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隻欠東風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180
  李岩饒是學富五車,也認不得那幾個符號,不過猜出五月二十一日估計就是銀行開業的日子,離現在隻有十幾天的功夫了。

  他不認得,其餘的人更不認得,一眾人懾於錦衣衛在旁,隻敢竊竊私語。

  “這鋪子肯定不簡單,莫非和聖上有關係?”

  “那當然,錦衣衛是什麽人?能隨便守著一家鋪子?”

  “原來這是家銀行,什麽是銀行?”

  “誰知道,還有那幾個符號,也不知道是什麽?”

  好在這些錦衣衛一反常態,一副和氣生財的樣子,並不幹涉大家觀看,來看熱鬧的人便越來越多,議論聲也越來越大。

  林睿指揮兩名錦衣衛往牆上張貼一張告示,“還有這個,也是聖上吩咐的。”

  原來是一則招聘啟事,寫著招四名銀行管事,歡迎報名雲雲,工錢更是用粗大的字體標明,每月十兩銀子。

  李岩大吃一驚,一品大員一年的俸祿大約是一千石左右白米,折合白銀二百多兩,後期由於米價飛漲,折合的銀兩更少,想不到一個管事已能拿到從二品官員的俸祿。

  人群立馬又去看告示,看見工錢更是驚叫連連,可惜上麵明文規定要招有錢莊經曆的,隻能望而興歎。

  上午貼出,下午便來了很多人應聘,李岩懷疑南京所有錢莊除了掌櫃外的人全部都來了,要不是林睿的錦衣衛協助,銀行早就大亂。

  不過李岩仍然忙不過來,加上對經商之事又不熟悉,隻好囑咐林睿去請項璧幫忙,項璧家中開過不少產業,對這些事情十分熟悉,根據各人經曆和性格,優中選優,花了一兩天的時間精挑細選,挑了四名管事出來。

  雖然招聘已結束,南京的錢莊已人心浮動,沒選上的大為懊惱,都在眼紅那四名幸運兒和一百二十兩銀子的工錢。

  經過這一鬧,銀行的廣告和招聘已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皇帝要開銀行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南京城,每個人都在談論銀行,魏國公徐弘基也忍不住帶著一些大臣來看個究竟。

  那幾個符號終於破解了,原來是阿拉伯數字5和21,和下麵的漢字是一個意思,於是大家翹首以盼,等著五月二十一日這天到來,而阿拉伯數字也跟著風靡一時,連許多不識字的人都學會了。

  當然開銀行絕非這麽簡單,場地可以交給李岩,還有其他的問題,就不能指望了。

  比如這個時代沒有電腦,密碼是個大問題,趙君虎也不願意讓人手寫存折,這幾日便在宮中冥思苦想,苦無對策,隻好退而求次,打算研發打字機代替,可後世打字機早已成了古董,他也隻知道外形和大致原理,怎麽弄可是一竅不通,便讓王承恩找來了湯若望和張國維。

  二人到了乾清宮暖閣行過禮,趙君虎遞給湯若望一張草圖,“朕想要這種打字機,能不能盡快做出來?”

  隻見上麵畫著一台小巧的機器,上麵還有些按鍵,湯若望是德國人,認得按鍵上的英文,也不知道皇帝什麽時候學會了英語,“這打字機倒是新奇,微臣從來沒有見過,怕是有些難辦。”

  “這東西是用來打字的,有點像活字印刷,不過這字是固定的。”趙君虎心想你要見過那才是見了鬼了,將打字機的原理細細說給他聽。

  “看來這打字機就是將印刷術搬到了家裏,微臣倒是可以一試。”湯若望的眉頭舒展了一些,不過心裏還是沒底。

  “盡力而為吧,越快越好,開銀行要用。”趙君虎看見他的臉色,也有些信心不足,隻能死馬當活馬醫,其實他也知道有些難為湯若望,畢竟湯若望的強項在於天文。

  趙君虎又道:“張愛卿,你多找些懂機械和印刷的能工巧匠,協助湯愛卿製作這打字機。”

  “微臣一定竭盡所能。”張國維答應下來。

  趙君虎心裏暗暗打算,實在不行就隻好手寫了,正要打算讓他們走人,張國維忽然期期艾艾道:“微臣聽說個人,對機械和印刷懂得不少,說不定能有些作用。”

  “什麽人?”趙君虎漫不經心。

  “是以前鳳陽府的一個知州,叫宋應星。”

  “宋應星,你是說寫過《天工開物》的宋應星?”趙君虎猛的抓住張國維,狂笑數聲,

  “正是此人。”張國維不知道皇帝什麽時候聽說過一個小小的知州,還如此失態。

  趙君虎心裏快要樂開了花,宋應星可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天工開物》收錄了農業、手工業等科學知識,從機械到采煤,再到紡織,無所不包,是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巨作,想不到尚在人世,早知道便直接找他了,都是自己讀書不細致惹的禍。

  “此人在哪裏?趕緊將他找來。”

  “宋應星早已辭官,前些時到了南京想通過史可法覲見朱由崧,結果無人理睬,他呆了幾日便離開了,微臣與他見過一次,聽他說要去鳳陽府。”

  “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宋應星,對了,馬士英是鳳陽總督,你可以去找他。”趙君虎恨不得自己馬上飛去鳳陽。

  “微臣馬上就去。”張國維從皇帝的神情意識到了這人的重要性,找到這人,便是在皇帝麵前多了一份保障,喜滋滋地和湯若望告辭出去了。

  王承恩道:“陛下,李大人新招的銀行管事到了。”

  “讓他們進來。”

  四人幾時見過這種場麵,一進屋子便跪在地上大呼萬歲,隻道祖墳冒青煙,剛得到一份好差事,又馬上見到皇帝。

  說是見皇帝,其實中間隔了道簾子,看不清皇帝的麵容,以防止有人皇帝不利,與馬士英等大臣直接見皇帝的待遇並不一樣。

  “你叫什麽名字?”趙君虎是看得見他們的,挑了一名年長的人問道。

  “小人叫張德裕。”那人頭都不敢抬。

  “接下來的事情你們要記清楚,朕隻說一遍。”趙君虎讓他們起身,將銀行的業務知識一股腦的講了出來,

  雖然這四人第一次聽說銀行,不過有錢莊做事的經驗,很快便理解了皇帝的意思,加上在錢莊做事的人,本來也很聰明,皇帝隻說了一遍,這四人對銀行的一些操作已大致了解。

  趙君虎又隨意問了幾個問題考一考他們,見他們對答如流,方才放下心來,便指定張德裕臨時負責,叫王承恩帶他們去培訓別人。

  這幾日韓讚周已將宮中各人的擅長登記完畢,王承恩挑選出了幾十名能識文斷字的小太監,這四人便對他們進行專門培訓,免得皇帝再費時費力。

  場地、人員都有了,就等打字機了,趙君虎伸個懶腰,這財源算是萬事大吉,隻欠東風,可還是不能休息,這幾天積累了一大批奏折等著他批閱呢!

  秦淮河的一條遊舫上,三名男子在一群花枝招展的歌女的伺候下坐在一起吃酒。

  一名壯實的青年男子摟著一名歌女道:“陳老爺,不知道聖上開這銀行有何用意,莫不是想與錢莊搶生意?在下去看了看,這手筆可不小。”

  那被喚作陳老爺年近五旬,方麵大耳,聞言麵色一沉,揮手辭退一眾歌女,方才道:“錢先生說話還是小心點好,小心隔牆有耳。”

  那青年男子臉一紅,“是在下冒失了。”

  陳老爺點點頭,“老夫雖猜不透聖上的用意,但想來這錢莊的生意以後恐怕不會太平。”

  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笑嘻嘻道:“管他什麽用意?他開他的銀行,你開你的錢莊,井水不犯河水。”

  那青年男子不悅,冷冷道:“在下可不比田老爺有良田萬頃,每日高枕無憂。”

  田老爺也不著急,“錢侍郎不是你的兄長嗎?問問他不就知道了?”

  那青年男子垂頭喪氣,“崇禎一來南京,就將禮部尚書給了別人,家兄這幾日長籲短歎,在下哪敢打擾?”他正是錢謙益的堂弟錢謙智。

  田老爺故意裝作驚訝的樣子,“不會吧,錢侍郎身為東林領袖,一直憂國憂民,我一向佩服得緊,怎會為了區區一頂官帽長籲短歎?”

  錢謙智會意過來,怒道:“田國乾,你不要以為你有劉澤清撐腰我就怕了你?”

  田國乾哈哈大笑,陳老爺一皺眉頭,“都什麽時候了,你們還有心情鬧?你不要幸災樂禍,以為這事與你無關。”

  田國乾似乎很信服陳老爺,笑聲一止,“我就是收點租子,和銀行有什麽關係?”

  陳老爺眯著眼睛道:“所謂一葉知秋,你們啊還是太年輕,聖上初來南京便一反常態,大張旗鼓,必定圖謀不小,老夫估計這隻是個開始,等聖上站穩腳跟,有些事就和你有關係了,以後有的咱們受的,你們就等著瞧吧!”

  田國乾幹笑道:“隻要不讓我少收銀子就行了。”

  陳老爺笑道:“何止是少收銀子,隻怕會斷了大家的財路。”

  兩人沉默半晌,錢謙智怒道:“可惜不是潞王當皇帝,讓這昏君僥幸登基。”

  田國乾笑道:“這可說不好,萬一崇禎有個什麽三長兩短,說不定真是潞王當皇帝,是不是。陳老爺?”

  陳老爺微笑不語,拿起一隻蝦欣賞一番,一口連殼帶肉咬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