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殺青和票房
作者:燕子磯      更新:2020-03-28 02:20      字數:3601
  五月份,電影市場基本廝殺已定。

  趙女士的《致青春》一騎絕塵,刷下了7個多億,《天朝合夥人》緊隨其後,拿了5個多億的票房。

  在這之前,還有《帝都遇上西雅圖》、《分手合約》票房表現都相當不俗。

  年初的時候,徐爭還一本正經地分析,《泰囧》破5億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然而僅過了幾個月,國產電影破5億就已經不再稀奇,而票房破億更是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這對整個國產電影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能從中獲利。

  就連《心迷宮》這樣的獨立電影,都刷下了一千五百萬的票房,而且口碑還在一二線城市持續發酵。

  相比之下,毛導的《筆仙撞碟仙》就有些奇怪了,票房居然過了一億,但網絡上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卻很少。

  豆瓣評分2.4,底下大概幾百條評論,幾乎全是差評。

  一向喜歡撕逼的網友,在這部電影下麵,居然達成了一致。

  “沒有最爛,隻有更爛。”

  “豆瓣電影最低分誕生了?”

  “導演再一次刷新了國產電影的下限。”

  “我把我家鍋碗瓢盆給你再騰出來6個,你給我一齊再拍個八仙過海得了。”

  “……”

  周瑾對這樣的評價是早有預料,可那一億多的票房是哪來的?

  難道是因為影院在三四線城市快速擴張,那裏的觀眾還沒有在網絡上占據話語權?

  當天晚上,收工回酒店後,周瑾還沒來得及和劉思思通電話,毛導就打過來了。

  “喂?恭喜你啊,票房大賣。”

  毛導在那頭沉默一下,聲音嘶啞:“你不用敷衍我,我打給你就是想問問,我的電影,真就那麽差嗎?!”

  周瑾也沉默一下,“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廢話,當然是真話了!”

  “嗯,很差,非常差,”周瑾毫不留情地道:“雖然好電影也會有差評,但全都是差評的電影,一定是爛片。”

  “艸,我特麽就知道!”毛導在那頭情緒相當不穩定。

  周瑾寬慰道:“你也別太喪氣了,你票房不是還可以嘛。”

  “可以個屁,”毛導罵道:“你知道他們給我多少錢嗎?一個鏡頭就敢報一百萬的賬啊,說是三千萬投資,我特麽連十分之一都沒用到!”

  “那票房也是……”問到一半周瑾就明白過來了。

  有人把電影當生命、當夢想,也有人把電影當工作,還有人隻把電影當成大池塘。

  但周瑾沒想到,毛導會卷到這種事裏去。

  要是換了旁人,估計拿錢辦事,最多有些不爽,可毛導不一樣。

  他是真的相信自己能拍出好電影……

  “那你,有什麽打算?”周瑾問。

  能把電影當池塘,背後必然是有一整套係統在支撐,從前期製作、中期發行、後期影院上映,方方麵麵都要參與進去。

  有這種能量的人,哪裏是他們能惹的。

  毛導當然也清楚這一點。

  更何況,他參與其中,好處也沒少拿,說難辭其咎也不為過。

  “我不當導演了,再也不當導演了,”毛導說著,聽起來有些灰心喪氣。

  周瑾安慰道:“其實吧,拍爛片的導演那麽多,也不多你一個,你也別太傷心,說不定還有更爛的呢……”

  毛導苦笑,“我讓你說真話,你就可勁兒說是吧,你就不怕紮死我。”

  “你這不是沒死麽。”

  “也是,導演費我也沒少拿,以後我也是票房過億的大導演了,就是太不得勁兒……你說我在帝都開家火鍋店怎麽樣?”

  周瑾趕緊道:“恭喜發財,生意興隆,你隻要不拍電影,一切都好說。”

  “艸!”毛導怒罵一聲,掛了電話。

  周瑾卻挺高興,總算拉回來一個。

  有時候,他都想做張表情包,一個小人跪在地上,旁邊是一要飯碗,後邊幾個大字:拍電影死路一條。

  電影市場現在是越來越繁榮了,可電影卻越來越不像電影了。

  冬天的時候,周瑾拿了《花千骨》出來,算是平了林更星和糖人的事情。

  蔡益蓉回去研究一番後,覺得確實有大火的潛力,便決定電視、遊戲一起上。

  隻要《花千骨》能帶來足夠的收益,那麽糖人就有足夠的實力,從新三板衝擊到主板。

  為了實現上市這一目標,蔡益蓉也不得不忍痛將糖人從小工作室,升級為現代化的公司,還專門做了股權架構。

  按照她開出的條件,周瑾和劉思思繼續留在糖人,每人可以用1500萬,占據糖人2%的股份。

  也就是說,糖人現在的估值是七億五千萬。

  如果成功上市,那麽估值有希望衝到30億,也就是400%的收益回報率。

  這樣的大餅,砸得周瑾腦袋都疼。

  可惜他手頭上的資金卻不多了,小公司裏最多也就剩下一千來萬,還得支撐橘子映像的發展。

  劉思思倒是很開心,她手頭上大把的資金沒處用,讓劉媽收著她又不甘心,投資糖人聽起來是個好辦法。

  反正捏著股份,隻要糖人不倒,虧應該是不會虧的。

  就這樣,一路糾糾結結,時間來到六月。

  “還有最後一場戲,大家加把勁啊!”

  臨近殺青,一向沉穩的文穆野都開始躁動起來,捏著拳頭在劇組晃來晃去。

  說起來,前麵的戲份都是按照劇本拍的,但今天的這場戲,卻是他根據天朝國情,自己添加的。

  ——開發商以改建城中村的名義搞強拆,城中村裏的百姓求助無果,江科長因為羅紹蘭奶奶的緣故,意外發現開發商的手續不全,於是跑到現場主持公道。

  周瑾換上一身灰色西服,站在門口,等著進場。

  場內是幾個花臂大哥,拿著棍子站在小超市裏,一看就很不好惹。

  超市的老板娘謝大腳,麵對這群流氓,隻能瑟瑟發抖。

  在超市門口站滿了圍觀群眾,可無人敢上前多管閑事。

  “早點搬出去不就省事了,非得我們大飛哥親自動手,真是不識抬舉!”

  一個黃毛一棍子砸在收銀台上,“嘭”的一聲巨響,玻璃四濺。

  “啊!”

  老板娘的尖叫聲,流氓的狂笑聲,圍觀群眾敢怒不敢言的議論聲,被錄音師一一收了進去。

  懂得運用聲音,這是文穆野的一大長處。

  “拆遷”=“暴富”,這個公式在2013年,並不能完成成立。

  因為在很多小地方,拆遷款隻是用來打發老百姓的。

  不肯搬?那就強拆咯。

  “住手!”

  周瑾一聲頓喝,如同及時雨一般,叫停了這一切。

  被稱為大飛哥的光頭佬,本來抱胸看戲,聞言回去一看,臉上的囂張頓時換成了諂媚。

  “哎喲,江科長,”他跑到周瑾麵前,搓著手道:“居然還勞動您大駕,這點事交給我們處理就好,保證妥妥帖帖。”

  “這段時間接到群眾大量投訴,說你們違規搞強拆,有這回事嗎?”

  “怎麽會,”那家夥演技還不錯,半躬著腰,揮揮手,後麵的小弟飛快地將手裏的棍棒藏起來。

  “我們公司可是正正規規的,絕不敢給政*府帶來麻煩,”他雙手奉上一張名片,一副老油條的樣子。

  周瑾接過一看,“對外支援部?”

  “對,就是負責對外支援,這家超市侵占了公司的財產,我們也是依法討回,這件事梁局長也是曉得的。”

  “據我所知,是否決定拆遷現在還是商議階段,你們的文件我看過了,手續並不齊全。”

  “哎喲,不就是幾天的事情,區政*府早就通過了……”

  “那也不行,”周瑾打斷他,沉聲道:“哪怕晚幾天,打擾別人做生意,也是違法的,你不要讓我難做啊。”

  信訪局說白了就是給老百姓一個發聲的機會,遭遇強拆了,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上訪。

  一個信訪局的科長能有多大權力,其實並不好說,但江科長畢竟是公家的人,而且看起來背景頗深。

  文穆野故意在這裏做了暗示:

  一個流氓頭頭怎麽會認識信訪局的科長,而且還很熟的樣子,背後原因,全留給觀眾去揣摩。

  在江科長的嘴炮下,流氓們退走,圍觀群眾們直接將江科長包圍了起來,就差喊江青天了。

  周瑾麵帶微笑,雙手壓了壓,示意群眾們安靜,“我們信訪局就是為大家排憂解難的,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爭取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怎麽解決啊?”

  “就是,江科長你得給我們想辦法啊……”

  周瑾道:“我在國土資源局看過文件了,政*府對城中村的規劃,本來是改建,但他們拿出的方案是改成開發區,這就違規了,你們可以依據行政法,去法院起訴政*府。”

  “拆遷肯定是要拆遷,但這樣政*府就有理由向對方施壓,為你們爭取更多的權益。”

  聽完這番話,居民們麵麵相覷。

  “過!”

  一場戲折騰到第五遍後,文穆野終於喊了過。

  這也意味著,戲裏的兩條劇情線,慰安婦和強拆劇情,全部完結,拍了兩個月的《我能說》終於殺青。

  趁著劇組歡呼的時候,周瑾擠到文穆野身邊,“哎,你說我們這算不算教唆?”

  “教唆什麽?”

  “遇到強拆了,依據行政法,起訴政*府啊。”

  “當然不算,我谘詢過律師了,這都是有現實案例的,法院立不立案就看得地方了,我們這最多是二次傳播。”

  “我呸,你是沒遭過總局的毒打……算了,大不了打回來重剪。”

  周瑾也豁出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