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李自成的煩惱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1      字數:3106
  京城分為外城、內城、皇城和紫禁城,這皇城就在內城之中,裏麵包括西苑、太廟和官署一些重要機構,屬於核心地帶,平民百姓禁止入內,中心地帶便是紫禁城。

  承天門是皇城正門,位於中軸線上,由朱紅色的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下麵有五道券門,前麵是一片寬闊的廣場,左右兩邊樹著兩對華表,顯得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此時李自成攻破內城的消息早已傳開,一些官員聞風而動,爭先恐後趕往承天門,按官職大小在廣場上跪了一排,焦急地等待李自成出現,彼此都有同一個念頭,早點迎接新君,在大順王朝中搶個好位置,至於下落不明的崇禎早已被忘得幹幹淨淨。

  趙君虎跟著那軍官趕到時,提前到達的部分大順軍早已積聚在承天門下,一群大順士兵將廣場打掃得幹幹淨淨,隻等李自成從這裏入城。

  那軍官上前向一名將領行禮道:“見過呂將軍,部總蘇金城奉命迎接陛下。”

  趙君虎看見那排官員,不敢大意,低下頭混在士兵中一起叩首行禮。

  呂將軍神情倨傲,一臉不耐煩,“為何這麽久才到,像個娘們似的磨磨唧唧,你們能幹點啥?”

  蘇金城正要解釋,呂將軍一揮手,“行了,你們先入城肅清皇宮,有什麽發現?”

  忽聽一聲炮響,李自成攜大順諸將,在大順軍和百姓的簇擁下緩步而行,來到承天門下,廣場上人群頓時熱鬧起來,象過年一般興高采烈,就像一片歡樂的海洋。

  呂將軍也不看蘇金城,忙迎了上去,隻剩下蘇金城風中淩亂,見無人理睬,忙攜餘人列隊站好。

  李自成走進人群,向大夥拱手作謝,姿態誠懇。大夥見李自成這般親民,更是熱情。

  趙君虎站在人群中,看著眼前這一切,不免為李自成有些可惜。

  朱明王朝確實爛到根了,李自成奪大明江山乃民心所向,可惜他流寇出身,山寨作風,自己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最後韃子撿了個大便宜,堂堂神州落入異族之手,從此被夷狄之族竊據中華二百多年。

  李自成自取滅亡本來是咎由自取,隻可惜引得大清、大順、南明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在接下來這段時間內互相爭鬥不休,政權更迭,不知道會連累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想自己應該能做點什麽,隻是此刻自己身陷大順軍中,插翅難飛,稍不留神便落入敵手,不知能否到達江南執掌權力?

  他雖預知曆史走向,但這短短的幾個時辰中發生的事情太過突然,大順軍各人良莠不齊,敵我難辨。阿泰穆機智過人,一個一等侍衛便這等難纏,更何況多爾袞、多鐸等人。自己身邊除了王承恩幾乎無一人可用,就算重登大寶,是否真能與李自成和多爾袞等人抗衡?

  也不知易海峰能救得多少人,江寒雪帶的那些宮女能否平安無事,寧妃的屍身能否入土為安,一時間各種念頭此起彼伏,不斷湧現在腦海中。

  承天門越來越近,李自成聽著周圍的歡呼聲,感受到身體裏的血液在不停湧動,停下了腳步。他看著承天門,忽然心潮起伏,周圍的一切似乎都靜下來了,恍惚間十幾年的日子在腦中一閃而過。

  那時他還是一個驛卒,終日為能吃上口飯苦苦掙紮。崇禎裁撤驛站後,他沒了飯碗,債主天天上門催債,他隻能四處東躲西藏。

  有一日正好被債主碰見,那人叫了幾個狗腿子把他打個半死後送到官府投入大牢,幸好族人到處托人營救,他才被放了出來。

  他老婆本來就嫌棄他沒本事,見他時常不在家,日子一長,趁機與村裏的大戶勾搭成奸。有一日他回家正好撞見,一怒之下殺了他們。

  那是他第一次殺人,他現在還記得當時的場景。那個大戶好像是個落第秀才,光著身子跪在他麵前苦苦求饒。

  他之前其實連殺雞都不敢,本想打一頓就算了,沒想到自己老婆卻在為奸夫求情,他妒恨交加,一刀便砍在秀才的頸部,血象噴泉一樣湧出來了。那秀才捂著脖子,喊了幾聲,便不動了。

  殺人後,望著自己滿身鮮血,他渾身發抖,連刀都拿不穩了,腦袋暈暈的。

  可是看到老婆趴在秀才的屍體上嚎啕大哭,他又有了力氣,他捂住她的嘴,想不讓她叫,老婆卻拚命掙紮,他一用力,就扭斷了她的脖子。

  萬事開頭難,與殺第一個人相比,這次容易多了,心中毫無波瀾。想起債主的可惡嘴臉,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半夜潛進了債主的家。

  那債主是個舉人,跪在他麵前求饒的樣子和秀才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他連聽都懶得聽,象殺雞一般殺了那舉人,一把火燒了他全家,隨後便帶侄子李過投了明軍。

  本來以為加入明軍就能有口飯吃,沒曾想每日到處勞碌,整整三個月,連軍餉的影子都沒看見,軍營裏一片怨聲載道。

  那日一個參將看他不順眼,找點小事打了他一頓,回去後他躺了三天,起來就聯合大夥發動兵變,殺了參將和縣令,率軍投了闖王高迎祥的農民軍。

  從此,他對官軍恨之入骨,這種仇恨讓他內心充滿了力量。一上戰場,碰見明軍就有使不完的勁,終日在沙場血戰,立了大大小小一堆戰功,殺的官軍不計其數,他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原來是造反打仗。

  憑借顯赫的戰功,不多時他便從小頭目一路高升,成為舉足輕重的闖軍大將。高迎祥被俘處死後,他被大夥公推為“闖王”,繼續四處征戰。

  當然他也有吃虧的時候,最危險的時候,他被洪承疇、孫傳庭打得落花流水,最後僅剩下劉宗敏等十八人躲在山中。

  那時他自己都以為要被抓去砍頭了,不過崇禎不知道是不是笨,從來都不趕盡殺絕,那次也一樣,孫傳庭後來奉旨去救援京師,最後居然被皇帝抓起來了,他又僥幸逃過一劫。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後來他東山再起,一路上招撫流民和投降的明軍,隊伍越來越大,聲勢日隆。

  他再沒給崇禎機會,去年他率十萬農民軍攻克潼關,殺死明軍督師孫傳庭,占領陝西全省,一雪戰敗之辱,天下為之震動。

  今年一月一日,他在西安稱帝,年號永昌,國號大順。老實說,他對稱帝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更喜歡帶帶兵打打仗。隻不過劉宗敏、牛金星一再勸諫,自己才順水推舟。他也明白,手下提著腦袋跟著他造反,不過就是想出將入相,封妻蔭子。他不稱帝,這些人也沒了指望,隻怕寒了他們的心。

  果然稱帝後批閱奏章、處理政事之類的瑣碎之事著實讓他頭疼不已。他心情煩躁,便率十萬大軍分兵兩路發動東征,打算四處劫掠一番,

  沒想到明軍戰鬥力如此不濟,稍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除了山西總兵周遇吉甚是頑強,讓他費了點功夫外,大同總兵薑瓖、宣府總兵王承允先後望風而降。

  之後大順軍簡直勢如破竹,不到三個月,竟打到了京城。眼見京城已成囊中之物,他卻不想打了。

  在他心裏,京城哪比得上西安?他在京城就算再威風,老家的人也看不見,不過是錦衣夜行一般。在西安,他卻能帶後來娶的媳婦高桂英回米脂老家讓父老鄉親看看他今日的威風,讓大家夥都知道,李家小子出息了。

  更何況西安稱帝麻煩事一堆,光維持部隊的消耗已經很吃力了。如果攻下京城,恐怕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這一路上大批明軍投降,後勤保障已經跟不上了。所以他想找個理由讓雙方體麵地休戰,搶些金銀和糧草,早點退兵回西安。

  沒想到京營軍隊稍作抵抗便紛紛投降,大順軍一天就攻占了外城。眼看來不及了,他昨日趕緊派原宣府監軍太監杜勳與崇禎議和,隻要求封個西北王和軍餉百萬兩,不奉召不覲見即可。

  為了能讓崇禎同意休戰,他甚至提出,替崇禎剿滅其他叛亂,沒曾想崇禎竟拒絕議和。

  聽完杜勳的回話,他感受到了崇禎的輕蔑,內心湧出一股深深的羞辱。這個狗皇帝對自己主動拋出的和談理都不理,寧可亡國也絕不與他合作,分明是看不起他,即便自己早已名動天下。

  哼,不就是因為老子出身農民,你是真龍天子嗎?不過這次要變天了,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生擒崇禎,好生羞辱一番,讓他眼睜睜地看著老子怎樣蹂躪他的皇後貴妃,讓真龍天子知道他這個農民的厲害。

  可是為什麽老感覺崇禎在嘲笑自己?就連那匾額上也映出他的臉!

  李自成大喝一聲,彎弓搭箭,瞄準匾額正中心的天字,嗖的一聲一箭射了出去。全場凝神靜氣,隻等這一箭射中便歡呼叫好,為大順王朝討個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