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笑佳人      更新:2022-04-24 18:53      字數:3704
  燕王府與殷宅都位於平城東城,隻是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殷蕙這番出來,王府為她安排了四個佩刀侍衛,騎著高頭大馬,兩個在前麵開路,兩個在後麵守衛。

  放眼整個平城,除了一些高官,也就隻有燕王府的家眷出行能有如此排場。

  殷蕙坐在車中,能聽見路邊百姓們的議論與猜測,等馬車來到殷宅所在的獅子巷,就有人猜到她的身份了:“是不是殷家二小姐回家探親了?馬車前麵掛著的是燕王府的牌子吧?張叔認字,快叫張叔出來看看!”

  很快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就傳了過來:“對,是燕王府的馬車,是殷家二小姐回來了!”

  一時間,整個獅子巷仿佛都沸騰起來,有閑散的百姓跟著馬車朝殷家的方向走去,喧嘩聲帶起更多街坊出來看熱鬧。

  畢竟,殷家是燕地第一巨富之家,整個平城更是沒有不知道殷家的,其中最熟悉殷家情況的,莫過於獅子巷裏的街坊。

  “二小姐是我親眼看著長大的,從小就喜歡出來玩,長得水靈又漂亮,說是天上下凡的仙女也不為過,哎,我一早就看出來她命好,瞧瞧,果真高嫁了,人家現在可是燕王爺的兒媳,與京城國公府、伯府家的貴女做妯娌,就是知府家的千金都嫁不了這麽好!”

  “是啊,二小姐一看就是個有福的,我記得她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我們家的幹果,每次出門都要來買……”

  “胡說八道,人家二小姐明明更喜歡吃我們家的豆沙包!”

  百姓尤其婦人們議論地熱熱鬧鬧,好多聲音都是殷蕙熟悉的,縱使兩三年沒見過了,她也還記得。

  金盞眼眶都紅了:“怎麽感覺咱們已經很久沒回來了似的。”

  她很懷念在殷家做丫鬟的日子,小姐受寵,喜歡出門遊逛,她與銀盞跟著小姐好吃好喝好玩,多麽逍遙自在,然而到了燕王府,別說其他幾房的小丫鬟們都瞧不起她與銀盞,就連小姐,也在紀纖纖、魏杉等人麵前受了不少委屈,甚至三爺,待小姐也是冷冰冰的。

  “別哭,傳出去不像話。”殷蕙提醒金盞道。

  不是所有街坊都高興她高嫁的,若是被人瞧見金盞落淚,散播一些她們主仆在燕王府受了委屈的傳言,王府眾人怎麽想?

  金盞狠狠地吸了幾口氣,把那股酸澀咽了下去。

  殷宅到了。

  金盞替殷蕙戴上帷帽,哪怕街坊們都見過殷蕙的麵容,現在她是燕王府的女眷,該講究的還是要講究。

  準備好了,金盞先跳下馬車,站好了,轉身來扶殷蕙。

  殷蕙探身出來,隔著一層麵紗,看到巷子裏密密麻麻地擠了好多街坊,將殷宅門口周圍一圈圍得水泄不通,隻是礙於四個佩刀侍衛的氣勢,不敢靠得太上前。

  街坊們將動靜鬧得這麽大,殷家裏麵的人也都出來了,乃是殷蕙的嬸母趙氏,堂姐殷蓉、堂弟殷閬。

  祖父二叔他們大概出門了,還沒有得到消息。

  “阿蕙回來了,怎麽沒提前報個信兒,我們好準備準備啊。”

  趙氏親熱地來到馬車前,就要拉住殷蕙的手。

  殷蕙不著痕跡地避開,輕聲道:“咱們先進去吧。”

  趙氏掃眼看戲似的街坊們,笑著跟著殷蕙往裏走,金盞從車上取下那支用錦盒盛裝的人參,昂首挺胸麵上帶笑地跟在後麵。

  “呦,看看金盞這丫頭,在王府住了一年多,氣勢都不一樣了。”

  “你再看看她手裏的盒子,肯定是二小姐帶回來孝敬殷老的貴禮。”

  “奇了,怎麽隻孝敬殷老,沒給她嬸母準備東西?”

  “呸,趙氏算什麽嬸母,想當年燕王欲與殷老結親,是誰散播謠言詆毀二小姐的?幸好燕王沒信,不然二小姐就得留在家裏,眼睜睜看著堂姐嫁進燕王府嘍。”

  這些議論聲音不高,已經跨進殷宅的殷蕙等人是聽不見了。

  大門一關,管家德叔難掩激動地朝殷蕙行禮道:“二小姐。”

  都是自家人了,殷蕙取下帷帽,忍著心中的激動朝德叔笑了笑,道:“祖父去哪了?”

  德叔道:“有批貨要出城了,老爺帶大少爺去看了,二小姐放心,我已經讓人去請老爺回來了,您安心等著就是。”

  殷蕙點點頭,祖父聽說她回家了,肯定會放下手頭的事趕回來的。

  這時,她才看向趙氏、殷蓉母女。

  母女倆也在悄悄地打量她。

  殷蕙從小就是美人胚子,五官豔麗,便是素麵朝天瞧著也像精心打扮過,睫毛濃密卷翹,眼眸黑亮,朱唇豐盈。

  自從殷蕙嫁到燕王府,趙氏等人就再也沒見過她了,聽說殷蕙懷孕生子,趙氏琢磨著殷蕙或許會產後發胖壞了身段,亦或是臉上長斑什麽的,哪想到從馬車上跨下來的殷蕙腰還是那麽細,身段還是那麽窈窕,摘掉帷帽後,臉依然還是那張牡丹花似的臉,甚至褪去了幾分青澀,變得更加嫵媚起來。

  趙氏想到了殷蕙的母親,然後就在心裏歎了口氣。

  也許美人都是這樣吧,無論生沒生孩子都是美人,不像她,生一個胖一點,生了仨,現在的身材已經沒法看了。

  趙氏又看向自己的女兒殷蓉。

  怎麽說呢,單獨看女兒時,女兒明明很漂亮,可往殷蕙身邊一站,立即顯得平庸起來。

  注意到母親眼中的比較與惋惜,殷蓉暗暗咬唇,若不是想聽聽殷蕙在燕王府過得怎麽樣,她馬上就走。

  “阿蕙,你快跟嬸母說說,怎麽突然回來了?”趙氏一邊跟著殷蕙往裏走,一邊撓心撓肺地問。

  殷蕙淡笑:“想祖父了,便回來看看。”

  趙氏:“燕王府是那麽好出來的?我聽說王妃她們都很少出門,阿蕙啊,莫不是你犯了什麽錯,被罰回來了?”

  這個猜想讓趙氏痛快又忐忑,她希望殷蕙被燕王府厭棄,卻又怕連累殷家。

  殷蕙沒有理會趙氏,一直到進了廳堂坐下,殷蕙才看著趙氏問:“聽嬸母的意思,怎麽好像盼著我犯錯一樣?”

  趙氏就嗔怪道:“你這丫頭,都當娘了還喜歡跟長輩開玩笑。”

  殷蕙看趙氏虛偽的笑臉隻覺得膩味,故意道:“我在王府過得很好,不勞嬸母掛念,倒是姐姐,嬸母還沒挑好合適的姐夫人選嗎?”

  殷蓉的臉一下子沉了起來,嫉恨地瞪著殷蕙!

  她一直都覺得不公平,那年燕王需要殷家的銀子解決軍需,又不願明搶,便對祖父提出想與家裏結親,如此殷家姑娘可以高嫁,燕王也能得到銀子,兩全其美。

  按理說,她是殷家的大小姐,祖父該把她嫁給燕王府的三爺才是,可祖父卻偏心,將機會送給了殷蕙!

  殷蕙知道殷蓉在恨什麽,隻是想到那十年裏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丈夫也從未給過她嗬護與關心,殷蕙倒很像問問殷蓉,如果她知道嫁給魏曕後會過那種日子,殷蓉是否還會嫉妒她。

  不過,殷蕙並不認為自己搶了殷蓉什麽,燕王要結親的時候並沒有指定非要娶殷家大小姐做兒媳,所以她與堂姐的機會是均等的,再說了,殷蓉與她同歲,隻是生辰大了幾個月,姐妹倆誰先成親都沒關係。

  殷蓉要怪,就怪她自己不夠穩重吧,正式定親之前祖父跟她說過心裏話,說殷蓉的脾氣嫁進王府肯定會闖禍,祖父不放心,所以才定了她。

  姐妹倆互相看對方不順眼,趙氏插話道:“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要不阿蕙你幫你姐姐牽牽線?”

  殷蕙轉向趙氏:“我如何牽線?”

  趙氏充滿希望地道:“燕王手下那麽多官員,裏麵或許有年輕有為的,若是你姐姐能嫁過去做官夫人,以後也能幫襯你與三爺嘛。”

  殷蕙上輩子沒機會回娘家,也就沒機會聽趙氏說這些,如今才知道趙氏打了什麽好算盤。

  她再次看向殷蓉。

  上輩子,殷蓉一直拖延到十八歲才出嫁,難道就是在等她幫忙牽線?因為她一直不回門,趙氏不等了,最後將殷蓉嫁給了一個舉人為妻,那舉人卻不成器,考了兩次春闈都沒考上,最後居然找上魏曕,希望魏曕幫忙舉薦,讓他做個替補知縣。

  還是魏曕跟她提起,殷蕙才知道家裏的堂姐堂姐夫讓她與祖父丟了多大的人。

  當時她坐在魏曕對麵,羞愧地無地自容,先表示自己不知情,再勸魏曕不用費心去理會。

  後來魏曕就沒有再提此事了,過了半年左右,魏曕才告訴她,他給那位姐夫找了個偏遠地方知縣的替補,如果姐夫有才華,自能憑借政績一步步升上去,否則這輩子做到底也就是個知縣了。

  殷蕙與殷蓉從小不和,殷蓉總是喜歡跟她搶東西,明明祖父送了她們一樣的首飾,殷蓉總懷疑她的更好一點。

  雖然沒什麽姐妹情,殷蕙卻從未盼著殷蓉發生什麽不好,但殷蓉害她在魏曕麵前失了體麵,殷蕙很不高興。

  “我平時都在後宅,如何結識那些官員?”殷蕙硬邦邦地道,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悅。

  趙氏有求於人,繼續堆笑:“你不認得,三爺認得啊,別的不說,燕王身邊三個護衛軍,每個護衛軍裏麵都有統領千戶百戶等官員,總能挑到一兩個條件合適的。”

  殷蕙想了想,道:“好,等三爺從京城回來,我會同他說說。”

  趙氏驚訝道:“三爺去了京城?為何而去?”

  尋常人家,怎會一直留意燕王府眾人的動向,所以趙氏並不知道魏曕等人進京去給建隆帝祝壽的事。

  殷蕙簡單地解釋了一下。

  殷蓉總算找到機會,陰陽怪氣地道:“三爺怎麽沒帶你去?兩個多月呢,你就不怕三爺收通房?”

  魏曕來殷家迎親那日,殷蓉偷偷見過他一麵,那般俊美無雙又身份尊貴的男人,哪怕給他做妾殷蓉都願意的,更何況做魏曕的妻子。平時沒有機會也不會妄想,可她曾經距離那個機會隻有一步之遙,最後卻被殷蕙搶走,殷蓉如何甘心?

  殷蕙不想理她,看向金盞。

  金盞便笑著回殷蓉道:“瞧大小姐這話問的,咱們五少爺還小,夫人哪裏丟的下手。”

  提到衡哥兒,趙氏、殷蓉母女的嫉妒之色就更明顯了。

  商戶女身份低又如何,殷蕙是魏曕明媒正娶的妻子,又有了兒子傍身,這一世的榮華富貴就穩了。

  而這樣的尊榮,差一點就是她們的!

  “老爺回來了,老爺回來了!”

  下人的聲音傳進來,殷蕙頓時忘了趙氏、殷蓉,也忘了什麽燕王府兒媳該有的禮儀舉止,腦海中隻剩慈愛的祖父,上輩子連最後一麵都沒能見到的祖父!

  視線變得模糊,她不管不顧,一路從廳堂朝外跑去。

  殷墉騎馬回來的,風塵仆仆,才繞過影壁,就見久別的小孫女一手提著裙擺,一手抹著眼睛,朝他奔來。

  千言萬語都堵在了喉頭,殷墉唯一能做的,就是站穩身形,張開雙臂,將不知為何哭成淚人的小孫女抱入懷中。

  “祖父!”

  “哎哎,祖父在呢,阿蕙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