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程白霜悟道躍境,張聖人武當尋釁(5)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21      字數:4104
  古劍不得向前推進一寸,哀鳴不已。

  老人閉上眼睛,好似在側耳傾聽那聲響,呢喃道:“文章講究哀而不傷,沙場卻說哀兵必勝,到底哪個才對?”

  老人自問自答道:“讀書人寫文章傷神,可真正嘔心瀝血能有幾人?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死人才是怪事。”

  這位儒家祖師爺終於望向那個年輕人。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鮮血模糊臉龐,因此根本看不清他的神色,不知道他是痛苦、悲傷、遺憾、釋然,還是什麽。

  耗費北涼氣數,興許便能自救,可是涼莽大戰便必輸。

  到底也不願嗎?

  同樣是“非不能,實不願”嗎?

  這位今夜在武當山上力壓兩位武評大宗師的張家聖人,放聲大笑,仰天大笑。

  蒼涼,悲慟,欣喜,百感交集。

  老人突然朝天空大罵道:“我輩讀書人,自我張扶搖起,雖善養浩然氣,卻從不求長生!滾你娘的天道循環!我鎮守人間已有八百年,便看了你們仙人指手畫腳八百年,如今你們竟然還想得寸進尺?!”

  那座天門,砰然炸裂!

  老人不理睬身後的巨大動靜,一步踏出,目視年輕藩王,厲聲問道:“徐鳳年,我且問你!新穀曬日,桔槔高懸,漁翁披蓑,老農扛鋤,婦人采桑,稚童牧牛,老嫗搗衣!鐵甲錚錚,劍氣如霜,擂鼓如雷,鐵騎突出,箭如雨下,狼煙四起,屍橫遍野!世間百態,可都看過?!”

  那個渾身鮮血的年輕人紋絲不動。

  生死之間見生死。

  走投無路之時,最能見人性情根骨。

  可這個姓徐的家夥,不會是真死了吧?

  照理說不至於啊!

  老人破天荒流露出一絲慌張,身形前掠,迅速來到年輕人身前,伸出拇指扣住這位藩王的人中,納悶道:“體內氣機分明還挺足啊,怎的就沒動靜了?”

  下一刻,這位人間至聖就給年輕人一腳踹飛出去。

  老人重重摔在地上,也沒有站起身,就那麽席地而坐,好像還沒徹底回過神。

  年輕人也一屁股坐在地上,雙手撐在膝蓋上,睜開眼睛,有氣無力道:“你大爺的!”

  老人捧腹大笑。

  徐鳳年完全不知道這個瘋老頭在想什麽,到底想幹什麽。

  他不斷大口喘息,當然也在大口吐血。

  隻是不知為何,痛徹心扉的同時,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神清氣爽,如釋重負。

  尤其是那一腳,真是踹得自己十分酣暢淋漓。

  張家聖人抬手拍了拍灰塵,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讀書人厲害不厲害?”

  年輕藩王已經說不出話來,隻是動了動嘴。

  看樣子,應該是個“滾”字。

  老人冷哼道:“呂洞玄又如何,早年不一樣跟我請教過學問!”

  年輕人也指了指自己鼻子,然後艱難抬手,做了個嫌棄揮手的動作。

  老人頓時臉色難堪。

  大秦一統天下之前,張家聖人曾經率領弟子門生周遊列國,唯獨被大秦拒之門外。

  老人自嘲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過八百年,是有些晚。”

  狼狽至極的徐鳳年略微恢複氣機,微弱問道:“除去了結私仇,還有什麽事?”

  老人正襟危坐,沉聲道:“在你與李玉斧斬出天人之隔前,就由我替你們兩人扛下天道壓力!否則閉關修行的李玉斧還好,你徐鳳年就別想安心對付北莽了,你真當仙人能夠眼睜睜看著你們大逆不道?指不定那些家夥幹脆就要讓北莽蠻子入主中原了!”

  徐鳳年斜瞥老人一眼,然後眼皮低斂。

  老人怒道:“小王八蛋,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我已經幫你打通竅穴積淤,別人不知道其中難度,你徐鳳年會不知道?這就像那張巨鹿整治離陽漕運一般無二!”

  徐鳳年不搭理老人。

  老人深呼吸一口氣:“徐鳳年啊,咱倆別這麽俗氣行不行,本來多慷慨激昂的一件壯舉,愣是給你小子折騰得像筆生意買賣,多跌份兒,是不是?”

  徐鳳年直接閉上眼睛。

  實在不習慣這種“應酬”的老人,哪怕滿腹韜略也難以施展啊。

  可人間走向,又恰好是老人的唯一軟肋,是這位儒家至聖的七寸所在。

  長久寂靜。

  徐鳳年終於睜開眼睛,抱拳行禮。

  老人坦然受之。

  徐鳳年搖搖晃晃站起身,輕聲問道:“要不然給個添頭,把漕糧入涼一事給解決了?”

  老人本想當場拒絕,突然想起一事,笑眯眯道:“這件事可不容易,不過隻要你稍後讓那姓鄧的家夥好好說話,我就試試看,但不保證肯定能成。”

  徐鳳年擺擺手:“天底下就沒誰攔得住手持太阿劍的鄧太阿,我也不行。”

  老人一跺腳,火急火燎道:“你趕緊把那柄太阿劍藏起來!”

  說話間,太阿劍已經倒掠回去。

  徐鳳年有些幸災樂禍,緩緩走向老人。

  老人笑了笑,轉身望向山腳。

  徐鳳年與老人並肩而立。

  老人伸手指了指遠方:“以前聽黃龍士胡言亂語說過以後千年的古怪境況,寬心也憂心,總是讓我舉棋不定。”

  徐鳳年輕聲道:“先生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從八百年前看待今日,這個世道總歸是變好了一些,對吧?”

  老人點點頭:“有些變好了,有些變壞了,大抵而言,確實還是當下好些。”

  隨後是兩兩無言。

  老人突然說道:“我大概是等不到鄧太阿回到武當山了,你幫我捎句話給他,若隻論劍術高低而不論劍道遠近,他是古往今來第一人。”

  徐鳳年說道:“好的。”

  老人瞪大眼睛遠眺,身形縹緲不定,低聲感慨道:“那就讓我再看這人間最後一眼。”

  徐鳳年小聲問道:“先生可有遺言?”

  老人思量片刻:“有!”

  徐鳳年沉聲道:“先生請講!”

  老人平靜道:“閉嘴!”

  當鄧太阿禦劍而至,隻看到年輕藩王獨自坐在破碎不堪的石階頂部,膝上橫刀。

  一襲衣衫血跡斑斑的徐鳳年雖然滿臉疲憊,但是神意十足,且那副接連重創的天人體魄如同枯木逢春,重新煥發勃勃生機,逐漸趨於巔峰。

  鄧太阿飄然落地,腰佩那柄徒弟贈送的尋常鐵劍,倒持太阿,站在徐鳳年身邊:“八百年書生意氣,盡散人間?”

  徐鳳年點頭道:“老先生去之前顯然有些戀戀不舍,熬了個把時辰,加上妥善安排了些後事,這才當場虹化。”

  鄧太阿皺眉道:“那這場架?”

  徐鳳年苦笑道:“這位中原文脈脊梁的至聖先師,應該是比較放心道心純粹的李玉斧。李掌教當初護送龍鯉沿著廣陵江入海,老先生肯定暗中觀察過,信得過。對我嘛,可就沒什麽信心了,不但是徐驍的兒子,還極有可能去逐鹿天下,換成是我,也不會放心把老人肩上那副家當交出去。所以才有這麽一出風波,他老人家一定要把我逼到死地絕境,親眼見過我根柢心性才願罷休。”

  對於天下興亡從無半點興趣的桃花劍神冷笑道:“終究還是倚老賣老。”

  徐鳳年不置可否,轉頭笑問道:“是不是對飛劍無法進入武當山,心有不甘?”

  鄧太阿坦然道:“這是當然,一劍既出,豈有無功而返的道理!”

  徐鳳年與鄧太阿同時抬頭,望向漸漸泛起魚肚白的遙遠天際。在張家聖人以類似道門長生真人自行兵解的方式虹化之後,天地之間,就好像多出了一股新穎氣象,說不清道不明,遮蔽了天機。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沛乎塞蒼冥。

  徐鳳年低聲道:“立德立功立言,讀書人三不朽。這位老先生,真的做不到了。”

  鄧太阿雙臂環胸:“了不起是了不起,可在我看來,仍是有些不爽利。”

  徐鳳年無奈感歎道:“人生在世,哪能人人如你鄧太阿。你啊,也就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徐鳳年記起一事,笑道:“對了,老先生臨走之前,讓我告訴你,在他看來,自劍問世千年以來,就數你鄧太阿劍術最高。”

  鄧太阿沒好氣道:“劍術一途,不過是呂祖撿了西瓜後舍棄的芝麻而已。”

  徐鳳年白眼道:“跟你說話真沒意思。”

  鄧太阿斜了他一眼。

  徐鳳年問道:“吳家劍塚那些散落地麵的二十萬柄劍,如何處置?還需要你還回去?”

  鄧太阿反問道:“怎麽,你想留下?”

  徐鳳年趕緊擺手道:“我哪敢啊,那位吳家老祖宗還不得跟北涼拚命,揮鋤頭挖人牆腳的事情,總不能太過分。”

  鄧太阿哦了一聲:“那我就全還回去了,吳家的東西,我本就用得礙眼礙手。”

  徐鳳年放低嗓音:“別啊,你好歹揀選個千百把好劍名劍偷偷留下,就說被那位張家聖人毀去了,吳家劍塚如果要不依不饒,有本事去找那座張家聖人府邸砸場子!”

  鄧太阿滿臉不屑道:“這種事情我懶得做。”

  徐鳳年笑臉燦爛道:“不用桃花劍神費心費力,我來我來,截和這事兒我還算熟稔。”

  鄧太阿顯然不想搭理這茬,開始屏氣凝神養意。駕馭二十餘萬飛劍共赴北涼,絕非一樁易事。

  徐鳳年突然說道:“老先生走之前告訴我,北莽拓跋菩薩的武道修為,在一夜之間突飛猛進了。”

  瞬間想通其中關竅的鄧太阿臉色陰沉:“這是要用拓跋菩薩和澹台平靜雙管齊下對付你?”

  徐鳳年嗯了一聲:“差不離了。”

  鄧太阿問道:“老人可曾說過拓跋菩薩的修為高到何種地步,可有類比?”

  徐鳳年搖頭道:“含糊不清,隻說了五個字,‘天人大長生’。”

  鄧太阿皺眉道:“這些晦澀難明的話語,我向來不擅長,你就直接說與王仙芝離開東海之時,拓跋菩薩是稍遜一籌還是仿佛之間?”

  徐鳳年明顯早就思考過這個令人大為頭疼的問題,脫口而出道:“我猜最好的結果是稍遜半籌。”

  鄧太阿問道:“那最壞的結果?”

  徐鳳年半真半假打趣道:“我怕說出來嚇到你。”

  鄧太阿扯了扯嘴角:“有沒有人說過與你說話,其實也挺沒意思的?”

  徐鳳年搖頭道:“還真沒有,尤其是女子!如今中原盛傳一句話,便是佐證。十年修得宋玉樹,百年修得呂洞玄,千年修得徐鳳年。”

  鄧太阿淡然道:“哦?不是百年徐鳳年,千年呂洞玄?”

  徐鳳年捏了捏下巴,故作糊塗道:“難道是我記錯啦?”

  鄧太阿忍不住提高嗓音:“有屁快放!”

  徐鳳年收起玩笑神色,收起涼刀懸佩在腰間:“最壞的結果,就是在某種時刻,拓跋菩薩的戰力會猶勝王仙芝半籌。”

  鄧太阿一笑置之,鬆開雙臂,伸了個懶腰:“那就是最壞的結果了,要不然拓跋菩薩交由我來應付?”

  徐鳳年搖了搖頭,眯眼遠望天色漸青白的安詳景象,懶洋洋道:“你在北莽都跟他打過一架了,這次還是我來吧。”

  鄧太阿沉默片刻,後知後覺,譏諷道:“別忘了,你和他在西域還有涼州關外都打過兩次了!如果我沒有記錯,是一平一負吧?”

  徐鳳年任由清風拂麵,吹散身上最後那點血腥氣:“我哪有輸過?何況那趟西域轉戰千裏,如果不是李密弼在最後關頭橫插一腳,拓跋菩薩早已是個死人了。”

  鄧太阿一笑置之:“行吧,你一心想要逞英雄,我鄧太阿滿足你。”

  徐鳳年輕聲道:“也許就戰力而言,咱們幾個都是天人境界,高低並不懸殊,但是有種王仙芝獨有的心境,就算你鄧太阿手持太阿,就算拓跋菩薩得到仙人饋贈,仍是不可能有。”

  鄧太阿好奇問道:“人間無敵?”

  徐鳳年猛然抽出涼刀,刀尖指向那一輪躍入人間視野的大日:“舉世皆敵!”

  鄧太阿又問道:“你有?”

  徐鳳年答非所問:“我北涼一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