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龍口失利
作者:冰白      更新:2020-03-28 03:59      字數:230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崇關的受挫讓鄭東林遭受到無與倫比的打擊,他甚至開始失去戰略方向。

  京兆關到崇關這一條戰線,在他眼裏本來就是一條不堪一擊的小路,而現在,每一關,都似乎變成了巍峨的高山。

  崇關之所以失利,並不是因為龍長生戰鬥力不強橫,帶兵不夠勇猛。

  而是因為呂先這個人。

  無論是鄭東林,還是龍長生,都太過小看崇關守將呂先了。

  在他們看來,呂先隻不過是個不知名的小將軍。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呂先是樓丞相手下鼎鼎有名的大將。

  當然,樓丞相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隻有他知道呂先是戰鬥力強橫,擅長謀略,隻要給他一城一地,就能建立功勳的厲害人物。

  別人都還以為樓千元派他守崇關,是對這個對於東南域來講極近的關隘放棄的表現,而他呂先,也隻是一顆廢棄的棋子。

  甚至連樓丞相自己的人都認為崇關會被卓淩然的大軍一舉攻破。

  自然,樓千元的手下並不在乎崇關,這個關卡距離京城極遠,後勤線拉的很長,不適合駐守,也不適合救援,如果丟失,也不會對京城造成嚴重的威脅。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也隻能說明他們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如果崇關失守,卓淩然的大軍必然會長驅而進,直取五山關。

  說起五山關,是個地理位置很尷尬的地方。

  它坐落在山道上,兩側都是巍峨的高山。

  如果按照地理條件來講的話,可以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

  但是,五山關又不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為它是建在山道上,造成了城池很小。

  隻要大兵壓境,用極多的數量,推也能將五山關推倒。

  也就是說,五山關是經不住大軍衝擊的。

  隻要崇關失守,五山關也會直接跟著丟失。

  而五山關,又是元城關的屏障,五山關一被攻克,元城關很快就會麵臨兵臨城下的局麵。

  元城關是京兆崇關戰線中最大的關隘,屯兵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同尋常。

  可以說,是樓丞相安排下的得意之作。

  但如果讓卓淩然的大軍推倒崇關和五山關,一路攻到元城關,會造成嚴重的問題。

  這裏麵涉及到軍心的問題!鄭東林所帶的兵馬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可怕,但連克兩關,就會讓人產生他戰無不勝的錯覺。

  這條戰線上的關隘很少,元城關和五山關之間的距離極長,這就造成了,元城關距離京兆關很近,而京兆關又距離京城很近。

  元城關和京兆關,是京城的雙重屏障。

  打到元城關,就幾乎相當於打到了京城鼻子底下。

  到時候元城關守軍的軍心會不穩,能不能守得住,就不好說了。

  領兵打仗,最貴的就是軍心。

  如果沒有了心氣,就算再強大的人,也會變得如同一灘爛泥。

  樓丞相深知軍心之重,所以,他要將卓淩然的士氣扼殺在搖籃中。

  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他最開始攻打城池就遭受重創。

  這樣不僅僅能打擊鄭東林軍隊的士氣,還能守住關隘,何樂而不為?

  樓千元這樣安排,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激勵元城關的士兵和守將。

  元城關是他安排的精銳,如果讓他們看到遠在東南域的崇關都能固守,他們必然會受到激勵。

  等有朝一日崇關被攻克了,那元城關的軍心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他們隻會認為,崇關能堅持那麽久就已經不錯了,接下來該是元城關表現的時候了!之前崇關的將領都能抵擋卓淩然的兵馬多時,那我元城關,就讓卓軍死無葬身之地,有去無回。

  而實際上,元城關雖然兵多將廣,像呂先這麽厲害的大將,根本不存在。

  這就是樓千元的心態,從最開始,他就打算正正經經的守衛自己處心積慮奪得的天下。

  因此,鄭東林的失敗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鄭東林下了死命令,讓龍長生駐紮在崇關外,沒有命令不得隨意進攻。

  這些日子,他沒有向卓淩然發出任何戰報。

  畢竟沒有取得勝利的事實,他也不可能無恥的扯謊說自己攻克了崇關。

  崇關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攻克的,呂先的強大,已經讓鄭東林感覺到害怕。

  於是,鄭東林打算換一條路攻向京城。

  這就是通往京城的第二條路,姑且叫做龍海城龍口戰線。

  這是一條水線,其走向,幾乎是和京兆崇關線平行,距離稍遠。

  但中途駐兵城池極少,隻有龍口,廣濟城和龍海城三個關城。

  並且,要命的是,龍海城就在天京城側麵,隻要通過龍海城,走水路,就能直接到天京城下。

  鄭東林以為樓丞相的重點防禦在京兆崇關線,必然不會對水線有所防範。

  況且,慶朝一向水兵較弱,不管是朝廷還是東南域,在水兵上麵,都是半吊子水平。

  這樣,雙方在交戰的時候,就能在很公平的情況下進行。

  鄭東林的想法是,即便樓千元兵多將廣,在整個慶朝布置防禦,也是不可能的。

  他的十萬大軍,如果走水路,成功的幾率將會比京兆崇關戰線高很多。

  更何況,開啟龍海城龍口戰線,可能讓他有機會繞過五山關,因為,龍口的地理位置,就在五山關的斜後方。

  即便龍口無法攻下,那他們的士兵也可以直接登陸,進軍元城關。

  反正他們的目的是取得京城,如果能繞過崇關和五山關,也將會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鄭東林讓張肅帶領兩萬兵馬前往龍口,最終在龍口前與龍口守將郭源擺開了仗陣。

  郭源的水軍隻有三千,張肅以為此戰必然能取得大捷,直接攻破龍口。

  到時候,他就占領龍口,以龍口為背景,偷襲元城關。

  龍口,將會是卓國師取得京城的第一處大捷之地。

  但他忽略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郭源長期生活在水線之上,遠遠比他們判斷的要擅長水戰。

  那所謂慶朝兵士皆不善水戰,隻是從理論上講。

  所以,張肅派第一波戰船五十艘,出五千兵,剛剛與郭源的戰船交鋒,就被衝散,一時間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