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諸多疑點
作者:糖罐小潤      更新:2021-12-24 11:25      字數:3510
  對於京耀大劇院的發展經曆,但凡是京劇圈的內部人士都會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那是紀家輝煌的創業史,經過祖孫三代的苦心孤詣,才終於讓紀家坐穩了京劇界第一世家的頭號交椅。隻不過書麵記錄大抵較為官方,口口相傳之下又添加了太多的個人色彩,也就難免漸漸失真,早已無法完全還原當年的那段曆史。

  就比如紀廣帆說起自家老爺子早年如何力排眾議創辦京耀大劇院,定然不會提及其他幾大京劇世家助力多少,現如今和他還有交情的,也僅僅剩下地位旗鼓相當的梅家,其他幾大世家都不配擁有姓名。

  其中的人情冷暖,再為殘忍不過。

  說到這些,就連顧南喬這個旁觀者都有些義憤填膺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紀廣帆做得未免太不地道了,當初大家夥一起經營,現如今京耀大劇院發展起來,他就一腳把合作夥伴踢出門外,於情於理都不合適吧?”

  “紀廣帆原本就是個追名逐利的人,能做出這樣的事不足為奇......你不是跟梨園堂打過交道嗎,紀穆楠飛揚跋扈又不合規矩,別說京劇世家傳承應該恪守的原則,哪怕是普普通通的梨園弟子身上該有的風姿,他都沒有繼承一經半點——紀廣帆教出這樣的後輩,還繼續驕縱不加以管束,就能看出紀廣帆是什麽人了.......”

  “封曇,你這話說的可有點偏激了啊。”蘇以漾懶洋洋靠在椅背上,漫不經心地勾起唇角,用一聲輕笑打斷了封曇的話。

  顧南喬原本以為這是他聽不下去了,打算替紀家說幾句好話,誰知蘇大少才剛一張嘴,就把損人不帶髒字發揮到了極致。

  “要說不會做人,辦事不地道這些特質,有時候還真賴不著自己爹媽,當年紀爺爺那種英雄人物,最後不也生出紀廣帆這種利欲熏心的後人嗎?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原本不是什麽稀奇事,梨園戲班幾代經營下來,難免會出一兩個敗壞門風的弟子,不過老鼠屎教出了屎殼郎,父子兩個還霸占著京劇市場,就算是新鮮事了。”

  這番話蘇以漾沒留一點情麵,比封曇說的那些不知道狠了多少倍,以至於封曇被逗得勾起唇角低笑出聲,而顧南喬也是深深驚歎於蘇大少人身攻擊式的卓越口才。

  蘇以漾溫言軟語想要哄人開心的時候,言語間字字句句粹著蜂蜜,毫不留情麵把人往地縫裏損的時候,卻是連標點符號都是在往人心窩子上邊戳,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徹頭徹尾兩個品種,這樣都能做到無縫切換,也實在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在短暫的調侃之後,顧南喬很快陷入了思索。

  此前蘇以漾沒怎麽提過京耀大劇院,隻是在梨園堂表態的時候,才輕描淡寫地解釋他跟紀穆楠是因為當年的家事結怨。或許是因為蘇以漾把情緒掩飾得太好,顧南喬沒往深處想,也不知道這背後藏著何種深仇大恨。

  直到此刻看來,蘇以漾明顯和紀家積怨頗深,而封曇所講的那些盤根錯節的往事,分明才隻露出冰山一角,也能看出遠非善始善終。

  京耀大劇院,或者說紀家,背後就是一灘深不見底的渾水。

  “現如今的京耀大劇院,無非淪為紀家鞏固地位的附屬品,名聲全是靠資本運作賺來的,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宴賓客,再這樣下去,早晚有樓塌的一天——”

  蘇以漾從口袋中摸出了煙盒,敲了一根出來,夾在了唇邊。火光擦亮暗淡的夜色,淡淡煙霧在他修長的指尖彌散,氤氳著他那雙漂亮的笑眼,像是沉澱了露骨的諷刺。

  “要是紀廣帆能學到紀爺爺的三分氣度,京耀大劇院也不至於多年來止步不前,淪落到現如今的模樣了......如今的京耀大劇院,發展方向與創立最初本末倒置,早已經物是人非,紀廣帆沒本事再把幾大京劇世家聚在一起,劇院會走下坡路幾乎成了必然。”

  “他不是沒本事,他是不敢。”封曇冷笑了一聲,不緊不慢說道,“當年紀廣帆千方百計才從各位世家前輩的手裏把京耀大劇院的經營權爭過來,怎麽可能憑空給自己增加不可控因素呢,至於劇院的經營......他想必從來沒有在意過。”

  “紀廣帆自私得明明白白,身為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怎麽可能去談情懷?”蘇以漾隨手彈了彈煙灰,嘲弄地笑了一聲,“這位紀家家主心裏在意的,無非是紀家的聲望與地位,從他在京劇協會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京耀大劇院隻是他在名利場中博得一席之地的籌碼,僅此而已。”

  “如果紀爺爺能多管理京耀大劇院幾年,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吧,或許那些演出早就可以登上舞台,被觀眾們津津樂道,我爸也不會......”

  後邊的話封曇沒有說下去,隻是微微垂下眼眸,低聲歎了一口氣,唇齒間擠出的那句呢喃及不可查,尾音帶著說不出的苦澀與痛惜。

  “終究是......可惜了。”

  封曇說的這些十分隱晦,顧南喬不是世家傳承,對京耀大劇院當年那些隱秘傳聞也毫無了解,除了梅寒秋以外,其他的人名她都差不多是第一次聽。

  此刻聽到這些事跡,顧南喬對紀老院長心懷崇敬,也對其他世家多有同情,不過情緒也僅僅止步於此,並無更多的參與感。

  直到蘇以漾突如其來的一句,忽然把顧南喬拉到了話題中心。

  “我說封曇,你也甭傷春悲秋了,紀爺爺當年想做的事情截然而至,既然紀廣帆無心接過來,我接過來也是一樣的,現在小南喬已經開始穩步實踐,成效指日可待了。”

  “蘇老板未免太會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了。”

  封曇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玩的事,揚起眉梢戲謔一句,“你拿這小小的春色滿園跟當年的京耀大劇院比,也不想想你們從劇目到體量,從投資到人員,哪裏比得上人家,自信到這種程度,是不是太過荒唐了?”

  “怎麽著,承認我做的很好就這麽難麽?”蘇以漾對此很不以為然,像是看透了封曇的心思一般,脫口的話理所應道。

  “封曇,你的那點小算盤,我看得清清楚楚,也就犯不著跟我藏著掖著了,沒勁——你想給京耀大劇院施壓,總得有合適的籌碼才行,這麽多年銷聲匿跡,無非是想憋個大招,要不是春色滿園發展得好,能吸引得到你這尊大佛?”

  封曇沒說什麽,倒是也沒否認,隻是冷冷一勾唇角。

  蘇以漾和封曇有來有往,而話題中心顧南喬聽得雲裏霧裏,不亞於在看神仙打架。

  她微微皺著眉,憋了好半天實在沒忍住,滿臉不解地問道:“等等,蘇以漾,我打斷一下......紀老院長的設想,和我有什麽關係?”

  看出顧南喬眼底的疑惑,蘇以漾不緊不慢開了口,幹脆把話直接點透了。

  “當年京耀大劇院成立之時,有兩大核心說動了幾大京劇世家,第一個是京劇商業化,直接麵向市場,引流更多觀眾,第二個就是......京劇的劇目改革。”

  “京劇劇目改革?”顧南喬一挑眉。

  “對,就是你想的意思。”

  沒用顧南喬多問,蘇以漾就給了她肯定的答案。

  “在三十幾年前,紀爺爺就想過要做京劇改革,他當年和幾大京劇世家約定,紀家不會一家獨大,之後會按後輩的演出成績算股份,等到他退下來的時候,擇優選出新任院長。所以在紀爺爺的督促之下,京耀大劇院的原創劇目做得非常好,就像是封曇說的,其中不乏放在現在也不過時的好點子。”

  “後來京劇商業化成了大勢所趨,京耀大劇院作為當年的領頭羊,順利賺到了第一桶金,至今地位斐然。可惜劇目改革的事情,在紀爺爺過世後止步不前,再沒有徹底執行下去。”

  在紀老去世之後,京耀大劇團少了核心凝聚力,加之資本驟然介入,難免讓管理層迷失本心,劇院內部也漸漸開始亂了套。

  首當其衝的,就是紀廣帆。

  當年老爺子還在世時,他留下的規矩紀廣帆不敢不遵從,現如今人已經不在了,再沒有人管得住紀少爺,他自然不願意把偌大的京耀大劇院拱手讓人。

  偏偏論唱功身法或是劇目創意,他都無法撥得頭籌,也就隻能用其他方式壓製幾大世家的子弟,順帶著影響演出的進程了。

  但凡合作方出了二心,開始跟自己人使小手段,就是一個團體麵臨崩盤的時候。後來京耀大劇院內部問題越發尖銳,不可控地變得分崩離析,也都變得不足為奇了。

  第一個獨立出去的是梅寒秋,她厭於跟其他四位世家傳人並駕齊驅,選擇自立門戶。然後便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帶走封肅楠的生命,折斷了京耀大劇院的鐵三角,再之後孫菁突然自殺,至此徹底把京耀大劇院那段輝煌的年歲畫上了句點。

  唯一剩下來的人,隻有紀廣帆。

  他順理成章接任了京耀大劇院的院長一職,這些年的發展無功無過,名聲和勢頭越來越猛,演出水準卻沒有任何提升,也就是方才被蘇以漾和封曇詬病的那些了。

  說到了這裏,蘇以漾低笑了一聲,重新把話題拉了回來。

  “舊事不多說了,封曇,你繞了這麽大的圈子,又是遺物又是照片的,到底想說什麽,該不會特意找上春色滿園,就是為了跟我追憶上一輩的光輝經曆吧。”

  “蘇老板放心,我還沒那麽閑得慌。”封曇微眯起桃花眼,淡淡掃了蘇以漾一眼,“我想說的,是當年我爸和孫姨去世的疑點。”

  聽到這句話,蘇以漾難得認真了些,他歪過頭打量著封曇,像是想要從他細枝末節的表情中看出什麽端倪似的,然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

  “當時在蘇家別墅,你就說封叔叔是被害死的......到底疑點在哪裏?”

  封曇微微捏緊了茶杯杯沿,淡淡歎息聲很快散在了風裏。

  “疑點,就是那個琉璃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