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貪心中計
作者:錦一      更新:2022-02-09 10:50      字數:2085
  見滄山眼底著急,他想了想說道,

  “其實霽心草治療喉疾雖好,也不是沒有別的藥材能替代,我這兒都有,我去取來……”

  “不用了。”

  滄山搖搖頭,“多謝何四爺好意,隻是如果沒有霽心草的話,回去後就得給相爺請太醫了。”

  他滿是憂慮的歎了口氣,

  “也不是什麽大災大旱的年頭,京中也沒見聽到過西北有災情,怎麽就連藥材都沒了……”

  像是無意間隨口一句之後,滄山就直接朝著二人拱拱手,“多謝鄭大人跟何四爺,小人先回相府去了,免得再晚時宮門落鎖就請不到太醫了。”

  “行,那你先回去吧,讓相爺好好保重身子。”

  滄山跟鄭嶽行了一禮,又朝著何四爺點點頭後就轉身離開。

  送走了滄山之後,鄭嶽的臉就有些掛不住了,忍不住直歎氣:“你說好端端的怎麽就沒霽心草呢,這要是能找到幾株可就得了薄家的好了。”

  他扭頭朝著何四爺道,

  “你跟我說老實話,是真的沒霽心草?別的地兒能不能再問問,你……”

  他說著說著,就見何四爺臉色不對,不由停了剛才的話,

  “你怎麽了?”

  何四爺腦子裏嗡嗡的響,滿腦子都是剛才丞相府那人的話。

  寥寥數語,卻像暮鼓晨鍾,直接將他砸的一激靈。

  他朝著鄭嶽說道,“姐夫,岐林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過雨了,甚至就連那附近幾城都是。”

  “那又怎麽了,沒下雨就沒下雨唄。”鄭嶽隨口道。

  何四爺卻不像是鄭嶽那麽輕鬆,之前他派去那邊收買藥材的人回來時,說那邊土地都幹裂了,藥材也全部死了個幹淨,那會兒他也沒多想。

  可如今細想,連藥材都活不了,更何況是糧食?

  何四爺也顧不得跟鄭嶽解釋,急急就朝外道:“來人!”

  外間片刻後有人進來,就聽他吩咐,“派幾個人去京中那些走商和鏢局裏打聽打聽,看梁州那邊有沒有什麽異常的,還有,悄悄讓幾個人去京中那些糧商那裏看看,就借口說要買米糧,看米糧價格漲沒漲。”

  那人領命出去之後。

  鄭嶽疑惑:“你沒事打聽這些幹什麽?”

  “我現在跟你說不清楚,先等他們打聽回來後再說。”何四爺敷衍著道。

  何家派出去的人都是何四爺的心腹,出去了沒過多久就回來了,朝著何四爺回話時隻說打聽不到梁州的消息。

  “我們去問過好些人,他們都說沒什麽,就連常跟咱們府上打交道的那幾家也沒露什麽口風。”

  何四爺道:“那米糧價格呢?”

  “漲了。”

  那人說道,“我們派了眼生的人去了宋家和徐家,借口買糧見了他們糧行管事兒的人。”

  “他們兩家的糧價都漲了近一倍了,我們的人試探著說要買一大批糧食,結果宋家和徐家都異口同聲不賣。”

  何四爺急聲問道:“他們怎麽說的?”

  那人回道:“徐家的人說幾天前就有人在他們那兒買了一大批糧食,他們京中沒太多的存貨,而宋家的人沒給理由,就隻說超過一百石糧就不賣。”

  “我們的人磨了很久他們都沒鬆口,反倒是宋家的人話裏話外都在打聽我們買糧是用來做什麽的,而且從宋家糧行出來之後,他們還派人跟了一路。”

  何四爺聽著他的話後臉色瞬間就沉了下來。

  鄭嶽滿臉茫然:“老四,你這到底怎麽了?”

  “姐夫,出大事了。”何四爺看著鄭嶽。

  鄭嶽依舊沒反應過來。

  何四爺臉色難看的說道:“姐夫難道還不明白嗎,徐家和宋家是京中最大的糧商,那宋家的本家更在江南。”

  “有江南糧倉撐著,他們怎麽可能會缺糧?”

  “而且今年粳稻才剛下來不久,再過不久新米也該陸陸續續上市,每年這個時候糧食都會跌價,宋家和徐家也會趁機大量清空陳糧。”

  “可眼下京中糧價卻漲了近一倍,徐家和宋家更是拿不出糧來,他們的糧去了哪兒?”

  鄭嶽聽著何四爺的話,驀的睜大了眼。

  他也不是蠢人,否則也坐不到戶部郎中的位置,他滿是驚愕的失聲道:“你是說……”

  “西北大旱,有人瞞了消息!”

  何四爺心中急轉,朝著鄭嶽說道,“我得趕緊去見父親,這事必須讓父親和大哥他們知道!”

  如果真像是他想的,西北大旱已經到了影響到了京中糧價,那那邊的旱情恐怕不僅僅是他之前所知道的那樣。

  連江南糧商都開始囤積糧食,不惜費盡周折阻撓了西北災情傳入京中,甚至還竭力維持京中歌舞升平不願讓人提前插手,那其中所能得的利益絕不在少數。

  這種機會,他們絕不能錯過!!

  鄭嶽本就是貪財之人,哪能不明白何四爺的意思,他連忙追上何四爺道:“我跟你一起過去!”

  何家能得到皇商之位,上下幾乎都是聰明人,而一旦他們真想打聽什麽消息,也自然有他們自己的渠道能夠避開旁人阻攔,更何況這其中還有人故意“幫忙”。

  不出半日,何家就知道了雍、梁兩州大旱的事情。

  當天夜裏,消息就傳到了豫國公府。

  “你說的是真的?”

  豫國公聽完自家侄子的話後,麵露驚訝。

  “二叔,我說的都是真的。”

  豫國公的侄子是他庶長兄的兒子,叫方隆,聞言急聲道,

  “您也知道我府上納了個小妾是何家的人,她剛從他兄長那兒得了消息,何家已經插手派人前往江南籌糧了。”

  “我也已經打聽過了,雍州和梁州大旱已久,早就已經生了亂了,隻是當地府衙的人強行壓著,再加上這些個糧商買通了關係,才將消息壓了下來。”

  “雍州糧價已經翻了十數倍,梁州更高,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兩地的消息多壓一日,糧價就會瘋漲一日,而就算消息傳進京城來來去去也少說得大半個月時間。

  再加上朝廷向來辦事拖遝,說不定一個來月都未必能將賑災錢糧送往雍州和梁州,如果再有人從中插手拖延,這個時間隻會更久。

  這麽長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他們賺的盆滿缽盈。

  這其中可是數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潤,誰能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