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訛詐i.
作者:烏鴉一號      更新:2022-02-15 02:28      字數:2144
  華國異常事物管理局組建之後主要精力同樣放在尋找符合條件的宇宙坐標係和研究靈魂上。

  因為華國和阿美利肯都隻獲得了一枚魔腦,無法對魔腦本身研究。

  而根據鄭理在論文裏提到的最原始的魔腦,那甚至算不上魔腦,隻能說是一種意識增強裝置,根據那玩意也研究不出個所以然。

  技術壁壘太深。

  華國還四處派人手去尋找曆史中的修道典籍真本,然後拿來參讀,試圖找出魔法在曆史中的蹤跡。

  可惜在這上麵花的功夫沒有取得絲毫結果,華夏典籍裏的修道方法不過是古人的幻想總結。

  反而在magic coin的挖礦一直有進展。

  華國數學這些年來發展勢頭很猛。

  短短三十年時間從不入流發展成二流,這個進步已經非常大了。

  相當於國足花了三十年從現在的水平進步到世界杯八強,未來甚至能成為世界杯四強。

  陳省身和丘成桐兩位大師的回國,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華國數學的進步,加上本來就有曆史的燕大流派,華國的數學界得到了長足發展。

  外界可能會覺得數學是完全靠自己,靠天賦的一門研究學科,但是其實不然,數學研究很看交流和傳承。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你在讀博士的時候導師給你定方向選課題,頂級導師可以給你好幾個課題讓你選。

  有簡單的隻要付出努力就能做出結果的,有比較難的天賦一般花七年都未必能做出來,有難的有天賦都未必能做出來。

  導師對課題難度有判斷,能給你建議篩選,讓你先選稍微簡單的課題能做出東西來發論文。

  對數學專業博士的長遠發展來說發論文倒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一點一點幫你建立信心,讓你未來悠長歲月裏有挑戰頂級難題的勇氣。

  總沒有哪個上來就挑戰黎曼猜想的吧,問題是如果選了不那麽懂的導師,他給你的課題裏有難度不亞於黎曼猜想的,他自己都不知道,你選了畢不了業還懷疑自己的智商。

  至於導師這麽多學生哪裏來的這麽多課題供學生挑選?靠的就是他這個學派,積累下來的問題,有的是前人思考了沒做出來的,有的是思考了覺得太簡單不屑於做的。

  所以一個學校很容易在某個方向紮堆,像江城大學的數學係做偏微分方程方向的教授和研究員占據半壁江山。

  去參加數學會議交流的好處也在於此,你跟同行聊的時候,也許別人能給你啟發,也許別人能告訴你這個問題我有師兄做了好幾年沒做出結果放棄了哪裏有坑,幫你繞開。

  反麵例子就是張益唐,“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遇上坑的導師,一直到六十多歲才證明孿生素數猜想。

  如果他早年能遇上好導師,成就肯定不止於此。

  當然故事沒有了傳奇性,他做的成果更大,名聲可能也不會出圈。

  異常事物管理局直接從燕大、華國科技大學、震旦大學等幾家大學抽調頂尖學者來研究海伯算法的優化。

  內部提出要從哪個大學哪個人你盡管提,管理局盡一切可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這幫數學學者裏的負責人知道內情,並且見到了看上去年輕十歲的華國神農後,幾乎都鉚足了勁幹。

  丘成桐由於是阿美利肯人,他不可能參與到華國的這種項目裏來,所以數學方麵的負責人隻有田剛了。

  沒有丘成桐跟田剛對著幹,也沒誰比田剛更有說服力。

  數學界同樣有學派鬥爭存在。

  “各位,俄國方麵已經完成了海伯算法的優化,對方表示可以把優化辦法賣給我們,你們意下如何?”

  田剛年輕的時候很厲害,但是現在畢竟都七十多歲了,思維敏捷度什麽遠不如年輕人。

  他最厲害的是這麽多年的數學經驗,能夠給合作者或者是他的學生提出有用的建議。

  但是在這種真正高強度的研究,田剛其實是不如年輕人的。

  當然本來也是指望他起一個領導和統籌的作用。

  田剛話音落下後,下麵教授們討論起來,田剛沒讓大家安靜,他願意等下麵的人思考出結果再說。

  “是聖彼得堡那幫人還是莫斯科那幫人搞出來的?”

  “俄國用了哪些方法。”

  “我覺得我們沒必要去買優化方法,我們可以打探消息,哪怕是知道他們用到了哪些方法也對我們幫助很大。”

  俄國很雞賊,他們提出的交易可以整個方法賣給你,代價是未來華國官方挖的礦百分之三十歸俄國所有,相當於永久稅的意思了。

  俄國提出可以挖滿十個再交付三個,不用沒挖一個就交易0.3個magic coin。

  這對華國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雖然現在大家都挖不出來,但是大家都能看出來海伯算法優化後挖礦速度會大大提升。

  百分之三十還是永久的,這相當於可以一直趴在華國身上吸血,還是幾乎零成本的吸血。

  俄國也知道對方不會答應這個條件,另外提出一個交易方法,那就是他們把優化方法拆解成了很多部分,每個部分按照不同價格來進行交易。

  但是交易代價也隻能是magic coin,比如某幾步是0.5個magic coin,某一步就要兩個magic coin。

  這個方法華國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而是表示他們需要時間來決定。

  田剛作為負責人對這些事情有一定的知情權,他聽完是很憤怒。

  因為俄國提出的交易方式是赤裸裸的打臉,擺明了看不起華國,認為他們無法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等在場的數學家們討論完後,他也能聽到大家討論的東西,“永斌,你有什麽想法嗎?”

  “我認為不能接受俄國人的要求,我們的進度已經很快的,目前來看順利的話還需要一個月時間,即便不順利也最多半年時間。”

  對方回答後田剛又問道:“我們每晚一天研究出來,意味著能選擇的星係就變少了,符合條件的星球更難被找到。”

  “而答應俄國的要求,我們這兩天經過驗證,最多一周後就能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