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錢袋子空了
作者:錦一      更新:2022-02-09 10:57      字數:2213
  “你還不知道呢?”

  人群裏有人壓低了聲音,“這次西北災情嚴重,早前消息就該傳回京城了,可卻被有心人為著囤糧謀利,與人沆瀣一氣上下隱瞞。”

  “豫國公的侄子也摻合到了裏麵,還為了跟人搶奪糧食火燒了碼頭,被人抓了個正著。”

  “前天夜裏豫國公就來宮中跪了一夜,到昨兒個下午才剛出宮,誰知道又趕上了這事……”

  大旱也就算了,如今又逢地動,雍州、梁州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這西北要是真出了事情,那些個隱瞞災情借機囤糧謀利的人勢必遭殃,豫國公那侄子就得首當其衝,

  “豫國公啊,是被他那侄子給連累了。”

  人群裏小聲議論著,建安侯聽著那些人說的話卻是冷哼了一聲。

  “怎麽了?”

  何瑛走在建安侯身旁,聽到動靜扭頭看他。

  建安侯麵無表情:“我笑這些人蠢。”

  “豫國公是什麽人,他這些年能討得聖上歡心獨得恩寵,這朝中還有比他更精明的?要不是他默許,他那侄子哪來那麽大的膽子能湊得出銀子囤糧,還敢火燒碼頭?”

  “你是說豫國公早就知情?”何瑛皺眉。

  建安侯冷笑:“那不然呢?您老該不會真的相信,他被方隆糊弄了。”

  他背對著人群時,說話也沒什麽遮掩,絲毫沒去理會那些聽到他話之後臉色各異的人,

  “方隆不過就是個有點小心思的二世祖,頂多因為利益摻合兩腳,可要是沒有豫國公的準允,他哪來那麽大的膽子借著豫國公府的名聲去跟宋家打擂台,還能調動官府幫著他扣押宋家商船,火燒碼頭?”

  “他不過就是豫國公府推在外頭的馬前卒。”

  “您且瞧著,這事兒還有得鬧呢,指不準到了真要問罪的時候,咱們這位國公爺還得來場大義滅親的戲份,舍了他那侄子來擋了欺君之罪,回頭再無比委屈的叫著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建安侯說著時就冷哼了一聲,

  “豫國公要是無辜,我腦袋擰下來給人當凳子坐!”

  那就是個厚顏無恥,比誰都精明的老狐狸,他就不信這次的事情他不知情。

  何瑛見建安侯說完之後就冷笑著離開,他不由緊緊皺眉,望著豫國公他們離開的方向時,一雙虎目之中也是忍不住生出厭惡之色。

  朝權爭鬥,利益紛爭。

  小打小鬧的事情他都能容忍,可要是真踩著西北災禍、百姓屍骨來斂財。

  那豫國公簡直就是該死!

  ……

  薄膺幾人到了禦書房外時,還沒進去就聽到裏麵傳出的喝罵聲:“偌大的戶部,居然拿不出賑災的銀子,朕要你這個戶部尚書幹什麽吃的?!”

  三人腳下一停,彼此對視了一眼後,這才走了進去。

  “陛下。”

  慶帝胸口起伏,正氣得不行。

  戶部尚書趙桐跪在地上,腦袋上有被砸出來的青包,身旁還有散落一地的折子。

  康王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一旁,而端王府世子齊盛居然也在。

  薄膺蹲身將被扔到門口的折子撿了起來,低頭就看到上麵的奏報。

  他隻掃了一眼便拿著折子上前,然後說道:“陛下怎麽動了這麽大的怒氣,有什麽話好好說就是,別傷了龍體。”

  “朕倒是想要好好說,可這些個廢物盡是不中用的東西。”

  慶帝沉著臉,“你且看看那折子上寫的,西北大旱,民亂四起,朕想賑災,可他居然告訴朕戶部沒有銀子,我大晉什麽時候窮到了這般地步,竟是連賑災的幾十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

  戶部尚書趙桐聽著帝王訓斥,隻覺得心裏一陣泛苦:

  “陛下,不是微臣無能,而是臨川水災之時,朝中才剛調派了錢糧送往臨川賑災,後來陛下恩赦,又對臨川陣亡將士發放雙倍撫恤,籌建忠烈堂。”

  那撫恤銀子看著不多,尋常士兵三十兩,百夫長、千夫長最多的也就百餘兩,可耐不住人多,光是戰死在臨川城內的就有近兩萬人。

  慶帝為著安撫軍中,大手一揮發放撫恤,還直接翻了個倍,絲毫未曾過問戶部到底拿不拿得出這麽多銀子來。

  別說是賑災的銀子,就連那些將士的撫恤銀子到現在都還沒發完。

  他又哪能變得出來銀子送去西北?

  趙桐隻覺得慶帝任性的很,將他們戶部當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錢袋子。

  他跪在地上委屈極了,

  “戶部庫中早就已經空了,今年賦稅要到秋末才能收繳,微臣就是扒了這身皮也變不出銀子來。”

  想起慶帝罵他廢物,他紅著眼破罐子破摔,

  “陛下若要問罪,微臣也無話可說,不如索性砍了微臣腦袋吧!”

  這戶部他管不下去了!

  慶帝看著他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怒氣一遏,總覺得他再說一句,他這戶部尚書就能直接撞了柱子以表清白,半晌才氣急:“戶部沒銀子怎麽不見提起?”

  早知道沒錢,他發哪門子的撫恤?

  趙桐委屈極了:“陛下要臣怎麽提,那撫恤是您答應的。”

  “聖旨已下,君無戲言,總不能人家奉旨來領銀子了,臣卻跟人說沒錢?那要將陛下的臉麵放在哪裏?”

  慶帝:“……”

  “放肆!!”

  眼見著慶帝被趙桐懟得下不來台,眼裏怒氣隱現,搞不好真能砍了趙桐的腦袋。

  薄膺開口說道:“陛下,趙尚書也是一時著急才會失言,並無犯上之意。”

  他又看向趙桐,

  “趙尚書,陛下既然讓你管了戶部,便是對你委以重任,切不可因一時之氣說些不該說的話。”

  趙桐剛才也是一時氣急,此時冷靜下來看著慶帝動怒也不敢再硬扛著來,隻委屈巴巴的抹了把眼淚低聲道:“是臣有錯,求陛下恕罪。”

  慶帝冷哼了一聲,倒也沒真責罰他。

  薄膺翻看了下手裏的折子,在旁說道:“西北災情之前一直被有心人瞞著,陛下怎麽這麽快得了消息?”

  “是盛兒送來的。”慶帝說了聲。

  齊盛見幾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連忙說道:

  “我父王喜歡搜集各種古譜,前些時候聽聞梁州徐家無意間得到了前朝羽衣凰舞曲的譜子,我就想著父王快過壽辰了,去尋來當了壽禮,所以親自走了一趟梁州,誰知道卻在路上碰到了幾個逃難的災民。”

  “我是從他們口中知曉雍、梁兩州大旱的消息,又聽聞當地糧價瘋漲,已有之前數十倍之多。”

  “我隱隱察覺到不對,帶了幾個災民快馬加鞭趕回京城,想要跟皇叔稟告此事,沒想到回程途中遇到了皇叔派往北地的按察使,就直接將人交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