

  難免還是會擔心的。

  別說胤礽了,就連幼雙也有些放心不下,但是好在她能自我調節,再加上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幼雙有得忙活起來了。

  和之前那次一樣,即便康熙不在紫禁城,但是端午節並不能因為康熙不在就不辦了,畢竟宮裏還有太後這個長輩在呢。

  再加上這次康熙是出門南巡,並不是像上次那樣是去打仗,所以今年的端午節就不必像上次那樣,盡量往簡樸地辦。

  劃龍舟、唱戲、雜技表演,太後喜歡的節目幼雙都讓人給安排上了,看得老太太可高興了,還特意給康熙寫信誇幼雙。

  雖然老太太滿語不太會說,漢語也不太會說,但是蒙古語不僅說得嘎嘎好,也寫得嘎嘎好。

  已經離開京城的康熙收到太後派人送來的家書後,一拆開看到是太後的字跡就笑了,往日裏太後也有派人給他送過家書,但是大部分都是由奴才代筆,用滿文寫的,方便康熙閱讀嘛。

  但是事實上康熙雖然是滿人,但是除了滿文之外,漢文和蒙古文也十分精通,精通到什麽程度呢

  不管是聽還是看都毫無障礙。

  等看完了這封家書之後,康熙就知道太後這次為什麽會自己親手寫而不是讓奴才代筆了。

  作為一個孝子,或許康熙一開始對太後的孝順確實是帶了幾分做戲的成分,但是這麽多年相處下來,即便康熙和太後沒有半點血緣關係,但是那點母子情也算是培養下來了。

  對於康熙來說,他自知自己父母緣薄,和他感情最深厚,對他影響最大的人肯定是孝莊文皇後無疑了,自從孝莊文皇後去世之後,他身邊和他親近的長輩並不多。

  康熙和佟家的關係很好,也尤為看重他的舅舅佟國維,但是康熙自己也清楚,在他舅舅的心目中,佟家是比他這個皇帝外甥更重要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康熙才更加珍惜和太後的母子情,因為太後事事以他為先,即便她來自蒙古,但是卻從未仗著和他感情好就替蒙古謀取任何的好處。

  如此一來,康熙自然更加孝順太後了,所以見他不在紫禁城,幼雙他們這些做晚輩的能夠替他好好地孝順太後,讓她老人家開心,康熙自然滿意了。

  這一滿意,康熙就寫信回去誇了幼雙這個孫媳婦至純至孝,為了避免自己的寶貝兒子吃醋,還特意另外又給胤礽寫了一封信好好地誇了誇他。

  這誇得可比誇幼雙要細膩肉麻很多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好兒子你別吃醋,皇阿瑪知道要論孝心的話,你不比太子妃要差的。

  皇阿瑪現在吃著禦廚特意做的爽口小菜,不由地就想起了當日分別時你貼心的叮嚀,心裏熨帖得很,也不知道上輩子做了多少善事,這輩子才能有你這個孝順的好兒子。

  近日天氣炎熱,你吃得好嗎睡得香嗎有遇到什麽煩惱的事情嗎要是有人仗著皇阿瑪不在欺負你了就跟皇阿瑪說。

  雖然皇阿瑪如今出門在外,但是有人敢欺負你的話,離得再遠皇阿瑪也能給你撐腰做主的。

  兩封信都看了的幼雙“”

  肉麻,實在是太肉麻了好吧

  雖然幼雙早就知道康熙和胤礽這對父子一向是膩膩歪歪的,但是每次看到他們兩人的書信,她還是忍不住起雞皮疙瘩。

  至於被康熙區別對待

  這點幼雙還真的是不放在心上,畢竟兒媳婦和兒子還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康熙誇胤礽那是放在私底下的,要是胤礽不把這封家書拿出來給幼雙看的話,那麽說不定除了康熙之外,也就隻剩下胤礽一個人知道自己被他皇阿瑪給誇了。

  而康熙誇幼雙呢

  雖然隻有短短的一句,但是因為是放在明麵上誇的,所以即便隻有那麽一句,也足以讓人知道康熙對她這個兒媳婦的滿意了。

  換做是以前的話,那麽惠妃和榮妃知道這件事之後說不定會替自己的兒媳婦酸一下,但是這會兒她們連酸的衝動都沒有了。

  沒辦法,誰讓她們兩人的兒媳婦和幼雙的關係好得都不像是妯娌像是姐妹呢

  至於她們的寶貝孫子和幼雙的孩子就更加不用說了,個個一口一個“大哥”的,喊得不知道有多親熱。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

  所以幼雙被康熙誇了的事情被後宮的人知道了之後,幼雙頂多被這些庶母們打趣了幾句,至於其他的妯娌們,倒是沒有誰眼紅的。

  就連最要強的八福晉聽說了這件事,也頂多是有點羨慕而已。

  不得不說,自從跟著幼雙一塊做事之後,八福晉的性子有些轉變了。

  換做是以前的話,聽說了這樣的事情,隻怕她會覺得如果換做是她來做的話,那麽她肯定也會像幼雙一樣得到康熙的誇讚,甚至會做得比她更好的。

  隻要她有這樣的機會。

  可是自從接手了滿蒙通商的這件事之後,八福晉卻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事情她都能有這樣的機會,即便她有這樣的機會,她也不一定能夠做得比別人更好,甚至她都不一定能夠做好。

  明明九福晉也好,四福晉也罷,她們都比她更晚要參與進這件事情裏麵來的,可是她們兩人卻做得比她好,發展也比她要順利得多。

  尤其是四福晉。

  雖然這有一部分原因確實是因為與她接頭的是十福晉的娘家,有十福晉這個傻白甜的妯娌作為中間人,四福晉和錦噶喇普郡王來往的時候多了幾分便利,但是四福晉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八福晉也沒法不認。

  畢竟在四福晉出手之前,她原本是可以搶先拿下這個機會的,可是她錯過了。

  幼雙曾經和八福晉說過,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八福晉也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但是她到底不是那種很有耐心的人,尤其是見四福晉和九福晉都陸續做出成績來了,她難免會有些急躁。

  尤其是在七福晉傳出好消息之後,一向都沒有催她生孩子的衛貴人開始關心起八福晉的肚子來了。

  其實也不怪衛貴人關心,畢竟她是當婆婆的人,哪個婆婆在兒子大婚之後不想抱孫子呢

  之前不催,一來是因為衛貴人的身份不高,在八福晉這位出身名門的兒媳婦麵前擺不起婆婆的架子;二來是因為八福晉和八貝勒的感情好,她原本想著夫妻兩人感情好,有孩子那不是遲早的事情嗎

  可是如今就連向來不得七貝勒歡心的七福晉都傳出好消息了,八福晉的肚子卻遲遲都沒有動靜,衛貴人也有點忍不住了。

  有一說一,八福晉這個人的脾氣確實算不上好,但是對衛貴人這個婆婆確實是挺孝順的。

  雖然她確實是有點看不太起衛貴人的身份,但是愛屋及烏的八福晉看在八貝勒的麵子上,對衛貴人向來是禮數做到足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即便被衛貴人隱晦地催生了,八福晉也沒有把心底裏的那點不高興擺在臉上,叫衛貴人看見。

  不過回到阿哥所之後,卻還是叫八貝勒一眼就看出來了。

  “額娘跟你說孩子的事情了”八貝勒問。

  “爺”八福晉看向八貝勒,然後就聽到他說,“別想太多,額娘那邊爺去說。”

  八福晉一聽,心裏難免有些感動。

  作者有話要說  我發現長輩特別喜歡催這個動作,催婚完又催生,催完一胎催二胎說不定還有三胎,畢竟開放三胎了。

  至於七貝勒,我知道他很渣,大家也很氣,但是不要急,他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