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采購
作者:錦瑟      更新:2022-02-16 11:35      字數:2248
  快下班時,國營飯店進來個穿著汗衫、走路一晃一晃,流裏流氣的年輕人。

  “劉冬生在不?”

  服務員是個女的,以前跟劉冬生關係就要好,聞言不由得警惕起來,擔心他不小心招惹了什麽人。

  店裏就他們兩個,萬一打不過咋辦。

  想騙他說人不在,劉冬生就脫下了圍裙從後廚出來,準備提前走一小會兒辦點事。

  “海哥你咋來了,我還想等會兒去你那呢!”

  見兩人哥倆好的樣子,女服務員放下心。

  趙大海是劉冬生的狐朋狗友之一,兩人認識純屬意外。

  四年前,還不許私人做買賣,紅河村還是紅河生產大隊,但除了以物易物,還有一部分人有的為了生存不得已、還有的就是為了賺錢,偷偷倒賣東西。

  生產隊的人為了賺錢,把糧食賣出去,購買票據或者其他生活用品,縣城裏糧食不夠吃的人家再找這些人買糧。

  時間久了,做這處生意的地方也給叫做黑市。

  趙大海就是黑市上倒騰這些玩意的。

  在那個大多數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他可以算是富得流油。

  劉冬生那時還是人們眼裏的二流子、廢物蛋,工分賺不了幾個,就知道吃吃喝喝。

  但人家吃的喝的都是劉家的,家裏人願意養著他,別人也管不著。

  可劉家個個都是大胃口,根本吃不飽,劉冬生還總是嘴饞,想吃點肉,哪怕是雞蛋也行。

  為了吃,劉冬生在山上沒少尋摸,有次尋摸到了兔子窩,窩裏還有好幾隻剛長出毛來的小兔子。

  小兔子還沒巴掌大,才幾兩肉,還不夠塞牙縫的。

  他便做了個標記,隔三差五就過來看看,等到兔子長大了,這才抓住烤了吃。

  吃完還剩下好幾張皮毛,拿去黑市上換,又能換到點吃的。

  隻是劉冬生隻知道有黑市,卻不知道在哪裏,又不能隨便拉個人問,萬一問到戴紅袖箍的,不是自找倒黴?

  好在他別的不多,就是時間多,沒事便去縣城轉呀轉,終於轉悠出點眉目時,恰好趕上有人抓這些倒買倒賣的販子。

  趙大海被人盯上,還以為這次完蛋了,慌不擇路撞上劉冬生,被劉冬生帶著七拐八繞的甩掉那些人救了一命,從此之後就成了兄弟,還蹭了不少好吃的。

  趙大海覺得劉冬生很機警,想拉他入夥一起賺大錢。

  劉冬生有些意動,可他也看到了幹這行有多驚險,最主要的是,起早貪黑、東躲西藏,根本不是他的個性,便拒絕了。

  雖然趙大海有些可惜,但也尊重他的想法,不合夥倒賣東西,也還能做朋友嘛。

  “上次你說你在這做飯就想過來看看唄,順便告訴你一聲,你要的東西弄到了。”

  劉冬生實在弄不到大塊的不要票的布和棉花,就去找了趙大海。

  趙大海交易從來不要票,隻是價格要貴上些,隻要有錢,吃喝穿用這些都有門路。

  尤其允許私人做買賣後,更是想試探著準備把買賣弄到明麵上來。

  “你怎麽想起來端起鐵飯碗了?”

  在趙大海眼裏,這個兄弟最是不喜歡循規蹈矩、還懶,能晚起絕對不早起一分鍾。

  當初聽說他不願意跟自己幹的理由是不想天不亮到處跑,太累,弄得他都不知道說什麽。

  窮和餓肚子難受,還是累更難受?

  所以趙大海怎麽也想不到這樣的劉冬生回跑來規規矩矩的上班,他就不是那樣的人!

  劉冬生歎了口氣。

  “唉,還不都是為了生活!”

  娶媳婦兒可比睡覺重要多了!

  再說這個工作也不用太循規蹈矩,稍微來晚一點也沒事。

  劉冬生跟著趙大海去了他家的老房子。

  老房子是他的倉庫,裏頭分門別類的放了很多東西,吃的喝的用的,什麽都有。

  “我前段時間去了更南邊,你猜怎麽著,那邊比咱們這做生意的多了,街上都是擺攤的,在家裏弄個小作坊就能幹,不像這邊似的,還隻敢換雞蛋,弄得我也提著心吊著膽。”

  趙大海隨手從一個麻袋裏拿出兩袋奶糖,“給,算是我給弟妹的零嘴!不要錢,送給你們的。”

  接住奶糖,劉冬生拿在手裏看了看,沒跟他客氣。

  “成,我媳婦肯定喜歡吃。棉花呢,趕緊的,回去晚了我媳婦兒該擔心了。”

  雖說自己會做麥芽糖了,可牛奶多稀罕。

  劉冬生忽然萌生出個念頭,不過先看棉花和布再說。

  棉花體積大、重量輕,趙大海從屋子裏麵搬出來三個麻袋。

  “咋樣,夠不夠?我都塞的結結實實的,別看隻有三袋子,絕對夠你做五六床被子沒問題。

  不過現在新棉花還沒結果呢,這都是去年的舊棉花,也挺軟和的,還都是彈好的沒棉花籽的,拿回去就能用!”

  說著話,趙大海又去屋裏拿出一大摞布來,最上頭一塊粉色、一塊深紅色。

  “都是整塊、大塊的,看看喜歡啥樣的隨便挑,上頭這兩塊是我特意搶來的。結婚嘛,就得用紅的!可惜沒有正紅的!”

  說完,又跑屋裏去,這次是個布包,布包很小。

  “這是你托我買的紅裙子還有中山裝,都是一套的,保管穿上好看。”

  劉冬生打開一點,看到鮮豔的紅便重新係好,這是他倆結婚當天穿的衣服。

  把最上麵粉色和深紅色的布拿過來,又挑了一塊深藍、一塊淺青,幾塊白布、一塊黑布。

  “就這些。說好了,你算算總共多少。”

  做生意那麽多年,別的不行,趙大海算賬特別快。

  “你救過我,咱倆誰跟誰,我肯定給你實惠價,不賺你的錢!十塊布,一塊都是一塊八塊錢進的貨,你就給我八十。紅裙子比較貴,兩套算你六十。還有棉花,陳棉花稍微便宜點,總共一百整,就給我二百四十塊錢!”

  一塊布做被麵有富裕,很大的一塊,放在供銷社八塊錢根本下不來。

  劉冬生那件的確良襯衣在供銷社就要賣二十五,兩套衣服,紅裙子、男士中山裝白襯衣都有,六十估計確實是進貨價。

  趙大海從南往這邊倒騰東西純靠背,小作坊特別多,進貨遠比這邊便宜,背過來之後的賣價說不定都要翻倍,賺的就是個辛苦錢,但利潤也多。

  不過這還是在人們買東西還去供銷社、供銷社需要票的時候,再過段時間,倒賣東西的人越來越多,價格肯定會降下來些,但不代表趙大海會少賺錢,到時候就要走薄利多銷、搶占市場的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