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9章 挾泰山以超北海
作者:王斌_      更新:2021-08-03 16:01      字數:14548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又是一年中秋團圓日,又是神劍山莊一年最熱鬧佳節。

  ??中秋節源自上古時代人民對月神的祭祀,它是鴻蒙天下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是上古時代重要祭禮之一。

  ??早在鴻蒙天下部落聯盟時代,部落首領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描述了鴻蒙天下曆朝曆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在春秋發展至昌盛。

  ??此“春秋”非彼“春秋”。

  ??夏康國曆經幾代帝王數百年勵精圖治,不懈努力,將夏康國從當初的一個任人宰割的弱小國家,發展成如今的大國,終於可以依靠國內萬眾上下一心,國君求賢若渴,招賢納士,吸收列國優秀人才,變法圖強,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今天的夏康帝國偉業,依靠強大的綜合國力,三百萬鐵蹄數十年不斷征戰,統一神洲北域,完成震鑠古今的霸王偉業。

  ??這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被儒門那些為大統一偉業宣傳造勢的書生們,美譽為“春秋”時代。

  ??鴻蒙天下上古春秋戰國時期,做為最後一個青銅器時代,由於當時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曆史舞台,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鴻蒙天下封建經濟製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

  ??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裂變。

  ??春秋戰國時期,井田製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製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春秋戰國時期,舊製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製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不斷壯大。

  ??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征的生產力的革命。

  ??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製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乃是鴻蒙天下大動蕩,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

  ??大變革;主要體現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會過渡。

  ??大動蕩;主要體現在各諸侯國戰爭頻繁,諸侯爭霸,大國吞並小國,小國滅亡退出曆史舞台。

  ??大發展;主要體現在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麵。

  ??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封建生產關係形成。

  ??新興地主要求改革奴隸製度。

  ??諸侯爭戰,戰爭頻繁,為國家力求強盛,改革提供動力。

  ??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思想大解放,大爆炸,激情碰撞,踴躍出無數精英人才,為後來諸多強國的出現,奠定的思想基礎和人才儲備。

  ??在春秋戰國末期,有一位姓呂名不韋商賈,後來位極人臣,擔任一強國宰相,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呂氏春秋》。

  ??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家、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正因為有此書,後世儒門中人才把夏康國統一神洲北域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命名為“春秋”,借此美譽敬畏天地敬重曆史敬仰古人,來美化夏康國侵略北域諸國戰爭。

  ??這其中當然有儒門中人推波助瀾,想要借助上古春秋時代諸子百家輝煌燦爛文化,來完成大一統偉業。

  ??如今夏康國能擔任東勝神洲大一統偉業角色,上古春秋戰國的輝煌燦爛文化,可謂是功不可沒,為今天儒門輔助夏康國,完成東勝神洲大一統偉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是儒門執牛耳者,皇儒至尊無上的意思。

  ??宋春風心領神會,為討上峰歡心,便親自策劃動員儒門萬千學子,為夏康國統一神州北域,烽火連天征戰各國崢嶸歲月,著書立傳歌頌夏康鐵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歌頌夏康國曆代名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歌頌夏康國曆代賢臣名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歌頌夏康士兵奮勇殺敵不畏生死,歌頌夏康過曆代君王,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神洲北域燕趙齊三大強國,繼而亡諸侯列國,履至尊而製六合,威振神洲大地,響徹鴻蒙十九洲。

  ??書寫文章詩詞造勢。

  ??更是從稷下學宮挑選善言善變的儒生,讓他們裝扮成說書人,於民間各大酒館茶樓評說神洲北域諸國戰爭,褒獎為主,貶低為輔,經過數十年時間發酵,才有了今日“春秋”一說。

  ??不過道釋倆教人士對儒門這一做法,實在是一言難盡。

  ??嘲笑儒門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尤其是道門對儒門諸多惡劣行跡,罄竹難書。

  ??儒門為了一己私欲,謀求創立一個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一個萬世大同世界,初衷是好的,先說能不能實現,隻要實行第一步,開弓沒有回頭箭,便是以數以萬計的百姓生命為代價。

  ??也許,創立一個中央集權國家,儒門可是依靠武力來實現,但是實現之後,如何治理這個集權國家,如何將這個集權國家,帶向大同世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人性都是自私的!

  ??儒門當中有理想主義者,皇儒至尊無上就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儒門皇儒至尊無上既然點頭,選中夏康國為儒門代理人,以宋春風為首的儒門精英,輔助夏康國皇帝夏天完成大一統偉業,親手策劃發動北域數十年的吞並統一戰爭。

  ??神洲北域也因此戰亂陷入人間煉獄,生靈塗炭,各國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可謂是天怒人怨。

  ??儒門一向自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天下的讀書人不但不譴責怒斥,這自私自利長達數十年的吞並戰爭,那些為了心中一己私欲的陰謀家,無端發動侵略戰爭,讓無數白發人送黑發人,釀成的人間慘劇不斷上演,而且無數自詡風流雅士的讀書人,甚至還在為這一場聲勢浩大侵略戰爭。

  ??書寫文章詩詞來美化這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歌功頌德,美其名說是為神洲大一統偉業!

  ??道門最看不慣儒門所作所為,這些讀書人殺起人來,手起刀落,心狠手辣。

  ??俠以武犯禁 儒以文亂法。

  ??江湖上那些十惡不赦的魔頭,跟儒門這些心狠手辣的讀書人,簡直乃是雲泥之別。

  ??魔頭在江湖上興風作浪,能殺多少人,一百人,一千人,一萬人?

  ??儒門那些自以為是的讀書人,宛若宋春風等人,隻要揮動一下手中墨筆,隨意說出一句話,便是伏屍百萬,血流成河,會讓天下大亂,釀造一場長達數十年,數百年,數千年的戰亂,死的人又何止千萬。

  ??最後史書,還為其做傳,稱讚這些戰爭罪犯乃是儒門精英,為國為民,胸懷天下,是為天下求得一個大同世界,真是何其諷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儒門聖人皇儒至尊無上,就是這種人,活了不知究竟多少年的老怪物了,功參造化,太上忘情。

  ??儒門還不止一位,像他這樣一位太上忘情的聖人。

  ??神洲北域陷入數十年大戰那些年,近千萬百姓因戰爭流離失所的難民被迫南遷。其中大多數難民選擇背井離鄉,乘坐大船,離開賴以生存的北域家園,前往其他鴻蒙天下其他大洲謀生。

  ??沒有人會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都是走投無路,無奈之舉。

  ??這天下又有多少人,願意離開自己的故鄉,在外麵顛沛流離。

  ??那玄冥天下兩位風華絕代的至強人仙,自稱紅編劇和藍作家的君子淑女,難道他們就願意離開玄冥天下嗎?

  ??誰都是有故事的人,這天下太大,但是到處都是傷心人!

  ??活著才最重要!

  ??這倒是當初儒門沒有想到事情。

  ??這也是近年來東勝神洲北域,人口幾乎減少三分一的直接原因。

  ??其一;數十年的戰爭,導致神洲北域死了數以千萬民眾。

  ??其二;數十年的戰爭,讓神洲北域民眾被迫南遷,再者西渡他洲。

  ??梅山周圍附近列國,隻因武林神話劍道聖地神劍山莊在此坐鎮緣故,梅山周圍列國一直相安無事,可是諸多列國也征服於夏康國天威,化為諸侯封地,取消國號。

  ??夏仁澤前段時間大鬧梅山,宋春風再怎麽肆無忌憚,也要考慮一下神劍山莊的怒火。

  ??可謂是兵不血刃,拿下梅山周圍諸國。

  ??宋春風就算再怎麽狂妄自大,武林神話劍道聖地神劍山莊的麵子,還是需要給的。

  ??但是明月國距離神劍山莊最近,得益於神劍山莊緣故,這年來一直平安無事,不臣服,也不納貢,仗著神劍山莊威名,狐假虎威,對夏康國不理不睬。

  ??夏康國雖然沒有繼續發動戰爭以鐵騎征踏破明月國,但是宋春風卻以釜底抽薪,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從根本上徹底瓦解明月國,甚至不動用一兵一卒,就讓擁有八百年曆史的明月國氣數殆盡。

  ??宋春風采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其一;派遣朝廷收編圈養的江湖殺手,暗殺明月國朝中重臣以及邊關大將。

  ??其二;暗中扶植安插間諜細作竊取朝中機密,收買明月國文武百官,後宮嬪妃,宦官閹人等。

  ??其三;秘密派遣大量夏康國商人,收購明月國各大糧倉米行積壓不售,最後再抬高物價,讓百姓對此怨聲載道,激起民怨,讓百姓自發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其四;夏康國經過數十年大戰,需要休養生息,便采取輕徭薄役,獎勵農耕,大力扶植民間各行各業,免征賦稅,甚至朝廷鼓勵南北貿易往來,與神洲南域諸多列國展開香料、胡椒、大米、布匹、水果、蔬菜、魚類等貿易往來。

  ??讓百姓人人有錢賺,人人有飯吃,吸引明月國百姓北上來此定居。

  ??這一係列利國利民政策,讓明月國搖搖欲墜,如今明月國早已經名存實亡,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宋春風親自動手,明月國最少堅持不過十年,最多不超過二十年便不攻自破!

  ??明月國當今天子乃是一個昏庸無道貪戀女色的君王,朝中多數大臣皆是一群酒廊飯袋,口蜜腹劍的庸才奸臣。

  ??君王親小人遠賢臣,國都金陵城權貴豪門子弟欺行霸市,欺壓百姓,朗朗乾坤,強搶民女,百姓無處伸冤,官官相護,皇親國戚更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百姓一片怨聲載道,甚至民眾都希望夏康國來徹底解放他們,把禍國殃民的昏君庸臣全都給斬了,還世間一個太平,換紅塵一個清淨。

  ??中秋佳節當夜,明月國發生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可謂是壓垮明月國,最後一根稻草。

  ??明月國朝堂上下唯一一位,可以稱得上護國賢臣宰相陶淮安獨女陶明月,被發現裸死在自家東郊別苑,她的閨房香床上,她死的很安靜,走的很安詳,嘴角還掛著微笑。

  ??東郊別苑本是皇家別苑,乃是明月國先帝親自賜賞給陶淮安的避暑山莊,先帝念在陶淮安一心一意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天地可表,可鑒日月。

  ??故而將這座皇家林苑賞賜給陶淮安,這絕對算的上是天大的賞賜,明月國建國百年來,從未有過如此先例,將皇家別苑賞賜給臣子,足以見得淘淮安為明月國可謂是操碎了心。

  ??陶淮安如今剛步天命之年,他出生書香門第,九代單傳,如今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

  ??陶淮安父母去世的比較早,但是也給他留下足夠家產,一輩子讓他衣食無憂,他自幼聰明絕頂,看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熟讀諸子百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覽群書,滿腹經綸,擅書畫,精音律,通文墨,寫的一手好字。

  ??陶淮安乃是明月國,建國八百年來,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參加鄉試、會試、殿試,分別奪得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的風流才子,年輕時就是被美譽為,明月國第一風流才子,更有癲狂書生之美名。

  ??陶懷安少年時意氣風發,風流倜儻,容顏俊美,有讀書人的氣節與傲骨,是這天底下難得的讀書人。

  ??宋春風都曾美譽陶淮安,“腹有詩書氣自華”。

  ??金陵城本就是六朝古城,富甲天下,人傑地靈,臥虎藏龍,乃是東勝神洲大地一處難得的魅力古城,震鑠古今,威名遐邇。

  ??明道二十五年,陶懷安弱冠之年,殿試高中狀元,進士及第,金鑾殿前與先帝指點江山,吟詩作對,笑談古今,意氣風發,商討治國之策,對答如流。

  ??先帝求賢若渴,愛惜這位早已名滿金陵城的風流才子,便下旨禦賜汗血寶馬,

  ??讓陶淮安騎著汗血寶馬,打道回府,衣錦還鄉,陶淮安騎著先帝禦賜汗血寶馬,一路沿著皇城大道策馬狂奔衝出宣武門,再過玄武門,最後直接衝出一百裏白玉石堆砌的皇宮大道,一路策馬揚鞭衝出皇城,進入金陵城中官道,騎著汗血寶馬緩緩而行。

  ??陶淮安要讓所有人都知曉,陶家在他陶淮安這一代再將崛起複興,他喝著金陵城最有名的醉仙樓,釀造的二月冬泉,騎著寶馬,一手揚鞭,一手懸壺,瀟灑飲酒,與城中向他道喜的行人,紛紛揮手示意,

  ??陶淮安就這樣一路瀟灑逍遙,特立獨行,騎寶馬飲二月冬泉,在金陵城無數人喝彩道喜之聲,盡顯名士風流回到府邸。

  ??金陵城中無數青樓名妓,紛紛站在高樓上對其大聲呼喊,搖旗助威,抒發心中愛慕之情,對其拋手絹、拋繡球、拋情書,更有金陵城知名青樓十二坊大膽花魁直接寬衣解帶撤下肚兜,拋向官道上騎著汗血寶馬的陶淮安大聲呼喊“陶狀元,我愛你!我對傾心已久,想與你對月飲酒三百壇,醉後夜登金陵古城醉仙樓,邀明月,醉紅塵,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話千古王侯將相,說春秋戰國名士,道江湖世外高人,俠骨丹心,論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唯你陶淮安,卿和陶君,與豪傑英雄能人異士共樂,大日初升,提酒敬日,登武林神話劍道聖地梅山之巔,醉酒揮筆墨氣衝牛鬥,狀元鬥酒詩百篇,千古與吾同醉。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

  ??陶淮安接過這位青樓花魁大膽女子示愛,將女子拋來的肚兜,放在鼻端聞了聞,聞香識女人。

  ??鮮豔如血的肚兜上,有淡淡的茉莉花香,女子一娉一笑,如中秋明月,如春日驕陽,如一江春水,她溫文爾雅,蕙質蘭心,花容月貌,十二坊百花之首。

  ??陶淮安第二日就為該女子贖了身,明媒正娶,八抬大轎,把她娶回了家。

  ??女子姓穆名金蓮,自幼便被金陵城瘦馬大家,親自調教而成絕色女子,十六歲之時被賣入青樓十二坊,琴、棋、書、畫、詩、詞、歌、舞,樣樣精通,尤其擅長琴技與歌舞。

  ??陶淮安還沒高中狀元那些年,就一直出入金陵城各大青樓勾欄。

  ??因陶淮安家境殷實,長得容顏俊美,麵冠如玉,風流倜儻,寫得一手好詩詞,妙書法,善書畫,精音律,自然與金陵城眾多青樓勾欄花魁幹係密切,經常往來。

  ??金陵城眾多青樓花魁,陶淮安皆是眾位絕色佳麗的入幕之賓。

  ??花魁希望陶君為她們詩詞一首,她們必將名滿全城,畢竟那時候的陶淮安便是金陵城第一風流才子。

  ??眾女子也對他傾心,希望委身於他,奈何陶淮安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隻求風流逍遙,不求開花結果。

  ??陶淮安心有乾坤,肩挑日月,有鴻鵠之誌,立誌重振家族昔日榮耀,與金陵城各大煙花巷柳之地胭脂花魁,權當逢場作戲。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陶淮安曾立誓,若此生不成就一番偉業,絕不會考慮終生大事。

  ??直到某一日,陶淮安在金陵城十二坊,遇見這位姓穆名金蓮的女子,對他一見傾心,他吹簫一流,她琴技一絕,倆人經常以音律會友,琴簫合奏,創造不少流傳金陵城為他人所津津而樂道的樂曲。

  ??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不外乎於此,符合市集販賣火爆的那些胭脂紅粉文章。

  ??自那日以後,兩人經常會麵,吟詩作對,對飲美談,琴簫合奏,以樂會友,日久生情,暗生情愫,私定終生。

  ??他愛慕她花容月貌,歌舞曼妙。

  ??她鍾情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

  ??兩人相約,待他狀元及第,便為她贖身,八抬大轎,娶她回家,做她最美的新娘。

  ??她以為他的誓言,隻是一時的失言,她在煙花巷柳之地,見過太多的分分合合,虛情假意。

  ??她見他高中狀元,那日騎著汗血寶馬,飲二月冬泉,名滿全城,她害怕這一切都是夢,他已經高中狀元,他到底會不會娶她?

  ??她十分害怕,她想當著全城所有人之麵,徹底瘋狂一次,親手撤下貼身肚兜拋給他。

  ??她想就算他違背了當初的誓言,今日她做過如此瘋狂舉動,她也無怨無悔。

  ??奈何她萬萬沒想到,他不是書中那些薄情寡義之人。

  ??陶淮安他做到了,他不愧為正人君子,金陵城第一風流才子,雖風流,但他與她一樣乃是癡情人。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大丈夫一言九鼎。

  ??負心總是讀書人,仗義多是屠狗輩,青樓女子多癡情。

  ??陶淮安為天下讀書人做了榜樣,沒有做那高中狀元,登科及第,迎娶公主,為了官運亨通,為了榮華富貴,為了踏上人生巔峰,就忘記曾經與她海誓山盟,相依為命的青樓女子。

  ??她們成親的那一天,除了陶府管家,偌大的陶府再無第四人,管家是從小看著陶淮安長大的老人,管家也算是他的長輩。

  ??那一夜,管家作為陶府長輩,接受他們這對新婚燕爾的跪拜。

  ??管家笑了,覺得可以對得起,夫人老爺林中所托,公子終於不負眾望,不僅狀元及第,而且第二日就迎娶心上人,真是可喜可賀。

  ??陶淮安和穆金蓮,大婚之時,沒有宴請任何一人,本就是一場被金陵城看不好的姻緣,一個出生書香門第的狀元郎卻娶了一個墮落風塵的青樓女子。

  ??大家喜歡看書中這樣的浪漫愛情故事,可是現實中一旦發生這樣的浪漫唯美愛情故事,卻總是對此冷嘲熱諷,非但不祝福,而且還破口大罵,甚至詛咒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愛情真經的情侶。

  ??人真是奇怪的物種。

  ??男婚女嫁,門當戶對,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衡量標準。

  ??洞房花燭夜,他掀起她的紅蓋頭,她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穿上鮮紅嫁衣的她,生如夏花,燦若星河,

  ??她哭了,他笑了,笑著笑著他也哭了,倆人緊緊相擁,他們喝下交杯酒,還是那二月冬泉。

  ??春宵一刻值千金。

  ??陶淮安因一心從政,一心想要施展政治才華,便沒有打算要孩子,以免耽誤他心中抱負,穆金蓮理解他,自然而然心甘心願做他身後那個勤儉持家,善解人意,洗衣做飯的女人。

  ??陶淮安因他太過於驕傲,注重顏麵,出生書香門第又是明月國唯一一位連中三元的風流才子,心中自然有傲骨氣節,步入官場十年之間,還是一無所獲,處處碰壁,仕途坎坷,無法施展胸中抱負,每日隻能借酒消愁,奈何借酒消愁愁更愁。

  ??穆金蓮便勸誡他在官場做官,不像他在金陵城與那些風流雅士,青樓花魁打交道,要學會圓滑處世,溜須拍馬不等於喪失氣節,而是以退為進。

  ??陶淮安恍然大悟,便一改往日作風,果然在官場如魚得水,平步青雲,用了將近三十多年時間位極人臣,成為明月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陶淮安三十四那年,穆金蓮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為陶明月,寓意女兒是他心中的日月,也表達他心中政治抱負,希望明月國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如天上皓月一般,照耀古今。

  ??陶明月如今乃是二八妙齡少女,完全繼承了陶淮安和穆金蓮,昔年這對名滿金陵城的才子佳人所有優點,有金陵城第一美女之美名。

  ??陶明月不僅繼承了,母親穆金蓮的本領,琴、棋、書、畫、詩、詞、歌、舞,無所不精,無所不通;而且亦是繼承了父親陶懷安的滿腹經綸,吹的一手簫,寫的一手好字,精音律,善歌舞,通文墨,好詩詞,可謂是名滿全城。

  ??甚至當今陛下,竟然都想要把陶明月親自收入後宮,獨寵她一人,要陶明月成為明月國的明月香妃。

  ??奈何八月十五中秋,本是賞花賞月放天燈,吃月餅,飲桂花酒的團圓佳節,陶明月居然裸死在東郊別苑,她的閨房香床上。

  ??一國宰相掌上明珠突然暴斃,事發突然,而且還是裸死在閨房之中,此事震驚明月國朝野上下。

  ??甚至民間有傳言,這是上蒼要明月國死無葬身之地,中秋佳節無明月,老天爺這是在懲治明月國國君荒淫無道,讓國家陷入為難之中,民間百姓早就揭不開鍋,年年餓死無數百姓,救災銀兩全都被官員中飽私囊,不顧百姓死活。

  ??陶明月的死,就是老天爺在可憐陶明月,不想讓如此天之嬌女讓昏君糟蹋,故而帶走陶明月,做天上的月宮仙子。

  ??神劍山莊,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

  ??今日神劍山莊雙喜臨門,謝語嫣和謝非煙這對龍鳳胎姐弟,便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晚皓月當空之時出生。

  ??這對姐弟來到世上之時,謝王孫將姐弟二人一左一右抱在手中,滿心歡喜,喜笑顏開,想著自己的這對寶貝兒女,真是會挑日子出生。

  ??中秋團圓佳節一起出生,姐弟兩人出生,預示著一切花好月圓,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給神劍山莊未來無限可能,帶來憧憬與美好,代表著一個美麗的夢。

  ??神劍山莊中秋佳節,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

  ??冷香菱和襲人,倆人親自下廚,中途謝傾城、謝語嫣、謝非煙,三姐弟也來到灶房幫忙倆女。

  ??眾人一起在灶房其樂融融,歡聲笑語,料理美食,為大家做了一頓豐富的美食。

  ??皓月當空,正式開席,唯一的遺憾,就是謝王孫不在。

  ??何生穀、白劍茗、火星雲,三位劍閣長老,難得放下修複劍典一事,與眾人在席間飲酒美談。

  ??眾人一時興起,還玩起了飛花令。

  ??無論是飛花令,又或是行酒令,或是擊鼓傳花,謝語嫣博覽群書,熟讀諸子百家,古往今來名流雅士所著流傳千古詩詞,可謂是信手撚開。

  ??小仙女當仁不讓。

  ??眾人席後各自散去,唯有謝氏三姐弟,坐在神劍山莊後花園,一邊飲著每年中秋佳節必喝的桂花酒,吃著月餅,看著親手點燃的天燈,緩緩升空,嘴角掛著甜蜜微笑。

  ??神劍山莊後花園,隻見清流一帶,勢如遊龍,兩邊石欄上,皆係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花雪浪。

  ??桂花、桂花,菊花、茶花、百合、黃花槐、芙蓉花、一串紅、彩葉草、地膚草、桂花、仙客來、茶梅等百花爭芳鬥豔,園中柳杏諸樹雖無花葉,然皆用通草綢綾紙絹依勢作成,粘於枝上的,每一株懸燈數盞;更兼池中荷荇鳧鷺之屬,亦皆係螺蚌羽毛之類作就的。

  ??湖中小船雖無人,但亦係各種精致盆景諸燈,珠簾繡幙,桂楫蘭橈,自不必說。

  ??諸燈上下爭輝,真係玻璃世界,珠寶乾坤。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世人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

  ??東勝神洲江南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

  ??江南一帶則有製燈船的節俗,不知從何時起,神洲北域中秋燃燈之俗更盛。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係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

  ??中秋燃燈的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謝非煙那盞燈,題字為:“如今的你身在何方!希望爹爹,早日康複!”

  ??謝傾城那盞燈,題字為;“希望再見麵時,我們能一起飲酒喝茶,不言仇恨,不說風雲,不談風月,隻道紅塵百花。祝願爹爹,早日出關。”

  ??謝語嫣那盞燈就有意思,題字為:“你小子快給我過來,我就在梅山上等你!”

  ??謝非煙和謝傾城看破不說破。

  ??姐弟三人月下飲酒,歡聲笑語,喜笑顏開,賞花賞月賞天燈。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天劍梅峰,淩寒暗香福地,謝王孫左右雙手食指微微動了一下。

  ??或許,謝王孫也知曉,今日乃是他一雙兒女生辰之日,但是身為父親的他卻不能在兒女身邊陪伴,心中焦急萬分,才會在此刻冥想之中,雙手食指動彈。

  ??————

  ??距離梅山以南七八百裏的明月國,國都金陵城發生一件震驚全國的慘案,可謂是壓垮明月國最後一根稻草肉身。

  ??若是將江湖上那些能人異士,看到死者的症狀,凡是聽聞過如玉魔君的威名,都知曉這件慘案的罪魁禍首便是這位如玉魔君所為。

  ??說起這如玉魔君倒是與謝王孫之間有點故事。

  ??當初葉孤蘭懷著龍鳳胎七八月時,謝王孫正在鼉龍洲追殺一位殺人不眨眼,到處為非作歹的殘暴魔頭,但是謝王孫隻是用劍刺傷了如玉魔君左臂,還是讓這個魔頭給跑了。

  ??這位采花大盜自封如玉魔君,他容貌俊美,風流倜儻,一雙丹鳳眼,為他增添不少魅力,眉宇間透露著邪魅之態,實乃少女殺手,專門掠殺少女,采陰補陽,修煉邪功,已經在鴻蒙天下各大洲犯下不少命案,被正道人士所不齒。

  ??很多天真無邪未出閣,未經人事的懵懂少女,待在春閨已久,閑來無事,無非就是做些女紅,翻閱市集販賣最暢銷胭脂紅粉文章,以此打發無聊時光。

  ??往往這些懵懂少女,最是容易被這些胭脂文章,攪動心中一汪春水泛濫,勾起思春`情懷。

  ??少女情竇初開,最為吸引這些未經人事懵懂少女的男子,便是宛若如玉魔君這類容貌俊美,風流倜儻的華美男子。

  ??如玉魔君乃是花叢老手,可謂深得情場真經,白天入城專門事先踩點,明察暗訪城中權貴豪門,無論是王侯將相萬戶侯,或是一方富甲天下權貴大戶人家,皆在如玉魔君花名冊當中。

  ??如玉魔君經過初期明察暗訪,確認目標之後,便精心策劃,準備這場偷心之旅。

  ??但凡被如玉魔君挑選的獵物,從未逃過他的五指山,他一般提前打探消息,或是一路尾隨,跟隨獵物,前往寺廟、市集、酒樓、勾欄、茶坊、湖畔等,製造偶然與這些少女相遇機會,隨意用一個假名自報家門,少女們見他生的如此風流,自然被他俊美容貌,言談舉止所吸引!

  ??他也不著急,他享受偷心之旅,享受獵物慢慢進入他所設計圈套的成就感。

  ??經過一次一次“偶然”的相遇,他終於得到與少女獨處的機會,或是邀請少女欣賞城池風光,一起踏青遊玩,一起賞花賞雪賞佳人,對月飲酒,與佳人笑談江湖風雲,指點江山沉淪,更是以音律傳情,博得美人芳心。

  ??就這樣天真無邪的懵懂少女,一步步沉陷如玉魔君親手設計的愛情陷阱當中,最後以至於付出生命,成為如玉魔君修煉邪功的鼎爐。

  ??凡是被如玉魔君所害女子,無一不是一方權貴掌上明珠金枝玉葉,或是紅塵俗世王朝公主郡主,更有山上仙門女子,下山曆練江湖,終究是涉世未深,被一個情字所害,這些足以證明如玉魔君乃是一個有原則的采花大盜。

  ??非金枝玉葉不理,非美女佳人不采,非山上仙女不摘,如玉魔君有一把檀香折扇,上麵乃是他親筆所畫美人圖,所畫美人皆是被他采摘女子,被他當做戰利品製作成折扇美人圖所炫耀的資本。

  ??如玉魔君有詩號曰:“醉臥紅塵,竊玉偷香,老夫卿發少年狂,左牡丹,右桃花,錦帽貂裘,千畫美人圖。誰說采花大盜賊,我本動情又癡心,美人虐我千百遍,我待佳人如初戀。一陣香風迎麵撲,勿怪君辣手摧花,如玉隻想擁有你,與卿朝夕一萬年。”

  ??聽聞如玉魔君那檀香美人圖扇,上麵就提有這首詩,其他幾把檀香美人圖扇,題字有“春風得意”、“紅塵偷心”、“公子多情”、“妙手空空”等,當然這些都是江湖傳言,無從考證。少女們思春泛濫,情竇初開,最容易被如玉魔君俊美外貌所欺騙,貪戀他這副臭皮囊,加上如玉魔君精通音律,吹得一手好簫,經常以音律傳情,挑撥少女心弦。

  ??簫聲中充滿對少女的愛慕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少女見他生的麵冠如玉,風流倜儻,好生羨慕,對其一見傾心。

  ??如玉魔君本是情場偷心聖人,能言善辯,花言巧語,言談舉止盡顯名士風流,把這些養在深閨懵懂少女哄得心花怒放,少女更是對其死心塌地,就算最後死在床上,被其采摘,元陰盡失,嘴角還掛著,先前兩人恩愛纏綿之時的滿足。

  ??真是天大的諷刺!

  ??天下各洲多地曾爆發少女被害慘案,尤其是最近幾年,神洲北域女子多遭毒手。

  ??死者皆是赤身裸死在床上,嘴角還掛著甜蜜微笑,死者早已元陰盡失,身體生機盡喪。

  ??若是屍體三日之內還未火化,妙齡女子屍身則會慢慢轉化為一副老嫗軀體,實乃駭人聽聞。

  ??數十年前,其他大洲也曾有無數少女遭遇同樣毒手。

  ??案發大洲地方官府得知茲事體大,無從下手,害怕再發命案,城中無數權貴人家未出閣妙齡女子,皆是心驚膽戰,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於是官府張貼招賢令,招賢納士,廣發英雄帖,廣邀天下武林豪傑,希望借助江湖綠林好漢,心懷正義俠客手中刀劍,挺身而出,替天行道,降妖除魔,斬殺這名辣手摧花的采花大盜。

  ??那些權貴之家,凡是有未出閣的妙齡女子,紛紛拿出重金以資鼓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無數綠林好漢,江湖遊俠,紛紛加入這場聲勢浩大,圍剿采花賊壯舉當中。

  ??眾多俠義之士決定重拳出擊,或是三五成群合力圍剿,或是獨自一人,藝高人膽大,紛紛主動出擊,立誌要斬殺這個大逆不道,殘害無辜少女的無恥卑鄙小人。

  ??奈何眾人皆是無功而返,根本尋不到采花賊半點蹤跡,其中那些查到蛛絲馬跡之人,本以為勝券在握,隻要斬殺采花賊,不僅可以揚名江湖,而且還有一筆豐厚酬金,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奈何事與願違,皆是被采花賊以最殘酷的手法梟首示眾。

  ??那些江湖義士頭顱,皆是被懸掛在城中高處,這是采花大盜的警告。

  ??若是再有不識好歹之人,繼續跟蹤搜尋他的蹤跡,這就是下場。

  ??後來傳聞城中出現了,一位赤足芒鞋,腰間懸掛一個紅酒壺,不修邊幅的道人,將城中那些頭顱紛紛取下來,親自埋葬。

  ??今夜中秋佳節,皓月當空,這個赤足芒鞋,腰間懸掛紅酒壺,不修邊幅的道人,容顏不改當年,再現塵寰,出現在金陵城。

  ??道人掐指一算,麵無表情,前往陶府。

  ??道人來到陶府門前,聽聞陶府裏麵傳來一片哀嚎哭聲,聞者黯然傷神。

  ??道人抬頭望了望皓月當空的中秋圓月,無奈搖頭歎氣道:“明月國從此中秋無月明,這都是劫數。陶明月這是你的劫數,你爹陶淮安,雖胸有鴻鵠之誌,但他終究抵抗不住曆史的車輪!他本就是逆天改命,為你取名明月,真是害苦你了,你本就是身懷夙根之人,日後必有仙緣,奈何你還是沒有渡過此劫,才有了你今日的劫難。明月國八百年王朝氣數已盡,大勢已去,陶淮安想要憑借一己之力,扶明月山河之將傾,挾泰山以超北海,本就癡人說夢!貧道,念你陶家滿門忠烈,為國為民,陶明月又是難得的善女,陶淮安為明月國百姓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今日就破例,為你陶家指點迷津,順便幫你女兒保留那最後一絲殘魂,以後能不能輪回再生,就看她的造化了。”

  ??挾泰山以超北海,儒門為了大一統偉業,如今的所作為又何嚐不是呢!

  ??道人心中想到儒門為了東勝神洲大一統偉業,讓神洲大地生靈塗炭,無奈搖頭笑了笑。

  ??道人呼喚陶府門庭,見無人開門,想必今日陶府千金香消玉損,府邸眾人都聚在靈堂哭泣超度亡者靈魂。

  ??道人不請而來,邁步踏上台階,推開陶府大門,進入陶家大院。

  ??道人進入陶家大院,在陶府對麵街道,地下突然冒出一個鬼魅身影。

  ??此人全身籠罩在黑袍之中,在八月中秋皓月之下,任然顯得鬼氣森森,猶如幽靈一般,神出鬼沒,飄忽不定,讓人防不勝防。

  ??他看著道人進入陶府之中,又抬頭看著陶府門匾,“宰相府”三個大字,他猶豫片刻,便再次消失不見,化為一道鬼魅黑影緊隨道人身後,進入陶府之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