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世外桃源
作者:九幽白      更新:2021-12-25 10:07      字數:2074
  還好,這一夜並沒有發生意外,也沒有出現擔憂中的巨型雪人,大夥簡單的收拾後便踏上路途,前往看似近在咫尺的山頂。

  登山最有動力的莫過於兩個時間段,一段是剛上山的時候,整個人充滿了衝勁和激情。

  再一段就是快到山頂這一段了,充滿了期待以及即將征服而感到的喜悅。

  在一個早上的行程後,中午時分,我們順利來到了山頂,喜悅的心情被眼前的神奇一幕衝刷一空!

  山頂的一切都不是腦子裏想象的樣子,本以為山頂上會是寒風凜冽,白雪茫茫一片。

  然而,一切都是恰恰相反,山頂沒有白雪茫茫,反而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綠夾雜這一片片的粉色桃花林;周圍的環境相比於整座山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溫暖,暖得還特別適宜,讓人感覺十分的舒適。

  準確來說,山頂是一片窪地,窪地裏是一片綠粉色的桃花林,林中小溪交織密布,給人很不真實的感覺。

  大雷揚起手抽了自己一嘴巴子,隨後齜著牙說:“這他媽不是在做夢啊,難不成這裏就是傳說中的桃花源,是當年陶淵明先生來過的地方?”

  我也朝著自己的大腿擰了一把,能清晰地感受到痛覺,這並不是在做夢,眼前的一幕實在太神奇了!

  習戰眯了眯眼對我們道:“咱們先下去吧,不過大家得小心,美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危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隨後一夥人開始往窪地中的桃花林走去,越接近,桃花的味道就越濃鬱,有些讓人迷醉,我提醒眾人道:“有誰覺得味道不對勁的話,注意提出來,自然界很多味道都是隱藏著毒藥的。”

  老鷹搖搖頭說:“這桃花應該沒什麽危險,和我家那片桃花林的味道差不多,老夫自幼喜歡桃花,成人後便在家周圍都種滿了各種桃花,不過這種桃花我從未見過,應該是什麽已經絕跡了的品種。”

  進入桃花林之後,就仿佛進入了傳說中的西王母蟠桃園,桃樹在遠處看起來很一般,但進入其中才發現其是那麽的高大,每一株都有幾十米,真像傳說中的蟠桃樹。

  傳說蟠桃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不知道眼前的巨樹花期是多久,桃花謝幕後會不會結出香甜可口的果子。

  在林子裏走了一圈,發現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樹上長滿了桃花,但是樹下卻沒有落下一片桃花,一片也沒有!

  隨便看了一圈之後,習戰說:“大家也別好奇了,咱們看到的這一切或許都是虛幻的,千萬不要被這表麵的現象給麻痹了,按照那走出去的探險家所說,山頂上是一片窪地,白雪茫茫一片,窪地裏的遺跡會在午夜時分顯現。”

  “他當時來的時候,並沒有這片桃花林?”大雷目瞪口呆地提出心裏的疑問。

  習戰點點頭說:“是的,所以說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一幕很有可能是假的,現實中它還是一片雪地,所以我們的保暖措施還得注意,不然等發現的時候可就為時已晚了。”

  因為還有很長時間才到午夜,大家吃完食物在窪地邊每人化了三瓶熱雪水裝在水壺中,以便於進入遺跡之後可以飲用。

  準備好這一切之後,還是按照昨晚的安排,分成三班輪班休息,不僅防止巨型雪人,也為了防止趕上來的盜墓賊,畢竟夢蓮隻能擋住一部分人,有本事的團隊還是能避開的。

  快到午夜時分,所有人都從睡袋裏爬了出來,開始收拾包袱,按照那個探險家所說,午夜的月亮照在窪地裏,遺跡的洞口就會在窪地裏出現。

  午夜如約而至,我們在窪地裏轉了一大圈,卻沒有發現所謂的遺跡入口,所有的場景和白天看到的一模一樣,並未發生任何變化。

  尋找了一圈之後,大家都犯了難,難不成那個探險家傳出來的都是胡掰亂造?我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習戰搖搖頭否定了我的疑問,隨後說道:“那個探險家應該不是說謊,畢竟我們親自找他問過,他現在人還在總部,肯定不敢說這麽個謊言。”

  就在大夥交頭接耳的時候,一陣陰風襲來,把眾人吹得瑟瑟發抖。為什麽說是陰風,因為這股風直接吹透衣服,直接灌入了骨頭縫裏,躲都躲不過,寒意就像一盆冷水,腦子被澆得炸了似的。

  然而,就在這一道陰風過後,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除了交織的溪流,周圍的桃花林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茫白雪。

  這太奇幻了,不禁讓人驚歎自然的神奇,很多現象是科學解釋不清楚的,或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神跡。

  桃花林的消失,窪地東南方出現了一個小山包,小山包前方是一個大大的石洞,遠處望去,洞裏漆黑一片,黑得有些讓人恐懼,感覺那黑洞似乎是通往地獄一般。

  已經來到了這個地方,總不能因為害怕就退去,那麽當初我們就沒有來的必要,大夥背著行囊就往石洞小跑而去,因為害怕這突然出現的石洞會消失而去。

  走到石洞口,裏麵傳來一股熱氣,感覺足有三四十度,如同頂著夏天的驕陽烈日一般。

  習戰一咬牙對眾人道:“咱們進去!”

  我本打算讓大家分層兩批,一批在外接應,一批進去的,但是一想還有源源不斷的盜墓賊上山,幾個人留在外麵不僅接應不到,還會陷入危險之中。

  才進入黑洞的時候,感覺特別的燥熱,但是沒走多久溫度便緩和了下來,不冷不熱的恰到好處,石洞的走向是蜿蜒向下的,看著洞壁,這應該是人工開鑿出來的,痕跡看上去已經很久遠,絕不是近代的工藝。

  想想當年在這麽座高山上,鑿出這麽一條蜿蜒向下的石洞,真是個不小的工程。

  走著走著,洞壁上麵開始出現一幅幅的壁畫,因為有過前車之鑒,我直言對眾人說道別去看, 我們不是來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