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議事堂激辯戰局,北涼軍大破莽寇 (5)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9      字數:3088
  周康神情古怪道:“怎麽聽著像是咱們北涼承了一份天大的人情。”

  徐鳳年打趣道:“不能這麽說,太安城就是個頑劣任性的小兔崽子,突然有一天知道稍稍顧及大局了,雖然說到底還是保全自身利益作祟,但難免還是會讓旁邊的大人覺得出人意料。”

  陳雲垂笑過之後,憂心忡忡道:“王遂大軍壓境,會不會對葫蘆口戰事造成影響?”

  徐鳳年點頭道:“影響當然有,不過王遂依然改變不了大局,而且說不定王遂從頭到尾就沒這個念頭。楊元讚,柳珪,重新複出的黃宋濮,都是王遂執掌北莽軍權的攔路石,能夠先見之明地馳援幽州,在老婦人和太平令那邊已經說得過去了。看著吧,隻要北莽東線被顧劍棠拖入泥潭,加上楊元讚大軍的覆滅,王遂一下子就能夠脫穎而出,從僅僅一條戰線的主帥躋身為不輸董卓的權勢人物,等到那一天,才是王遂真正施展身手的開端。”

  陳雲垂感慨道:“虎頭城丟得不是時候啊,不過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劉寄奴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仗打到現在這個地步,就隻能看誰更能熬了。”

  在李義山、燕文鸞這些老一輩北涼幕僚和軍頭的既定策略中,雖然早早設想到了北莽會以舉國之力南攻北涼,但是具體以哪一處作為突破口,除去後方陵州,流州和幽州兩座戰場,顯然都要比兵馬鼎盛的涼州更符合常理。但是董卓先後做出了兩個意料之外的舉動:先是三線壓境,最大程度壓縮了單支北涼鐵騎在某一州戰場上的戰力優勢,以及北涼邊軍通過己方完善發達的驛路進行輾轉騰挪的戰術意圖;然後是親自坐鎮中線大軍,不遺餘力、不計損耗地大舉進攻虎頭城,並且在涼州關外騎軍主力精銳都悄然奔赴葫蘆口的關鍵時期,“湊巧”地攻下了原本有望再死守兩到三個月的虎頭城。

  徐鳳年平靜道:“北涼、北莽這場大戰,其實出現過兩個轉折點:一次是茯苓騎將衛良的貿然出擊,雙方各自設伏,現在回頭再看,確實是董卓當時的胃口更大,隻可惜因為那名茯苓小都尉乞伏龍冠的橫插一腳,讓雙方意圖都落空了,無意中也讓北涼逃過一劫;第二個轉折點是董卓試圖重新把流州作為突破口,讓數萬董家親軍隱蔽脫離中線,結果被褚祿山的八千騎攔下。我本來以為葫蘆口會成為北涼掌握主動的第三個轉折點……”

  徐鳳年自嘲一笑:“現在說這個好像沒什麽意義了。”

  陳雲垂正色道:“將近二十萬北莽蠻子的頭顱,尤其是還有楊元讚這麽一顆!王爺,這豈會沒有意義?!”

  徐鳳年沉默片刻,緩緩道:“先前在議事堂,我隻說了些鼓舞士氣的空話大話,既然你周康主動找上門來了,那我就打開天窗說些亮話。”

  周康悻悻然道:“要打要罵,王爺隨意,今天我還能走進這個院子,沒吃閉門羹,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徐鳳年擺擺手道:“騎軍方麵,目前涼州關外有你周康聚集在一起的三萬左騎軍,齊當國的鐵浮屠和袁南亭的白羽衛,加上何仲忽零零散散的四萬右騎軍,總計八萬有餘,可以說我北涼邊關騎軍的大部分戰力都在這裏了。步軍這邊,拋開已經進入懷陽關和柳芽、茯苓兩鎮的兵力不說,顧大祖手上還有三萬,在座的陳老將軍也帶來一部分幽州步卒。你周康不願意龜縮重塚一帶沒有錯,但是顧大祖擔心三萬左騎軍全部消耗在兵力互換裏頭,更沒有錯。顧大祖有一句話可謂切中要害,現在涼州關外任何人任何兵馬都可以死,隻要能夠讓新城在祥符三年入秋以前順利建成,才算死得其所。那麽接下來,以懷陽關和重塚兩地作為各自攻守中心的一切調兵和出擊,都需要圍繞著這個宗旨進行。”

  徐鳳年倒滿一杯酒,手指蘸了蘸杯中酒,在石桌上迅速指指點點:“我涼州關外第一條完整防線,是以虎頭城為核心,後方位於兩翼的柳芽、茯苓兩鎮騎軍用作牽扯,然後坐擁險隘的懷陽關,與傾向防守的重塚、清源兩鎮,作為大框架下第二條小防線,成掎角之勢,哪怕虎頭城失陷,也不至於滿盤皆輸。現在沒有了虎頭城這根肉中刺,北莽大軍已經形成全線鋪開之勢,目前除去重塚,不但是懷陽關,柳芽、茯苓和清源三鎮都已經麵臨北莽步軍的攻城戰。在我看來,茯苓、柳芽可以丟,甚至懷陽關也可以守不住,唯獨清源這座軍鎮不能淪陷。丟了控扼涼州關外西門的清源,不但何仲忽分散各處的四萬騎軍就不得不收縮起來,還會讓董卓想怎麽打流州就怎麽打,所以周康你需要馳援清源,攔截已經分流的董卓騎軍,不但要阻滯其部太過順暢地長驅南下,還要爭取一口氣吃掉這支人數在四萬人以上的騎軍,為此我會讓袁南亭調出一半白羽衛配合你,在清源一帶形成我方在局部戰場上的兵力優勢。”

  周康皺眉道:“如此一來,重塚這邊姓顧的……”

  周康突然察覺到徐鳳年輕輕投來的異樣眼神,趕忙改口道:“顧統領會不會壓力太大了?隻有六千鐵浮屠和一半的白羽衛,重塚軍鎮的戰事可就完全喪失主動了。”

  徐鳳年瞥了一眼這位錦鷓鴣,沉聲道:“所以這是顧大祖在以重塚步軍當縮頭烏龜被動挨打的代價,來讓你周康能夠在清源馳騁沙場。”

  周康默不作聲。

  徐鳳年提醒道:“我北涼無比在乎清源的得失,董卓多半也能看出,清源會不會成為北莽圍城打援的圈套,這需要你們左騎軍到了戰場後自行判斷,到時候我希望你們可以忍得住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軍功。一旦落入北莽騎軍主力的堵截,你應該清楚,誰都沒有撒豆成兵的本事,沒辦法給你再變出三萬騎軍投入清源戰場,而且左騎軍和半數白羽衛被北莽反包圍後,別說清源,重塚都不用守了。我,顧大祖,還有陳老將軍,隻能一口氣退到何仲忽軍中,並且身後隻有一座破土動工沒多久的城池。”

  周康突然小聲問道:“清源一戰,敵我雙方的企圖依舊不算隱蔽,相信以董卓的眼光,北莽蠻子想要圍點打援的可能性很大,最多就是沒有想到不但我麾下三萬左騎軍全部出動,甚至還有白羽衛也會配合。既然如此,王爺,要不然咱們幹脆就把目標直接定為北莽伏兵?我對咱們的遊弩手有信心,在自家地盤上,肯定能夠精準找出北莽蠻子的後手,何況就算狹路相逢需要捉對廝殺,那董卓的烏鴉欄子也不夠看!王爺你放心,我周康保證絕對不會由著性子來便是,就聽那顧大祖的,左騎軍所有廝殺,都以保存兵力為主。”

  徐鳳年毫不猶豫地搖頭道:“在清源打這一場,隻是盡力讓我北涼不至於太過被動,不是我不想兵行險著,不是不想去跟董卓豪氣幹雲地在沙盤上豪賭一次,而是不能。北莽賭得起、輸得起,最不濟還能再賭輸一次,但是我們一次機會都不能揮霍。”

  說到這裏,徐鳳年笑問道:“周將軍,蛤蟆要命蛇要飽,是不是感到很憋屈?”

  周康嗬嗬笑道:“窩囊是有點窩囊,不過好歹是個跟隨大將軍在那春秋血水裏摸爬滾打好些年的老卒,知道輕重。不過說心裏話,到了北涼以後,順風順水這麽多年過去了,這次要不是王爺到了重塚,顧大祖未必能攔得住我。”

  一直言語不多的陳雲垂若有所思道:“確實需要自省一二,王爺你也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今日議事堂的事了,除了顧統領,恐怕連同我在內,都忍不下這口氣。是啊,這二十年,咱們北涼邊軍跟北莽蠻子較勁,幾百人的戰事不說,過萬人的戰場,咱們就沒輸過一次,所以這回虎頭城突然丟了,導致葫蘆口那邊即將到手的戰果大打折扣,咱們似乎一下子都有些蒙了。這根筋擰不回來,我們說不定這次就要吃大虧了。王爺,非是我陳雲垂說奉承話,你這趟來得及時。”

  徐鳳年在把周康和陳雲垂送到小院門口的時候,對周康沒來由說了一句:“若是董卓在清源設有兩支甚至更多的大規模伏兵,你左騎軍在撤退方向的選擇上,不妨考慮一下西麵,實在不行就繞個圈子再返回重塚。”

  周康愣在當場:“西邊?王爺,再往西沒多遠,可就要跟流州邊境接壤了啊?”

  徐鳳年沒有說話。

  周康猛然間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問道:“王爺是說流州戰事,咱們能拿下?”

  徐鳳年輕聲笑道:“寇江淮和石符兩人,都是那種能夠力挽狂瀾的將領。至於他們到底能否做到,能否讓清源騎戰變成涼莽大戰的第三個轉折點,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好了。”