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劍道聖地梅之巔 神劍山莊威震天 第0085章 伏羲古琴的傳說
作者:王斌_      更新:2020-06-04 05:16      字數:3371
  東勝神州,夏康國境,護國公府。

  年銀河正在她的別苑銀河花園彈琴。

  古琴傳聞乃是上好的紫檀木製作而成,依據上古神獸鳳凰身形而製,相傳這紫檀古琴,乃是上古知名製琴大家親手所製,年份久遠,無從考證,此琴也有數千年歲數,可謂是嘔心瀝血之作,古琴乃是此人生平最得意之作,沒有之一。

  此大家不僅是製琴大家,更是精音律的音癡。

  相傳在春秋戰國期間,此人經常在山林深處彈奏此琴,麵對瀑布,背靠綠林,每次彈奏古琴期間,總會引來林中飛禽走獸前來駐足聆聽,一時傳為美談。

  時光轉換,物是人非!

  這位精通音律的風雅大家駕鶴西去之後,此琴的故事卻從來不曾間斷,圍繞此琴甚至還發生不少可歌可泣的淒美傳說。

  詩人與名妓,俠客與紅顏,雅士與知己,比比皆是,傳為美談,成為不少說書人的談資。

  古琴周遭輾轉,曆代撫琴主人,無一不是當世名流雅士,風雅大家,與古琴發生不少感人故事。

  古琴上一任主人,乃是南唐後主李毅,李毅乃是春秋戰國之時,南唐最後一任國主,李毅是一位擅書畫、精音律、通文墨、曉詩詞的藝術大家!

  此人可以稱得上一位真正的藝術大家,可惜投錯了胎,成為南唐國主。

  若是他投身在儒門士族,人人都會相信,憑借他的才華,定會名流千古,青史留名。

  然而上蒼終究和李毅開了一場玩笑。

  年九天為了夏天心中大一統偉業,當年親率大軍攻打南唐國都南昌城,李毅就在南昌城城牆之上彈奏此琴,為大軍鼓舞士氣,一時成為一樁美談。

  天子守國門,郡王死社稷。

  可是終究抵擋不了曆史的洪流,夏康國國富民強,兵強馬壯,綜合實力已經成為當世霸主,終究抵不過大勢所趨。

  年銀河攻破城門,城樓之上李毅依舊麵不改色,坐在蒲團上,神色淡定,逍遙撫琴,好一派逍遙做派,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麵對城破國亡,山河破碎,他的琴音依舊不變,隻是這位南唐後主俊美的臉龐流下熱淚。

  李毅麵對年九天,不卑不亢,專心撫琴,所奏音律,如訴如泣,西邊日薄西山,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配上這山河破碎,日日薄西山,淒涼美景,國破家亡,淒涼悲壯,此情此景真是應景。

  李毅也在那時,清唱彈奏了,後來聞名天下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毅彈奏完此曲,便從十丈高城樓縱身跳下,成為流傳後世的傳奇。

  後世儒門名士對其評價,“錯生帝王家,詩詞冠天下,天子守國門,郡王死社稷。”

  此琴自然也就到了年九天手中,贈送給他的心愛女兒年銀河。

  古琴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征一

  年三百六十五天。寬約六寸,厚約二寸。

  此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

  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係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年銀河其實在她出生落地之時,並沒有哭泣,年九天聽聞當時媒婆所言,便急匆匆來到夫人身邊,看望母女二人。

  萬萬沒想到,年九天剛邁入屋子,還沒有來到母女兩人身邊,距離母女兩人還有十步之遙,吳秀蘭懷中的女嬰就嚎啕大哭,方才還在擔心女兒怎麽不哭的吳秀蘭,麵容憔悴,心生焦慮。她此時聽到女兒嚎啕大哭聲,心中的石頭總算是放下,女兒的哭聲,對夫妻二人猶如天籟之音,吳秀蘭帶著感激的目光,投向自己的丈夫年九天。

  或許,年九天常年在外征戰沙場,統帥三軍,殺伐之氣旺盛,把女嬰給嚇哭了,這也說不定。

  年銀河成長的那些年月,尤其是垂髫。

  年銀河總是時常一個人坐在屋簷下,望著深藍的天空發呆,夜晚也常常看著璀璨星空發呆,亦會常常一個人蹲在府邸中古槐樹下,看著一群螞蟻交戰,一看就是一天光景。

  年銀河童年,給護國公府邸上下所有人的感覺,便是一副沉默寡言,不言苟笑,生人勿進。

  房間更是有傳聞,年九天生了一個癡呆女兒。

  年九天為此十分傷神,後來年九天和吳秀蘭,在某一年元宵佳節帶著年銀河出去賞花燈,在繁華三千,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國都街道上,偶遇一個不修邊幅的古怪道人。

  那道人看著眉清目秀,俊美不凡的年銀河,一副麵無表情,癡癡發呆望著街上花燈,立馬上前對年九天夫婦道:“人生而有三魂七魄,你們的愛女天生缺少一魂一魄,故而天生癡呆,靈智未開,不能如常人一般。但是道人我見你夫妻二人,進入街道之時,周圍百姓皆是對你們二人擁戴尊敬,就連老人孩童,都對你們尊敬無比,民間更是有歌謠,稱讚你乃菩薩轉世,慈悲為懷,心係萬民,憐愛民間百姓疾苦,散盡家財接濟百姓,你年九天不愧乃是夏康首善,愛民如子,大愛無疆!故而道人寧願折壽,沾上因果與紅塵業力,也將泄露天機,祝你了卻心願!昔年你攻破南唐國都,那南唐後主李毅恨國破家亡,從城樓縱身一躍,留下千古詩篇《虞美人》,以及那把七玄古琴!這古琴大有來頭,每一任主人,皆是聞名天下的名流雅士,所謂琴心劍膽,高風亮節,浩然正氣存與古琴當中!此琴名為伏羲,

  傳聞更是依照鳳凰身形而製,琴成之時,甚至引來鳳鳴,乃是紅塵間一把有靈性的古琴。故而將此伏羲古琴,常伴你女兒左右,或許可以借助伏羲古琴的靈性與正氣,方能彌補你女兒天生缺陷魂魄先天殘缺,這當然要看你女兒的造化!萬事莫於強求,一切隨緣,所謂道法自然。或是,緣分將至,你女兒的魂魄,自然能彌補。是緣是劫,皆是定數。”

  古怪道人對年九天夫婦二人,道完這番驚世駭俗的話,便消失在街道。

  來無影去無蹤。

  神龍見首不見尾。

  年銀河第一眼見到道人,就已知曉此道人非同凡響,不可與凡人同日而語。

  雖不修邊幅,但英俊不凡,蜂腰猿背,氣質出塵,雙臂過膝,天生異象,道人呼吸更是連綿不絕,內息沉穩,深不可測,一看便是內外兼修的功夫大家,世外高人。

  年九天當時就在心想,若非此道人乃是山上修仙者,亦如江湖上那些名動天下的人仙劍仙一般神仙風流人物。

  道門先天境界的無上強者?

  道人隻是與他們夫妻二人點名古琴由來,點化年銀河天生癡呆原因,並且告知破解之法,但成功與否隻看年銀河造化,便就消失在人海,往後再也沒見著。

  年九天自是按照道人所言,從此以後,將伏羲古琴,日日夜夜放在年銀河身邊,可謂是形影不離,直到七歲那年,年銀河生辰之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伏羲古琴彈奏一曲《十麵埋伏》。

  從此年銀河名滿全城,一改往日癡呆模樣,變得聰明絕頂,心思縝密,善音律,精書畫,好詩詞,弄文墨,成為人人敬愛崇拜的銀河女神。

  年九天如今都在感歎,仙人誠不欺我。

  一直在尋找那年元宵佳節在街道上遇到那個古怪道人,感謝他一語點醒夢中人,,為他夫妻二人,指點迷津解惑,讓女兒得以重生。

  多年過去,年銀河即便身為夏康國三軍統帥,依舊不得道人音信蹤跡,好似人間從來就沒有此人一般,音信全無,查無此人。

  後來,夏康真元十五年,神州北域大地,赤霞山洞庭湖梅雨季節爆發洪水,無數良田,村莊被毀,百姓流離失所,葬身洪水,無家可歸,甚至後來無數屍體浸泡水中,沒來得及的打撈掩埋,屍體在烈日下暴曬腐臭,引來無數蒼蠅蚊蟲叮咬,就連流竄與田野間的野狗流浪貓聞著屍體臭味,覓食而來啃食腐屍,這些啃食腐屍的野狗流浪貓又回到百姓暫時安定的居所,百姓又因洪水鬧饑荒,餓的發慌,饑不擇食,又把這野狗流浪貓烹殺而食,至此爆發瘟疫,死傷無數,就連夏康國都無能為力。

  可謂是猶如地獄一般,百姓的傷亡人數,比戰火連天春秋戰國時代還要淒慘百倍,苦不堪言。

  聽聞當日洪水爆發之時,神洲北域某一處,無數百姓被洪水衝散,置身滔天洪水其中,人人皆是以為必死無疑,呼救聲,喊叫聲,哭啼聲,哀鴻一片,可謂是淒慘無比,人間猶如煉獄。

  百姓渴望天上仙人下凡,普度眾生,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