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99章總第五百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5 05:05      字數:2156
  聽到顧司令率領特一旅南下尖頭嶺,梁誌和何正達正高興著呐!

  可是他倆卻見嚴鐵英緊抿住嘴唇。她的美麗的臉龐,在煤油燈下發出熠熠的光彩!她見副指揮長和參謀長正看定著自己,便微微一笑,說:

  “鈴木聯隊會連夜向石井靠攏,石井會退兵了。”

  說完,她吩咐通訊參謀,一字一頓地說:“回電:知悉。遵令!”

  這下將梁誌和何正達如置五裏雲霧中。

  天剛亮,嚴鐵英召集各個部隊的軍政主官開會。在會上她宣布:

  一、太西一團由康明生率領回合水城,下一步的行動方向等候命令再定;二、何正達參謀長暫時兼任東路抗日遊擊支隊支隊長,率領全支隊到尖頭嶺待命;三、太西二團、三團回歸原防區。

  她規定:所有部隊傍晚時分出發。

  與會者麵麵相覷:這是怎麽啦?這鈴木不還在尖頭嶺嗎?石井不還在雞頭山嗎?我們就撤?哪鬼子不打啦?鬼子的“掃蕩”不反啦?

  大家懷著疑惑不安的心情回去了。

  上午十時許,偵察員來報告,鈴木聯隊己於昨晚從尖頭嶺東來,今日八點半左右與石井的其他聯隊匯合。

  到了下午兩點鍾光景,偵察員來報告,石井命令部隊向東開拔,估計是撤離根據地了。目前,各地的遊擊隊和民兵正在密切地監視敵人。

  而到了傍晚,就不斷有人來報告:石井的部隊全部撤到了太湖邊上的泗水鎮,有些已經連夜向東去了。

  至此,梁誌和何正達的心中才茅塞頓開。

  這次反“掃蕩”,嚴鐵英率領部隊是在內線作戰,是充分利用了根據地內人民群眾的優越條件,還有地利條件。

  這次反“掃蕩”,經過“羊跳澗戰鬥”和“雞頭山戰鬥”,較大地消耗了日軍的實力。而在對川島和岡本的打援過程中,同樣也消耗了對方不少的實力。

  即使是在固守合水城以及尖頭嶺的戰鬥中,給予日軍的打擊也不小。

  初步統計,此次“反掃蕩”作戰,共殲滅了日偽軍兩千三百餘人,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其中包括兩門山炮,四十餘門迫擊炮(加藤大隊十二門迫擊炮在雞頭山戰鬥中被繳獲)。擊毀了兩輛坦克。

  當然,新四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據統計,在此次反掃蕩鬥爭中除去傷者,共有八百三十一人壯烈犧牲。尤其是像曹德輝、陳新一這樣的指揮員、紅軍老戰士,還有像魯道生、江少先這樣的年輕戰士,他們的犧牲,無疑是新四軍太西部隊和東路抗日遊擊支隊的巨大損失。

  此次反掃蕩,展示了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抗日民主政府領導下,所表現出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反“掃蕩”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人民抗日鬥爭的熱情和必勝的信心!

  嚴鐵英多次召開營以上幹部會議,認真地總結了此次反“掃蕩”的經驗教訓,形成決議上報特委和六師黨委。

  特委和六師黨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尤其是對嚴鐵英本人的軍事指揮藝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此次反“掃蕩”,對日寇也是一個震撼。

  首先是石井遭到日本軍方的撤職查辦,由山口龍一繼任旅團長。

  其次是新四軍的迅速成長壯大,不得不引起日本軍方的恐慌。日軍加強了對新四軍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在根據地周圍築起了許多碉堡,派出滲透部隊破壞根據地的生產和建設,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為此,新四軍和抗日民主政府給予了堅決的回擊。

  嚴鐵英早就想將太西指揮部由赤岸村移至合水城。反“掃蕩”結束後,她正式向特委和六師黨委提出申請,獲得了批準。

  合水城在此次反“掃蕩”中遭到了極大破壞,百分之六七十的房屋被毀。

  所幸在合水城守衛戰之初,她即派周玉昆副政委組織城內居民疏散,撤出了合水城。

  所以戰爭中人民群眾的生命並沒有受到多少損失。這便為戰後重建贏得了先決條件。幾個月來,她率領全城軍民對合水城進行重建工作。

  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發揮潛能,自力更生,使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合水城終於從戰爭的陰影裏走了出來。

  新四軍太西指揮部移至合水城,有人建議把野戰醫院也移至合水城。嚴鐵英考慮良久,最終還是否定了。

  嚴鐵英解釋說,野戰醫院放在尖頭嶺比放在合水城安全。那裏山高林密,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便於隱蔽,有利疏散轉移。

  而合水城目標太大,遇到敵人空襲或“掃蕩”,撤退和轉移都很困難。

  反“掃蕩”結束後,嚴鐵英化心血最多的還是軍隊建設。指揮部所屬的三個團,在這次反掃蕩中雖然都受到了損失,但也都得到了鍛煉。

  尤其是太西二團和三團,經過“雞頭山攻堅戰”和“羊跳澗伏擊戰”,他們都取得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對於打大戰、惡戰,已經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

  她多次親自參加兩支部隊召集的戰鬥總結會,特別是親身參加有些班排組織的戰鬥總結會。她從很多戰士身上看到了部隊戰力提高的可喜變化。

  由於江南東路抗日遊擊支隊,是特委根據鐵英同誌在反“掃蕩”中臨時提出的建議,在全區內組織起來的武裝。這些武裝都是各縣大隊,區中隊或基幹民兵的骨幹力量,各地是需要這些骨幹去開展抗日工作。

  所以特委征求鐵英的意見,欲把這些武裝仍然歸還給各地。嚴鐵英自然是同意的。

  不過在太西指揮部管轄的範圍內,她還是將二百名優秀的戰士留了下來,充實到她的獨立營、特務營和炮營中去。

  在這次反“掃蕩”作戰中,太西部隊共繳獲了四十門迫擊炮和兩門山炮。嚴鐵英將炮連擴充為炮營,下設三個連,每連有迫擊炮29門,還成立了一個山炮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