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
作者:九月流火      更新:2022-05-08 11:55      字數:5505
  這個男子的目光讓人很不舒服,陸珩伸手,將王言卿擋在身後。男子看到陸珩的動作,不敢再盯著王言卿,卻還不甘心,嘴上陰陽怪氣說道:“先前一直聽聞陸大人不近女色,沒想到傳言不可信,明明陸大人攜美出遊,快活的很。陸大人在哪裏找來了這麽美貌的女子?陸大人有門路,何不介紹給我?”

  男子的語氣猥瑣下流,聽得王言卿不斷皺眉。她想起陸珩對此人的稱呼,忍住不快,借著陸珩身形遮擋轉身,一眼都不想看這種人。

  陸珩臉上淺笑從容,笑意卻絲毫未達眼底。他聽懂了張鶴齡背後的意味,眼睛危險地眯了眯,

  張口就要門路介紹,張鶴齡以為王言卿是什麽人?陸珩眼中冷淡譏誚,緩慢開口道:“昌國公,這是在下家眷。她是族中獨女,未有姐妹,恐怕無法替昌國公保媒了。”

  王言卿聽到陸珩的話,微微驚訝,二哥為什麽不明說她是陸家養女,而要用家眷這種含糊不清的形容?

  張鶴齡一聽陸珩的語氣就知道越界了。他見王言卿年輕美麗,以前從未在京城見過,便以為這是陸珩從哪裏找來的美伎瘦馬,放肆開一些下流的玩笑話。沒想到,她竟然是陸珩正經的妻妾。

  既然進了陸家的門,那就不是他能評頭論足的了,張鶴齡臉色訕訕,僵笑道:“竟然是陸大人的家眷。陸大人何時有了夫人,怎麽我們都不知道?”

  “在下的家事,就不勞昌國公操心了。”陸珩淡淡掃了張鶴齡一眼,說,“家中還有些急事,不攪擾昌國公興致了。昌國公繼續,在下先行一步。”

  陸珩說完,都不等張鶴齡反應,護著王言卿便離開。兩撥人擦肩而過,陸珩身形修長挺拔,形單影隻,而張鶴齡大腹便便,扈從如雲,對比十分鮮明。明明陸珩這邊隻有他一個男子,可是氣勢卻比前呼後擁的張鶴齡強勢多了。

  張鶴齡下意識地往旁邊看去,而陸珩將王言卿護在另一側,衣袖始終擋在前方,張鶴齡隻看到一襲紅色裙裾翩躚遠去,佳人的麵容卻一點都沒瞧到。張鶴齡不免跳腳,覺得被陸珩針對,但他再氣,也不敢上前和陸珩嚷嚷。

  自從正德帝早逝、嘉靖帝登基後,張家就成了空中樓閣。雖然張太後還在宮中擺著皇太後的威風,但張家的境況,已經和弘治、正德年間完全不能比了。

  張鶴齡是張太後的弟弟,雖然貴為國公,但和武定侯、鎮遠侯這種靠軍功封侯的人家不同,他們家原來是白身,張父考中秀才,但再往上就屢試不第。因為女兒被選為太子妃,張父這才被封為壽寧伯,三年後張皇後生太子,張父被進為壽寧侯。張父死後,張鶴齡襲封壽寧侯,弟弟張延齡先是被封為建昌伯,後來又被封為建昌侯。之後嘉靖帝被破格立為皇帝,嘉靖帝為了表示對張太後的尊敬,加封張鶴齡為昌國公。

  張家一門兩侯,看起來煊赫無比,然而事實上,除了張太後,張家沒有任何政治資本,甚至連沒有爵位的陸家都不如。說白了陸家和武定侯、鎮遠侯這些人才是一個圈的,家裏男子代代掌軍,女子代代聯姻,戰友、親故根盤錯節,這才是真正的貴族出身。

  陸珩比那些人還特殊一些,他們家是世代錦衣衛,親友不及武定侯府多,但殺傷力可大多了。

  張鶴齡一個有名無實的昌國公,在京城中當個富貴閑人也就罷了,哪敢和禦前一等一的實權高官叫板?京城中多少人家都栽在陸珩手裏,張家今非昔比,還是算了。

  但張鶴齡依然覺得在眾人麵前丟了麵子,等陸珩走遠後,他憤憤往地上啐了一口,頤指氣使罵了幾句,等把威風擺回來了,才心滿意足出門,往另一個場子走去。

  上元佳節,這麽熱鬧的日子怎麽能少了張鶴齡?張鶴齡大擺宴席,玩樂的節目一個接一個,他在酒樓吃完了飯,還要去另一個地方,接著續場子。

  傅霆州惦記著王言卿,心急如焚,根本沒空搭理其他,隻想趕緊把洪晚情甩開,然後去找王言卿。路上洪晚情幾次給他指路邊的熱鬧,傅霆州都置之不理,這樣幾次後,洪晚情也自討沒趣,不再說話了。

  傅霆州帶著洪晚情以行軍一樣的速度回到永平侯府的隊伍。洪晚情說自己害怕,要求傅霆州護送,傅霆州也隻是護送而已。

  陳氏和永平侯夫人有意給新人創造空間,故意帶人和傅霆州、洪晚情走散,去了另一條路。永平侯府的奴仆瞧見傅霆州、洪晚情回來,雖然覺得他們回來的太早了,但還是笑容滿麵,熱情地招呼兩人:“鎮遠侯,三姑娘,你們回來了。我們剛才一不留神,不知怎麽走岔了路,再也找不到你們了。侯夫人還擔心三姑娘被賊人擄了去呢,幸好有鎮遠侯在。”

  永平侯夫人和陳氏聽到動靜,也朝這裏看過來。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曖昧而探究的笑,得寵的丫鬟故意問洪晚情另一條街的燈好不好看,洪晚情僵硬地勾了勾唇角,笑容十分勉強。

  身邊人去的時候心不在焉,回的時候一心隻想抽身,洪晚情哪有時間看燈呢?

  永平侯夫人卻不知道女兒的心理活動,她見傅霆州和洪晚情氣氛尷尬,也隻以為年輕人臉皮薄,抹不開臉。她不顧傅霆州幾次暗示告辭的話音,拉著傅霆州道:“今日多虧了鎮遠侯,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去哪裏找女兒。鎮遠侯路上沒遇到意外吧?”

  傅霆州一把洪晚情送到就想離開,但永平侯夫人不放人,他隻能耐著性子答道:“沒有。”

  “那邊人多,連我們這條街都能聽到聲音,那邊到底在熱鬧什麽?”

  傅霆州哪留意過街上有什麽,隨口道:“沒什麽,舞龍而已。”

  “竟然還有舞龍?”永平侯夫人驚訝地呼了一聲,忙問,“我們家三姑娘笨手笨腳的,這一路沒給鎮遠侯添麻煩吧?”

  “沒有。”

  傅霆州回答總是如此言簡意賅,便是永平侯夫人沒話找話都問不下去了。永平侯夫人掩唇笑了笑,轉頭對陳氏說:“三姑娘從小就嬌氣,家裏姐妹就她吃不得苦,多走兩步路都喊累。如今竟然跟著鎮遠侯走了這麽遠,還看到了舞龍,連我這個母親都不敢信。”

  陳氏笑道:“姑娘長大了,當然不一樣了。我們這些做母親的,也是時候放手了。”

  永平侯夫人笑笑,倒也沒反駁。這時候有人圍到永平侯夫人身邊說話,傅霆州實在等不下去了,幹脆走到陳氏身邊,直接說:“母親,我另外有些事,得先走了。我把邢彥留下,等一會,讓邢彥護送你們回家。”

  邢彥是傅霆州身邊最得力的侍衛,平時幾乎寸步不離。陳氏一聽著急,忙問:“今兒上元節,處處都在熱鬧,你還要去哪?”

  傅霆州知道母親不喜歡卿卿,當然不會把卿卿可能在京城的事告訴陳氏,隻是說:“一些私事。”

  傅霆州不肯說,但是陳氏看他的表情,一下就猜到肯定又是為了王言卿。陳氏心裏生氣,今日洪家人都在,傅霆州卻拋下眾人去找勞什子王言卿,像什麽樣?陳氏有心阻止,說:“剛剛洪夫人還和我說起,昌國公就在前麵設宴,包了一整座酒樓呢。洪夫人覺得過而不問太過失禮,打算讓洪家少爺們進去問個安,你不一起去?”

  “昌國公?”傅霆州一聽這個名字就皺起眉,說,“此人不用結交,別和張家走太近。時候不早了,母親和妹妹看盡興了就盡快回府吧,我先走了。”

  陳氏瞪大眼睛,還沒來得及說話,傅霆州已經走到永平侯夫人麵前,拱手道:“晚輩另有他事,先行一步。”

  之後不等永平侯夫人反應,轉身就走。

  永平侯夫人和身邊的侍女一起愣住,片刻後,永平侯夫人笑著問陳氏:“鎮遠侯急匆匆就走了,是不是府裏有事?老夫人您若有事,自去就是了,別被我們耽誤了功夫。”

  陳氏尷尬,她沒法解釋,隻好順勢告辭。

  永平侯夫人和傅霆州在前麵說話,姑娘們跟在嫡母身後。她們不好意思湊到外男跟前,便拉著洪晚情打趣。庶妹們的話看似奉承,其實暗藏心機,往常洪晚情聽到這些話總要頂回去,但今日,她莫名累得厲害,再提不起針鋒相對的力氣。

  一群小姐丫鬟正嘰嘰喳喳,忽然看到傅霆州告辭走了,隨即鎮遠侯府也離開了。永平侯府的小姐們不解,忙問:“怎麽了?”

  永平侯夫人讓人將小姐們聚攏起來,謹防走丟。聽到姑娘們的問話,永平侯夫人淡淡道:“鎮遠侯府裏還有事,就先走了。”

  永平侯姑娘們聽到都難掩失望,她們久在內宅,少見外男,尤其是傅霆州這樣英武俊美、年輕有為的未婚男子,放在任何人眼裏都是佳婿。傅霆州走了,逛街頓時也失去一半樂趣。永平侯夫人假裝不知道庶女們的心思,她把洪晚情拉到身邊,低聲問:“你和鎮遠侯怎麽樣了?”

  洪晚情聽到母親問話,眼眶發酸,當即險些落下淚來。她抬頭,正待說什麽,忽然掃到不遠處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掠過。

  洪晚情看得愣住了,永平侯夫人回頭,隻看到滾滾人潮,重重燈影。她轉過視線,稀奇地問女兒:“你看什麽呢?”

  洪晚情回過神來,趕緊搖頭說沒事。永平侯夫人見問不出什麽,不再記掛,連剛才的話題也忘了。

  等母親離開後,洪晚情落後半步,不由回頭望向傅霆州離去的方向。不知道這算不算造化弄人,傅霆州急著去尋人,沒耐心聽她們把話說完就原路返回。可是,但凡他再多待一會,但凡他換個方向,就遇到他心心念念的養妹了。

  ·

  陸珩也是服了,今夜他仿佛和傅霆州結下不解之緣,先是閑逛時無意撞到,後來他緊急換了地方,竟然又差點碰上。幸好傅霆州先走一步,他們剛好錯過。

  陸珩看似單獨出門,其實身邊一直跟著侍從。探子不斷將四周的情況報告陸珩,陸珩規劃路線,不動聲色阻止了王言卿和傅霆州見麵,一路無波無瀾回府。

  在外麵走了半夜,王言卿也累了。她回府後長鬆一口氣,在丫鬟的服侍下撤去暖爐、護套等物,露出裏麵輕便的衣裙。王言卿淨了手,走向同樣換了便裝的陸珩,問:“二哥,今日遇到的那個人是誰?”

  陸珩穿著一身淺灰色圓領袍,坐在燈下,稱得上長身玉立,熠熠生輝。陸珩抿了口茶,放下茶盞,拉著王言卿坐到對麵,漫不經心道:“昌國公張鶴齡,一個蠢人。”

  “二哥。”王言卿注視著他,如實說,“你看誰都是蠢人。”

  “說他蠢都是抬舉他。”陸珩輕嗤一聲,意有所指補充道,“他是張太後的弟弟。”

  王言卿一聽,眨了眨眼睛,有些明白了。陸珩見她領悟過來,繼續說:“張太後作為一個女子,這一生也算極盡榮寵,空前絕後。她父親原本隻是個秀才,仰仗堂兄的官職,女兒得以參與選秀。恰巧張家的女兒被選中了,入宮當了太子妃,同年順順暢暢當了皇後,張家一家跟著雞犬升天。弘治皇帝……”

  陸珩說著停頓了一下,臉上表情有些耐人尋味。王言卿見狀,問:“弘治皇帝怎麽了?”

  陸珩垂眸笑了下,端起茶盞,靠在椅背上慢慢撇動茶沫:“弘治陛下是個很孝順的皇帝。他溫和恭讓,勤勉良善,早朝、午朝、經筵無一日缺席,終生隻立張皇後一妻,無妃無嬪,並對張後一族極盡寵幸。張皇後生下太子後,張皇後之父以皇後有功之名,要求給自家封侯。哪怕群臣反對,稱先前從未有此先例,弘治皇帝依然允了。後來張皇後的父親死了,張皇後的弟弟張鶴齡襲壽寧侯,另一個弟弟張延齡被封為建昌侯,張家的族人、門客乃至養子全部授予高官厚祿。在弘治一朝,張家可謂無人可擋,有人僅因為不肯為張家兄弟寫文章,便被弘治帝免職。一次宴會上,弘治帝更衣,張鶴齡兄弟借醉拿皇帝的冠來戴,弘治帝回來,也沒說什麽。沒幾日,張鶴齡二人又想戴帝冠,一個太監看不過去,出言嗬斥,被張後所阻。”

  王言卿聽著挑眉,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發生在宮廷的:“宴會上公然窺視禦帷……傳出去,豈不是大禍?”

  陸珩輕輕笑了一聲,玩味道:“能有什麽禍患。反倒是嗬斥張鶴齡兄弟的太監倒了大黴,張皇後被人冒犯,十分生氣,和弘治皇帝告狀。弘治皇帝沒有追責張鶴齡兄弟,而是命錦衣衛將多事的太監關押,沒兩天,那個太監就被張皇後授意,在獄中杖死了。”

  發生在錦衣衛的詔獄裏,難怪陸珩知道的這麽清楚。王言卿大概明白陸珩提起弘治皇帝時態度為什麽微妙了,冠是禮器,不是隨便戴的,張鶴齡兄弟二人戴皇帝的冠,看起來隻是一件小事,但由此不難窺見,張皇後如何偏縱娘家,弘治皇帝麵對跋扈的後族如何不作為。張鶴齡兄弟當著皇帝的麵都這樣,對待普通官員、百姓時,會收斂嗎?

  對張皇後來說,弘治皇帝這一世隻娶了她一人,終其一生沒有寵愛其他女人,當然是個好丈夫。但對於別人而言,弘治皇帝是不是個好君王,就未必了。

  王言卿明白張鶴齡今日看到她為何那麽不規矩了,有這樣一位皇後姐姐縱容,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王言卿注意到陸珩隻談弘治朝,卻不提正德朝,看來張皇後升為太後之後,反而沒有從前那麽恣意了。多半是因為張太後主不了兒子的事,正德並不像父親那樣縱容兩個舅舅。

  王言卿想了一會,問:“那之後,張鶴齡的爵位為什麽又成了昌國公?”

  “那就是這一朝的事了。”陸珩說,“陛下剛來京城時,張鶴齡代表張太後迎接聖上。陛下登基元年,張太後提起扶立之恩,陛下為感謝張鶴齡迎位之功,便晉封張鶴齡為昌國公。”

  王言卿輕輕應了一聲,她緊緊看著陸珩,陸珩察覺她的視線,笑著彈了她一下:“看我做什麽。”

  王言卿便知道,她猜測的沒錯。張家最開始確實做著國舅爺的夢,今上能當皇帝全是張太後做主,小皇帝還不得感恩戴德地捧著他們?結果,張家和張太後踢到鐵板了。

  陸珩大概給王言卿說了因果厲害,剩下的也不再多談。他說這些,一來是因為遇到了張鶴齡,怕王言卿在那個老色鬼手上吃虧;二來,是因為蔣太後病重,宮廷指不定要出什麽變故。陸珩不能時時刻刻顧著家裏,趁現在提醒王言卿,也好讓她提前做準備。

  最後,陸珩淡淡道:“張家人都不是好東西,你離他們遠些。”

  陸珩這話將張太後也罵了進去。王言卿心裏無奈,心想二哥真是敢說。同時,她也明白陸家和張家不是一路人,無論陸珩實際對張家觀感怎麽樣,在明麵上,他不能對張家有任何好顏色,要不然就是在皇帝眼裏戳釘子。

  王言卿暗暗警醒自己,日後見了張家人就繞路,決不能給二哥添麻煩。陸珩見她那麽嚴肅,不由笑了笑,捏住她的臉頰道:“小事而已,你不必緊張。區區一個張家,還影響不了我。”

  “二哥!”王言卿肅著臉去掰他的手,“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怎麽動不動捏我的臉?”

  陸珩置若罔聞,王言卿那點力道對他來說微不足道,他依然揉搓著王言卿的臉,手癮過夠了才慢慢收回手:“你在二哥麵前,永遠都是小孩子。不過你太瘦了,臉上都沒什麽肉,以後要多吃些。要不然遇到外人,別人還以為我在苛待你呢。”

  王言卿終於擺脫他的手,趕緊遠離陸珩,自己揉臉。她聽到陸珩的話,手微微一頓,遲疑了片刻後問:“二哥,今日見到昌國公時,你為什麽不直接說我是你妹妹?”

  陸珩一聽,似笑非笑看向王言卿:“卿卿這麽想當陸家的小姐?”

  王言卿覺得他這話說不出的奇怪:“那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