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倒黴的穿越者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1      字數:3124
  不知過了多久,趙君虎慢慢恢複了意識,隻是頭疼得象炸開一樣,昏迷前的那場打鬥像是一場夢,他好像在一個黑箱子裏困了好久。

  還好自己還活著,這幫混蛋太凶殘了,下一次碰見這種事情還是直接報警吧!趙君虎閉目冥想。

  過了一會,他感覺頭舒服了一點,緩緩睜開了眼睛。

  此時天色漸亮,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富麗堂皇的古代亭閣,白牆紅瓦,雕梁畫棟,上書“壽皇亭”三個大字。

  周圍山石錯落有致,幾棵粗壯的大樹枝繁葉茂,高聳入雲。

  趙君虎覺得“壽皇亭”三個字很熟悉,隻是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見過。忽覺身下潮濕,低頭看去,他驚訝得差點跳起來。

  原來自己躺的地方從堅硬的水泥地變成了濕潤的土地,身上的衣服從夾克變成了明黃色的宮廷古裝。

  那衣服絲綢材質所製,觸手光滑,刺繡精美,前胸、後背、左肩與右肩處布滿了龍的圖案,顯得異常華貴,隻是在不顯眼處打了幾個補丁。

  衣襟下麵有一片紅字,似乎是血寫而成。左腳穿著古代的靴子,右腳卻是光著。

  趙君虎覺得頭發落在脖子上癢癢的,他習慣性伸手一摸,大驚失色,頭發居然變長了許多,淩亂不堪。膝蓋也不疼了,隻是脖子上似乎有一道傷痕,摸上去有點刺痛。

  自己怎麽跑到公園裏了,還換成這身古怪打扮,身材也變了,趙君虎一頭霧水。

  正在疑惑間,忽然看見附近有個中年男人跪在一棵樹旁。那人穿著古代宮廷服飾,身材單薄,一臉愁容。

  那棵樹的樹幹倒向一側,上麵掛著條白綾。那人往南方拜了三拜,頭叩得砰砰直響,血流如注,轉而起身踩在凸起的石頭上,將白綾打了個結,便往脖子上套。

  趙君虎來不及細想,從地上一躍而起,一把將他拉了下來。

  那人往後踉蹌了幾步,險些摔倒。他穩住身子轉身看見趙君海,象見到鬼一樣,“陛下,您還活著?奴婢剛才明明將您……”

  我是皇帝?聯想到白綾、自縊、壽皇亭、歪脖子樹,趙君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也許曆史記載有誤呢,他懷著一線希望,打斷那人的話,強裝鎮定,“你不會是王承恩吧?”

  “回陛下,正是奴婢。”那人跪倒在地。

  趙君虎無暇顧及王承恩略顯怪異的語調,死裏逃生的喜悅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的預感確實沒錯,不知為何,自己的靈魂穿越時空,附身在剛剛自縊的崇禎皇帝身上。

  趙君虎搖著王承恩手臂,“你怎麽偏偏是王承恩?你為什麽不是魏忠賢?你是王振也行啊!”他雖不是研究明史的專家,對這段曆史倒也不陌生。

  明朝末年,外有滿清韃子侵襲邊境,內有農民軍起兵造反。崇禎皇帝登基之初,勵精圖治、兢兢業業,打擊懲治閹黨、除掉魏忠賢之舉讓天下百姓人心一振,頗有幾分中興之象。怎奈他誌大才疏,剛愎自用,多疑猜忌,一件事沒達到要求,馬上將板子打到大臣身上。

  崇禎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爛攤子,即便諸葛再世、武穆複生也不可能馬上解決所有問題。如此一來,文武百官走馬燈似的換,早上還是國家棟梁,晚上就成了亂臣賊子。

  他在位十幾年,換了五十個內閣首輔,尚書、督師、總督、巡撫等高級官員撤職、坐牢、自殺、砍頭成為家常便飯,侍郎以下的官員數不勝數。

  有些官員即便僥幸逃過一劫,也被崇禎的昏招頻發間接害死。其中不乏袁承煥、熊文燦、孫傳庭、盧象升等名臣,真應了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一番折騰下來,朝廷百官嚇成了驚弓之鳥,人人自危,不敢做事,隻是整日鼓吹道德,或忙於黨爭,讓崇禎抓不到一點把柄,皇太極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趁機做大。

  崇禎自毀長城,無人可用,隻能左支右絀,苦苦支撐。可惜他運氣又不好,當時氣候正處於小冰河期,河北、河南等地旱災、蝗災頻發,瘟疫流行,加上官府腐敗,欺壓百姓,老百姓活不下去,紛紛加入農民軍。明軍糧食、餉銀又難以為繼,士氣低落,大批大批向農民軍投降,“剿匪”越剿越多,終於撐不下去了。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打北京。三月十九日淩晨,崇禎走投無路,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下自縊,死時身邊僅有王承恩陪著一起自縊殉國。

  趙君虎垂頭喪氣,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結果成了亡國之君,還是自殺的那一天。

  如果能穿越到崇禎即位的時候,就算不用金手指,用好孫承宗、袁承煥、熊廷弼這些牛人,以時間換空間,不敢說力挽狂瀾,起碼勉力維持住大明王朝應該不成問題,自己也順便享受下當皇帝的感覺,體驗一下錦衣玉食、後宮美女,順手懲治幾個貪官汙吏,那才是穿越的正常模式!

  這個時間點,誰來也沒轍。周圍一切正常,傳說中的穿越自帶金手指是不指望了,身體好像也沒有獲得什麽超能力。不僅如此,崇禎居然比他穿越之前的身體素質差多了,大哥,你平時都不鍛煉身體的嗎?

  趙君虎摸著凸起的肚子笑了,這種難度簡直是穿越的地獄模式,還是一條命的那種!自己應該算史上最倒黴的穿越者吧?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是前無古人,說不定因此青史留名,雖說不那麽光彩……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遠處隱約傳來一陣喧嘩聲,驚醒了趙君虎。他猛然想起,崇禎淩晨自縊,李自成上午就帶兵殺進紫禁城。

  根據曆史經驗,亡國之君一般不會被馬上處死,大部分被軟禁,運氣好的還能封個王侯,落個善終。

  但是考慮李自成殺人如麻,趙君虎實在不敢指望李自成大發慈悲。如果曆史沒錯的話,他隻有半天時間。

  “起來吧,朕有話問你。”趙君虎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承恩,努力模仿電視裏皇帝說話的語氣,“如今京城是守不住了,你可有良策說給朕聽?”

  王承恩起身謝恩,“京城城高牆厚,城上守軍眾誌成城,城裏還有眾多百姓齊心協力,陛下昨日令兵部尚書張縉彥鎮守內城,張大人熟讀兵書,區區闖賊何足掛齒?待吳三桂等勤王兵馬一到,我軍裏應外合,定能把闖賊一舉殲滅於城下。”

  王承恩的聲音雖不同於現代的普通話,好在發音區別不大,趙君虎大致也能聽懂,隻是王承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一時不知道王承恩是真傻還是裝傻。

  “朕要聽的是真話,你再敢胡言亂語,朕就把你的……”趙君虎忽然想起王承恩是太監,改口道,“……腦袋砍下來。”

  “奴婢知……知罪。奴婢以為……”王承恩嚇得話都說不完整了。

  趙君虎一愣,沒想到自己隨口一說,就把王承恩就嚇成這個樣子。

  看來這王承恩雖是崇禎最信賴的人,也是伴君如伴虎,長期心理緊張。王承恩尚且如此,其他官員可想而知,崇禎刻薄寡恩之名果然不假。

  趙君虎放緩語氣,“你伺候朕多年,朕視你為心腹,就不要說假話了,先擦擦臉!”

  崇禎還是信王的時候,王承恩便一直在他身邊,知道崇禎性格喜怒無常,後期戰況不利更是如此。故崇禎雖寵信他,王承恩平日也是戰戰兢兢,隻敢報喜不報憂,生怕哪天一不小心,腦袋便沒了。

  此刻見崇禎和顏悅色,王承恩壯著膽子道:“奴婢淺見,陛下應設法先到南京,再做長遠打算。”說罷用白綾擦去臉上的血跡。

  趙君虎激動得差點跳起來,剛才老想著李自成要打進來了,倒是沒想到這點。

  原來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燕王朱棣稱帝後將都城遷往自己以前的封地——北京,南京作為陪都,備份了一整套帝國政府機構和官員。

  隻要能到南京,憑借左良玉的十萬大軍和江北四鎮的兵力,加上江南豐富的物資,進可攻、退可守,最差也是與李自成或滿清劃江而治。

  曆史上南渡並不乏成功之例,宋朝的康王趙構在京城汴梁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跑到南京應天府登基,開創南宋,硬讓宋朝續命一百五十多年。真實的曆史上,明朝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位,是為南明的開端,雖內鬥不休,也讓滿清頭疼不已。

  就這麽辦,跑路去南京!趙君虎忽然覺得自己還是有希望享受當皇帝的感覺,心情頓時由陰轉晴。

  君臨天下應該很威風吧,不對,隻有一半天下,不過作為一名普通人應該很滿足了。

  崇禎太天真,沒經曆過老百姓的痛苦,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其實比無數人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遇到難題就自殺,還以為自己死得光榮。

  他可不是崇禎,任由百官擺布,就算是死,也要好好折騰一下,絕不會自己認輸。趙君虎握緊拳頭,暗暗給自己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