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二部總第二百五十二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5      字數:2084
  轉眼間天就亮了。

  吃過早飯,鐵英對李燦說:“你就在家裏掌握部隊吧,我想到附近去轉轉,實地考察一下民情,也可看一看朱庭國到底有何動作?”

  李燦說:“還是我去吧,你姐倆在家。這走了半夜,你怕也夠累的了。”

  鐵英說累倒不累,如果你想去,就咱倆去,讓武妹在家。

  於是,他們決定由他倆帶蘇曼和小山子去。

  他們都換上了本地人的裝束,就往山外走。

  鐵英已經跟村裏人打聽清楚了,離此十多裏地有個鎮子,叫玉猴鎮。

  鎮上有國民黨的部隊駐守。所以現在他們奔的就是這個玉猴鎮。

  秋天的皖南很美。山巒變得稀了,卻仍不失厚重之感。

  那些紅彤彤的柿孑,像一盞盞小燈籠掛在落光了樹葉子的枝頭上,煞是可愛。

  皖南的柿子是很出名的。杮子樹漫山遍野隨處都可看見。

  在山梁上,山溝裏,田疇的轉角處,屋前屋後,杮子撐起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除了柿子,皖南最美的景色就算是楓葉了。

  楓樹葉子也和柿樹的葉子一樣,秋去冬來,它們原本都會飄零的。

  但現在柿葉落光了,為的是顯現出柿子的壯美來;楓葉就還是紅彤彤的,迤邐在山間地頭,大概還要把那種炫人的美展示下去吧!

  十幾裏路,小半晌就到了。嚴鐵英他們看去,這個玉猴鎮可比二郎鎮小多了。

  皖南多古鎮。雖然這個玉猴鎮規模比較小,但其建築風格一如皖南古鎮一樣,古色古香。

  它的古味最突出的就是那條由鵝卵石鋪就的古道了。

  這條古道穿鎮而過。問當地的老百姓,他們介紹說,在這樣的古道兩頭,通常會建有牌樓。

  這座玉猴鎮的東西兩頭,橫貫著的古道上就各建了這樣的蝶形牌樓。

  嚴鐵英記起,二郎鎮不就有這樣的蝶形牌樓麽!

  這也許就是皖南的一絕吧!

  走近鎮子,果然見那座蝶形牌樓矗立在眼前,“玉猴鎮”三個大字赫然在目。

  這條古道,是他們返回雲嶺的必經之路,現在卻有著穿黃製服的國民黨兵設卡安哨。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鐵英記得十幾天前他們從東而來,這個小鎮上並沒設哨卡,為什麽現在卻有了呢?是與自已有關係嗎?

  如若有關係,則必定如朱由忠所說,朱庭國伸出爪子了。她慶幸自己早作了準備。

  在接近哨卡時,鐵英對李燦說,我們分開走,我和蘇曼,你和小山子,拉開距離。

  李燦說明白。他拉了小山子一下,放緩腳步,倆人與鐵英之間就拉開了一丈多遠了。

  哨兵看得很仔細,特別是看到三五成群的,他們會反複盤問。

  輪到鐵英了,哨兵看了看,放行了。輪到李燦,哨兵看了看,也放行了。

  可在李燦背後二三十米遠走過來的一群人,哨兵們則如臨大敵。

  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老遠就叫嚷著讓他們停下來。

  這夥人是玉猴鎮西附近村裏的,平日裏趕集都喜歡結夥成群,相邀相伴;一見這些兵咋呼著,就都譏笑起他們來。

  哨卡領頭的是五十九師的一個少尉排長。雖然他們到此地不久,但處了些時日,彼此也不陌生了。

  見他們到了跟前,他就說:“你們也別笑,我們也是奉命行事。”

  有人就問,你行的啥事呀?我們老百姓有啥事呀?

  排長說,我們查的是新四軍,不是查你們。新四軍在我們地盤上招兵,這是不行的。

  有人說,新四軍不也是國軍麽?怎就不可以在這裏招兵哩?還有人說,新四軍是打鬼子的隊伍,他們招的兵肯定也是想打鬼子的兵嘛!怎麽這個你們也要幹涉?

  “算了算了,跟你們也說不清,你們快過去吧,快過去吧。”那排長說不贏,隻得揮動著手讓他們過去。

  鐵英明白了,朱庭國確實是不會放過她帶的這些個弟兄。

  這時她擔心起朱由忠來了。朱由忠放走了他們,朱庭國肯定會找他的落殼。

  她覺得自已沒有把這件事情完全處理好。朱由忠雖然有缺陷,但就衝著他對新四軍的這份心,她也不能失去這個朋友。

  隻是現在事已至此,她唯一的就是在心裏祈禱朱由忠能平安無事。

  從玉猴鎮回來,嚴鐵英就與李燦、武英商量,怎樣過玉猴鎮。

  嚴鐵英說:“白天是不可能通過的,隻得在晚上。我們還是想想晚上怎麽通過的吧!”

  李燦說:“這還不好辦。不就是幾個崗哨麽,唔,這樣……”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嚴鐵英嚴肅地說:“李燦同誌,請你注意黨的政策。他們現在是友軍,你怎想到去要人家的命呢?”

  李燦一愣,想了想,兀自笑了。他自嘲地說,打了十幾年的仗,這種想法一時還改不了。

  武英說:“大姐,不如這樣,我們去把崗哨引開,不就通過了嗎!”

  鐵英說:“我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怎麽引得開?”

  “不如叫老百姓幫一下忙,看今天在玉猴鎮,老百姓對新四軍可好呐!”李燦說。

  其實鐵英心裏一直想到朱由忠,隻有自己這一路上能不顯山不露水,方能減輕朱由忠的壓力。即使是自己通過了,但讓朱庭國抓到把柄了,那也對朱由忠不利。

  想到這裏,她決定放棄走大路。她對李燦和武妹說,李燦說的那個辦法好是好,就是太招惹了。

  還是走小路吧,哪怕多用些時日,於大局還是有利得多。

  她告訴李燦,朱由忠送的那些武器彈藥,我們把它卸下來,用我們四人的戰馬來馱,馱不了的,再讓戰士們一人分擔一點,恐怕再多些都不在話下。

  鐵英召集全體人員開了一個會,向大家講明了目前遇到的困難,和準備應對的措施。

  然後進行了分工。

  鐵英說:“李燦,你就帶著小山子、二牛和豹子,走在前麵,逢山開山,遇水架橋,明白嗎?”

  李燦爽朗地回答:“明白!”

  又對武英說:“武妹,你帶著薛桂林和戰士們走在隊伍中間。”

  “是,大姐!”武英回答。

  “我和蘇曼壓後。”嚴鐵英說。

  一切就緒,當下在村子裏找了一個向導,就踏著小路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