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97章總第四百九十八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5 05:05      字數:2107
  日軍的第六次衝鋒可謂順風順水。他們很快占領了陣地。

  幾天裏,他們傷亡慘重,為的就是這一天,為的就是這個時刻。所以他們高興,他們歡呼——為勝利而高興,為勝利而歡呼。

  可是還沒等他們盡興的時候,就見三顆紅色信號彈飛上天空;腳下的土地開始龜裂;無數的煙柱隨著巨大的轟響衝天而起!

  這些煙柱又彌散開來,整個戰場一片迷濛。就見那些異國的士兵們在巨大的煙霧裏,扭著秧歌,跳著舞蹈,不一會兒就被紅色的塵埃湮沒了!

  日軍的指揮官在望遠鏡裏,被眼前的這幅情景驚得目瞪口呆。當他明白過來,這是怎麽一回事時,“八嘎!……”那臉“唰”地一下全白了,變成一張白紙了。

  陳西民可沒等敵人緩過神就開始動作起來。當巨大的爆炸聲一停,他立即指揮部隊衝上陣地。

  陳西民衝上陣地,發現現在的陣地又變了一個樣。由於炸藥爆炸形成的強大衝擊力,多數地方形成了一個個小山丘。

  這些小山丘隻要稍加整理,即變成了一個個掩體了。陳西民通知幾位營長,將部隊隱蔽好,專等敵人的下一輪衝鋒。

  這時候在山南竇樂山的陣地上,卻是另一番的景象。山南有相當一部分沼澤。這是一種什麽樣的沼澤呢?

  在兩山之間的山凹裏,有一些水田。這些水田終年漬著水,老俵們在裏麵種些水稻,隻有很微薄的收成。

  這些水田有的可以用水牛耕田,有的隻能靠人工挖了。它們都很深,深的地方有屋脊那麽深。

  這種地方是不能大麵積種莊稼了。如果要種莊稼,莫講是人,雄壯的水牛都駭怕得駐足不前。

  這樣的山凹裏幾乎沒有像樣的路。通常,在傍著水田的山腳下,挖一條極窄的小路通行。怎樣小的小路呢?僅能放下一隻腳而已。

  竇樂山的山南陣地,多半是修築在有著這種沼澤山凹的山頭上。不過,現在在飛機的轟炸下,在火炮的摧毀下,其山頭也和山北的一個樣,隻剩下灰麵似的土層了。

  當然這隻是在山頭上。在那些沼澤地帶,並沒有改變多少實質性的東西。那些地方,人與車還是不能通過去的。

  竇樂山團的防禦陣地大約有十四、五華裏寬,包括上十個山頭,七八個這樣的沼澤山凹。竇樂山隻要守住上十個山頭就可以了。

  然而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日軍在這樣的沼澤裏吃盡了苦頭,難道就不會想辦法?事實上,從一發現這些沼澤不利於他們前進時,他們就在想辦法。

  他們試圖用火力封鎖住山頭上支那軍的射擊,派出工兵在沼澤裏鋪上木板。當然,這是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但不管付出多少代價,日軍還是鋪成了多條這樣的通道。

  於是破壞與保護這些通道便是竇樂山與日軍爭奪的焦點。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不願看到的一場戰鬥。日軍為了快速通過沼澤,不忍踩著陣亡士兵的屍體往前衝,但又沒法避開那些屍體往前衝。

  所以到最後,日軍隻能將木板鋪在那些壅積在沼澤裏的同胞屍體身上往前衝。[注:在本章後]

  日軍通過了沼澤,為了複仇,便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向富新防線的縱深發展,一路繞到支那軍陣地的背後,妄圖前後夾擊,消滅那些使他們吃盡了苦頭、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支那軍。

  這是一場力量太過於懸殊的搏殺。在十四五華裏寬的防禦陣地上,日軍似潮水般湧來,竇樂山將要承受著前後夾擊。

  迫於形勢,他趕緊將兵力集中起來。本來他和他的部隊可以跳出敵人的包圍圈,但他沒有那樣做。

  因為他知道,他的背後不遠處便是相思嶺,梁旅長就在相思嶺上。他如果一退,相思嶺就會首當其衝。

  而梁旅長身邊,隻有兩個營多一點的兵力。要退也隻能是梁旅長先退。他在這裏阻擋敵人一陣子,就能為梁旅長突圍出去贏得時間。

  就在竇樂山率領部隊準備與日軍作拚死一戰的時候,在包圍圈的兩邊突然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隻見梁紅玉騎著拂雲飛,率領著騎兵連一陣風似地卷了過來。而郭威和閔小青也指揮著部隊分別向敵人的兩翼殺去。

  日軍冷丁裏沒防著這一著,竟沒站住腳,一下子像潮水一般往後退,一直退了四五華裏。

  梁紅玉來到竇樂山麵前,簡短地說了一個字:“走!”拍馬在前開路。

  竇樂山心頭一熱,帶領部隊就緊隨其後,一路呼嘯殺出,一個鍾頭後,擺脫了敵人的追殺。

  [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筆者在贛南與贛中交界的一個小山村裏搞“路教”。那正是炎熱的夏天,久晴不雨。晚上熱不可耐時,總喜歡獨自一人站在村前的那棵古老的樟樹下邊乘涼邊欣賞夜景。每天晚上十點鍾左右,我總會看到對麵一座黑魆魆的大山下有一大片燈火。起初我疑是一座較大的鄉鎮。但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那裏根本沒有村莊。但是後來觀察久了,卻發現那些燈火多數不動,少數在慢慢地移動。像是有人提著走馬燈一樣。當時我就想,那是個什麽地方呢?那些燈為什麽會移動呢?一日兩日……,我總會這樣想。我問村民,村民的回答令我大跌眼鏡。他們神秘地說:“那兒什麽也不是。過去是一大片荒灘地,大躍進時代被開墾出來。現在是一大片農田。至於你所看到的燈火,那是鬼火!隻有在久晴不雨或久雨不晴時才會出現。”哦,原來如此!我知道,村民們說的所謂鬼火,其實就是磷火,是動物的骨骼發出的磷光。我好奇地問過他們:那裏怎麽會有那麽多的鬼火呀?他們含糊地說:那裏在過小日本時國軍跟鬼子打過大仗,死了好多好多的人。那兒的山凹裏死得尤其多。下雨天我們是不敢去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