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內外
作者:官笙      更新:2020-04-21 23:44      字數:2704
  盧象升的動作,首先在明朝這邊引起了動靜。

  一些人迅速的捕風捉影,在京城散播謠言,更是在朝廷掀起狂潮。

  “什麽盧象升也覺得不適合開戰,隻是迫於大人的壓力……

  薑廣曰站在周正的桌前,麵無表情,雙眼憤怒的道:“什麽盧象升這是在變法的反抗大人,拒戰。什麽大人已經被聲望衝昏頭腦,應該致仕……京城裏,朝廷裏的奏本,莫不如是……

  周正一點都不意外,笑著道:“不用生氣,這也正常。騙不過自己人,怎麽騙建虜?

  薑廣曰是兵部尚書,自然知道北伐的大戰略,各項戰術。

  他聽著周正的話,心裏一動,道:“大人,這是要做什麽?

  周正目光幽幽的看向外麵,道:“變法是我一手推動的,如果我要倒台,你說,那些變著法子扯後腿的人,會不會忍不住跳出來?

  薑廣曰明白了,道:“大人準備進一步製造聲勢,迷惑建虜,同時梳理變法隊伍?

  周正點頭,道:“你去找孫傳庭,好好商量一下。

  薑廣曰抬手,道:“是。

  而後,又道:“大人,要去遼東嗎?

  北伐這麽大的事情,按理說,周正應該去遼東親自指揮的。這不僅是巨大功勞,還涉及到兵權。

  如果周正不去,盧象升執掌了十多萬精銳大軍,再加上北伐的大功,就足以與周正相提並論了。

  周正微笑,道:“不去了。

  薑廣曰深深看了眼周正,道:“下官鬥膽問一句:盧建鬥,要回京了嗎?

  周正看著薑廣曰,拿起茶杯,沒有立刻回答他。

  薑廣曰看著周正,默默無聲。

  現今的朝廷架構是相對穩固的,盧象升如果攜大功回京,該怎麽安排他?還有,他的立場是什麽?他一直遊離在朝廷之外,態度諱莫如深。

  曾經楊嗣昌等人想要拉攏、利用他,事後他也不曾有隻言片語的解釋。

  周正喝完茶,道:“兵改還沒有結束,現在說的太早,沈陽也需要人鎮守。

  兵改沒有結束!

  薑廣曰心裏嘀咕著這句話,好一陣子,道:“是,下官明白了。

  周正點頭,道:“我不去,你得去。去了之後,多看多做少說。

  薑廣曰抬起手,深深拜下道:“下官謝大人!

  這個時候,誰去遼東都是去分功勞的,盧象升真的平定遼東,他這個兵部尚書在,怎麽都會有一分功勞,增加他在朝廷的地位與聲望。

  周正擺了擺手,道:“去吧,官場要清理,軍隊也要,都做紮實了。

  薑廣曰抬手,道:“下官遵命。

  周正點點頭,隨手拿過一張紙。

  這張紙一直是折疊著,來自軍情處。

  薑廣曰看了眼,悄步退了出去。

  周正看著這張紙,神色平靜,目光閃爍不斷。

  這是從緬甸來的,緬甸王似乎有意借住吳三桂等人的力量穩定內部分裂的局勢,盡管明朝這邊進行了大演武來震懾,緬甸還是沒有做出什麽改變,有意在庇護吳三桂等人。

  好一陣子,周正冷哼一聲,道:“這是吃準我沒有多餘的精力收拾你們嗎?

  周正心裏飛速計較著,遼東一戰,已經拖住了他的最大精力以及大明的國力,確實沒有辦法同時開啟兩場不確定的大戰。

  但他也不能任由緬甸這樣下去,否則遲早還會成為明朝心腹大患。

  “姚童順。周正忽然向著外麵道。

  姚童順立馬進來,道:“大人。

  周正心裏還在思忖著,道:“去,告訴六轍,讓他親自去一趟雲南,告訴趙率教等人,把握分寸,可以打一打,不管是安南還是緬甸。

  姚童順躬著身,道:“是。

  外麵的人還在想著怎麽逼迫周正就範,放棄北伐,卻不知道,周正已經在策劃同時開啟兩場戰爭。

  明朝這邊風起雲湧,內鬥不休,建虜的情況更甚。

  隨著明朝這邊宣布推遲北伐時間,建虜長鬆一口氣,各種揣測言論甚囂塵上,‘罷戰’的聲音在沈陽內外綿綿不絕。

  ‘主和派’的聲音開始抬頭,各種奏本上到了孝莊的桌前。

  孝莊也有些遲疑,將濟爾哈朗,代善等叫到跟前。

  取代寧完我的漢臣,陳化龍也出現在這裏。

  他是極力主和的,眼見明朝推遲北伐時間,當即信心十足的道:“太後,明朝推遲北伐,隻能說明是他們自身出了大問題,無法北伐,這是我們的機會!

  陳化龍之所以反對開戰,主和,是因為他覺得,建虜這邊勝算不大,他們的戰略應該是拖延時間,恢複生氣,以圖日後,而不是現在開戰。

  代善看了他一眼,不喜歡這個人,淡淡道:“什麽機會?明人這麽大的動作,可能會半途而廢嗎?遲早還會來。

  陳化龍沒有理會代善,直接道:“太後,臨陣推延是兵家大忌,這會對士氣有巨大的打擊,微臣可以斷定,明朝五月份絕對無法按時北上!

  這個時候,濟爾哈朗也看了他一眼,道:“明軍或許有什麽麻煩,但如果五月他們還無法北上,你知道會是什麽後果嗎?

  明朝上上下下這麽大的動靜,動員了幾十萬人,如果草草收場,上上下下必然都不答應,周正這個主帥,可能麵臨十分嚴重的後果。

  所以,按常理來說,周正哪怕是硬著頭皮也會發兵北上,沒有理由虎頭蛇尾。

  陳化龍聲音更是激昂,道:“太後,微臣認為,遼東明軍的拖延,可能是周征雲出現了問題。據微臣所知,明人畏懼我大清如虎,北伐的事情遭到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反對,完全是周征雲一力在推動,現在盧象升拖延,說不定是反對派占據了上風,周征雲或許失去權柄!

  孝莊一直平靜,聽到最後,神色驟變,道:“真的?

  周正一直是他們大清最大,最危險的敵人,他們大清落到現在這個程度,完全是周正的原因,連先帝都深為忌憚!如果周正失去權柄,那簡直是他們大清的大幸運!

  陳化龍神色肯定,道:“是。我們可以一麵派人探查明朝朝廷的情況,一麵盯著遼東。如果五月份,北伐不了了之,基本可以斷定。

  孝莊忽然看向濟爾哈朗,道:“鄭親王,你怎麽看?

  濟爾哈朗也深深皺眉,道:“臨陣拖延,確實是兵家大忌,按理說,周正,盧象升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裏麵必然有什麽原因。想要知道,也可以如陳化龍所說,坐觀其變。

  孝莊皺眉,神色思索,道:“這會不會是明朝的陰謀?我們的糧草根本堅持不了多久,他們要是這樣拖下去,我們會自行潰敗。

  陳化龍當即抬手,朗聲道:“太後,沈陽的糧草,絕對可以撐到六月,六月明朝如果不發兵,那麽他們就不會發兵了。士氣大泄之下硬著頭皮上,我們以逸待勞,他們隻有敗亡一圖!

  代善看了眼陳化龍,神色越發不喜。

  這個人義正言辭,說的好像還挺有道理,卻讓他這樣的武夫深為厭惡。

  濟爾哈朗也默默不語,陳化龍的話固然有問題,但他們確實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如果他們現在發兵攻打明軍,那可能促使明軍決戰。

  孝莊見濟爾哈朗也默認,輕輕點頭,道:“鄭親王,一切交給你。

  濟爾哈朗抬手,道:“娘娘放心。

  陳化龍不甘心,道:“太後,臣也沒有幫些忙。

  孝莊看著陳化龍,頓了片刻,道:“後勤糧草,交給陳愛卿統籌。

  陳化龍大喜過望,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