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小人常戚戚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2-04-29 17:33      字數:3190
  趙君虎撫掌道:“好,好,各位都知道洪承疇吧,兩天之內給朕寫本書,名字就叫《我和大玉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眾人全都驚呆了,這是皇帝應該說的話嗎?等等, 書名聽起來不錯。

  其中一人道:“洪承疇和大玉兒之事我等隻是聽說,未經證實。”

  趙君虎鼓勵道:“不要怕,發揮各位的想象力,總之真真假假,越黃越好,朕的意思就是那啥, 大家都懂的。”

  “明白,明白。”眾人心領神會,“陛下放心, 這些可是小人的強項。”

  “虧待不了大家,寫好了重重有賞。來人,筆墨伺候!好吃好喝的都端上來!”

  要不說大明有人才,這些人竊竊私語一陣,居然弄出一個大綱。

  後世作為一個十八線網文寫手,趙君虎很意外,一篇幾萬字的小作文需要大綱嗎?需要嗎?

  他深感這就是差距啊!難怪自己每本撲街,沒有大綱,寫到哪裏算哪裏,你不撲街誰撲街?

  “開篇進入主題再快點,第一章洪承疇必須和大玉兒嘿嘿嘿,要抓住讀者的好奇心,我的讀者可是很挑剔的!”趙君虎也加入了討論,儼然一個敬業的編輯,有一說一,雖然本本撲街,網文理論還是學了不少。

  “黃金三章?”

  “什麽是爽點?”

  “原來這就是衝突!”

  一群人打破砂鍋問到底, 不由對皇帝刮目相看。

  史可法恍然大悟,深感皇帝此舉有辱斯文,可是他不敢說。他知道隻要一說,皇帝必定會翻著白眼,“你行你上啊!”

  他能上嗎?不能!

  所以他隻能助紂為虐,貢獻了幾個洪承疇的花邊新聞,畢竟多年的同僚,誰還不知道誰啊?

  大綱確定後一群人熟練分了工,可見槍手這活源遠流長,並非後世獨創。

  趙君虎因對開篇見解獨到,被大家公推寫第一章《洪承疇一戲大玉兒》,他一改往日搜腸刮肚水字數,拿起墨水筆洋洋灑灑一氣寫了幾千字,徹底放飛自我。

  後世不是不敢麽?這次可算找到機會了。

  “陛下的文采我等望塵莫及。”眾人爭相傳閱,除了風格稍顯白話外,內容還是精彩的,皇帝原來是同行啊!

  史可法看得滿麵通紅,“是不是太過火了?陛下可是一國之尊。”

  “還不是為了江山社稷?”趙君虎氣不打一處來, “人家一國至尊後宮三千,朕這個一國至尊熬夜寫小黃文。”

  “都是微臣無能,”史可法很是不好意思, “印刷之事包在微臣身上,保證此讓洪承疇不得安寧。”

  要不說有了提綱就是快,第二天一早小作文就出來了,還有人貼心地統一語言風格。

  趙君虎頗為滿意,想不到古人在這方麵也是行家,雖然內容很黃很暴力,但用詞文雅考究,還能激發想象力,放在某點至少萬訂起步,搞不好一書封神。

  成稿交給史可法後,趙君虎道:“此事乃非常之舉,望各位緊守秘密,大明國土絕不允許有類似的書,不要教壞了小孩子。否則,別怪朕翻臉不認人。”

  “小人知道。”眾人領了賞銀樂不可支。

  濟南城外,清軍正在巡邏,忽然一隊明軍騎兵遠遠射了一陣弓箭,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怕不是一群傻子?這麽遠就射箭。”

  “大家快看,箭上綁著什麽?”

  清軍取下箭杆上的書,有漢文,還有滿文,配的插圖栩栩如生,不識字也能明白是好東西。

  眾人大喜,撿了看得懂的,讀得津津有味,這也難怪,枯燥的軍營基本沒有娛樂活動,此書便如同久旱中的甘霖。

  更有好事者大聲朗讀,吸引了大批粉絲旁聽,有人還猥瑣地演起了真人秀。

  “洪承疇牛啊!”

  “他真的能一夜七次?”

  “想不到太後外表端莊,這麽會勾引男人!”

  其中有個老實人,“快去報告將軍。”

  話未說完便被眾人抓住,“別急,先看完。”

  那人無奈,看了幾眼立馬被吸引住了,哪裏還想得起去報告?

  眾人讀完後,又珍藏了一些,這才送給豪格。

  豪格興致勃勃地翻看了好久,“書上說洪承疇跑到攝政王家裏亂搞,應該不至於吧?”

  “不至於吧!”一名將軍含糊其辭,等待多時總算有個說話的機會,“軍營都在傳看,末將不知該如何處理?請王爺示下!”

  豪格頭也不抬,“那就讓他們看!”

  “隻怕洪承疇會看到。”

  “看到就看到,有什麽大不了?本王還要讓攝政王看到,馬上派人送進京,”豪格聲音提高了八度,“你他娘的到底是誰的部下?

  “當然是王爺的!”那人不敢多言,諾諾退去。

  豪格嘴角閃過一絲狡猾的微笑,這本書把多爾袞,洪承疇和大玉兒三人黑得體無完膚,偏偏隻字不提自己,既然如此管它作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

  軍營中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隻有一個人不開心。

  洪承疇臉色鐵青,將書撕得粉碎,這書要是假的他也不在乎,頭疼的地方就在於半真半假,移花接木玩得爐火純青,難以辯駁。

  書上說獄中那晚和大玉兒來了七次,他總不能說其實隻有三次吧?

  書上還說他為了做大官給多爾袞的親信當狗,他記得當時的情況是給多爾袞的侄子賀壽時學過狗叫,但那是眾人的玩笑之舉,再說這個大官是多爾袞主動給的……

  “傳令下去,軍中再有人看此書,斬立決。”

  “遵命!”

  洪承疇歎了一口氣,他也知道禁不住的,肯定有士兵私藏,何況他隻能約束自己的下屬,他一個奴才,能命令豪格管好手下嗎?

  軍事會議上洪承疇如坐針氈,不敢正眼看人,四周的人似乎都憋著笑容。

  豪格侃侃而言,忽道:“洪將軍為何一句話不說,你可是主將,莫非看不上本王的計劃?”

  洪承疇還真看不上,你有什麽計劃?不就是憑人數優勢堆人頭嗎?分批試探、誘敵深入你懂嗎?

  他陪笑道:“王爺所言極是,我軍一切準備就緒,即日便可一舉拿下青州。”

  豪格笑道:“這個當然,洪先生戰鬥力強,大家都是知道的。”

  營帳中爆發出哄堂大笑,包括他自己的下屬都在笑,洪承疇隻覺一股血液直衝頭頂,後麵豪格還說了啥,他完全聽不清,他甚至不記得怎樣離開的?

  他不知道的是,這本書送至京城頓時掀起軒然大波,素來冷靜的多爾袞在朝堂上突然失態,大聲咆哮著要把崇禎剝皮抽筋,這本書當即被欽定為禁書。

  偏偏老百姓就是喜歡低俗,不禁還好,越禁越愛看,市麵上一書難求,自有人跑來濟南高價收購再翻印後高價售出,賺得財源滾滾,運氣不好人頭落地的也大有人在,但擋不住民間的熱情。

  有人為此憤憤不平,專門寫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後來趙君虎得知此事,為流失的巨額版權收入心疼得直打哆嗦,痛下決心打擊盜版,這是後話。

  此書還一度被帶到海外翻譯出版,被評為十大禁書之首,學者的推薦詞是,本書大膽展示了戰爭期間情愛的可貴,洪承疇、多爾袞和大玉兒三人的大名也走出國門,名揚四海。

  四處巡視的趙君虎麵容嚴峻,如同青州城的寒風一般,火油開采加工很順利,唯獨沒有奸細的一點動靜。

  高傑道:“末將敢擔保,青州城連一隻鳥都飛不出去。”

  史可法很不滿意,這個說法他聽過好幾遍了,他故意抬杠道:“那隻鳥不就飛出去了嗎?”

  一隻灰色的鴿子振翅飛過三人頭頂,趙君虎看見高傑有些尷尬,打圓場道:“這隻鳥是去南方過冬的,高將軍當然管不了。”

  好像錯了,這隻鳥是往北飛的,他忽然愣住了,大戰前他記得好像也看過這隻鳥,也是這附近。

  “是信鴿,快打下來。”

  高傑回過神,“射下來重重有賞!”

  四周的士兵紛紛拉弓,隻是慌亂之間無一命中,眾人隻能大呼小叫跟著鴿子後麵追。

  趙君虎眼睜睜看著鴿子越飛越遠,急得直跳腳,前麵就是城門了。

  城牆上的士兵齊射,雖占據了地利,但盡數落空,張煌言差一點就中了,再射第二箭更差得遠了。

  眼看鴿子已飛過城牆往濟南飛去,身邊一個人影高高躍起,箭枝帶著銳利的風聲,不偏不倚貫穿鴿子。

  他跳得太遠,人卻往城外落去,張煌言不及細想,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仍止不住跌勢,還被帶著一齊墜下。

  他暗道我命休矣,忽覺雙腿一緊,已被拉回城牆,原來是幾個士兵接力一般拉住他倆。

  “嚇死我了!”驚魂未定的夏完淳拍著胸口。

  張煌言心潮澎拜,除了夏完淳等少數幾人,多數都不認識,想不到新軍成立不久,彼此間也有了深厚情誼,這不正是詩歌裏說的“與子同袍,豈能無衣”?

  被救那人是朱彝鉉,他並不說話,隻是看了張煌言他們一眼,點點頭轉身離去。

  “這個人怕是冷血的?”夏完淳有些不高興。

  “俗話說大恩不言謝,也許別人放在心裏呢!”張煌言覺得朱彝鉉是個謎一樣的人,永遠自帶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