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陰溝裏翻船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2      字數:3144
  李岩見心事被瞧破,也不掩飾,“末將以為,多爾袞立足不穩,李自成此刻出兵,便能趁機一舉收複山海關。”

  趙君虎怒道:“李自成知道你棄暗投明,恨不得將你碎屍萬端,你還自投羅網?”

  李岩一副置生死於度外的樣子,“末將隻是不忍見永平府的百姓死在韃子的屠刀之下,如果換末將一條命擋住韃子,死又何妨?”

  趙君虎見他一片熱血,也不好斥責,放緩語氣道:“李岩啊李岩,你怎麽這般糊塗?你跟李自成這麽久,他是什麽人你還不知道?朕那日已向他講明山海關的利害,他若真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誌,早就應親自出征,為何到今日連個影子也不見?想必他正忙著醉生夢死,能聽你幾句話就發兵?他不發兵,你這一去豈不是白白送死,還讓朕損失一員大將。”

  張鵬翼忙道:“是啊,李自成睚眥必報,怎麽會輕易放過你?你還是留著這條命,他日咱們再並肩殺敵。”

  王承恩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聲道:“李岩,陛下這般看重於你,你怎麽不知好歹?”王永吉也道:“就算李將軍能說服李自成,也是遠水難救近火,還請李將軍三思。”

  李岩當然知道自己去京城是送死,不過他一想起黎民百姓,便頭腦一熱,此時聽皇帝之言才醒悟過來,又見大家如此關心自己安危,心裏感動,“是末將糊塗,請陛下恕罪!”

  “張鵬翼,看住李將軍!”趙君虎拂袖而去。

  他那間客房雖小,卻極為清雅,上樓進門便聞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頓覺神清氣爽。

  征戰一天,趙君虎也沒力氣梳洗,吹熄了蠟燭,直接和衣躺在床上,心道這李岩人品沒得說,就是有些幼稚,以為別人都像他謙謙君子一般。

  房間的香味越來越濃,他又嗅了幾下,忽道不好,正要站起,便覺一陣天旋地轉。

  趙君虎用盡全身力氣,勉強伸腳將旁邊一個花瓶掃落在地,發出砰的一聲,在寂靜的深夜十分刺耳,跟著眼前一黑,人事不省。

  樓下四人也已入睡,李岩極為機警,聽見聲音瞬間清醒,抓起枕頭下的青鋼劍一躍而起。

  一絲香味傳來,他連忙掩住口鼻,屏住呼吸,看見窗外一個黑影閃過。

  李岩一揚手,青鋼劍直飛窗外,隻聽慘叫一聲,黑影倒了下去。

  “什麽事?”張鵬翼從夢中驚醒,看見李岩神色嚴峻,反手抽出佩刀。

  “有刺客!”李岩叫醒王永吉和王承恩。

  四人衝出,見一個黑衣大漢倒在地上,青鋼劍赫然插在他胸口。

  “不好,陛下有危險!”

  李岩拔出青鋼劍,飛身衝上樓梯,遠遠便看見皇帝那間房的房門大開。他心裏一沉,衝進房間一看,皇帝果然蹤影全無。

  其餘三人跟了上來,王承恩方寸大亂,“是誰這般大膽,敢害聖上?”

  李岩認出了死去那人,“應該是剛才那趙公子所為。”

  張鵬翼恨恨道:“趙世傑這小子陰魂不散,上次就該一刀殺了。”他見李岩有些不解,便說了上次摘星樓的事情。

  李岩道:“那準沒錯,趙世傑懷恨在心,用迷香迷暈了陛下。幸好陛下及時示警,要不然咱們今日全部著了他的道。”

  “媽的!真是陰溝裏翻船,”張鵬翼跺跺腳,“老子這便去砸了他的老窩。”

  “也隻好如此了,先去趙府找找看,說不定能找到聖上。”李岩話雖這麽說,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

  王承恩急得六神無主,“如果找不到呢?”

  王永吉一字一頓,“如果找不到,咱們隻能按聖上之命,早點去江南,輔佐永王即位。”

  三人都聽出了王永吉的無奈,多爾袞隨時可能殺到,江南還有個朱由崧,他們人手有限,要找皇帝如大海撈針,哪有功夫細細搜尋,隻能祈禱上天保佑皇帝平安才好,單憑他們幾人和倪元璐、鞏永固,對即位之事的確沒什麽信心。

  多爾袞的大軍在傍晚時分進入了山海關,他坐在總兵府的帥座上,臉色鐵青,毫無應有的欣喜之色,此番雖大獲全勝,但損兵折將,死傷慘重。

  多鐸身亡的消息傳到,他當時便頭暈目眩。多鐸既是自己的兄弟,又是自己的得力幫手。沒有多鐸的支持,自己爭霸天下,竊取皇位的機會起碼少了一半。如果有後悔藥吃的話,他寧願放棄山海關,留下多鐸一條命。

  他怎麽也想不通多鐸智謀和武功在清國一時無二,怎麽會死在文文弱弱的崇禎手上,還有圖薩和阿泰穆,據吳自得說,也被皇帝弄死,這兩人都是他的心腹愛將,前者收買明軍將領從沒失手,後者刺探情報,屢次化險為夷,沒想到這次全部栽了。

  他更想不通的是,關寧鐵騎竟然一改常態將三萬精銳殺得僅剩下千餘人。以關寧鐵騎的實力,從不敢與滿蒙八旗正麵對抗,就算有大順幾千人的幫助,也不至於突然變得這般能打,雙方的戰損比竟然達到驚人的1:1.5。

  按理說,他應該高興才對,畢竟本方兩人能拚掉對方三人,問題是明朝家大業大,死幾萬人不過九牛一毛,他拚盡全力才湊齊二十萬人,這次已帶上所有家當,拚完就沒有了。

  他心裏有些恐慌,如果明軍都像今日這般硬拚,別說進軍中原,恐怕大清都有滅國的危險。

  豪格得知此事,心情如夏天吃了塊冰鎮西瓜,爽得透心涼,極力做出悲戚的樣子,“豫親王驍勇善戰,卻不幸身亡,本王甚為悲痛,望王爺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多爾袞聽見多鐸二字,麵容忍不住抽搐了一下,拱手道:“肅親王有心了,本王謝過。”

  豪格嘴角浮起一絲惡毒的微笑,“本王以為,恩克伊這奴才失職,沒能保護好豫親王,按令應斬首示眾才對。”

  恩克伊跪在下麵,不敢抬頭,主將身亡,他身為護軍統領,難辭其咎。

  範文程一直臉色陰沉,連忙阻止道:“萬萬不可,拿下山海關,恩克伊立了首功,如果殺了,豈不是讓將士寒心?”

  多爾袞如何不知道豪格的用意,冷冷道:“恩克伊孤軍奮戰,雖有失職,功過相抵,不予追究。此外,恩克伊不畏生死,本王另賜十個牛錄,以示嘉獎。我八旗子弟應人人效仿,切不可像縮在陰溝的老鼠一般,隻會躲在角落裏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恩克伊大喜,連聲稱謝。

  豪格聽出多爾袞出言諷刺,心下暗怒,不過濟爾哈朗此次留守盛京,並未同來,自己獨木難支,不便發作,隻好怒目而視。

  範文程見這兩人又要爭鬥,連忙扯開話題,“王爺,山海關一拿下,明朝便無險可守。依奴才之見,這當務之急應全力進軍,一鼓作氣拿下京城。”

  多爾袞出征前本來信心滿滿,想到一戰便報銷了一成多人,便如泄了氣的皮球,“本王以為,我軍應以山海關為據點,徐徐圖之,不必急於一時。”

  範文程看出他想打退堂鼓,急道:“萬萬不可,我軍此次舉全國之力出征,隻能速戰速決,一旦拖延幾日,這糧草便跟不上。到時大軍隻好回撤,出征勞而無功,已是大傷元氣,更引得朝野議論紛紛,恐怕動搖國本。”

  多爾袞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此戰已騎虎難下,隻能進,不能退,否則一眾政敵借題發揮,自己的皇帝夢便做不成了。他有些動心,又有些猶豫,“隻是京城易受難攻,李自成兵多將廣,此戰怕是不易。”

  範文程趁熱打鐵,“李自成在京城追贓助餉,民心盡失,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他早點垮台,咱們隻要打著聯明平寇的旗號,明朝官兵定會一呼百應,到時裏應外合,京城城牆再高,也不過形同虛設,此等良機,王爺切不可錯過。”

  多爾袞沉吟半響,忽然問道:“洪先生之見呢?”

  洪承疇有些鄙夷範文程,多鐸搶了你的小老婆,他死了,你不但不高興,還像死了親爹一般,也不知做給誰看?又聽見範文程之言,暗暗心驚,果然是借刀殺人的毒計。

  他一言不發,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回話,“範先生說得極是,不過崇禎還活著,這聯明平寇的旗號怕是用不了多久。”言下之意便想潑些冷水,指望多爾袞打消這個念頭。

  “洪先生為何總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崇禎必定會逃回江南,咱們神不知鬼不覺趁機做了他便是。”範文程有些不悅,洪承疇歸順大清後總有些出工不出力的味道。

  多爾袞大為頭痛,聯明平寇騙騙明朝那些腐儒還行,但這崇禎似乎極為仇視大清,不回江南偏偏來到山海關,他如果不死,隻需要一句話,明朝諸人便不會上當,此時忍不住長歎一聲,“本王何嚐不想殺崇禎,隻是始終不能得手,反連累阿泰穆身亡。這南方不比北方臨近我國,咱們鞭長莫及,江南的內應寥寥無幾,那崇禎又不是省油的燈,匆忙之間如何殺得了他?”

  總兵府便陷入了謎之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