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各懷異心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1      字數:3152
  呂一飛大喜,一刀緊似一刀,趙君虎被逼得連連後退,見對方上前一刀砍下,忽然大喝一聲,碎玉劍脫手飛去。

  這一著太過突然,兩人距離近在咫尺,呂一飛猝不及防,刀勢已無法收回,隻聽鐺的一聲,腰刀被碎玉劍從中間斷成兩半,長劍餘勢未絕,聲勢驚人。

  他大驚失色,隻來得及偏頭躲避,幸好應變神速,加上腰刀擋了一下,劍鋒擦著右臉飛了過去,頓感臉頰一痛,多了一道血痕。

  他的斷刀也同時當頭劈下,雖隻剩半截,但照樣能殺人,而這點距離決無閃避可能,他隻道崇禎便要血染當場,誰知趙君虎雙臂護住頭臉,斷刀砍在小臂上,竟沒有反應。

  趙君虎似乎已做好準備,隨即順勢下蹲,上步一個勾拳打在呂一飛的小腹上。

  呂一飛大驚失色,再要反應,已是不及,小腹一陣劇痛,不由自主地彎下腰。

  趙君虎哪能錯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跟上一個後手勾拳,穩穩地擊中他的下巴。

  呂一飛武功再強也練不到下巴,隻覺腦袋嗡地一響,眼前一黑,頹然跌倒在地。

  趙君虎暗道僥幸,自知雖有寶甲護身,但呂一飛武功太高,自己恐怕也不是對手,便極力躲閃,不讓刀鋒碰到自己,免得被他發現秘密武器,引起警惕之心。

  鬥了半天,雖被呂一飛逼得狼狽不堪,總算等到這個機會,關鍵時刻一擊成功,隻是這一刀力道驚人,小臂雖有甲衣護住,仍然疼痛難忍。

  呂一飛整個人昏昏沉沉,搖了搖頭,努力讓自己清醒過來。

  “陛下接劍!”王承恩拾起碎玉劍,擲了過去。

  趙君虎反手一抄,劍鋒對準呂一飛的喉嚨。

  “陛下要殺我?”呂一飛腦袋還是隱隱作疼。

  趙君虎不多廢話,長劍便要刺下。

  呂一飛感到劍鋒已經頂在咽喉中心,大喊道:“在下救過陛下!”

  “果真如此?”趙君虎停住不動。

  “上次陛下和李岩打鬥時,可有異常?”

  “當時是你發射的暗器?”趙君虎有些吃驚,當時暗器擊飛了李岩的劍,自己才沒被抓住。

  “正是在下。”呂一飛已緩過勁來,又是滿麵微笑。

  趙君虎實在想不通此人為何既要殺人,又要救人,看見胡彪的屍體,想起那日呂一飛看薛小虎的神態,恍然大悟,“你救朕是擔心朕被李岩抓住,將薛小虎抖了出來?”

  “無論怎樣,都是在下救的陛下。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陛下殺自己的救命恩人,豈不是忘恩負義?”呂一飛不想崇禎這麽快便猜到自己的用意,也不反駁。

  “朕也想知恩圖報,可惜你救朕隻是想親手殺朕滅口。此時不殺你,以後隻怕朕沒機會了。”趙君虎笑道,他可不是迂腐之人,生死關頭也不會留情。

  呂一飛見情形危急,心念電轉,緩緩拿出一顆夜明珠,“那這個呢?”

  趙君虎猛然一震,左手接過夜明珠,右手持劍頂住咽喉不動。

  “在下已將陛下的愛妃好生安葬,讓她入土為安,對她不敬的人也幫陛下殺了。”

  趙君虎緊盯著呂一飛的眼神,見他目光坦然,似乎並非欺騙,思索良久,輕歎一聲,“葬在什麽地方?”

  “就葬在瀟湘別院的院子裏,陛下剛才就踩在那裏,”呂一飛補充道,“陛下情深意重,牆上寫的字想必所言非虛。”

  “陛下,這廝太過可恨,放虎歸山,恐怕後患無窮。”王承恩是吃過苦頭的,急得大叫。

  趙君虎明白應該殺了呂一飛以絕後患,但更重要的是對得住自己的內心,想起寧妃當日之事,實在做不到背信棄義,大喝一聲:“你走吧!”

  呂一飛大喜,正要起身,忽然趙君虎在他右臂上劃了一劍,鮮血有如泉湧。

  “快去找人醫治,不然流血過多,死了便不關朕的事情!”

  呂一飛知道崇禎怕放走自己後繼續糾纏不休,苦笑一聲,撕下衣襟,緊緊纏好傷口,一躍而出。

  趙君虎收好夜明珠,雖知道駙馬府大概空無一人,仍是抱著一線希望,和王承恩搜了一遍。

  奇怪,鞏永固和易海峰跑到哪裏去了?趙君虎大是頭疼,整座宅子一個鬼影子也沒發現。

  “這可如何是好?易海峰辦事實在不牢靠,人離開了也應留個話才是。京城如此之大,一時之間,叫陛下去哪裏找?”王承恩急得直跺腳。

  “你剛才說什麽?”趙君虎忽然抓住王承恩。

  “奴婢說易海峰辦事不牢靠。”王承恩見崇禎神情嚴肅,心裏直嘀咕,隻道是說易海峰的壞話,皇帝不愛聽。

  “不是這句,是後麵那句!”

  “奴婢說人離開了應該留個話!”

  “就是這句,”趙君虎眼睛發亮,“易海峰的確留了個人傳話。”

  “人在哪裏?”

  “就在這裏!”趙君虎走到忠伯的屍首前。

  “可是人已經死了。”王承恩失聲道,以為皇帝有些不正常。

  “死人也是可以傳話的!此乃忠貞義士。”趙君虎恭恭敬敬地朝屍體行了一禮,將屍體端端正正擺好。

  “朕問你,這附近可有天主教堂?”

  “不遠處就有一座,陛下還賜了欽褒天學四個字呢!”

  “快帶朕去,駙馬等人應該就在那裏。”

  王承恩實在想不通皇帝怎麽好端端地問起教堂,誰知剛打開門,迎麵便碰見兩名大順士兵。

  那兩人見駙馬府有兩名大順士兵,正待進屋詢問,趙君虎眼疾手快,一劍刺穿一人胸口。

  另一人已經一刀砍下,趙君虎後退半步,左手一擋,長劍刺中那人小腹。

  聽見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趙君虎不敢停留,帶上大門直往教堂而去。

  過了片刻,李岩兩兄弟推門走了進來。

  “大哥,你還是不放心崇禎。你可別忘了,你是大順的製將軍。”李侔有些不安。

  “二弟放心,我並沒有幫他。隻是念在崇禎救了全城的百姓,這次就當什麽沒有發生過。下次再碰見,決不輕饒。”李岩知道李侔擔心什麽。

  “如果剛才崇禎落敗,要被呂一飛殺死,不知大哥幫是不幫?”

  李岩沒有說話,似乎也不知道答案。

  忽然一名士兵呻吟了一下,原來趙君虎走到匆忙,並未徹底殺死此人。

  李岩猶豫片刻,一劍將他刺死,轉身和李侔走了出去。

  駙馬府終於安靜了下來,隻留下四具屍體,還有那朵白玉蘭的花瓣飄蕩在血泊裏。

  京城百裏之外的一座軍營裏,不時傳出馬匹的嘶叫聲、士兵的呼喊聲。

  中軍帳內,幾人圍坐在一起議事,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身披明光鎧,坐在帥位上,眉宇緊鎖。

  他年愈三十,一張端端正正的國字臉久經風霜打磨,顯出幾分不相稱的蒼老,卻也多了幾分威嚴。

  “大帥,據探子來報,陛下此刻尚在京城。”副將張鵬翼匆匆跑了進來。

  “你說什麽?陛下不是已經殉國了嗎?”薊遼總督王永吉站了起來。

  “此事千真萬確,多人親眼目睹陛下今日在宮中現身,拿住李過當人質,然後便不知所蹤。”

  吳三桂驚愕失色,前幾天李自成派使者前來勸降,他一直虛與委蛇,後來得知大順軍已包圍京城,破城指日可待,皇帝又攜王承恩上煤山一同自縊,昨日才同意投降,不想皇帝還活得好好的。

  “大帥,末將願率一支人馬前去救援,助陛下脫困。”張鵬翼早已心急如焚。

  吳三桂對這個副將大為失望,要不是看在他會打仗的份上,早把他撤了。

  他心中暗道,老子要是想救崇禎,何至於一路上磨磨蹭蹭,十幾天才從山海關走到玉田縣?不就是想保存實力,在談判中賣個好價錢嗎?你怎麽就不懂老子的苦心呢?

  “李自成在京城有十幾萬人馬,你去了也隻是飛蛾撲火,怎麽救得了陛下?還是要想個萬全之策。王大人的意思呢?”吳三桂知道有些話不能直說。

  張鵬翼急得跳腳,也隻能眼巴巴地望著王永吉。

  “大帥言之有理,此事需從長計議,不過陛下尚在,大明就還在,我等深受皇恩,便不能與反賊同流合汙。”王永吉一直不同意投降李自成,可惜他這個薊遼總督有職無兵,隻能聽命於吳三桂。此刻聽說皇帝還活著,便提出異議。

  “王大人,陛下尚在,隻是不知道能不能跑出京城?”吳三桂暗罵,決定投降你也是有份的,怎麽此刻又變卦了,卻不好當麵反駁。

  大家都不說話了,京城水泄不通,如果崇禎跑不出來,是生是死也沒有區別,隻好按照昨日之約,跟著李自成了。

  張鵬翼急得團團轉,忽想起一事,“大帥,探子還看見,劉宗敏派人去吳府找小姐,似乎對小姐有非分之想。”

  吳三桂大驚,“這狗賊要是敢動小姐一根汗毛,老子便反了。你速帶五百人馬趕去京城,設法把小姐和老爺接回山海關。”

  他話中的小姐便是陳圓圓,明朝極重名分,陳圓圓雖是愛妾,也不能稱作夫人。

  “大帥也要回山海關?”張鵬翼先是一喜,又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