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三部第90章總第四百九十一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7      字數:2056
  當年,由於崔成企圖加害皖南遊擊縱隊,朱由忠,李燦和嚴武英設計將遊擊縱隊撤離了千嶺山,使崔成的陰謀末能得逞。

  皖南遊擊縱隊撤走後,崔成派兵占領了千嶺山。但過後不久,五十九師即遭到日軍笠原清明旅團的攻擊,被迫退出金角鎮和千嶺山。

  這樣,整個千嶺山地區即淪為日軍手中。日軍為了保證二郎山鐵礦的翼側安全,在千嶺山及金角鎮周邊修起了碉堡。

  三年來,顧祝同的第三戰區竟對此無能為力,毫無作為。

  這次,李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對千嶺山和金角鎮發動攻擊,一周之內掃平了所有敵堡,迫使日軍縮回到原來占領的地區。李燦將支隊部設在了金角鎮。

  支隊部設在金角鎮,這不是李燦和武英的本意。

  最初,李燦尤其是武英堅決不同意支隊部設在金角鎮,原因很簡單,金角鎮容易受敵攻擊,它絕對沒有千嶺山安全。

  想當年皖南遊擊縱隊司令部設在千嶺山,日寇與頑固派都對它無可奈何。

  但是新四軍第七師和皖江軍區從政治影響考慮,最終還是選擇了金角鎮。

  當然,促使李燦和武英收回自己的意見還在於,皖江支隊隻是作為向二郎山地區發展的先鋒部隊。

  第七師和皖江軍區的戰略意圖是,朱由忠的獨立旅繼李燦的皖江支隊之後將開赴二郎山地區。這樣,金角鎮作為獨立旅的首腦機關駐地就再合適不過了。

  還有,雖然金角鎮是第三戰區的地盤,一直是由五十九師駐防;但五十九師敗走三分河後,即被日寇侵占。

  現在新四軍等於是從日軍手中把金角鎮重新奪回,第三戰區也無話可說。第三戰區要再做對新四軍不利的事,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李燦的皖江支隊,是支新組建的部隊。它是由原皖南抗日遊擊縱隊二大隊一中隊為基礎組建(該中隊即是當年李燦受朱由忠委派到山南搞野練的那個中隊。)中隊長為左克。

  皖南遊擊縱隊從千嶺山撤出,到皖浙贛邊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即被新四軍第七師改編為獨立旅。

  皖南遊擊縱隊存在的那幾年裏,可謂是聲名顯赫:黃竹墈伏擊戰,腰斬石礦運輸線,活捉鬆下信一,金角鎮保衛戰……它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記憶裏!

  而由皖南抗日遊擊縱隊二大隊一中隊為基礎,組建的獨立旅第二團第二營,(營長為左克)這次成了皖江支隊的主要成分。

  皖江支隊的另部分主要力量,便是嚴武英率領的二郎隊。獨立旅成立後,二郎隊成為該旅的特務營。

  也就是說這次皖江支隊是由第二營擴編為皖江支隊的第一團,特務營擴編成為皖江支隊的第二團。

  全支隊兩千餘人,大部分還是二郎山地區的人。這對於開展該地區的抗日工作有著十分有利的先決條件。

  新四軍第七師和皖江軍區任命李燦為皖江支隊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嚴武英為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

  一團長為左克,二團長由武英兼。石梅擔任二團一營營長,臘英擔任二團二營營長。這兩個營的前身是二郎隊,亦即獨立旅的特務營。

  重回二郎山地區,武英向丈夫建議,恢複二郎隊,建製為營級,由石梅擔任二郎隊長。二團一營營長由二營副營長蔡子燦接任。

  蔡子燦可是武英的徒弟。在湖口與福田糾夫(周雲)作戰中被軍統的人打傷。武英率領她的徒弟們歸隊,蔡子燦留在家裏養傷。

  後來武英和李燦受命來到皖南遊擊縱隊,武英專程到蘆花湖將傷愈的蔡子燦等幾個徒弟帶回,就留在了二郎隊裏。

  幾年來,她的這些個徒弟在與日軍的作成中先後犧牲,現在也僅剩這個蔡子燦了。

  這個蔡子燦作戰英勇,還很有組織能力。從班長一直升到副營長,很得戰士們的信任。

  對於妻子的提議,李燦同意了。他報請上級獲得了批準,將二郎隊直接隸屬於支隊部領導,並由武英親自指揮。

  二郎隊以原先的部分骨幹為主體,在全支隊吸收新隊員。因為石梅是當地人,有很好的人脈關係;在極短的時間裏,二郎隊就吸收了不少的民間習武之人。二郎隊發展到原先的規模。

  武英指示石梅加緊訓練部隊,一定要恢複到先前二郎隊的戰力水平。

  皖江支隊東進二郎山地區,第七師和皖江軍區給它的任務是:恢複並發展二郎山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武裝,為第七師獨立旅攻占二郎山鐵石礦做好前期準備。

  為此,李燦和武英作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李燦指揮部隊將七橋鎮和二郎鎮外圍的日偽據點,逐一敲掉。這些據點都是日寇在侵占二郎山鐵石礦之初,為了拱衛二郎山鐵石礦而設置的。

  七橋鎮和二郎隊都駐有鬼子的隊伍,它們的外圍被皖江支隊敲掉後,日軍隻有龜縮在七橋鎮和二郎鎮這兩個大據點裏。

  其次,李燦和武英請求上級加速完成“蒲公英計劃”。稱“蒲公英計劃”一旦實施成功,將改變二郎山地區敵我力量的對比。

  對於李燦和武英的請求,上級組織予以了批準。並指出:根據變化了的形勢,礦山暴動時機已經成熟,可以而且必須立即執行“蒲公英計劃”。

  為了加強皖江支隊的領導力量,為了“蒲公英計劃”能夠順利完成,第七師和皖江軍區黨委決定,由安華同誌任皖江支隊的政治委員,具體負責執行“蒲公英計劃”。嚴武英協助。

  由於安華同誌領導的地下黨組織,做了大量的暴動前期準備工作,“蒲公英計劃”的實施相當順利。加上嚴武英發現的那條秘密通道,暴動完全可以成功。

  李燦、安華和嚴武英製定出嚴密的行動方案。

  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嚴武英建議:為了保證暴動隊伍能迅速撤出,應派出兩支部隊:一支布置在外圍,即森林的邊緣,阻止日軍對秘密通道的威脅;一支順秘密通道進入鐵石礦區,負責掩護暴動隊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