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虞初心的選擇
作者:一味相思      更新:2022-02-10 19:20      字數:2374
  承元二十七年六月初四

  京師。

  衛老國公的死訊自然是瞞不住了,三位王爺的死訊同樣也是瞞不住的,一時間,莫說是京師了,整個大夏都為之嘩然。

  衛老國公也就罷了,臥病也些日子了,壽數到了、油盡燈枯也不過叫人唏噓感慨一二,可是三位王爺同時葬身火海,這樣的事兒,放眼整個曆史,隻怕是再找不到了,一時間任誰心裏都免不了要胡思亂想起來,難道三位王爺同時喪命真真就是巧合嗎?而且還都是同樣的死法。

  不過由不得他們胡思亂想或是以訛傳訛,朝廷便就隨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查了個一清二楚,也將三位王爺的真實死因公之於眾。

  原來都是秦王!

  竟然都是秦王!

  原來秦王不止同時對三位外放出京的王爺痛下殺手,與此同時還在皇陵欲以同樣的惡毒法子對大皇子還有五皇子下毒手,虧得大皇子跟五皇子命大,逃過一劫,不過萬歲爺卻是驚怒交加以至臥病不起,並且秦王罪行乃是萬歲爺盯著全程審判,令有五皇子、衛正弘旁觀,還是刑部尚書鄧淵親審,人證物證俱在,秦王無從狡辯,隻能認下罪名,雖是已知秦王罪孽計劃,但是京師這邊卻是實在救援不及,以至於三位王爺葬身火海。

  秦王罪狀甫一公布,自是在朝堂、民間都引起軒然大波,饒是秦王已經被賜死,但是卻因洶洶民意,朝廷又下令鞭屍秦王,秦王遺臭萬年是必然的,而那些尚且活著的秦王府餘孽自然也插翅難逃。

  在下令將秦王鞭屍的同時,秦王府的餘孽共計一百二十七人,除秦王府的管家以及秦王心腹十二人被判淩遲之外,其他全部被判大辟,行刑之日便就是今天。

  虞初心被從大牢裏頭提出來一時間還十分不適應外頭刺目的眼光,不由就低頭躲避日頭,不過如今低頭對他來說卻是一件難事,畢竟戴著三十斤的重鎖,不管是肩膀胳膊還是腦袋脖子,都沒有一處安生的,尤其是後脖頸,已然磨出了一道深深的血溝,血肉濃水都跟這枷鎖長到一處了,稍微一動,便就疼得刺骨。

  不過,這折磨也快到頭兒了。

  “愣著做什麽?還不快跟上?!再怎麽拖拉還不是午時行刑?還不如快著點兒利索死了早托生!隻是要記牢了,下輩子寧肯托生牛馬豬羊,也別再托生跟著秦王作惡了,沒得還要落個淩遲下場!”

  身後傳來侍衛的怒吼謾罵,隨即便就是秦王府老管家聲嘶力竭的哭號:“我不走!我就是不走!天王老子也別想帶我走!”

  一邊說著,那老管家一邊就要朝影壁牆上這撞,隻是他年老體邁,又被枷鎖鐐銬所累,哪裏快得過侍衛,還沒跑出兩步,便就被侍衛一把抓著胳膊給扯了回去,一邊使勁兒往下扯他的重枷,隻疼得那老管家哀嚎不止,一邊冷笑連連,對那老管家道:“這麽著急忙慌尋死做什麽?左右閻羅殿裏頭已經為你騰出了地兒了,遲上一天半日的,難不成就被人搶了位子不成?”

  “官爺!就你開個恩,可憐可憐我一把年紀,給我個痛快吧!”老管家哭得渾身簌簌發抖,一臉恐懼、絕望,“我下輩子給你當牛做馬!”

  一眾侍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驀地同時爆出一陣大笑,那侍衛鬆開了枷鎖,和顏悅色地衝那老管家笑:“你還是省著點兒力氣,留著行刑台上嚎去吧!”

  這侍衛話音一落,登時一眾犯人同時哭聲震天。

  “別嚎了!上刑車了!”

  虞初心沒有哭,被侍衛粗暴地拉扯著上了刑車,他是頭號秦王餘孽,所以被排在了最前頭,刑車甫一行進,路兩旁便就罵聲不斷,什麽“豬狗不如”什麽“奸佞逆賊”又什麽“狐媚惑主”,聽得清的聽不清的汙言穢語都一股腦兒地炸了開來,更有數不清的爛菜葉臭雞蛋餿水,朝他襲來,將他纏裹。

  不知被什麽髒東西迷了眼,虞初心什麽都看不見,腦子裏卻是異常清晰地浮現出了他這短短三十三年的人生過往,若要用一個詞兒總結的話,那應當就是不認命。

  對,他自來就不認命。

  自幼喪父喪母,族人道他不祥克父母,任誰都不肯收養他,他不認,偏要出人頭地,讓這起子覺得他不祥的人主動對他笑臉相迎。

  自詡滿腹才情卻遭遇落榜,他不認,既是朝廷沒有慧眼識英才,那他便就自己輔佐擁立一個新賢主,所以他投到了同樣不認命的秦王門下,真真是一拍即合,又或者說是……

  臭味相投。

  不管別人怎麽看,反正對虞初心來說,跟隨秦王這十多年,是他這輩子最意氣風發、躊躇滿誌的時光,他自以為是千裏馬遇到了伯樂,胸懷一腔感恩之心,誓要將主子推上大位,為此,他嘔心瀝血,為主子籌謀劃策,甚至還不顧名聲,由著被人誤會是秦王豢養的禁臠,這些都沒什麽,是他這個做屬下應該對主子盡的忠心,也是他成就自己鴻鵠之誌的必由之路。

  一步步,一年年,他陪著他的主子走著這條世上最艱難絕險之路,雖然危機重重,卻更激勵他勇往直前,眼瞅著腳下的路,漸漸開始變得平坦,前方也漸漸顯露一抹光亮來,可是他卻猛然意識到了危險——

  “初心,這些年來,你為了本王出謀劃策、盡心盡力,甚至連名聲都可以不要,做外人眼裏本王的禁臠,你的忠心本王都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你放心,本王不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之輩,待成就大事之後,對你這有功之臣自有封賞。”

  “承蒙主子厚愛,屬下自當鞠躬盡瘁、銜環相報!”

  “行了,動不動就使這樣大的身段,也不嫌累得慌。”

  ……

  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這樣的事兒,史書上不知寫了幾百幾千,他看得多了,也不是沒有唏噓,不過卻是唏噓那起子被殺的驢、被藏的弓,雖是可憐可歎,可說到底還是他們一早看錯了人、認錯了主,所以找來殺人之禍,也不是沒有自身原因。

  隻要夠聰明、會識人,自然就能規避風險,他一直都是這樣想。

  他哪裏想到,終有一日,他這個聰明人竟也變成了待宰的驢。

  如何不心驚?

  不過,他一向不是個認命的,所以他自然不會允許自己成為被殺的驢,所以,這一次他要擦亮了眼睛。

  放眼天下,除了秦王,他還能選誰?

  不管怎麽看,都隻有萬歲爺跟安王兩個選擇。

  虞初心想也不想便就將萬歲爺給排除了,萬歲爺最是心胸狹隘、猜忌多疑的,怎麽會信任、善待他這個曾經秦王的心腹?何況他還對萬歲爺跟元後的過往、安王的身世都了然於心,萬歲爺那裏自是沒有他的容身處。

  所以,就隻剩下安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