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14K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8      字數:4424
  看來香港邵氏也已經知道那白狐玉佩的重要性,對這件事是守口如瓶,不願意和我們細說,不過這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

  畢竟這可不是一件平常的東西,換做我是邵氏,也不會將這東西暴露出去。

  宋靈就是個愛拆台的家夥,白了邵一夫一眼道:“邵先生,既然我們大老遠來香港找你,自然知道一些平常人不知道的事,當年你家老爺子來香港的時候可是帶著那枚白狐玉佩的,而且那白狐玉佩還成了你們邵家的傳家之寶,前些天你不還見過,怎麽突然就說是傳聞了?”

  邵一夫一臉鎮定地說:“宋先生,這次恐怕你的消息就不是那麽準確了,當年我祖父的確是從內地帶來了一枚白狐玉佩,不過那枚玉佩我根本沒見過,聽我父親說,那白狐玉佩已經被14K的龍頭老大敲詐走了。

  聽到這兒我不禁感覺這件事麻煩了,要知道這些年在香港最大的黑幫有兩個,一個是新義安,而另一個就是14K!

  1949年的香港,全亞洲僅次於上海的大都市,高樓大廈與老式騎樓並列,既充滿商業味道,也蘊含著充足的生活氣息。

  香港島在1841年剛剛割讓給英國的時候隻有五千六百五十名居民,當時的港英當局采取了開放入境的態度,到一九四一年香港包含九龍的人口增長到一百六十三萬。

  1949年四月,百萬解放軍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渡江戰役,主力部隊已經在三大戰役喪盡的國軍以雪崩的速度敗退。

  此時隨著湧入香港的人群,一些特殊的男人也開始逃進香港,他們都穿著軍裝,在向港英當局交出手裏的武器後,得以進入香港,他們都是“國軍”敗兵。

  當時的西環一帶,滿街滿巷都是“國軍”敗兵,白天無所事事到處遊蕩看熱鬧,晚上就在路邊屋簷下鋪上油紙或者毯子,席地而睡。

  每天都有警察跑來認人抓捕那些沒錢吃飯而跑去偷盜搶劫的人。於是港英當局在香港島西麵的摩星嶺設置了所謂的難民營。

  這裏連木板房也沒有,都是形形色色用各種物品搭建的帳篷,帳布滿了山頭,缺乏公共設施,人們隨地大小便,每逢烈日當空,更是惡臭難聞,到了雨天,更是遍地泥 濘,就是鋪上草包袋子,也很快就腐爛不堪。但是仍然很快就有大批逃進香港的“國軍”人員聚集在這裏。不到三個月就達到了八千二百多人。

  當地居民對此怨聲載道,1950年六月,更是發生了大規模鬥毆事件,摩星嶺“國軍”殘兵與香港人發生衝突,很快數百名香港當地人就與這些“國軍”殘兵形成打群架,在很快趕到的警察控製下,事件才告結束。這次事件導致一百三十多名香港青年受傷被送往醫院。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各種擾亂治安的事件,港英當局撤銷了在香港島的摩星嶺難民營,而在相對偏僻的九龍魔鬼山,也就是將軍澳對麵,設立了調景嶺難民營。

  逃港“國軍”湘鄂粵省籍最多 黃埔生超兩千人。

  難民營完全沒有規劃,就是大家一擁而上,找一塊平地就用石頭,油紙和木頭搭起一座棚子,往往還要為一塊石頭,一根比較好的木頭大打出手。

  到1951年八月, 這裏的人已經突破兩萬五千人,絕大部分都是二十四歲到四十歲的男性。從省籍看,湖南人最多為五千零四十人,湖北人三千四百八十三人,廣東人三千一百三十二人,江蘇人兩千四百五十人,江西人兩千一百六十人和安徽人兩千零二十人,其餘來自其他省。

  大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難民可以從港英當局領到夥食,每天每人一盎司大米,零點二五盎司油,零點一六盎司鹽,十六盎司柴火,八盎司蔬菜,一盎司鹹魚或腐乳和一盎司肉或者魚。

  港英當局雖然設立了難民營辦事處,還從社會局抽調人員來管理事務,消防,衛生,水源,兒童福利,學校和修理等工作。

  可是這隻是表麵的領導者,調景嶺真正的領導者是那些地下社團,各種同鄉會首先被建立起來,其後各種同學會,軍人會也被建立起來,比如黃埔三期生盧石英主持的同學會,黃埔六期生張翼揚組織的研究 會。前任“國軍”團長何澤莆組織的河北同鄉會……

  當時統計調景嶺難民營中畢業於黃埔軍校和黃埔軍校各個分校的人有兩千人,他們都參加過戰爭,好鬥膽子大,組織活力能力強,讓當局非常頭疼。

  不甘心住難民營的軍官組織建立黑幫14K!

  1950年的港英當局咽喉,南華早報就刊出大標題,令人困窘的客人,來形容那些在調景嶺難民營的“國軍”敗兵。港英官員更是直言不諱的稱這些敗兵是寄生蟲。

  那些身強力壯,擁有組織能力和打鬥能力的“國軍”殘兵,特別是那些曾經的軍官們,是不甘心窩在山頭住棚子的。於是這些人開始白天跑到市區尋找一些打雜工,賣力氣 的工作。

  可是打雜工收入低微,社會地位低,一位名叫葛肇煌的黃埔六期出身的中將聯係了十三個骨幹分子合成十四個人組成了一個三合會組織14K,14就是14個骨幹,K是國民黨英文名稱KuoMinTang的第一個字母,堂口是洪發山忠義堂。

  14K一成立就很快在香港打下了地盤,原因很簡單,一旦遇到打架這種事情,回到調景嶺一招呼,人多的是。

  而且都是各級黃埔軍官帶隊,從軍官到士兵都接受過軍事訓練,白刃戰訓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組織嚴密。槍林彈雨,炮彈橫飛都經曆過,還害怕打群架嗎?再說對手也不敢去調景嶺抄他們的老窩,哪裏蹲著兩萬多無所事事,滿肚子火氣的“打手”,誰敢去?

  14K最早開始的是地下賭博和敲詐商人。當勢力擴大後開始了組織賣Y。14K最大的業務和他們在緬甸山區的同伴們一樣都是走私毒品。最大規模的時候,14K擁有二十萬會員,為全球華人三大幫會之一,另外兩個是竹聯幫和新義安,這兩個幫會也都和國民黨有關係,前者是國民黨眷屬子弟組建,後一個也有濃重的國民黨軍人色彩。

  新義安的創始人叫做向前,他最早是拜在後來的14K創始人葛肇煌中將門下的,也擁有國民黨的軍銜,軍銜為少將。

  後來,向前進入香港建立起做為掩護新安公司和永安公司,所以這個組織被俗稱為新義安。從事,勒索、收保護費、販賣毒品、高利貸、開設色情場所、 非法賭場、走私等。同時也經營企業等行業。

  14K和新義安選舉龍頭的方法不同,14K采用的是元老製,論資排輩,但如不稱職便要下台;新義安則是采用世襲製。論山頭的話,14K是洪發山,新義安是太平山。

  調景嶺的麵貌也隨著情況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開始修建起嶄新的住房,修建公共衛生設施,開辦了四所中學,費用全免。

  每年還從這些中學生裏選拔出成績優異的學生保送上大學,費用全免。到1983年調景嶺中學的高中畢業生考入大學大專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九十。

  調景嶺沒有香港警察,完全是自治。難民們組織起糾察隊,在鯉魚門通往調景嶺的唯一一條道路上設立崗哨,駐紮了一隊人馬,任何陌生人想要進調景嶺都要審查身份,想要到調景嶺找人尋釁報複那更是不可能了。在層層管製下調景嶺成了一個獨立小王國。

  1956年,香港發生了大鬧九龍事件。1956年10月,香港一位管理衛生的職員巡視街道,來到一個叫李鄭屋村的地方,當時香港市政衛生局下令不準在大樓居民區樓 宇牆壁張貼各種標語,以免影響市容。

  所以當這個職員走到李鄭屋村時,發現了大量國民黨黨旗和標語,頓時感覺很不像話,因為如果上頭來檢查,看到這些,肯定會扣大家的工資的,於是就找來一些其他職工一起動手撕掉所有違例的條幅標語。

  事情很快就經過層層報告報到了14K龍頭葛肇煌中將哪裏。十一點多,五百多人來到管理市容的工作人員辦公室,要求賠償。辦公室負責人當然不肯賠錢,很快警察就來了,但是很快警察就發現,勸說是沒有作用的,而且對方的人越來越多。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辦公室的職員做出了讓步,決定重新幫他們張貼那些標語。事情還沒有完,九龍警察總部得到消息,對方的人還在向這裏聚集,他們不光要求重新把標語貼好,賠錢,還要求撕毀標語的職員出來道歉。

  最後條件再次升級,要求第一,買十萬頭鞭炮,第二,在政府大廈外懸掛蔣介石畫像和國民黨黨旗,第三登報道歉,撕毀標語的職員下跪道歉。

  下午兩點,六十多名香港防暴警察趕到現場增援營救被圍困在辦公室的職員。這些職員剛出來,外麵的人群立刻就發生了騷動,各種瓶子,磚頭橫飛。警察也發射催淚 彈反擊。

  現場的人群太多,警察人少難以控製,三十分鍾後,另外三百六十名防暴警察趕到現場增援。數百名防暴警察一起發射催淚彈等軟殺傷彈藥驅散人群。

  下午六點,14K重新調集人馬,圍攻辦公室。再次遭到防暴警察發射催淚彈驅逐。晚上十點,大批14K成員進入到市區,襲擊附近工廠,打砸汽車。香港警察立即封鎖多條道路,禁止車輛前往騷亂地區,並且再次增派防暴警察趕往衝突現場。

  這還不是最暴力的時刻,晚上十一點,14K集中骨幹打手組成五個大隊,攜帶器械分別進入市區,直接與防暴警察械鬥,防暴警察漸漸低擋不住。

  14K衝到路邊就 連消防車,陸軍車輛和救護車也遭到打砸和縱火焚燒,隨後14K開始衝進旺角一帶,並且在淩晨直接攻擊了旺角警署,並且打砸附近學校和工會。隨後港英當局再次派出十一隊防暴警察增援騷亂現場。

  第二天上午,14K再次集中人馬在九龍聚集,開始沿著青山道各種工廠打砸並縱火焚燒,深水埗,油麻地也遭到襲擊。14K大批打手幾乎控製了整個九龍,要求過路的行人和車輛都要拿著國民黨黨旗,如果沒有就現場購買。

  不服從的直接在街頭就進行毆打,瑞士駐港副領事佛拉伊恩斯特夫婦就在汽車內,被四名打手直接用鐵棍打的渾身是血。

  中午十二點半,港英當局看到,防暴警察已經控製不住局麵,決定出動駐港英軍三個步兵營開著裝甲車進入九龍平息暴亂。

  “國軍”黑幫暴動暴亂仍在繼續,下午,14K由五十多名女打手打頭陣,衝擊紡紗廠,破壞巴士總站,電影製片廠……兩千多14K成員甚至直接與英國陸軍發生衝突,香港警方也開始開火鎮壓。十九點,港英政府宣布九龍戒嚴,這是香港曆史上的第一次戒嚴。

  當天晚上和第三天,也就是十三日白天騷亂還在持續。香港警察和英軍封鎖了整個九龍,宣布隻有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居民才可以外出,其他時間禁止外出。

  此時街道上到處都是汽車殘骸,晚上14K要侵入荃灣,荃灣居民自衛隊全體出動,但是仍然底氣不足,港英當局緊急派遣六百多警察和英軍增援,才使14K打手不敢再動手。但是一路上英軍裝甲車和警察的警車也遭到了磚頭雨的襲擊。

  10月13日, 周恩來總理約見英國駐中國代辦歐念儒。在談話中,周恩來對在九龍的中國和平居民的生命財產,在國民黨特務分子的殘殺和劫掠下所遭受到的嚴重損失和重大傷亡,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和關切!

  一直到10月16日,港英當局才正式宣布,九龍暴亂已完全平息。暴亂總共造成數百人死傷,港英當局逮捕一千多人。從此,港英當局開始成立“三合會調查科”,14K由此一舉揚名天下。在隨後的年頭港英當局,嚴厲打擊三合會。

  但是後來,出現了警匪一家的趨勢,14K等幫會開始利用金錢,女色勾結警察。當時香港流傳“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

  無論是14K的成立,還是56年大暴動,都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普通的黑社會治安事件。其背後都有遠在台灣的國民黨高層領導和情報機構的支持指揮和調度。

  其情形就如當年台灣指揮和幫助在金三角的“國軍”殘部一樣。一旦失去了外部勢力的支持,這些所謂的大黑幫和大毒梟也就都無可奈何花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