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106章總第五百0七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11 05:51      字數:2134
  日軍第三旅團現任的旅團長叫笠原清明,是一個頗有頭腦的傢夥。

  他的旅團被抽調到東南亞戰場,為了節省調動的時間,軍部命令笠原清明留下一個聯隊留守二郎山地區,而缺少的這個聯隊到了東南亞戰場會立即得到補充。

  盡管自己熟悉的部隊他不能帶走,但是軍部的命令他不能違拗。

  不過,盡管如此,他一方麵向軍部反映二郎山地區的實際情況,一方麵在臨走時交待第三聯隊聯隊長,叫他密切注意新四軍的皖江支隊,一有異動,馬上收攏部隊。

  他告訴第三聯隊聯隊長,應該將部隊(包括二郎山鐵石礦上的日本僑民)收攏到冷水灘鎮。冷水灘是水陸交通樞紐,占住了冷水灘,進退都自由。

  笠原清明的這個第三聯隊聯隊長叫矢尾,旅團長臨走時說的話他一直記在心裏。

  他本來就不喜歡這場戰爭,特別是他年邁的雙親一直生病需要人照顧。而妻子每次寫信來都抱怨自己實在太苦了,她要照顧老的還要照顧小的。她說她快要崩潰了。

  矢尾就希望早日結束這場戰爭回到祖國去。這次他的旅團要調往東南亞,剛聽到風聲的他怕得要命。現在在中國離他的祖國日本還近,一旦開到東南亞,那豈不是愈走愈遠了!

  而且,聽說東南亞各國十分貧窮,環境惡劣,戰爭愈加殘酷。

  他就天天祈禱,希望出現奇跡,軍部收回成命,他的旅團不要調去東南亞。

  也許是他的祈禱感動了天照大神,他的旅團要調走,而他的聯隊卻留了下來。

  矢尾現在不想跟中國人打仗,或者說他怕跟中國人打仗。這種心理是什麽時候產生的呢?說起來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上次他的旅團長笠原清明針對新四軍的皖江支隊組織了一次圍剿。結果不但沒有把皖江支隊打敗,反而把帝國的幾百名士兵搭進去了。

  那一次他的旅團長要他的聯隊打頭陣。聽說七橋鎮被支那軍隊圍住,旅團長又要他抽出兩個中隊去救援。結果他的兩個中隊士兵一個也沒活著回去。

  這個可怕的結果不得不令他正視眼前的現實:皇軍與支那軍力量之比的逆轉。

  想當初皇軍的威風在中國大地那是何等地強大,支那軍隻要聞到大日本皇軍的氣息都得落荒而逃。那個時候,毫不誇張地說,大日本皇軍的進攻真是摧枯拉朽啦!

  然而,戰爭打了幾年,這種狀況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皇軍再也不是一個神話。

  中國——這個被西方列強普遍認為是一盤散沙的東方大國,這個在世人眼裏被視為“東亞病夫”的東方大國,正在一點點、一點點找回她曆史的尊嚴,而變得令帝國震悚!令世人矚目!

  矢尾的這種厭戰心理與當前的時局應該更有關係。在他這一級的軍官裏頭,雖然不是完全了解當前的局勢,但是他卻知道,作為帝國傾力進行的大東亞聖戰,因了美國等國的宣戰,敗局已定。

  大日本帝國樹敵太多。它現在就像一頭壯碩無比的非洲野牛,雖然威猛無比,卻怎能敵得住眾多獅子的前後左右的夾擊呢!

  別的不說,單從妻子的來信看,最近的一封還是在半年前。那時妻子就在信中說,日本已遭到外國的侵略,東京遭到了美軍的轟炸。

  從那封信之後,他日日盼望妻子的信,卻是泥牛入海,杳無音訊。有同僚說,凡是帝國官兵的信都要經過當局的嚴格檢查,稍有對帝國利益相悖的,其信件一律扣留。

  軍部在對帝國士兵的訓詁中也說:為了帝國的利益,為了天皇陛下,各位臣民要恪盡職守,戮力踐行,效忠帝國,效忠天皇。

  就在他的旅團長笠原清明帶著兩個聯隊走了之後的三天後,他就得到別動隊的報告,以前在二郎山地區活動的皖南遊擊縱隊又回來了。

  這個消息簡直就像一個晴天霹靂,震擊著他的腦神經。他想起旅團長臨走時說的話。他頓覺心驚肉跳。

  他趕緊找來幾個大隊長商量。大家一致認為,皖南遊擊縱隊的出現,肯定與旅團長調走有關。現在我們就這一點兵力,卻要守住百多裏的運輸線,守住一個鐵石礦,這不是笑話嗎?

  軍部都是渾蛋!為什麽把我們的旅團調走?這不是把我們賣給支那軍嗎?

  有的人就說:“聯隊長,一個皖江支隊就夠嗆,又加上皖南遊擊縱隊,我們死定了。不如照支那人的說法:三十六計走為上。”

  有的說:“礦山這麽大一個攤子,技術人員,大和僑民,機械設備,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況且,沒有軍部的命令,你敢走嗎?”

  有的說:“那我們總不能在這裏等死吧!要知道,這可是兩千多帝國士兵的生命呐!”

  這樣說著,議著,一種悲觀、恐懼的氣氛籠罩在這些帝國軍人的頭上。

  最後矢尾作出決定,他即刻向上峰報告此處軍情;同時立即停止礦山運營,所有大和民族的子民(包括工程技術人員、眷屬及其他日本僑民)在三天內作好應變的準備。

  隻要軍部的命令一下,礦山的小野大隊和二郎鎮的中村大隊一同保護同胞們先撤向二郎鎮,再撤向冷水灘鎮。聯隊會快速調集船隻,火速從水路撤走。

  矢尾最後嚴令:一定要高度保密,一切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得暗中進行,否則軍法從事!

  應該說這個矢尾夠精明夠果斷的了。為了他的聯隊和同胞的生命,他確實做到了未雨綢繆。然而他的動作還是慢了半拍,或者說他的思維還是慢了半拍。

  就在他接到上峰的撤退指示,他命令小野大隊在第二天清晨保護所有同胞撤離礦山,同時炸毀礦山時,獨立旅和皖江支隊已把冷水灘鎮圍得水泄不通。

  雙方激戰不到兩個小時,新四軍就全殲矢尾一個聯隊部和一個大隊,外加偽軍一個團兩千餘人。矢尾聯隊長受傷後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