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狼子野心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1      字數:3123
  這範先生便是大漢奸範文程,他本是個落第秀才,屢試不中,一怒之下,於萬曆年間主動賣身投靠努爾哈赤,將明朝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情況一一告知。

  此時努爾哈赤雖建立後金,但滿族以遊牧為主,作戰水平極為落後,經常被明軍打得抱頭鼠竄。範文程獻上情報和計策,猶如雪中送炭,後金逐漸扭轉戰局,從此便轉守為攻,屢屢擊敗明軍,屠殺漢人無數。

  憑借同胞的累累鮮血和白骨,範文程深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寵信,參與了清軍征討明朝、進攻朝鮮、撫定蒙古等軍國大事,一路升至大學士,成為清朝第一文臣,也做了明末第一漢奸。

  “英親王是我大清的猛將,親自出馬必定手到擒來。不過……””範文程早已成了個滿臉皺紋的小老頭,拖著長長的辮子,低頭彎腰,一臉掐媚。

  “不過什麽?”阿濟格哈哈大笑,正陶醉在範文程的吹捧之中,連忙追問道。

  “不過這個機會千載難逢,隻是去中原打獵,有些浪費。依奴才之見,王爺應舉全國之力,揮師南下,一舉定軍中原,開創大清萬世基業。”

  範文程的胃口如此之大,大家有些吃驚,回過神來,殿上便議論紛紛。

  多爾袞有些意外,接口道:“範先生氣魄之大,本王佩服,隻是李自成的士兵有幾十萬之多,我大清八旗合計才十萬人,這一戰恐怕勝算不大。”

  “回王爺,李自成的軍隊雖多,實際上多是投降的明軍和一些饑民,精銳部隊不超過十萬人,一旦被我軍擊潰,幾十萬人必定土崩瓦解,不值一提,”他見多爾袞有些疑慮,又道:“洪先生與李自成打了很多年,經驗豐富,這事他應該最清楚。是不是,洪先生?”

  洪先生便是原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洪承疇,鬆錦兵敗被俘後投降,此時滿清對他仍暗暗防範,不給任何官職,但涉及明朝的重要事情一定會讓他參與,讓他坐實漢奸之名。

  聽見範文程提到自己,洪承疇心中暗罵,這奴才愛做漢奸自己做了便是,扯老子做什麽。

  “依奴才和李賊作戰的經驗看,這些人雖戰鬥力不強,隻是悍不畏死,而且人數眾多,極為難纏。不過李賊隻能打順風仗,一旦潰敗,便紛紛逃竄,不足為慮。”洪承疇見大家都盯著他,也不敢瞎說,隻能含糊其辭,暗暗希望多爾袞能知難而退。

  多爾袞似乎看出他有心維護故國,不願多言,冷哼一聲,又道:“範先生,李自成已占領京城,天下安定,此時再戰,本王實無把握。”

  “王爺不需多慮,奴才早就派人搜集李自成的情報。這李自成表麵上已經稱帝,實則胸無大誌、渾渾噩噩,每到一處便摧毀城牆,並無長久經營的打算,而且縱兵擾民,不得人心。隻要我軍穩住明朝官員士紳,以漢製漢,李自成便沒什麽可怕。”

  此時滿清忙於與明軍作戰,對大順知道得不多,大家訝異於範文程早有先見之明,下足了功夫,又見他說得動聽,便有些心癢難耐,隻是未下定決心。

  豪格這時也顧不上與多爾袞的紛爭了,瘸著腿往前走了幾步,“一旦我軍進軍,吳三桂在後麵截斷後路,來個關門打狗,恐怕不妙。不知道範先生有何妙計奪取山海關?”

  他漢話說得不好,把自己比喻成狗,大家有些不悅,不過意思聽得很明白。

  山海關是進軍中原的第一道關卡,清軍打了很多年,死傷無數,一直拿不下山海關,此後南下侵襲多是從長城的豁口穿過去,因為擔心留守的清軍趁虛而入,山海關的守將隻能眼睜睜看著對方來去自如。這次舉全國之力,守將沒有後顧之憂,便可放手合圍,所以此次必須拿下山海關,才能談進軍中原。

  想起吳三桂的山海關像鐵閘一般,眾人大是頭疼,如一盆冷水澆到頭上,坐天下的黃粱美夢便要醒了。

  “不妨試試用高官厚祿勸降吳三桂?”阿濟格看見洪承疇,靈機一動。

  “那吳三桂與我大清打了這麽多年,仇深似海,能勸降便不用等到今日了。何況李自成已派使者勸降吳三桂,開出的條件咱們比不了。”多爾袞搖了搖頭,也想不到好的辦法。

  範文程沉吟道:“那吳三桂有一愛妾名喚陳圓圓,據說有傾國傾城之貌,吳三桂視若珍寶,如果這女子落到王爺手上,以此脅迫吳三桂,或許能逼得他投降。”

  多爾袞來回走了幾步,猶豫不決。他何嚐不想奪了天下,隻是舉全國之力南征事關重大,將成敗寄托在一個女子身上,畢竟有些冒險。最後恐怕還是需要強攻山海關,可山海關是根硬骨頭,就算強攻下來,必定傷亡慘重,如果李自成趁虛而入,大清怕是有滅國的危險。

  見多爾袞有些猶豫,範文程有些焦急,又道:“此乃王爺建立不世之功業的良機,一旦錯過,隻怕後悔莫及。”

  他不知怎地,竟似與漢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深知多爾袞的處境,便以建功立業打動多爾袞出兵入主中原。

  這正是多爾袞的心病,他與豪格等人水火不容,濟爾哈朗又夾在中間左右逢源,自己行事多有不便。

  目前雖有輔政之名,但一旦順治成年,必然還政於皇帝。豪格與順治是兄弟,到時自己失勢,不說這輔政之位坐不長遠,就是自己和兩位兄弟的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既然如此,倒不如按範文程所言放手一搏,萬一賭贏了,自己便是大清第一功臣,權傾朝野,到時找個機會廢了順治,再收拾豪格等人,諒無人敢反對。

  一念至此,多爾袞下定決心,目光灼灼,大聲道:“好,就依範先生之言,舉全國之力南征中原,奪了天下,到時本王便和諸位一起看看京城的景色,順便逛逛紫禁城。”

  “那本王便祝睿親王旗開得勝!”濟爾哈朗第一個響應。

  見兩位輔政達成一致,其餘人再無異議,俱是喜笑顏開。

  沉默多時的多鐸忽然道:“還有一事,京城已破是昨日的事情,不知崇禎此時在哪裏?如果給他逃回南京,借助南方的錢糧人馬東山再起,必定不利於我軍一統江山。”

  “據探子的消息,崇禎下落不明。不過京城守衛森嚴,這崇禎就算活著也跑不出去。”多爾袞有些漫不經心。

  多鐸卻一臉嚴肅,沉聲道:“大哥切不可掉以輕心,漢人經常講,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小弟實在擔心崇禎就是這蟻穴。”

  多爾袞一拍額頭,“本王是大意了,幸得二弟提醒,本王這便給京城的內應下達格殺令,一見崇禎,格殺勿論,然後抓了陳圓圓回來,南征之事便有勞範先生詳細謀劃了。

  範文程身子幾乎快彎成九十度了,“王爺做事真是滴水不漏,奴才必定盡心竭力,為主子分憂。”

  大事既定,殿上群臣齊道:“王爺英明!”想起中原的錦繡江山近在咫尺,便是一片嚎叫,聲浪簡直要掀翻屋頂,驚得外麵一群太監宮女目瞪口呆。

  第二日一早,地窖裏大家眾人心事重重,早早便醒了,隻有趙君虎還在呼呼大睡。

  見皇帝睡得很香,一時半會醒不了,倪元璐、金鉉各自回家打算帶家眷過來。

  湯若望長得太醒目,不方便出去,便和鞏永固留在一起。

  淩義渠獨自一人,也沒什麽家眷。他坐不住,主動要求和易海峰一起出去打探情況。

  易海峰見他一片熱情,拗他不過,叮囑一番,帶著兩名侍衛一起出去了。

  他四人從東直門開始,仔細留心內城各城門的守衛情況,中間又要躲避巡邏的大順士兵,跑了一上午,才看完五道城門。

  眼見日近中午,四人饑腸轆轆,找個茶館買了幾個包子,又叫了壺茶,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淩義渠吃完後,見左近一處宅子掛著白色燈籠,上麵寫著大大的奠字,心中暗歎,隨口問道:“掌櫃的,這家出了什麽事?”

  那掌櫃是個老頭,搖頭歎息道:“這家主人前日去迎接闖王,也不知道怎麽的,被闖王砍了頭。老太太聽到這事,當場便咽了氣,這家主婦第二天也上吊自盡。可憐啊,好好的一戶人家,就這樣被弄得家破人亡。”

  “這家主人你可認識?”淩義渠義憤填膺。

  “小人隻知道姓項,好像在什麽太常寺當官呢!”

  淩義渠一拍桌子,差點要跳起來,弄得茶館裏的人全部看向這邊。

  易海峰見淩義渠滿麵怒容,怕露了行蹤,使個眼色,丟下茶資,四人一同走了出去。

  一出門,淩義渠便要去這戶人家,易海峰擔心他有危險,隻是不允。

  正爭執間,忽見魏藻德鬼鬼祟祟走過來了。易海峰眼疾手快,忙招呼幾人躲到一個角落。

  隻見魏藻德看了看四周,便進了這座宅子。易海峰心中一驚,和淩義渠看了一眼,見四周無人注意,一起摸進了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