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二部總第三百0一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6      字數:2031
  梁紅玉站在父親的麵前,等待著父親的教誨。

  梁維甫走到女兒麵前,慈愛地說:“紅兒,你知道爸爸為什麽要把堅守牽製的任務交給你嗎?”

  梁紅玉睜著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聽著父親的問話卻沒立即回答。

  她在心裏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但覺很不成熟,她必須先聽父親的話。

  因為她明白父親作為這支部隊的最高統帥,他自然站得高看得遠,必定部署嚴密。對有些事的認識不是任何人都能參透的。

  父親邊走邊說:“雲雀山山高林密,大部隊行動極為不便,而小部隊機動靈活,卻能在這裏如魚得水。“

  ”正因為小股部隊機動性強,麵對強大的敵人便於擺脫,所以我讓你們團留下。”走了兩個來回,他又說:

  “但是小股部隊若不造成大的聲勢,使敵人誤以為圍在雲雀山中的是我們整個暫九軍,那也就失去了意義。那樣,敵人同樣會像瘋狗一樣圍追我們。這同樣也將直接影響上高會戰。“

  ”所以上高會戰的成敗,很大程度就是取決於你們團能不能牽製住日軍這兩個師團,使他們不能過早地加入上高會戰之中。明白嗎?”父親梁維甫問女兒。

  梁紅玉身子挺得筆直,她響亮地回答父親的問話:“明白了!軍座!”

  父親梁維甫點了點頭,繼續說:”不過這次的牽製任務看似充滿風險,但是隻要你運籌得當,是可以化險為夷的。”

  父親梁維甫開始麵授機宜。

  梁紅玉邊聽邊頻頻點頭,腦子裏在飛快地迭現著麵對敵人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自已應該采取的措施。

  梁維甫又看了女兒一眼,用更為柔和的口吻說:“紅兒,爸爸把這個千斤重擔交給你,相信你能夠擔當得起。”

  他拿起桌上一遝厚厚的材料說:“日寇已把我們暫九軍的情況摸得透熟。說明日特沒有一天停止過對我們的偵察、分析和解剖。”

  梁紅玉接過材料看了起來。這是一份繳獲的日軍關於暫九軍所有高級指揮員的個人檔案。梁紅玉看到自己的名字。

  她饒有興趣地讀了下去。文字雖不長,但日特把她的底細摸得可謂一目了然,不僅寫了她與養父的關係,甚至是她的脾性和膽識,履曆上都寫得清清楚楚。

  此時她突然悟到了父親的一些用意:她在雲雀山中,更能迷惑鬼子的呀。她抬起頭來,語氣鏗鏘地說:“爸爸,您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稍停,她不無憂慮地說:“爸爸,可是警衛營留在山中,那軍部的警衛怎麽辦?”

  梁維甫說:“沒事!就留下鄭小華的警衛排吧!有了他們就足夠了。”

  這時常雲鵬走了進來。他顯然是聽到了梁紅玉的話,曉得梁紅玉的擔心。他接過梁維甫的話對梁紅玉說:“放心吧!我會安排軍部隨主力師行動的。”

  說完他和父親相視一笑。

  “是!參座!”梁紅玉放心了下來。

  梁紅玉回到團裏,立即與管俊山、閔小青、陳西民和湯顯河研究起行動計劃來。

  大家都很緊張,都為即將到來的戰鬥感到惶恐!

  是啊,用一個團去對付兩個師團,這想都不敢去想。可是團長已經把任務接受下來了。卻不是開玩笑了!

  氣氛顯然過於沉重。

  文香不在家,梁紅玉把一個叫陳靜的姑娘留在身邊。

  幾個人研究了一會兒,總覺得心裏不踏實。是什哩原因使她們的心裏不踏實呢?是這雲雀山的地形。

  他們不熟悉雲雀山,又怎麽能完成牽製任務呢?梁紅玉當即決定,吃過中飯就去察看地形。

  又因為她一直記掛著文香和竇樂山,她把派人去尋找的事提了出來。

  閔小青說,可惜劉小風不在這裏,若在,他去是最合適的。湯顯河說,鮑霆和孫二望都是竇樂山的結拜兄弟,可惜也都擔任了連排長。

  梁紅玉說,這個節骨眼上,團裏任何軍官都是不能離開的。陳西民說,還是順其自然吧,憑著文香的機敏,我想他們應該不會有事的。

  這事遂作罷。

  吃過中飯,梁紅玉就帶著幾人出發了。他們把馬打得飛快,是想在一下午的時間裏把雲雀山跑個遍。

  這雲雀山方圓幾十裏,山連著山,峰連著峰;而且山山相像,峰峰仿佛;不熟悉的人,簡直像走進迷宮。

  梁紅玉帶著幾人邊看地圖,邊實地考察。這樣東南西北都跑了個遍。

  到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一座山川前。

  此時火紅的晚霞正吐著耀眼的光芒,將眼前的山川照得燦爛輝煌。

  梁紅玉騎在拂雲飛上放眼眺望,發現眼前的這座山川仿佛在那兒見過。

  她馳馬跑進川中,見川兩邊都是高山峻嶺,隻中間有一條大道南北貫通。

  梁紅玉勒馬佇望,大道的兩邊盡是水田,山的低坡處是旱地。

  此時是晚秋莊稼成熟的季節。水田裏已經收割了變成了旱田。而大豆也已收獲過。

  坡地上隻留下了一畦畦的紅薯地,紅薯的藤蔓縷縷條條地牽扯著,薯葉子泛著墨綠的光澤。

  梁紅玉驅馬往前走,見大道的兩邊寬處約百米,窄處僅二三十米。

  梁紅玉饒有興趣地看著,突出記起鐵籠山中的沒牛川來。

  眼下的這座川與沒牛川何其相似乃爾!

  是啊,同屬於贛北,山川地勢應當相差無幾。隻是這川中沒有那座呲牙咧嘴的沒牛石,多少讓人舒服了一點。

  梁紅玉一行走到一個小山村,詢問當地老俵:這川叫什麽名字?有哪些風土人情?他們說這川叫“伏鬼澗”,傳說是張天師捉鬼的地方。

  “伏鬼澗!”這名兒取得好。梁紅玉聽後頗覺新奇。

  梁紅玉自言自語:“伏鬼澗一一沒牛川,伏鬼澗一一沒牛川,好……好……”

  閔小青快活地說:“姐,這澗真是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啊!”

  梁紅玉點了點頭。

  他們又策馬跑了一會兒,在晚霞消退時,他們馳出了伏鬼澗。

  梁紅玉估摸著這川至少有20來裏長。她在心裏冷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