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鐵第一百二十三章
作者:何斌      更新:2020-03-02 05:54      字數:2030
  經過一天時間的準備,第二天清晨,部隊開始次第向鐵籠山開進。

  第一隊石磊,目標野豬嶺;

  第二隊徐煒,目標鐵籠口;

  第三隊車朋,先到鐵籠山,作為全隊的機動兵力,後警戒鐵籠山南。

  趙明和鐵英帶著小張和蘇曼以及幾個偵察員隨車朋後麵出發。

  吃過早飯,鐵英和趙明便從山溝的這頭走到那頭。一來倆人借此繼續交換一些意見,二來也想檢查一下部隊走後的情況。

  他們一路走著,見各處都規整得齊齊嶄嶄,草棚子裏打掃得幹幹淨淨。各個小隊的夥房裏,剩下的柴草也垛疊得嚴嚴實實。

  地上幾乎尋不到一絲布片。不像是撤離,倒像是臨時出發執行任務一樣。

  走到半山寺的下麵,忽然他們站住了,並且把眉頭皺了起來。

  原來在迎麵的石壁上,那“公輸天巧”的下方,不知被誰人刻下了幾個大字:“紅軍留守處!”

  看那痕跡,顯然是用刺刀之類的物件刻劃上去的。

  鐵英皺著眉頭說:“這是哪個小隊弄的呀?竟這麽不愛惜文物!”

  趙明也說:“是啊,這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呀,讓他這麽一刻劃,倒顯得不倫不類哩!即使我們今後真的把它作為留守處,也犯不上在那上麵刻字呀!真是的。”

  倆人心裏都有點不高興。鐵英望著頭上雄峙的半山寺,看著那些瓊樓飛閣,心裏頓現一種歉疚之意。

  今日裏出了太陽,那太陽正在東山頂上,將萬丈光芒投射在它上麵,顯出它的金碧輝煌。鐵英心裏的那絲歉疚便更強烈了。

  她環顧了一下四周,心裏很有點不舍的樣子。

  蘇曼忽然說:“隊長,這些棚子不拆掉,難道今後真的還回來嗎?”

  鐵英斜睨了她一眼,不以為然地說:“回來又怎麽樣?不拆它又不要你供飯食它吃。”

  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他們離了半山寺,牽著馬匹上了半山寺的山口。眾人回望了一下,見寺院、草棚、山頭上的工事……,這些不協調的物像,都被一層霞帔蒙著,倒很有幾份朦朧的詩意。

  鐵英縱上滾雪龍,一抖韁繩,和趙明大叔領著大家順著通往鐵籠山的石板道疾馳下去……

  遊擊隊重又回到了鐵籠山,回到了這塊曾經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土地上。

  隻幾個月的功夫,這塊本來充滿了活力的土地,自從包一天、潘西武的獸蹄踐踏過後,變成野山一樣,荒涼、冷僻。

  那一個個被烈火吞噬過的村莊,滿目蒼痍。鐵英騎在馬上,一路眼望的盡是這種荒涼景象,心中異常難過。

  是啊,在人民還沒有奪得政權以前,這種局麵是不可避免的,反動派的凶暴和殘忍,時時刻刻在威懾著窮苦老百姓,威懾著革命的力量。

  但是叫人無法容忍的是,窮苦老百姓遭了殃,我們不能夠去撫恤、救助,而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那傷痛的心在繼續淌血。

  在南方,當紅軍最後撤離的時候,看到那遍地的狼煙,累積的屍骨,聽到那震人耳聵的槍炮聲,撕人心肺的哀嚎聲,戰士們的心在顫慄!……

  在一個山崗上,嚴鐵英停住戰馬,這裏埋葬著陳大娘等幾十位鄉親——她默默地垂下了頭。想到了那慈母般的陳大娘,她的眼淚止不住汩汩往下流。

  她環視周圍,秋陽下,秋風在瑟瑟地吹動著山石、野草和樹木;遠處高高的鳳凰嶺,像是一位含辛茹苦的老人,又像是一位忍辱負重的少女。

  鐵英的麵頰上掛滿了晶瑩的淚水,臉上顯出一種少有的凝重。

  太沉鬱了吧!嚴鐵英抬眼瞅著趙明,見他也是悲愴的樣子。但是他把目光卻投向了遠處,投向了遼闊的天際。

  他的目光也廻轉過鳳凰嶺,廻轉過腳下的山石、野草和樹木,但那目光裏悲愴中透著深沉和莊重。

  嚴鐵英下意識地低下了頭。突然,她的眼睛一亮,透過朦朦的淚簾,她分明看見了一種偉大的所在——

  陳大娘的墳前不是已經長出了青草?村莊裏不是出現了些許的草棚?田間不是有人在耕作?山野間不也在催吐著一朵朵小花?……

  冬天將臨,冬天過去便是春天了。

  嚴鐵英突然悟到了趙明大叔那深沉、莊重的目光所蘊涵的深刻含義。

  她使勁揉了一下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她麵對著陳大娘的墳墓,在心裏默默地禱告:

  “安息吧,陳大娘,您為我們付出的代價,我們要敵人加倍來償還。”

  她對趙明激動地說:“大叔,打完這一仗後,咱們就動手幫鄉親們蓋起房子來,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些!”

  趙明點了點頭。

  他們先到了鳳凰村,打算在這裏駐了下來。

  這個村子一百多人,到現在隻剩下不到八十口了。鄉親們見鐵英領著遊擊隊又回來了,像是見到了久別的親人般,拉著問長問短。

  鐵英熱情地招呼著,把遊擊隊重回鐵籠山,要與包一天決一死戰的話,告訴了鄉親們。他們聽後表示一定奮勇殺敵,給死去的親人報仇。

  趙明要到徐煒那兒去,帶了小張就朝沒牛川方向去了。鐵英不能走,她要在這裏聽野豬嶺和青草坡的消息。

  車朋小隊就在鐵籠山南,正派出戰士巡邏,所以也得隨時聽取他的匯報。

  不久,鐵英見到了陳木英姐弟倆。鐵英從贛江邊回到半山寺後,為了鄉親們能在晚秋莊稼收割後再種上一茬蕎麥,便讓隨部隊駐在半山寺的老少鄉親們一起返回了家園。

  現在,蕎麥早已下壟,木英姐弟倆也搭起個小草棚,每日裏也是頂著星星出,頂著星星歸地忙碌著。

  鐵英看到這對無父無母的孩子,從心底升起一股憐憫。她看姐弟倆與鄉親們一樣臉色焦黃,又覺得必須盡快地打開一個局麵,多從外麵運進一些糧食來,賑濟一下鄉親們。

  隻有這樣,才能對即將開始的反“圍剿”鬥爭,有更大的勝利把握。於是,她在靜候著野豬嶺和青草坡方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