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3章 宛如明月挽輕紗
作者:王斌_      更新:2021-08-03 16:00      字數:5478
  那蛟龍因感恩於白發狂叟數百年恩情,心悅誠服對其俯首稱臣,心甘情願為白發老叟護法。

  ??白發狂叟雖說答應道人鎮壓洞庭湖惡蟒蛟龍五百年,除了昔年那從天而降霸道至剛一拳,將惡蟒蛟龍重創。

  ??白發狂叟其目的非常明顯,一是威懾惡蟒蛟龍,二是純粹發泄心中怒氣,怨恨道人設計誆騙於他,來此鎮守這倆頭凶殘異獸。

  ??自從白發狂叟沉入湖底河床盤腿而坐,一坐就是數百年光陰,堅若磐石,從未走動,不動如山。

  ??數百年時間,白發狂叟也從未對惡蟒蛟龍再次出手。

  ??惡蟒蛟龍自知白發老叟,實力強大,功參造化,刀法霸道至強,便夾起尾巴乖乖屈服於白發狂叟絕世淫威。

  ??惡蟒蛟龍自知不敵白發狂叟,數百年不再興風作浪,有所收斂,吞人毀船之事,再也沒有發生過,就這樣渡過數百年光陰,還八百裏雲夢澤一方太平。

  ??那惡蟒雖有所收斂,但是生性好動,素來喜愛貪玩,四處覓食暢遊庭湖捕魚吃蝦,

  ??整天四處遊竄,不見蹤影,暢遊八百裏洞庭湖。

  ??數百年間,洞庭湖上遊人、船夫、漁民,遊俠,綠林好漢、文人墨客、遷客騷人,甚至那些外出曆練的仙門子弟,都曾在洞庭湖中見過這條惡蟒,但惡蟒從未對其發難。

  ??故意在人前暢遊一圈,卷起一丈浪花,將眾人衣衫打濕,最過分的便是,將遊人船塢打翻,讓人落水,便逃之夭夭。

  ??惡蟒自知若是把人生吞,湖底那冥想靜坐的白發狂叟,定會將它撕碎斬殺。

  ??洞庭湖上那些遊人、船夫、漁民,偶遇這條惡蟒之時,皆是以為必死無疑,豈料惡蟒居然隻是戲耍眾人而已,最過分也就是將其船塢打翻,而且惡蟒所掀翻的船隻,都是小船。

  ??洞庭湖上巨型花船,惡蟒從來都不會將其掀翻,生怕巨船掀翻砸死船上遊人,那麽白發老叟自然也不會放過它。

  ??倒黴都是那些漁民,船夫,或是一些賣弄風流,附庸風雅的文人墨客,駕駛一葉扁舟,泛舟湖上,凡是遇到惡蟒,注定落水。

  ??若是落水之人,不識水性,惡蟒還會把人推到船塢附近,親眼所見落水之人被他人救起才會離開,以至於不會淹死。

  ??後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緣由,不是驚訝惡蟒疼改前非,改頭換麵,而是畏懼白發狂叟千葉一刀,故而不敢吞人犯下殺戒。

  ??這也導致後來很多遊人,乘坐巨型花船立於船頭,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為其造勢,泛舟洞庭湖上搜尋這條惡蟒,隻要見到惡蟒,都會朝它扔石子,甚至有大力士專門帶著牛角大弓,妄圖射瞎這隻凶殘惡蟒。

  ??隻是惡蟒生性狡猾,皮糙肉粗,經過近千年修煉,又豈會是凡俗之物,自然不會讓人如願以償。

  ??但是蛟龍數百年來卻從未有人發現它的蹤跡。

  ??那蛟龍生性聰明,比那惡蟒有悟性,耐得住寂寞,它知曉白發狂叟乃是絕對高手,殺它易如反掌,。

  ??從白發狂叟於洞庭湖底冥想靜坐,蛟龍便一直在附近方圓百裏試探,但它從未見白發狂叟對它發起攻擊,甚至發出嗬斥之聲。

  ??倒是那條惡蟒,巴不得遠離白發老叟。

  ??洞庭湖乃是這條蛟龍惡蟒的生長地,兩隻異獸因吃了湖底生長出的奇花異果,血脈發生蛻變!

  ??後來兩獸又遇到一位江湖奇人,見這倆獸竟然生的如此不凡,或許這人心中另有陰謀,便傳授一些功法於它們,讓其修煉,經過短短百年時間,兩獸學有所成,便開始興風作浪,殘害八百裏洞庭湖鄉民。

  ??此人竟然不顧洞庭湖附近靠水吃飯的漁民百姓,如此蛇蠍心腸,縱容異獸橫行無忌,其心可誅,才會釀成後來的悲劇。

  ??經過千百年時光,惡蟒蛟龍竟然成長為八九丈身長的凶殘異獸,為害一方,禍害洞庭湖數百年平安,直到後來白發狂叟的到來,才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這頭蛟龍聰明絕頂,經過數十年試探,知曉白發狂叟不會斬殺於它,便不斷縮小範圍接近白發狂叟,直到有一天蛟龍下定決心,在白發狂叟身邊膝下俯首稱臣伏在河床上。

  ??白發狂叟依舊沒有動靜,蛟龍這才安心卸下心中恐懼,為其護法,同時趕走附近魚群。

  ??白發狂叟也樂意身邊有這樣一個忠心奴仆,為他護法,最重要的乃是有蛟龍在此,那群淘氣魚兒,再也不會打擾白發狂叟。

  ??蛟龍這一護法,便就是數百年光陰,久而久之,蛟龍便開始效仿白發狂叟呼吸吐納。

  ??經過數百年時間,終於讓它修為大增,身上鱗片由最初的深紅色蛻變成金紅色。

  ??蛟龍自是對老叟感恩戴德,它今日見白發狂叟突然睜開雙目,靜極思動,先是麵上掛著疑慮,接著又轉為興奮,從湖底衝天而起,它便緊隨其後,生怕白發狂叟,不是湖麵上那二人對手。

  ??蛟龍衝出水麵是為白發狂叟壓陣,也是因它對那白發紅衣女子心中厭惡之情,雖然它也不知道為什麽!

  ??白發狂叟見洞庭湖上,那一對年輕男女,撐篙竹筏,泛舟湖上,並駕齊驅,緩緩而行,宛若洞庭仙子,好一派風流別致。

  ??白發狂叟,細看之下,見兩人生的如此年輕,絕代風華,豐神俊秀,明媚皓齒,女子容顏驚為天人,男子容貌宛若日月。

  ??兩人氣質不凡,不食人間煙火,修為更是功參造化,甚至其中任何一人都不弱於他的修為。

  ??千葉一刀此時心中猶如滔天巨浪,五味雜陳,五百年出關神龍見首龍抬頭,還未抬頭,難道就要被這對神秘的年輕男女一刀一劍仙人跪?

  ??一人劍氣充沛,劍意滔天,劍即是人,人即是劍,甚至她還不是“人”與洞庭湖山水融於一體,腳下八百裏雲夢澤清澈湖水,隨時都可化為那霸道絕倫,寒氣逼人的驚天水劍逆水寒。

  ??一人刀芒混元,刀罡霸王,人就是刀,刀就是人,他亦不是“人”,未出鞘已是容納天地,肩挑日月乾坤,目空紅塵一切,這絕不是自負,而是絕對的自信。

  ??最讓白發狂叟震驚的是,那女子雙眸是赤紅色,那男子雙瞳是深藍色,這足以證明昔年道人之言,今日所見倆“人”真的不是人!

  ??白發狂叟也沒有想到,怎麽今日突然就來了兩位絕世高手,他一直以為斬蛟之人,隻會有一人來此。

  ??既然不是人,那就是妖物,既然是妖物,白發狂叟身為鴻蒙天下十大狠人之一,新亭侯刀下亡魂無數,否則又豈能稱為狠人。

  ??千葉一刀雖是一個魔頭,但他身負至強霸道居合拔刀術,修無情道,練殺人刀,見此“妖物”,他便要替天行道,斬妖除魔。

  ??否則豈不是負狠人之名,負魔頭之威!

  ??白發狂叟見那對年輕男女,毫無無懼,抬頭注視著他,依舊撐篙竹筏,露出燦爛笑容,這是赤裸裸的蔑視,他已經深入高空,以居高臨下的王者姿態,爆發驚天氣勢,釋放至強刀氣,睥睨二人,但是竹筏之上那對年輕男女,依舊不為所動,甚至帶著玩味的神態,嘴角掛著一抹微笑,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他。

  ??千葉一刀如何不生怒氣。

  ??五百年來,千葉一刀終於開口說話,聲如洪鍾,一氣動山河,傳遍八百裏雲夢澤。

  ??千葉一刀對竹筏之上的那對年輕男女,怒喝一聲,“你們是什麽人?”

  ??八百裏雲夢澤鄉裏百姓,負笈遊學的儒生,湖中捕魚的漁民,擺渡船塢的船夫,曆練江湖的遊俠,仗劍天涯的仙門子弟,還有那岸上早就發現洞庭仙子一路相隨看熱鬧的行人,以及嶽陽樓上文人墨客風流人物,皆是聽聞白發老叟怒喝之聲,心中驚歎,正在樓中飲酒之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之聲,將手中杯盞驚嚇掉落在地。

  ??眾人尋聲望向洞庭湖,隻見空中懸浮一人,那人一頭白發在暮色之下,微風之中輕輕飄揚。

  ??眾人隻見那立於空中之人,身材魁梧,身高約八尺上下,看不清真容,人人若有所思,似乎在追憶曾經過往美麗傳說。

  ??聰明人都知曉,此人定是流傳於江湖上的絕世高手,可禦刀劍飛行的人仙,登臨後天十樓境界的世外高人。

  ??彎月東升,人仙現世,白發飛揚,舉世無雙,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岸上嶽陽樓上,早已有人登高遠望,見那懸浮空中之人,想起五百年兩位仙人大戰洞庭湖的美麗傳說。

  ??嶽陽樓其中有一位手持折扇,錦衣華服的俊俏公子哥,他一雙充滿靈氣烏黑深邃雙眸,緊盯著懸浮空中的白發狂叟,他眼神炙熱,麵容神情由最初的疑惑,轉化為喜悅和顏,他恍然大悟,收起手中題字“春風得意”檀香折扇,指著那洞庭湖上空懸浮之人,大聲驚呼道:“仙人現世,神龍再現,白發狂叟,千葉一刀龍抬頭!是他,是他,就是他,錯不了,錯不了,千葉一刀,居合拔刀術,殺人一刀斬!這是人仙啊,守護洞庭湖五百年平安的人仙啊!”

  ??嶽陽樓登高望遠之人,聽聞這位俊俏公子哥所言,人人麵露驚喜,手扶木檻,踮足瞭望,看著那洞庭湖上,懸浮空中白發老人,回想起洞庭湖流傳五百年的仙人傳說。

  ??一語點醒夢中人。

  ??人人恍然大悟,辨識出那懸浮洞庭湖上白發老叟,如祖輩口中代代相傳的

  ??洞庭湖仙人形象,絲毫不差。

  ??是他,是他,就是他,那人就是流傳洞庭湖五百年,祖祖輩輩口中傳說的絕代仙人。

  ??那位答應神秘道人鎮守,洞庭湖五百年的千葉一刀,他出現了,他終於出現了,原來五百年前的傳說都是真的!

  ??人間難得幾回見,人仙現世顯神威。

  ??驚天消息從嶽陽樓迅速傳來,乃至於船夫、漁民、儒生、遊俠、行人、遊人,全都知曉那立於空中的白發狂叟便是鎮守洞庭湖五百年的人仙千葉一刀。

  ??嶽陽樓登高望遠之人,除了那位錦衣華服,手持檀香折扇的年輕人,吸引眾人眼球之外,樓中還有兩位鶴立雞群的年輕男女,時不時引來眾人眼光。

  ??那男子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天生神力,力大無窮,身長九尺,腰纏金蛇劍,雙手環抱胸前,麵無表情,看著洞庭湖上那對峙的三人。

  ??不過,男子的目光,卻一直注視著浮在洞庭湖水麵上的蛟龍,還有距離那蛟龍百裏之外的惡蟒。

  ??那女子蜂腰猿背,鶴勢螂形,秀靨豔比花嬌,玉顏豔堪春紅。

  ??人麵桃花,情致兩饒,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點染曲眉,螓首蛾眉,紅粉青蛾,紫芝眉宇。

  ??就連那手持檀香折扇的俊俏公子哥都被此女子深深所吸引,但是公子哥的輕佻眼神,卻引來那魁梧男子的怒斥之聲。

  ??女子雖然戴了麵紗,遮住她那傾城容顏,但是嶽陽樓秋風神來之筆,掀開女子麵紗一角。

  ??這才讓樓中眾人一覽女子廬山真容,驚為天人,若非群玉山頭見,會是瑤台月下逢。

  ??江湖上有句話,是這麽說戴著麵紗的女子。

  ??凡是江湖上那些戴麵紗女子,定是那國色天香,絕代風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九天仙女。

  ??若是有幸遇見,一定要死纏爛打,想方設法,掀開佳人麵紗,觀廬山真容,說不定女子曾經發下誓言,第一個掀開她麵紗的男子,就是她命中注定的良人。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絕大多數戴麵紗的女子,的確就是那傾國傾城,顛倒眾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絕代風華的俊俏佳人。

  ??這是江湖的鐵律,如若不然就是因毀容而戴麵紗。

  ??故而江湖上戴麵紗的女子,無非兩種,一種是仙女,一種是醜女。

  ??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仙女。

  ??這對年輕男女身形差距如此之大,女子身高僅到男子肩膀,兩人周圍更是沒有一個人。

  ??倒是樓中那位手持檀香折扇俊俏公子哥,身邊卻是另一番景象,人潮湧頭,絡繹不絕,人人奢望找個觀景佳所,瞭望洞庭湖上仙人風采。

  ??大戰在前,公子無心,佳人在旁,賞心悅目。

  ??宛如明月挽輕紗。

  ??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傾國傾城貌,驚力夭下人。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