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4      字數:2041
  梁紅玉不理閔小青和陳西民的抱怨,苦苦地思索解救竇樂山的良策。

  她和父親梁維甫多次交換過意見。他們一致認為放走竇樂山並非是放虎歸山,而實際上竇樂山目前的情況很可能是虎落平陽。

  梁紅玉跟父親分析竇樂山遭到不測的原因:

  三當家白貓子已死,鄺樹廣雖是四當家,卻是唯竇樂山馬頭是瞻。他不能也不會去左右竇樂山收編。

  如果有可能,能夠左右竇樂山收編的便是那個二當家周雲。梁紅玉雖然沒有和周雲直接打過交道,但這人的毒辣手段她是領教過了。

  她向父親講述了周雲策劃的襲擊自己住所的事。

  她對父親說,如果不是宋大庚及早發現了端倪,如果不是小青他們在竹林裏放了暗哨,若讓周雲的陰謀得逞,她和小青他們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梁維甫說,這種人不僅僅是土匪,還有一點政客的味道。為了消除對手,竟不擇手段。這種人是極其危險的。

  但是梁維甫又說,竇樂山世代為匪,根深蒂固,周雲的影響未必有那麽大。言外之意,讓女兒還須考慮另外的因素。

  梁紅玉說明白。

  梁紅玉決定第二次秘取貓兒眼,但苦於沒有一條可行的途徑。

  她把審問鄺樹廣和竇樂山的過程,一遍又一遍重新反複在腦海裏濾過,希冀從中找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她一直對上次清風寺剿滅竇樂山一事耿耿於懷,竇樂山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就逃得無影無蹤,沒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怎麽也不能令人相信。

  很多的人都認為,竇樂山是鑽了山洞了。但是那麽多的人同時鑽了山洞,這種情形也不會令人信服。

  但不管怎麽說,“鑽山洞”一說還是最能站得住腳的。因為如果他們不鑽山洞,怎麽能躲過剿殺呢?

  梁紅玉在房間裏走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希望能思考出一個好的結果。

  這一天,她與宋大庚談論起竇樂山。說竇樂山要麽忘恩負義,要麽遇到麻煩。到底怎麽樣了,她想最好去貓兒眼瞧一瞧。

  宋大庚的一句話提醒了梁紅玉,也印證了自已的思考。宋大庚說影屏山通山都是秘洞,裏麵像蛛網一樣,上次去貓兒眼如果不是搞突然襲擊,恐怕連麵都見竇樂山不到。

  梁紅玉在心裏說,對呀,秘洞,蛛網般的秘洞。

  記得有一次她曾經半開玩笑地對竇樂山說,竇樂山,人家都說你竇樂山是一代梟雄,依我看你是一代鼠雄。

  竇樂山不解地問,怎是鼠雄?言辭中很不服氣。

  梁紅玉說,我第一次打你的時候,你不是像老鼠一樣鑽洞了嗎?

  竇樂山窘得直搔腦皮,他嘿嘿笑著說,我不鑽洞還不被你滅了,那還有坐在你麵前的機會。

  梁紅玉說,你能告訴我那山洞是怎麽回事?是你手裏挖得?還是祖傳的?

  竇樂山說,都不是,是天然形成的。

  當時梁紅玉就來了興趣,那洞怎麽能天然形成?你竇樂山也太狡猾了吧!

  竇樂山認真地說,真的是天然形成的。不然以後你可以去走走看麽。

  這樣想著,梁紅玉決定和小青、西民去走走影屏山的秘洞,希望能找出一條通往貓兒眼的路。

  而隻要能找到去貓兒眼的路,就可以像上次一樣出其不意地手到擒來。當然這次可能不是擒竇樂山,或許就是擒周雲。

  她把這個想法跟小青、西民一說,他倆都高興地摩拳擦掌。西民說還是把宋大庚帶上吧,他打過獵,對那一帶很熟悉,一定是個好幫手。

  梁紅玉覺得這次不像上次,上次是攀崖,那麽大的年紀哪攀得上?這次是找路,宋大庚還真是比他們中誰都要強些。

  她答應了。

  梁紅玉帶上了她的加強班,就留文香在家。於是他們一行二十幾人就騎馬到了影屏山。

  這次梁紅玉決定不走西麵走東麵,就從清風寺找洞進去。他們還帶了足夠的幹糧,必要的工具,還有多節手電筒。

  到了清風寺,為了預防萬一,在清風寺的後山鬆林裏,宋大庚還砍了一捆幹鬆油條①備用。

  梁紅玉準備讓警衛班在清風寺待命。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①幹鬆油條:老鬆樹的枝椏枯幹了,外麵的那層表皮腐朽後,留下來的椏心部分,成了鬆油條,點燃可作照明用。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首先必須找到洞口。

  他們先到存放糧食的那個山洞。事實上,梁紅玉他們也就隻曉得這個山洞。

  因為上次打下清風寺後,梁紅玉就命令部下仔細搜查過了,沒有發現其它的山洞。

  他們在洞裏又搜查了一遍,仍然沒有找到洞口。

  是不是這個山洞根本就不通其它地方,不然不可能不被發現,或者即使有洞但有機關控製?

  梁紅玉說,還是到清風寺裏去找找吧,那麽多的土匪,須臾就溜得無影無蹤,恐怕還不止一個洞口呢!

  小青說,你為什麽不在審問竇樂山時逼他說清楚?

  梁紅玉說,我是不想把他逼得太狠,誰知如今這麽急迫需要它?我也後悔。

  大家也都惋惜。

  “我怕影響對他的改編!”梁紅玉又補了一句。

  於是他們都回到清風寺。這次連警衛班的士兵都參加了搜索。

  終於宋大庚首先在如來佛的佛龕下發現了一個洞口。接著,閔小青、陳西民各自都發現了一個洞口。

  有一個警衛班的士兵在寺院後的山牆下也發現了一個洞口。

  而這個洞口似乎是才坍塌出來的,洞口很小,洞前滿是新土。

  梁紅玉圍著這個洞轉了一圈,發現它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加上洞口太小,一時無法判斷它是一個什麽洞。

  梁紅玉問大家,一下子發現了這麽多洞口,你們說應該從哪個洞口進去?

  閔小青說,當然是要揀主要的洞口下了。我以為老宋發現的那個洞口重要,應從那個洞口下。

  大家一致讚成。

  陳西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這個洞口很隱秘,我們先前並沒有發現。老宋發現它時,也是無意中觸動了機關,這才現出了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